登陆注册
9517400000035

第35章 回归本源:让心中虚妄的尘埃落定(3)

你就是你,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生命,你才是自己生命的主宰者,你主宰着生命的繁华与清净、优雅与从容、美满与幸福。别人不能替你而活,不能替你过日子,更不能替你承受死亡之苦,关于生命的一切决定权都在你自己手上。

当一个人勇敢而从容地面对生命中的风雨时,他便是将生命真正地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样的人,他的每一天都无比富足。我们要学会依止自己,让自己成为自己的岛屿,这样才可得到永远的幸福和自在。

无为而作:从“有为”的海洋里拔出

但莫作意,心自无物。即无物心,自性空寂。空寂体上,自有本智,谓知以为照用。故般若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无所住,本寂之体。而生其心,本智之用。

——唐·菏泽神会禅师《答拓跋开府书》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我们也常常会因此陷入各种各样的烦恼之中,这都是因为我们不能理解佛家之“无我”、“无为”,总是在追求各种名利欲望。但佛是一位充满了慈悲、智慧的觉者,是一个无我且清静无为的人。所谓“清静无为”就是要断除尘世间一切烦恼,舍弃一切不该追逐的东西。在这种空的境界下,我们才会感到自然并且身心愉悦。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老子在《道德经》中用这种比喻的方式向人们讲述了“中空无用有大用”的道理。透过车轮的自然法则,我们便可以了解修身成就的要诀,即中空无物,任运于有无之间,虚怀无物,合众辅而成大力。而人之所以有祸害、有痛苦、有烦恼,就是因为“无所不为”,什么都想抓住,其实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才是上智。

无为是一种境界,无为是一种自卫自尊,无为是一种信心,对自己,对别人,对事业,对历史,无为是一种哲人的喜悦,无为是一种坚持,无为是一种豁达的耐性,无为是一种聪明,无为是一种清明而沉稳的幽默,无为也是一种风格。

天下有胜于无,一切从无中来到无中去,其实这正是生命的本真状态。只是有些人把生命想得过于复杂,令它承载了许多额外的沉重,因此失去了生活的真味。

有一只狐狸看到一个葡萄园结满了大串大串的葡萄,可是它太胖了,钻不过栅栏,于是它想了个办法,三天三夜不吃不喝,让身体瘦下去,终于钻了过去。

“哇!终于能够进来了!这葡萄太好吃了!好吃极了!”吃了不知道多久,直到它的牙也酸倒了,肚皮也撑圆了,吃得腻烦了,想从园子中出去,却又发现钻不出去了,没办法,它只好重施故技,又三天三夜不吃不喝……结果是出来了没错,但肚子还是跟进去时一样,等于是白跑了一趟。

放眼观我们的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赤裸裸地诞生,又孑然地死去,正好像这只狐狸一样,不停地穿梭于不同的果园之间,得到、失去,最后又回到起点。其实,又何必如此苛求自己,还不如让自己从诸般“有为”的海洋中拔出来,像古人说得那样:“处利让利,处名让名。”名也好,利也罢,一切都不过是身外之物,索性就做个“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好汉,该有多潇洒。李白、陶渊明均系“爱酒不爱名”的古人,一个醉眼看世界,对酒当歌;一个是世外桃源,“不知有汉,何认魏晋”,与世无争,自寻解脱。

生命是一个过程,功名利禄,富贵荣华,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无人能带走自己一生经营的名利,就让生命自在地绽放凋谢吧。万物并作,所有生命都在自由中流转往复,我们只需静静的面对世间万物的生发,并任其繁荣衰灭,达生只需知晓无为的道理,如此,便是真正懂得了生命的真谛。

八风不动心:自己止息一切苦,幸福恒久流传

觉四大如坯污,达六尘如光华。

悟自心为佛心,见本性为法性。

——唐·圭峰宗密禅师《答史山人十问》

生活中的每个人都要面对着各种苦,有愿望而不能如愿、外界变化而不能满足、生命无常而不可把握,都会给我们带来“苦”,苦从我们出生时开始,并一直苦到我们死去为止。我们所做的修行虽然不能为自身去除痛苦,也不能将我们身心麻醉从而与苦隔离,却可以帮助我们将痛苦减轻。

苦是佛教的基本观念之一,也是四圣谛中最关键的一谛。佛教说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蕴盛。生老病死很好理解,其他四种苦都是什么意思呢?

怨憎会苦:和冤家、仇人无法避开,每次见面都会心生厌恶或者苦恼。

爱别离苦:与至亲至爱之人分离而产生的苦。

求不得苦:用尽各种方法仍不能得到某种东西或实现某种理想而产生的苦。

五蕴盛苦:对个人身心过于执著而产生的苦。

我们把甘、苦、酸、辛、咸合称为“五味”,既是食物留在口中的五种味道,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生百态的滋味,其中的苦味往往和痛苦、辛苦、艰苦、愁眉苦脸等词语相关联,而真正品尝过黄连的人会知道,内心的苦所带来的沉重感要远远大于嘴里所能尝到的味道。

我们都知道苦是不好吃,不好受的。通常情况下,人们用两种方式减轻自己痛苦:一是拒绝承认自己在受苦;二是不断反省以寻找补救的办法。但是由于对苦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因此往往适得其反,让情况变得更加糟糕。佛教为我们指引了多种灭苦的修行方法,而事实上真正能救自己脱离苦海的,也只有我们自己;假如自己一直抗拒,又有谁能够将你从痛苦的深渊中强行拖出来呢?

佛印禅师与苏东坡同游灵隐寺,来到观音菩萨的像前,佛印禅师合掌礼拜。

忽然,苏东坡问了一个问题:“人人皆念观世音菩萨,为何他的手上也和我们一样,挂着一串念珠?观世音菩萨念谁?”

佛印禅师:“念观世音菩萨。”

苏东坡:“为何亦念观世音菩萨?”

佛印禅师:“他比我们更清楚,求人不如求己。”

菩萨也要念经,但不是念给佛祖,而是念给自己。常人去佛前发愿常常带着功利心,祈求佛祖菩萨能够保佑他们一家平安,带来滚滚财源,金榜题名,步步高升,可惜,这些都不是佛能给得起的。佛从修行开始,就心中慈悲,想要度尽世上可度之人,想要将受苦的众生都拉上解脱的方舟,皆入涅槃。佛常常是抓住一个契机,给人以点化,却不会拿着戒尺跟在众生之后,每走一步都要为其进行点拨、指正。所以佛常常说自己没有度人,虽度尽了一切众生,他却说没有一个人是他度的,自性自度,个个都是佛,只要你踏实地去做。

自性自度,苦海需要你自己蹚过,才能成佛,如果你还在等着别人来度你,那就永远也得不到解脱。一个人只有自己来承担自己该承担的,才能真正走上解脱之路。当无路可走之时,所剩下的只有向自己求救,打开自己的心门,点燃那盏心灯,让自己成为自己的避难所。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禅性,这样就可以不被魔迷惑。那些平时不认识真正的自我本性的人,却想让别人度,这就如同有自家的宝藏不用,却专门惦记别人家的,又怎么能称心如意呢?

所以凡事应该反求自己。大千世界气象万千,我们都在苦海中沉浮,只有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够自救。别人递过来的一根稻草并不能承载起每个人的重量,裁衣尚需量体,又怎么能够期待万丈红尘之中,总有人能够救自己于危难之中呢?

释迦牟尼在涅槃之前曾经说过:“以自己为岛屿、为舟航、为明灯。”这句话正是对“自皈依”和自己拯救自己的力量的肯定。所以,我们应该回到自身,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进而肯定自己、提升自己、消融自己,用自己的力量止息世间一切苦难,自然会得到恒久的幸福。

同类推荐
  • 男人四十临界线

    男人四十临界线

    男人四十:梦想依然是个很鲜活的字眼,成功依然是个崭新的课题。男人四十:不要跟年轻人比体力.多动脑少动手,这才是做事的最高境界。男人四十:忙碌是一种充实.但不应成为生活的全部。男人四十:折腾事业,但不要折腾身体,善待自己.是对未来负责。男人四十:在激情中享受精彩,在平和中体味成功。
  • 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如何做人是一门学问。然而人生的复杂性使人们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洞察人生的全部内涵。要真正做到不较真、能容人,也不是简单的事。做人和做事是相辅相成的。学会了做人,其实也就学会了做事,就知道了该干什么和不该干什么,由此我们的工作交往就会快乐,我们的朋友就会越来越多,大家就会有成功的希望。
  • 有钱人的资本(全集)

    有钱人的资本(全集)

    本书详尽解读有钱人创造财富神话的密码,全程演示有钱人的财富奥秘。全面剖析财富快速增长的多种方法和技巧。希望广大读者能从此书中进一步体会到有钱人的真正资本价值所在。有钱人之所以有钱,那是他们在激烈的商海竞争中。用敏锐的洞察力。及时地捕捉着一个个转瞬即逝的赚钱机遇;巧妙利用“四两拨千斤”、“妙手回春”等招法和机关。他们以智慧的财富将手中的资金在投资中进行无限制地膨胀,以钱生钱、以智生钱,获取更大的利益。谋财有道,谋财有方,有钱人拥有无限的想像力,永不枯竭的创造力,他们能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势创新思维,而财富自然也就随之来到了他们的身边。
  • 感动心灵的成长故事

    感动心灵的成长故事

    本丛书能够真正启迪青少年朋友心灵,激励他们成长,内容涵盖思想品德、历史文化、天文地理等,以故事的形式拓展视野,增长知识,理解学习和生活的意义,使青少年阅读后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和心灵启迪。
  • 一生的资本(智慧生存丛书)

    一生的资本(智慧生存丛书)

    人生要有资本,资本是立身处世的根本。没有人生资本,就很难生存于世,更不要说生活得有滋有味。人生的资本包括天赋、潜能、思维、行动、家庭和朋友等等,你拥有了人生的资本,你就会拥有充分施展自我的舞台,成为生活和事业双重幸福的拥有者!
热门推荐
  • 无限宠溺:总裁的双面诡妻

    无限宠溺:总裁的双面诡妻

    13年前,8岁的她救了15岁的他,随手顺走了他的传家玉佩。13年后,两人各怀鬼胎互相接近……终于,完成任务的她本以为能过上悠闲自在的生活,没想到却遭遇生死大劫,劫后余生,准备报仇时却发现身后跟了个甩不掉的男人,扬言要做她报仇路上的垫脚石。“君墨宸,你的目的都达成了,现在还来缠着我不会又有什么阴谋吧?”白芷沫双手环胸,微挑眉,嘴角勾着一抹邪肆的笑。“没错,我想……谋个妻子。”君墨宸满眼温柔,嘴角含笑。……后来,白芷沫觉得,挖坑得注意,也许最后跳进去的就是自己。(PS:1V1的宠文,男女双强,身心干净,不过里面的国家背景什么的都是作者瞎编的,请勿介意。)
  • Stories by English Authors Orient

    Stories by English Authors Orien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鲸涛怪浪

    鲸涛怪浪

    一位神秘男子的突然出现,为这个行将就木的世界带来了革命的源头,利维坦从深海中发出让这世界为之颤抖的咆哮,当炼金术与魔法,科学与神话在这位少年身上又会发生怎样有趣的反应?
  • 首席公主很抢手

    首席公主很抢手

    她是普通女孩,爱上了学校的霸王,却又不得以嫁给另一个男人。一年后,他们再一次相遇了,却是以不同的身份。他是叱咤风云的黑道老大,而她早已成为职场总裁的妻子。不堪重负的她遇到了他人生中重要的第三个男人……面对仇恨她换了身份,华丽回归,复仇之路拉开帷幕……
  • 我的梦里有鬼

    我的梦里有鬼

    我是个普通初中生黄石,可因为上世的错误,不可弥补,而我是唯一流落到凡界的魔族之子,却与圣族之女通婚再次犯下了今生无法弥补的错误,导致两族再次大战......
  • 雷火帝君

    雷火帝君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头顶烈日,脚踏风浪,为的是能把天捅一个窟窿。捅的越大,里面的寒冰落下的就越多。冰霜打在身上,就像针尖一样扎人,但他们敞开胸口,毫不畏惧。光明与黑暗长存,唯有雷火,燃烧尽罪与欲望。纵我,花下风流沙场醉,提刀立雪斩斜阳。
  • 养脑补脑健脑要诀

    养脑补脑健脑要诀

    古代养生家十分重视四季养生,并留下了大量精妙的论述。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就明确地提出了“必顺四时而适寒暑”的养生要求和“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养生原则,并论述了春天养“生”,夏天养“长”,秋天养“收”,冬天养“藏”的各个季节的具体养生方法。
  • 萌丫头的天价奶酪蛋糕王子

    萌丫头的天价奶酪蛋糕王子

    喜欢一个人的感觉是如何的呢?是巧克力还是奶酪蛋糕?谁能告诉你是像在吃着巧克力还是奶酪蛋糕?
  • 风的年华

    风的年华

    一场阴谋的背后,等待的究竟是什么?她说她们一辈子都是好姐妹,她却终究要把刀的顶端对向她,她死前对她说:”这一刀,我还你!愿我们下辈子还是好姐妹,不再伤害。“他说他与她的爱情不离不弃,他却终究离她而去,他的誓言历历在目:“我们的爱情就像天一样,天不塌,我们的爱就不会塌。”可最终,那样幸福的誓言,还是伴随他的离去,而塌了。有人说,天堂是美丽的,可它带走了她许多。它带走了她最爱的人,带走了她的心,还带走了那青春岁月。假如风没有吹来,没有吹走那青春岁月,那是不是现在一切都会不一样了?在这风的年华里,谁又是谁,只为自己轰轰烈烈活一场的人!
  • 妾在江湖:君说风声急

    妾在江湖:君说风声急

    女主魂穿的江湖文,一对一,没有大坏蛋的轻松喜剧,剧情有点小虐的古代言情。青梅竹马的从小陪伴,对爱情理想生活,也一度迷茫一度执着,也互相伤害互相原谅。说放手是一种救赎,但是如果根本没办法放弃怎么办?女主是乐天主义,没有玛丽苏,但是有一个欢喜逗比等着大家哟。这文比较慢热,剧情有点长,有点复杂,但是保证情节不拖拉没有废话,大家没事可以看两章嘛,反正也没收费嘛,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