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15500000010

第10章 印度河流域文明(2)

公元前3世纪中叶阿育王在位的那段时间,国势最为强盛,并将佛教定为国教,派遣僧侣到各地宣传佛教,一时亚、非、欧三洲都有佛教徒的足迹。所以,从孔雀王朝开始,佛教成为世界上的重要宗教之一。

大约在公元前187年,孔雀王朝被巽加王朝所取代。

摩揭陀国。

有关摩揭陀国,在《大唐西域记》中有所记载,国土面积达5000余里,土地肥沃,风俗淳厚,崇尚佛法,至今印度还保存有很多当时的佛教遗迹。

释迦牟尼。

2500多年前,印度地区有个叫迦毗罗卫的小国,国王净饭王性情淡泊,善待百姓,深受人民爱戴。然而,唯一让人感到遗憾的是王后不孕,国王膝下无子。一日王后在睡觉时做了个梦,梦见一头六牙白象腾空而来,从她的右肋进入身体,如此奇异之景使她从梦中惊醒。不久,王后就怀孕了。

王后怀胎十月,依照当时的习俗,要从迦毗罗卫城赶往提婆陀诃城的娘家分娩。她出行那天正值四月初八,这个季节的印度风光明媚,当她行至两城之间的蓝毗尼园,在盛开的婆罗花树下休息时,生下了一个男孩。这个男孩就是佛教创始人悉达多。悉达多的母亲在生他之后的第七天就死了,他是由自己的姨母抚养长大的。

悉达多总是在思考与别人不一样的问题。因为贵为王子的他看到大多数人过着不幸福的生活,即使有钱的人家也常常遭受厄运。他在郊外看到过四种不同的景象:第一次他看到了一个无所依靠的老人,第二次看到了一个瘦弱,看起来患有某种疾病的人,第三次看到了一队悲痛的人群,抬着他们的亲人的尸体去火化。这三种景象深深地触动了他的心。第四种景象,却使他更加难忘:他看到一位出家修道的人,安静超然,态度平和。为什么出家修道的人和别人不一样,能够说出很多世人不知道的道理呢?看来,出家修道的人是超脱的。这个时候,出家修道的念头就在悉达多的心里萌生了。在宫中,自己的欢乐其实是那么肤浅,深宫的拘束更让他相信世间缺少真正的快乐。

悉达多29岁那年,告别妻子和孩子,离开宫殿,出家修道。为了帮助世人摆脱困苦,他创立了佛教。作为佛教的创始人,悉达多被他的弟子称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

释迦牟尼从村到村,从城市到城市,对许多人宣说开示,使他们觉悟,使他们愉快。僧团开始虽然只有60人,但是后来扩充成千人的团体。由于比丘人数增加,于是就有了寺院的出现。后来,印度的寺院,如那烂陀等成为文化中心,逐渐影响到整个亚洲。

关于释迦牟尼的逝世,史书上记载的是公元前485年2月15日。

公元前3世纪时,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改信佛教,佛教随着他扩张领土而迅速传播开来。佛教在传入中国后,又从中国传入朝鲜和日本。

佛教的传播,从来不使用武力,也不使用任何强制性的方法,也不会对传入地人们原来的宗教信仰产生影响。《佛教》一书的作者戴维斯教授写道:“在整个佛教史上,佛教徒在许多世纪中长期占有优势,但我没看到佛教迫害其他宗教的记载。”

蓝毗尼园。

蓝毗尼园是著名的佛教遗址,是释迦牟尼诞生的地方。这个园子位于今天尼泊尔境内,靠近印度不远。

阿育王。

历史上,兄弟之间争夺王位的事屡见不鲜。在印度,阿育王的先辈们建立的王朝称为孔雀王朝。往上追溯,公元前325年,马其顿帝国的亚历山大从印度河流域撤走时,留下了一支军队,还设立了总督府来管理印度。亚历山大撤走后,当地的人民起来反抗,并建立了政权,就是难陀王朝。等到马其顿人被赶走的时候,阿育王的先辈们又起来反抗,推翻了难陀王朝,建了新的王朝。这个王朝的建立者出生在一个养孔雀的家族,人们称之为“孔雀王朝”。孔雀王朝在历史上赫赫有名是因为它统一了印度地区,等传到阿育王父亲时候,这个庞大的王朝已控制了印度河平原、德干高原、恒河平原、孟加拉湾以及远达阿拉伯海的广大区域。

传说阿育王杀死了他的99个兄弟后登基,成为这个强大王朝的统治者,过起了随心所欲的奢华生活,并继承了先辈的淫乱与杀戮作风,比如在园林中与妻妾们恣意作乐,无日无夜;在宫廷里大摆宴席,稍微不高兴便杀掉大臣等。

舒适的生活,并没有磨灭帝王一统天下,对外扩张的雄心。阿育王先是征服了临近的湿婆萨国,之后便开始了大规模的领土扩张。其中公元前262年对羯陵伽的远征最为残酷,这也使得阿育王回到都城后多次同佛教高僧优波毯多长谈。

历史在这段时期出现转变,这源于阿育王的转变,他于公元前261年皈依佛教,成了一名虔诚的佛教徒,这对佛教的传播有着深远的影响。阿育王以佛法作为国家法律约束臣民,四处弘扬佛法,在自己的统治范围内规劝善行。

此时,阿育王作为一名虔诚的佛教徒,和以前大不相同,不再恣意妄为,不再奢靡无度,也不再外出狩猎,并且开始吃素食,在宫中精心修行。他还颁布法令,禁止人民杀害不能食用的生灵。

既然不再打仗,那以前用于杀戮的军队就有了其他的用途——维持国内治安,为百姓服务,如史料上记载的有开辟道路、栽培果树、打凿水井等。他在位期间,曾建造8.4万座佛塔。他的谕令刻写在摩崖和石柱上,分布于全国各地,他还建立了许多救济院,收容无依无靠的人民和动物。

佛教的创始应该归功于释迦牟尼,但它的大规模传播,并最终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则要归功于阿育王。他在位的时间有40多年,无论是皈依前的开拓疆土还是皈依后的传播佛教,都使他享有很高的声誉,被印度人称为“伟大的阿育王”,孔雀王朝在此时也达到大帝国的鼎盛时期。

佛教。

佛教在公元前6世纪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王子悉达多所创建。佛教广泛流传于亚洲各个国家,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罗摩衍那》。

《罗摩衍那》被称为印度的第一部诗作,这部古老的史诗是印度神话的代表作,印度后世的文学家们从这部史诗中得到了很多灵感。罗摩衍那,意思是“罗摩的游行”,与《摩诃婆罗多》并称为古代印度的两大史诗,也是世界文学艺术史上光辉的作品,在印度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很高的地位。它形成于公元前5世纪以前,也有人说它形成于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之间。《罗摩衍那》的作者是蚁垤,大约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

《罗摩衍那》这部史诗的篇幅相对较小,全诗共分为7篇,大约有24000多颂。但故事集中结构平整,是古代诗作的先驱。因此,《罗摩衍那》在古代印度被称作“最初的诗”,给后来的长篇叙事诗树立了璀璨的榜样,并奠定了史诗格式的基础。《罗摩衍那》主要描写的是印度英雄罗摩和他的妻子悉达一生的故事,可以说是对英雄的颂歌。

直至今日,《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在印度都被看做是不可侵犯的圣典,并且还被认为是解决宗教、哲学和道德问题争论的指南,所以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罗摩衍那》不仅对印度人民的宗教信仰有着巨大的影响,对世界的影响也很大。它先后被翻译成德文、法文、英文、俄文等,尤其对南亚和东南亚各国的文学以及人们的思想影响很大。在中国,知名学者季羡林先生早在1973年就开始着手翻译《罗摩衍那》,经过5年的辛勤奋斗之后,终于翻译出这部不朽的巨著。

季羡林。

季羡林是中国著名的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翻译家,精通12国语言,曾经担任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等职务。

阿拉伯数字。

我们日常所使用的数字被称为“阿拉伯数字”,但实际上,阿拉伯数字并不是由阿拉伯人创造的。

6世纪前后,随着印度地区经济、文化的兴起和发展,西北部地区的数学水平一直处于领先水平。当时有一个名叫阿叶彼海特的天文学家,他在简化数字方面作出了不小的贡献:他把数字记录在一个小格子里,比如第一格里有一个符号则代表1,第2个格子里有同样的圆点则代表10,而第3个格子里的圆点就代表100。

以后的印度学者又引出了“零”的符号。可以这么说,这些符号和表示方法是今天阿拉伯数字的雏形。

200年之后,阿拉伯人建立起庞大的阿拉伯帝国,最西边毗邻西班牙,最东边挨着印度。阿拉伯的历代国王都奖励文化和艺术,从而创造出了独特的阿拉伯文化。大约在700年左右,阿拉伯人征服了印度地区,他们吃惊地发现被征服地区的数学比他们的要先进很多,于是他们吸收了这些数字。

771年,印度北部的数学家被抓到了巴格达,被迫向当地的人民传授新的数学符号和体系,以及印度式的计算方法。由于印度数字简便实用,同时也因为印度计数法简单方便,远胜于其他的计算法,所以阿拉伯的学者们很愿意学习这些先进知识,商人们也乐于采用这种计算法做生意。

后来,阿拉伯人将这种数字法传到西班牙,到了1200年左右,欧洲的学者们正式采用这些符号和体系。到了15世纪,欧洲人已经普遍采用阿拉伯数字。那时的阿拉伯数字的形状与现在的阿拉伯数字只是比较接近而已,以至于又有一些数学家花费了不少心思来简化它。

阿拉伯数字首先是由印度人发明的,但是后来经过阿拉伯人的传播,在欧洲得到广泛使用,这就是它们后来被称作阿拉伯数字的原因。

巴格达。

巴格达是伊拉克的首都,是伊斯兰世界历史文化名城,这个名称来自波斯语,意思是“神的赐赠”。巴格达跨底格里斯河两岸,距幼发拉底河仅30多公里,交通十分方便。

同类推荐
  • 白雪公主(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六辑)

    白雪公主(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六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主持人采编播训练教程

    主持人采编播训练教程

    本书以西方音乐史上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作为素材,训练学生运用想象和思维进行语言表达和节目编创的能力。本书突出采集素材、编辑制作、配音合成等节目编创能力的训练,并提供大量学生作业作为参考。
  • 潇洒四季满年华(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潇洒四季满年华(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学生时代,是一个充满理想的季节,也是人体发育的转折关键期,这一时期,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生理变化,怎样面对生活和生理的各种烦恼,是决定青少年身心是否健康的关键。
  • 东线序曲

    东线序曲

    《东线序曲》选编了作者曾良才44篇文章和1篇作者的专访。这45篇文章中,有参加集团重大活动时有感而发的札记,有出席相关会议的讲话和演讲,有对国有企业文化的探讨和感悟,有亲身参与调研考察的思考。虽然文体不同、胚材各异、文章各自独立,但又一脉相承,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航空工业科研、管理、宣传、文化建设的辉煌,展示了一代航空人的思想火花和感人故事。《东线序曲》对于今天从事和关注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人来说,无疑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秧歌和鼓舞(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秧歌和鼓舞(阅读中华国粹)

    阅读中华国粹系列是一部记录中华国粹经典、普及中华文明的读物,又是一部兼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中华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说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丛书囊括古今,泛揽百科,不仅有相当的学术资料含量,而且有吸引入的艺术创作风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本书分为秧歌、鼓舞两部分,主要内容包括:东北秧歌;山东秧歌;河北秧歌;河南秧歌;山西秧歌;陕西秧歌等。
热门推荐
  • 最后的那一天

    最后的那一天

    原来从一开始,我就不是她,只不过是我的一厢情愿;到了最后,我们还是什么都没得到,我们终归只是卑微的满天星。高子壬,你是我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爱的人。
  • 万道天帝

    万道天帝

    道天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视众生为草芥!远古时代独孤大帝坐化,诸圣争霸天下视众生为蝼蚁草芥随意杀之,最终使得大道崩坏诸界破灭。而三万年后,其中一小界之人莫孤云,偶得独孤大帝传承踏上修行之路,逆天斩道战败万界诸雄踏上世界之巅,开天合道逆转天地阴阳,成就无上万道天帝!
  • 泣血蔷薇

    泣血蔷薇

    黑白蔷薇开放得更加绚烂光暗精灵融合得愈加自然那些被忽视了的花瓣上凝结的火红露珠是精灵之血还是伊人之泪
  • 笔墨龙蛇

    笔墨龙蛇

    有酒忘杯,有笔忘诗,人间多少奈何。看纵横斗转,龙蛇起陆,崩腾决去,雪练倾河,世人哪个能如我。人世浩瀚,唯少年一人剪影深沉。众生芸芸,唯少年一人永不褪色。他有一支笔,用破一生心。
  • 重生之赛罗

    重生之赛罗

    重生成为赛罗第一卷写戴拿第二卷盖亚第三卷未定本作纯属自娱自乐看不下去请绕路
  • 纵剑永恒

    纵剑永恒

    既然天不亡我叶孤城,我就要重临绝巅,今生就要追寻剑道极致,阻我剑道者,杀。陈九迈步在无尽的丧尸群中,一剑横空,无人可挡;在异域中,陈九剑指仙神,用剑杀出一片天地。(请大家多多支持/新人求关注、求收藏、求推荐,谢谢)
  • 女仆的异界传说

    女仆的异界传说

    这时,夜空中炸响了艳丽的烟火。早已经闭幕了的仪式上,少女垫着脚尖,就像是飞奔中的兔子。周围都是那些看热闹的人群,起码这些人是无罪的。气喘吁吁的倚在大楼上的栏杆旁。她看到了让她一辈子难以忘怀的景色。周围的大地就犹如着了火一样。直到许多年以后都记忆犹新。ps:由于是新人所以第一卷剧情安排不太好,所以希望从第二卷开始看,第一卷当成番外就可以了。
  • 弑天武魔

    弑天武魔

    人生百世,颠沛流离,万千年后,纵你天纵神武,强可摘星,可弄月,到头来,也只是一掊黄土。问苍天,谁才能主宰沉浮,才能永世不灭?
  • 夏芋熏你,下雨寻你

    夏芋熏你,下雨寻你

    开学那天你第一眼看见了我,你曾告诉我你以为我是你的一辈子,你追赶我太久你停下了,换我去追赶你了,你却放弃我追赶别人,是我没有珍惜才会变成今天的结局,以后会是怎样?
  • 胡里胡涂美国往事

    胡里胡涂美国往事

    真实或是现实?糊里糊涂?一个留学生,在美国读书期间发生的胡里胡涂的故事...本文已连载结束。请关注我另一故事,科幻的,普罗米修斯之怒。也在创世,现已更新1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