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印度的地理范围是指以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为中心的南亚次大陆地区,包括了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
古代印度文明可以追溯至公元前4000年末。到公元前2300年,印度河流域文明进入了比较发达的哈拉巴文化时期,出现了上百个城市国家。
古代印度在文学、哲学、自然科学等方面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很多独特的贡献,其中最显著的就是宗教。在阿育王时代,古代印度发展成为一个空前统一强大的帝国,创造出了以佛教为代表的灿烂文化。
哈拉巴文化。
哈拉巴是印度河流域的一处古代遗址,考古学家曾在这里发现了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青铜文化遗物,同时还发现了刻有文字符号的印章。由此断定,在几千年前,这里曾经是有着高度人类文明的地区,“哈拉巴文化”由此而得名。
哈拉巴文化是在印度河流域发展起来的,印度河冲积平原土地肥沃、水草丰美、物产丰富,适合农业发展,也为此地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哈拉巴文化在公元前3000年的时候进入到了全盛时期。这一时期的农业、畜牧业、手工业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农业方面,人们日常食用的农作物品种十分丰富,有大麦、小麦、稻谷、豌豆等;在畜牧业方面,人们已经驯服了很多种动物来补充人力的不足,无论是牛、羊、狗、猪、鸡还是大象和骆驼,都已经用来为人类服务;在手工业方面,人们已经开始冶金、制陶、纺织、刺绣等,珠宝制造业也开始发展起来。
哈拉巴文化也有属于自己的语言文字,这些文字的全部符号有417个,可现在这些文字已经没有人能够解读。
哈拉巴人民的生活水平很高,无论是从物质上还是从文化上来看,都已经走在了同时期其他文化的前端。那个时候的人吃的有面包大饼,还有各种蔬菜瓜果,而穿的都是纯棉制品或是毛纺织品。日常的生活用具种类也很丰富,有碾米的石磨,有做肉馅的工具,有烘焙面包的炉子,有过滤用的穿孔陶器以及盛放食物的碗盘,等等。当时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也非常丰富,有各种骰子、棋盘、手鼓、响板等。上述的所有物品,在考古过程中都有发现,可见哈拉巴文化是多么丰富。
哈拉巴文化繁荣兴盛了几个世纪之后,到公元前1750年突然衰败了,其中有些地区更是遭受到了巨大的破坏。但是,这一古老的文明究竟是如何被毁灭的呢?现在历史学家们虽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猜想,却没有一个定论。
印章。
印章,用作印于文件上表示鉴定或签署的文具。一般的印章都会先沾上颜料再印。印章的制作材质有金属、木头、石头等。
种姓制度。
公元前20世纪的时候,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并征服了当地居民。他们根据肤色,将白皮肤的雅利安人称为“雅利安瓦尔纳”,意思是“高贵的肤色”,将黑皮肤的土著称为“达萨瓦尔纳”,意思是“敌人的肤色”。这是种姓制度的雏形。
古印度的种姓制度是古代世界中最为典型也最为森严的等级制度。他们将整个社会分为四个阶层:第一等级是婆罗门,主要是僧侣阶级,拥有宗教经典解释和祭神的特权;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是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他们拥有征收各种赋税的特权;第三等级是吠舍,是雅利安人自由平民阶层,他们主要在社会上从事农、牧、渔、猎等生产活动,在政治上没有特权,必须以布施和纳税的形式来供养前两个等级;第四等级是首陀罗,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他们的社会地位最为低下。
种姓制度特征非常明显,一是各级的职业世袭,父子世代相传。二是各个等级之间的通婚有着明确的规定,比如低等级的男子和高等级的女子是禁止通婚的。三是首陀罗阶层没有参加宗教生活的权利。此外,当时的法律也不是人人平等,而是对不同等级的人有不同的规定。
时至今日,印度早已经废除了种姓制度,而且在印度宪法中明文规定废除这种阶级之间的歧视,但是种姓制度在印度人的心目当中已经根深蒂固了,在今天的印度社会中依然有着巨大的影响。
雅利安人。
大约在公元前20世纪中叶,有一个游牧部落从中亚和高加索一带入侵北印度,入侵者自称为“雅利安人”。当地居民和雅利安人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但最终以失败告终,有的被杀,有的被逐入山林,有的遭受了奴役。
实际上,雅利安人属于高加索人种,该人种身体较大,皮肤较白,面长多毛,鼻骨高,瞳孔颜色浅。
婆罗门教。
婆罗门教是古代印度的一种宗教,是印度教的古老形式。说起它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500年的时候。古代印度社会是信奉多神教,它将人分为四等,并且认为婆罗门至上,是“人间之神”,认为灵魂死后可以转生,如果生前所做的都是好事,那么死后的灵魂就会归于梵天,如果做的都是不好的事情,那么死后就有可能转生成为畜生。8世纪以后,婆罗门教逐渐演变成印度教,并流传至今。
人们崇尚自然并且赞叹自然,尤其是崇拜被神格化的自然神:梵天、毗湿奴和湿婆。
人们之所以崇拜这三个自然神,是因为这三大主神各司其职,共同主宰宇宙中的一切:梵天创造了宇宙,主宰人类的命运;毗湿奴维护宇宙间的和平,展现出赏善罚恶的大无畏精神;湿婆不但能够破坏宇宙,同时能够降伏妖魔鬼怪。信奉婆罗门教的人们相信要服从神的要求,崇拜主神赐予给人们的生活,严格遵循不平等的种姓制度,并受限于神权宗教的思想之下。
婆罗门教认为祭祀活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祭祀是人与神之间的中介,通过祭祀活动,既能够代表人向神献祭,又能够通过神向人传谕。
印度教。
印度教源于古印度韦陀教及婆罗门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所谓“印度教”,是存在于印度本土的宗教、哲学、文化和社会习俗的综合称谓。它的信仰、哲学、伦理观点等复杂多样。不同的社会等级、集团和文化阶层有着各自相异的信仰和实践。
《摩奴法典》。
《摩奴法典》也被称作《摩奴法论》,是古代印度婆罗门教的祭司在公元前2世纪的时候以《吠陀经》为依据编成的法律。《摩奴法典》是法律,也是教律,是法律与教律相结合的产物。
《摩奴法典》全书共有12章,主要内容是关于社会习俗、惯例与说教的法律条文。和《圣经》相仿的是,《摩奴法典》第一章讲述的是创世纪的神话;第二章到第六章讲述的是婆罗门教徒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第七章到第九章讲述的是当时的民法、刑罚、婚姻法、继承法等方面的内容;第十章讲的是关于种姓的法律;第十一章讲的是赎罪法;第十二章讲的是关于因果报应、轮回转世之说。
在这12章的内容中,纯粹讲到法律的篇幅只占到全书的四分之一。这部法典涉及面广,内容丰富,是不可多得的研究印度历史的宝贵资料。
由于这部法典的年代过于久远,所以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部法律的规则很不完善。尽管如此,《摩奴法典》直到现在还发挥着作用。很多地方还沿袭着《摩奴法典》,比如缅甸的佛教法典就是依据《摩奴法典》制定而成的,爪哇、巴厘岛等地也还在使用《摩奴法典》。
婆罗门教是印度的古代宗教,是现代流行的印度教的古典形式。婆罗门教教徒以《吠陀经》为主要经典,并且将人划分为四种姓氏,有严格的等级界定。到了8世纪的时候,婆罗门教吸收了佛教中的一些教义,逐渐发展成为印度教。
《吠陀经》。
《吠陀经》是印度教的著名经典。它不仅记述了哲学道理,还有很多关于戏剧、历史、军事、礼节方面的知识,甚至还介绍乐器的用法。
《奥义书》。
《奥义书》是婆罗门教中的一部哲学著作,是古代印度最为经典的古老哲学著作之一,是用散文或者是雅韵文阐发的印度最古老的思辨性质的著作。
现在已知的《奥义书》大约有108种之多,上面记载的都是历代导师和圣人的观点。《奥义书》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后来印度哲学的基础。
有人说佛教的思想源于《奥义书》,佛陀用他的大智慧将《奥义书》中的哲理升华得更加经典了。
不管怎样,《奥义书》在印度宗教与哲学的发展过程中有着重大的意义。比如说,《奥义书》最早开始集中精力讨论宇宙的终极真理,《奥义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是“我”和“梵”,《奥义书》中用各种奇妙的比喻来说明梵就是一切,也就是最高的存在,人类的“我”是来自宇宙的我。总而言之,宇宙就是梵,而梵就是我。这样的观点是《奥义书》中主要宣扬的。
《奥义书》中所建立起来的另外一个重要观念就是轮回业报,建立了一个转世的思想。转世者“因善业而成为善人,因恶业而成为恶人”。当然,想从无尽的轮回中解脱出来的方法也是有的,那就是要认识到《奥义书》极力宣扬的“梵我同一”。
梵。
梵文“梵摩”的简称,意思是清净,寂静,是佛教中的一个概念。
梵文是古代印度的一种书面用语,佛经都是用梵文写成的。
孔雀王朝。
孔雀王朝是古代印度摩揭陀国时期最为著名的一个奴隶制王朝,称其为孔雀王朝是因为王国的开创者旃陀罗笈多出身于孔雀家族。阿育王在位期间,南亚地区除了大陆最南端的部分地区外,基本上全部囊括在孔雀王朝的版图之内。
孔雀王朝到了阿育王统治时期,已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君主专制国家,而阿育王本人在行政、军事、司法等方面都有绝对的权威。阿育王将全国分为若干个行省,行省总督通常是由王子来担任。虽然行省内部的大部分地区保留着自治或者半独立的部落,但孔雀帝国仍是第一个基本上统一印度的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