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穷困不得志时便修养好自身,有飞黄腾达的时机时便使天下人都得到好处。这句话蕴含的意思为,无论是否有施展自己抱负的机会,我们应该保持豁达的心态。环境的变化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调节好自己的心态,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解读:百姓最为重要,代表国家的土神谷神其次,国君为轻。这句话是孟子民本思想最为典型,最为明确的体现。在孟子看来,国君和社稷都可以改立更换,只有老百姓是不可更换的。所以,百姓是最为重要的。“民贵君轻”后来成为了一句被广泛流传的名句。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解读:有利于作战的天气和时令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不如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原因是人而不是物。不仅战争中如此,我们要想在自己的一生中有所成就也是如此。多结交一些朋友,修炼自己的好人缘,我们成功的几率就会大一些。
§§§第九节 《孝经》
《孝经》概说:
从小时候起,我们就接受着要尊重和孝敬父母这类的教育。中国人是非常讲究孝道的。那么,这种思想的源头在哪里呢?其实从汉朝开始,我国就主张以孝来治理天下了。人们不仅要读四书五经,还要读《孝经》。
《孝经》是儒家的伦理学著作,传说是孔子所写的,但南宋时已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附会。全书主要讲的就是孝道,书中说孝是上天所定的规范,孝是所有道德的基础。不仅如此,作者还创造性地把孝亲与忠君联系起来,认为“忠”是“孝”的发展和扩大,并把“孝”的社会作用不断拓展开来,认为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能够用孝修身齐家。
书中不仅对实行“孝”的要求和方法作了系统的规定,还主张把“孝”贯串于人的一切行为之中。为了让人们严守孝道,甚至还提出要借用国家法律的权威,维护其宗法等级关系和道德秩序。南宋以后,《孝经》被列为“十三经”之一。
《孝经》名句: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解读:身体和头发,都是从父母那里得来的,不能随便就损伤。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生命的延伸,父母辛苦地养育儿女,看到儿女的幸福健康,才会觉得快乐。因此正如《孝经》中说的那样,就是从考虑到父母的感受出发,也要好好地珍惜生命。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解读:孝,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乌鸦反哺,羊羔跪乳的故事。“兽尤如此,人何以堪?”以孝敬之心对待父母,对父母的付出和养育之恩心怀感激,这是我们在为人处世时首先要做到的。
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
解读:位居高官的人不骄傲,才能不危险;懂得节制、把握好度,才能在水满以后不流出。人生的态度是生活的指针,谦虚而懂得掌握分寸的人才能安全前行,骄傲放纵的人则会容易迷失。
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
解读:孝子在对待父母的时候,日程生活时保持恭敬,父母养老时让他们心情愉快,父母生病时真心为他们担忧,父母去世要有孝子的哀伤之态,祭祀的时候按照礼法来行事。不同的时候有不同的孝敬方式,但不论在什么时候都要有一颗孝顺的心。
礼者,敬而已矣。
解读:所谓礼,就是一种恭敬的态度罢了。我们说的学礼懂礼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诚的行为,如果认为礼就是一套仪式,内心并不恭敬,这样的人就算行礼,也是无礼之人。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解读: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产生的根源。《孝经》中认为,孝是一切道德的基础,一个不懂得孝道的人根本不能培养好其他方面的品德。从现代人的视角来看,这种思想虽然有些片面,但仍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比如,要尊重和孝顺父母。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
解读:天地万物之中,以人类最为尊贵。人类的行为,没有比孝道更为重大的了。《孝经》中高度强调孝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为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能够用孝修身齐家。
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
解读:用侍奉父亲的心情去侍奉母亲,爱心是相同的;用侍奉父亲的心情去侍奉国君,崇敬之心也是相同的。《孝经》中高度强调“孝”和“忠”,并认为“忠”是“孝”的发展和扩大,一个能以孝顺之心对待父母的人,侍奉国君时也会更忠诚一些。
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
解读:君子进能对上司忠诚,退能反省自己的过错,发扬长处,补救短处,这样才能达到和谐。与其要求别人,不如改变自己,这才是和谐的关键。
丧不过三年,示民有终也。
解读:为亲人守丧不超过三年,是告诉人们居丧是有其终止期限的。凡事都要学会适可而止,不管是悲伤还是欢乐,都要有一个限度。没有限度地喜悲,不仅会徒然耗费人的精力,也是不符合中庸之道的。
§§§第十节 《尔雅》
《尔雅》概说:
虽然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方言,但我们在正式场合进行交流时还是推行使用普通话。普通话是我国人民交流时使用的统一语言,它有着严格的规范和标准。那么,更远的时候,人们怎么交流呢?有一本《尔雅》,相当于现在的普通话标准,它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书,相当于中国古代的汉语大词典。在我们常说的“十三经”当中就有《尔雅》。学习《尔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古代词语和古代的社会知识。
《尔雅》这一书名的意思是接近、符合雅言,即以雅正之言解释古语词、方言词,使之合乎规范。关于它的作者,历来争论不一,后人大多认为是秦汉时人所作,经过代代相传,增补而成。
《尔雅》全书共有词语4300多个,分为19篇,共2091个条目。前3篇主要解释一般的语词,类似后世的语文词典;后16篇根据事物的类别来分篇解释各种事物的名称,类似后世的百科名词词典。《尔雅》的这种知识容量在当时是非常可观的,有了它,人们就能多认识一些鸟兽草木虫鱼等的名称,增长见识。
《尔雅》名句:
春为发生,夏为长嬴,秋为收成,冬为安宁。
解读:时候万物生发;夏天的时候植物和动物都茁壮成长,树叶茂盛,动物们也都活动频繁;秋天的时候开始收割庄家;冬天的时候就有一个富足安详的时光了。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在什么样的季节里种何种蔬菜,这些都是经过日积月累积攒下来的宝贵经验。不仅是农业耕种中如此,我们在学习上也应该这样,要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时间。
父为考,母为妣。
解读:父亲称为“考”,母亲称为“妣”。尽管现代人已经不用“考”和“妣”这两个字来作称谓词了,但在现在的祭文当中,依然可以看到“先考”、“先妣”这样的称谓,指的就是先父和先母的意思。
谓女子,先生为姊,后生为妹。
解读:如果是两个女孩,先出生的称为“姊”,后出生的称为“妹”。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人称姐姐为“姊姊”,到现在有的地方还在使用这种用法。从《尔雅》开始,我们对称谓就有了严格的规定了。
谷不熟为饥,蔬不熟为馑,果不熟为荒,仍饥为荐。
解读:遇到谷子不能成熟的称为“饥”,蔬菜不能成熟的称为“馑”,瓜果不能成熟的称为“荒”。如果两年都是饥年久称为“荐”。到现在,我们还有“饥馑”、“饥荒”这样的说法,其实每一个字的背后都是有含义的。
山夹水,涧。陵夹水,澞。山有穴为岫。
解读:两山之间有水,称为“涧”。两个丘陵之间有水,称为“澞”(音于),山上有洞穴,就称为“岫”(音秀)。可见,《尔雅》对词语的解释和运用是有着严格的规范的。
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陼,小陼曰沚,小沚曰坻;人所为为潏。
解读:水中可以居住的地方叫做洲,比较小的洲叫做陼(音主),小一点的陼叫做沚(音止),小沚称为坻(音迟),人造的岛叫做潏(音玉)。光是水中的一块小地就有这么多的称呼和区别,《尔雅》作为古代的汉语大词典,起规范性和严谨性可见一斑。
荣螈 ,蜥蜴。
解读:“荣螈”就是我们所说的“蝾螈”,指的就是蜥蜴。在《尔雅》这本书中,解释的形式就是前面说要解释的词,后面说解释语。虽然形式上不如现代的词典清晰,但用途是相当的。这样解释是为了统一名称,便于各地的人交流,以免误会。
章 以史为鉴,厚积薄发
§§§第一节 史学家与史著
我们都知道,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而人的寿命顶多也就上百年,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个人都只不过是沧海一粟,那么,我们现在所知道的历史,是怎样传播的呢?
提起历史,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那泛黄的书页,那书写着文字的竹简木椟,还有那些随着自己的作品而名传千古的史学家们。人类社会的所有历史都是人所创造的,也都是人记载和书写的。谈历史,怎么可能忽略那些名垂千古的史学家和史著呢?
可以这样说,我们今天了解的绝大部分历史,都是通过前人的历史记载而得知的。孔子记载了他当时的事情,我们就知道孔子当时的礼乐、言谈是怎样的情况;司马迁写了《史记》、班固写了《史记》,我们就知道了他们生活年代的历史事件与他们所处年代以前的一些历史,根据唐宋人对历史的记载及唐宋以后人们的历史记录,我们便知道了唐宋时期的基本情况……如此积累往复,直到今天。所以,对于今天的人们而言,要读的史书、要了解的历史就很多很多了。因而,对历史中较为出名的一些史学家和史著进行一番简单的梳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若从黄帝时代算起,中国的历史有五千多年,其中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约有三千多年,从汉代司马迁之后,几乎每一年的历史都有记载了。司马迁可以算得上是我国的“史圣”,在他之后,我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很多史学家及优秀的史著,包括班固及其《汉书》、陈寿及其《三国志》、范晔及其《后汉书》、欧阳修的《新五代史》、史学上的“史学三通”、清代乾隆皇帝钦定的“二十四史”等等,由于本章后面对这些名家名著有详细的论述,在此就点到即止,一笔带过了。
除了这些在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史学家和史著之外,还有一些我们青少年应该了解的史学家和史著。
汉代班固写《汉书》而闻名后世,可你知道吗?由于作者渊博的学识及写作行文时的特点,不仅是现在的人觉得《汉书》文繁难懂,汉代时的人们也觉得难以理解,于是汉献帝就让东汉时期的史学家荀悦依《左传》体制,作《汉纪》30篇,相比《汉书》而言,这本书写得通俗多了。和荀悦著《汉纪》差不多同样的原因,中国南宋时期的史学家袁枢在读了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后,觉得它过于博大精深了,于是就编写了一本《通鉴纪事本末》,既创造了一种新的写史体例,同时也使“数千年事迹经纬明析”。
今天的人写书作书,一般都有目录,这样,我们在查找书中内容时就会方便很多。而说起目录,很多人都会想到南朝时著名的目录学家阮孝绪。他总结前人目录学之成就,辑成了《七录》这本书,可以说是有着目录学史上的编集、创见之功。
文史向来是不分家的,所以中国历史上的诸多名人就兼顾着文学家和史学家的身份,只是有些人在二者中有所偏好,而有些人却发展得全面些罢了。金代元好问便兼顾着文豪与史学家的双重身份,他不仅在诗歌方面有所建树,史学方面成就也是很突出的,他的主要史学成就集中体现在对金史撰述方面的贡献,还有借诗以存史的功夫。欧阳修也是文学与史学皆通的人才,后人对他掺杂了文学视角的《新五代史》评价很高。
明清时期,同样出现了众多优秀的史学家和史学作品。明代时期的顾祖禹继承了父亲修史的志向,写了一本介绍历代州域形势的史书,名为《读史方舆纪要》,清代时期的魏禧见了,称赞其为“此数千百年所绝无仅有之书”。
王夫之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但其在史学方面的建树也是不容忽视的。他写了《读通鉴论》和《宋论》两部书,前者有三十卷,后者有十五卷,都堪称史学上的经典之作。而和王夫之同时代且名气相当的黄宗羲在史学上也是很有建树的,他们二人,再加上顾炎武、方以智、朱舜水一起,五人并称为“清初五大师”。黄宗羲多才博学,经史百家、天文算术、乐律等无不研究,甚至清政府在修《明史》的时候,有很多问题都要咨询于他。他的主要作品有《明儒学案》、《宋元学案》、《明夷待访录》、《明文海》,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