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四众佛子共勉语”里的两句话“利人便是利己,尽心尽力第一”,便是鼓励大家,以利人而为利己,但不是先利己以后再利人。不过,我们一定是先努力成长自己,照顾好自己,才有能力利益他人,成长他人;但成长自己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他人,那么你就会有安全了。
——圣严法师
念佛人心地慈悲,一切时、一切处,与一切众生广结法缘——没有力量的时候,欢喜赞叹,广结法缘;有能力的时候,随分随力,成人之美。人家做一桩好事,这个好事利益社会、利益众生,我们有钱,用财物帮助他;没有钱,我们有时间,我们去做义工,以劳力帮助他。
——净空法师
死亡并不是生命最大的损失,最大的损失是当我们活着时不再有任何贡献,内心就渐渐死去了。
——慧律法师
你的心是善的,这善因来自你的心量,你内在充满一片祥和,你内在没有丝毫的计较念在里面,你丝毫没有怨愤,则恶缘无从与你连接而来伤害你。
——庄圆法师
拿得起放得下的大智慧——如何经营名利场
不求名利不求荣,只么随缘度此生;
一个幻躯能几时,为他闲事长无明。
——唐·洞山良价
财富,包括名和利。利随名往,有了名声,利益自然随之而来。虚名也会带来利益,然而虚名很短暂,既害人又害己。真正的好名则是随着一个人真诚为人付出自然而来的。有了名利之后,还要能智慧地对待,与其执著于名利,醉心于享受名利,不如享受无求的充足自在。
名利的本质是什么
名利本就虚幻,再高的权位,总有退位的一天,再多的金钱,也总有散去的一刻。
荣华总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荣华富贵如同海市蜃楼,可遇不可求,所以,世人常有名利如梦的说法。尘世的诱惑如绳索一般牵绊着众人,一切烦恼、忧愁、痛苦皆由此来。要想摆脱痛苦,获得安宁,首先要看透名利的本质,舍弃奢求名利的心。
只有与功名利禄保持适当的距离,才能潇洒、通透,做个真正的快活人。从古至今,多少人在混乱的名利场中丧失原则,迷失自我,百般挣扎反而落得身败名裂。司马迁说得好:“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名利本为浮世重,古今能有几人抛?”世间众生,有几人能够在名利面前淡然处之、泰然自若?
释迦牟尼成佛之后,回到他的故乡迦毗罗卫城传法。在释迦王族中,释迦牟尼佛堂兄弟、生性傲慢的提婆达多也出家为僧。
提婆达多出家后,修行非常认真,但是进步不大。佛陀有“神足飞行”、“自在来往”等种种神通,而且得到人们的尊重,供养丰厚。提婆达多非常妒忌,也很想拥有佛陀拥有的一切,于是便向佛陀乞求修得神通之道。
佛陀拒绝了他的请求,并开示他,神通不是万能的,并不能让人解脱轮回之苦,要注重内心的修行,启迪内在的智慧,觉悟宇宙的真理。
提婆达多并不死心,又去找他的亲弟弟,就是在佛陀身旁担任侍者的阿难。阿难个性温和,当时也尚未证得阿罗汉。他对于哥哥求教的动机并未多想,就一五一十地将听到的神通修习法教给了提婆达多。
后来,提婆达多在阿难处学得神通,勤加练习,终于学会了上天入地的神通。此时,他对佛陀的妒忌之火煎熬着他的心,迫不及待地蛊惑摩揭陀国的阿阇世王子,使王子迫害父亲取得王位。阿阇世王成为新国王,给予提婆达多在各个方面的支持。
阿阇世王给了提婆达多超出人们想象的供养:每天一早一晚,阿阇世王都以五百辆宝车到提婆达多那里礼敬,到吃饭的时间,阿阇世王还会供上五百尊食器的美味佳肴,同时,还有五百比丘追随在提婆达多左右,一起受到阿阇世王的供养。
佛陀的弟子们把提婆达多的情况告知佛陀,佛陀说:“你们不要羡慕提婆达多,这样隆重的供养会害了他,就如同竹子开花、骡子怀孕,最终会给自身带来毁灭的。”
提婆达多的欲望越燃越热,甚至想要取代世尊。他大闹竹林精舍,甚至将一位比丘尼活活打死,犯下了杀阿罗汉的重罪,最终坠入地狱。
名与利的供养真的是越多越好吗?未必。在佛祖看来,过于优渥的供养如竹子开花、骡子怀孕,不但于修行无益,反而会毁坏正法。所以,修行人不应太在意物质的享受,那往往只会给修行带来阻碍。
世人常常在获取名利之时喜不自胜,却不知有身处名利巅峰的喜悦,就必定会有从巅峰跌落下去的苦楚。名利本就虚幻,再高的权位,总有退位的一天,再多的金钱,也总有散去的一刻。看透了这一点,就能在高处不忘形,低处不消沉,无论富有还是穷困,都能保持平和之心。
名声真正的用处在哪里
一个人心中没有智慧,没有信仰的支撑,就无法恰当处理名声。
佛祖如来曾经讲过一个故事:
有一个人,平素老实本分,为人善良,很受众人敬重。
一次,为了勉励众人,他在大家面前赞扬他父亲的仁慈和清廉:“我的父亲生平严守不杀戒,即使一只小小的虫子,也不忍伤害;父亲也严守不盗戒,即使一件微小的物品,也不愿占为己有。”
这都是实话,不少人都知晓他父亲的德行和修为,因此在座的人心中都生起敬服之心。
谁知有一位无知少年,不知道那个人的本意是为劝勉众人,而认为他是在吹嘘自己,以此赚取名声。少年心中不平,遂站起身大声道:“我的父亲比他父亲的德行更高。”
在座的人不服,便问他:“那你说说看,你父亲有什么德行?”
少年答道:“我的父亲生平严守色戒,断绝了淫欲,未曾有丝毫污染。”
众人一片哗然之后,便大笑起来。
其中一人道:“如果你的父亲真的不曾动过淫欲,那你又是从何而来?”
少年顿时满脸通红。
少年为了一点虚名,不惜以谎言争强好胜,结果在众人面前自取其辱。
人常说:“虚名累人。”虚名能为人带来一时的心理满足,但它本身毫无价值、毫无意义,真正的有识之士都不会看重虚名。为了虚名而去争斗,是人世间各种矛盾、冲突的重要起因,也是诸多烦恼、愁苦的根源所在。
历史上多少悲剧出于争名夺利,人们只看到虚名表面的好处,却不知道在虚名的背后,埋藏了多少辛酸和苦难。为了得到名和利,人们常常暗中钩心斗角,邻里打得头破血流,朋友反目成仇,兄弟自相残杀,名利有什么好处?金银、名气固然是很重要,但是一个人离开人世时,也无法带走分毫。
古有“画地为牢”,以示惩戒,然而今人每每画地为牢,捆锁的不是别人,往往是自己。人们总是喜欢将自己的内心死死囚禁,为金钱、为名位,不断地用欲求的枷锁捆绑自己,在不知不觉间将自己快乐的权利尽数消磨。
名声并没有那么重要,但有些人觉得一生无名是很窝囊的事,这其实是看不开的一种表现。再大的名声、再高的权位,最终也会成为过眼烟云,有什么好计较的呢?真正能够长久的名声,应该是人留下的精神财富。倘若只是因为有了一点名气就沾沾自喜,这样的人最终很可能会被声名所累。
一个人需要有智慧和信仰的支撑,才能恰当处理名声。
一、利用名声做实事,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为社会付出更多,而不是被名声所挟持,身不由己地做出许多违心之事,最后失去自我。
二、真诚付出。有了名声,利益也自然会随之而来。真正的名也是随着一个人真诚地为别人付出才能得到的。刻意赢得的名声必然不会持久,因为倘若一个人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赞扬才做善事,坚持一次两次没问题,但是时间长了就会露出真面目。
三、人不应凡事为名而动,而应为人而动。真心帮助他人,他人自然会帮你树立好的名声。做人无私一点,自然就有无穷的智慧,自私的聪明,往往只会反过来被聪明所误。
有了名声,就应努力扩大“名”的效应,为人造福,而不应为了自我满足,求更大的名,更不应为赚取更多个人利益而滥用名声。
金钱的陷阱
不执著于占有金钱的人,金钱对他而言是财富;而放不下金钱的人,金钱对他来说就是吃人的魔鬼。
“人人都说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是《红楼梦》里《好了歌》中的一段偈语,这一首《好了歌》似乎在诉说繁华锦绣里的一段公案,又像告诫人们提防名利世界中的冷暖,看似消极,实则是生活的真实写照,即使在数百年后的今天依然有着独到的现实意义。无论时日如何变迁,世人总是会被欲望蒙蔽双眼,在热闹风光中奔波迁徙,被金钱名利这些身外之物所累。
金钱可以带来优渥的生活,可以开拓事业,实现梦想,它的作用不可忽视,爱财之心也并非过错。然而,对待金钱必须拿得起放得下。假如人活着只把追逐金钱作为唯一的目标和宗旨,那么人将会被自己制造出来的这种工具捆绑,成为金钱的奴隶。
热闹风光说穿了不过“虚无”二字,但看得透的人却少之又少。很多时候,人们总是不自觉地放大金钱的作用,将金钱的地位抬得很高,高过人格的底线,甚至高过生命。
一天傍晚,两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在林中散步。这时,有位小和尚从林中惊慌失措地跑了出来,两人见状,拉住小和尚问:“小和尚,你为什么如此惊慌,发生了什么事情?”
小和尚忐忑不安地说:“我正在移栽一棵小树,却突然发现了一坛金子。”
这两人听后感到好笑,说:“挖出金子有什么好怕的,你真是太好笑了。”然后,他们就问:“你是在哪里发现的?告诉我们吧,我们不怕。”
小和尚说:“你们还是不要去了吧,那东西会吃人的。”
这两人哈哈大笑,异口同声地说:“我们不怕,你告诉我们它在哪里吧。”
于是小和尚告诉了他们金子的具体地点。两个人飞快地跑进树林,果然找到了那坛金子。
一个人说:“我们要是现在就把黄金运回去,不太安全,还是等到天黑以后再运吧。现在我留在这里看着,你先回去拿点饭菜,我们在这里吃饭,等半夜的时候再把黄金运回去。”于是,另一个人就回去取饭菜了。
留下来的这个人心想:“要是这些黄金都归我,该有多好!等他回来,我一棒子把他打死,这些黄金不就都归我了吗?”
回去的人也在想:“我回去之后先吃饱饭,然后在他的饭菜里下些毒药。他一死,这些黄金不就都归我了吗?”
不多久,回去的人提着饭菜来了,他刚到树林,就被另一个人用木棒打死了。然后,那个人拿起饭菜吃了起来,没过多久,他的肚子就像火烧一样痛,这才知道自己中了毒。临死前,他想起了小和尚的话:“小和尚的话真对啊,我当初就怎么不明白呢?”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财”这只拦路虎,它美丽耀眼的毛发确实诱人,一旦骑上去,就无法使其停住脚步,最后很可能摔下万丈深渊。
不执著于占有金钱的人,金钱对他而言是财富;而放不下金钱的人,金钱对他来说就是吃人的魔鬼。倘若只为满足虚荣和一时风光而追求金钱,那么,人们就很可能被金钱支配,不知不觉陷入永远无法满足的怪圈。越是追求,就越不满足,越不满足,就越不择手段追求,这种恶性循环最终会将人的整个生命都卷入其中,永无解脱的时候。要摆脱金钱的支配,就需要从固有的观念中跳脱出来,智慧地对待金钱。
首先、认清金钱的本质。金钱是为了满足生活必需和为自己带来福报的工具,拥有金钱并不意味着拥有一切。了解这一点,就不会把追逐金钱当做自己的人生目的,从而掉进金钱的陷阱中,失去自我。
其次、做好心灵的环保。当我们拥有金钱时,需要净化内心,这就要从控制自己的贪婪做起。
最后谨防不义之财。如果一个人赚取钱财的来路有问题,最终只会自食其果。端正获取财富的想法,才能清醒地看待金钱上的得失。
其实,权势等同枷锁,富贵有如浮云。生前枉费心千万,死后空持手一双。莫不如退一步,让自己在纷扰世间保持清醒和淡定。
好名声是内心对自己的肯定
真正的好名,是一个人内心对自己的肯定,以及对自身行为的认同。
虚名就是有名无实,意指只要其名而不论其实。虚名不是福而是祸。历史上,宋襄公为虚名而祸国,慈禧太后为虚名而殃国;现实中,一些人为虚名投机钻营,损人利己,一些人为虚名累坏己身,执迷不悟。
圣人鄙视虚名,视虚名为国之敌、人之敌、己之敌。佛家的得道高僧无不视虚名为身外之物,连沾染了一丝闲名都要在死前除去,好以一具清清净净的肉身去往极乐西方。
洞山禅师感觉自己即将离开人世,这个消息传出去以后,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连朝廷也派人急忙赶来。
洞山禅师走了出来,脸上洋溢着净莲般的微笑。他看着满院的僧众,大声说:“我在世间沾了一点闲名,如今躯壳即将散坏,闲名也该去除。你们之中有谁能够替我除去闲名?”
殿前一片寂静,没有人知道该怎么办。
忽然,一个才上山没几日的小和尚走到禅师面前,恭敬地顶礼之后,高声说道:“请问和尚法号是什么?”
话刚一出口,所有的人都向他投来埋怨的目光,有的人低声斥责小和尚目无尊长,对禅师不敬,有的人埋怨小和尚无知,院子里闹哄哄的。
洞山禅师听了小和尚的问话,大声笑着说:“好啊!现在我没有闲名了,还是小和尚聪明呀!”于是坐下来闭目合十,就此离去了。
小和尚眼中的泪水止不住流了下来,但他庆幸在师父圆寂之前,能替师父除去闲名。
过了一会儿,小和尚立刻就被周围的人围了起来,他们责问道:“真是岂有此理!连洞山禅师的法号都不知道,你到这里来干什么?”
小和尚看着周围的人,无可奈何地说:“他是我的师父,他的法号我岂能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