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11900000022

第22章

过了不久,这座寺院又来了一位乞丐。方丈把他带到后院,指着那堆砖头对他说:“你把这堆砖头搬到屋前,我就给你银子。”但是这位双手健全的乞丐却鄙夷地朝方丈瞪了一眼,头也不回地走开了。

弟子不解地问方丈:“上次你叫乞丐把砖头从屋前搬到后院,这次你又叫乞丐把砖头从屋后搬到屋前,你到底想把砖头放到后院,还是屋前。”

方丈微笑着对弟子说:“对我们来说,砖头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后都一样,可搬与不搬对乞丐来说就不一样了。”

若干年以后,一位衣着体面的人来到寺院拜望方丈。他气度不凡,美中不足的是,这个人只有一只手,原来他就是几年前用一只手搬砖头的那位乞丐。

自从方丈让他搬砖以后,他明白了方丈的用意,找到了自己的价值,然后靠自己的劳动,靠自己的头脑思考,奋力拼搏,终于有所成就。而那位双手健全的乞丐如今依然在村落中行乞。

那个一只手的乞丐,在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他的价值所在,认为自己是个残疾人,没有正常人的生活能力,从而自暴自弃,没有意识到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生活的可能性。但是方丈的言行触动了他,让他开始思考,并认识到自己虽然少了一只手,却并不妨碍用劳动来实现自己的价值,更可贵的是他勇敢地去做了,所以他最终改变了命运。

而另一个双手健全的乞丐则放弃了一个可以发现自我价值的机会,丝毫不理会方丈的一番良苦用心,所以注定可以他一生行乞的命运。

每个人都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寻找到自我的价值,就是靠自己的双手劳动、靠自己的头脑思考,从本身发现自我。这个过程不是靠空想实现的,而是靠踏踏实实的实践。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从身边每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主动寻找适合自己的领域,不因自身的某一个缺陷而否定其他优势。

其次,做好力所能及的小事,需要我们对自己的能力做出规划,选择符合自己实际的目标,为自己设定努力的方向,并在这个大方向的指导下去做,否则就容易浪费时间和精力。

再次,不为自己无能为力的事徒然嗟叹,也不为成功的遥远而临阵退缩;而要为现在能做到的事尽心尽力,不断积累经验和智慧,一步步做出更大的成绩。

做好小事,并非是微不足道的无用功,而是做大事的开端。动手做好每件小事的过程,就是逐步提高价值认知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从消极到积极改变的过程,价值感增强了,观念改变了,自然能步步走向成功。

“小”不可忽视:脚下开始,毫末做起

有做小事的精神,就能产生做大事的气魄。

在对小事的看法上许多佛学大师都有精妙的见解,如当代禅宗大师星云大师就曾说过:“不辞小水,方能成就海洋;不积小善,无以圆满至德。”可见“小”的重要性。

对佛家而言,“小”不可忽视,粒米中藏须弥山,许多不起眼的人、事、物往往有着不可限量的能量。小砂石可以建高楼,小火星可以燎原,小小微笑可以散播欢乐与爱,所以,“小”中往往蕴涵着无穷的力量。任何一小步都有可能成就前途的一大步,再小的事情如果能够做到极致就能成就大事。

世尊在给孤独园修行时,有天看到见地不净,就拿起一把扫帚扫地。舍利子、大目犍连、大迦叶、阿难陀等弟子听说佛自己扫地,急忙赶过来帮忙。于是,世尊和弟子们一起把地打扫干净,然后去食堂吃饭。大家在食堂中坐好,世尊开示说,扫地可以获得五种最胜利益:一、使自心得清净;二、使他人得清净心;三、令诸天欢喜;四、种下正业之因;五、此生结束后生往天上。

区区扫地,能有如此广大的功德吗?扫地,尤其是如法扫地,暗藏着深刻的佛理,前贤甚至以扫地作为修行的方式。十八罗汉之第十六尊注荼半托迦尊者就是通过扫地开悟的。出家人通晓佛法无处不在的道理,即使是扫地、刷碗这类的普通家务,全心去做、专心做好,也能有殊胜的功德。

那些出类拔萃的人士,尽管他们的优点不一而足,却有一个共通也是最基本的特点:关注细节,把小事做到完美。因为看重小事,所以拥有强大的动力与能量;因为专注于细节,才能心无旁骛地勇往直前;也因为重视与专注,才能达到专业与精通的境界。

有做小事的精神,就能产生做大事的气魄。不要小看做小事,只要有益于工作、有益于事业,任何小事都应专心去做。

一、说好一句话。说话不能任意妄言,修心修身先要修口。古人说“一言以兴邦,一言以丧邦”,可见一言一语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应管住自己的口舌,不随便妄语。

二、做好一件事。做事不能懒惰懈怠,也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要精进勤勉,从眼前开始做起,一件一件,有序完成。

三、走出一条路。做小事应有耐心,做大事则要有一往无前的魄力和不轻易动摇的坚毅。这两者是统一的。以做大事的魄力和坚毅为前提,做好小事,才能一心一意朝着一个方向前行,走出一条成功之路。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欲行千里,想成大树,就从脚下开始,从毫末做起。想要实现凌云壮志,必须脚踏实地,专注于小事。

最容易的是坚持,最难的也是坚持

从最细微处开始行动,一点一滴的积累也能穿透顽石。

少说些漂亮话,多做些实际事,应成为每个人恪守的生活准则。有句话说得好:“一百次心动不如一次行动!”行动是敢于改变自我、拯救自我的标志,是一个人能力的证明。只在心里想和只说不做都是虚的,没有一点实际作用。例如一个饥饿的人,即使把山珍海味的名称写了满满一纸,也不能充饥,不如立刻吃点东西,马上解决饥饿问题。

通向胜利之路要务实,不要坐而论道,从最细微处开始行动,一点一滴的积累也能穿透顽石。因此,行动才是我们做事的起点,它使我们的幻想、计划、目标都变为现实,成为一股活动的力量。行动,是滋养成功的食物和水,是接近梦想的捷径。

一日,一个禅师碰到一个拿着木棍的小叫花子,便告诉他怎样画一个方框,勤加练习,他日有缘,再相见时就可不必要饭了。禅师走后,小叫花子闲来无事,便用木棍刻画那个方框。

时隔不久,禅师又碰到一个放牛的牧童,告诉他用那木棍从上到下拉一下,若能勤加练习,日后有缘,也就可以不用放牛了。于是牧童山间放牛之余便用那木棍在地上或宽或窄、或疾或徐拉那一画。

四十年后,禅师圆寂之前,把这两个人叫到了一起,合写了一个中字。

这个中字便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地成就了书法史上的两位传奇人物。

成功来源于诸多要素的叠加,比如,每天行动多一点点;每天创新多一点点;每天的效率高一点点……假以时日,我们的明天与昨天相比,将会有天壤之别。所以,想要有所成就,我们就要从细微处着眼,脚踏实地去做。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要急于求成,哪怕每天进步一点点,日积月累,持之以恒,自然就会有所得。

佛教有一则偈子说道:“人有不惜身,智慧心决定;如法行精进,所求事无难。”其重点虽在于“精进”二字,但所强调的正是持之以恒的作用。

弟子们问禅师:“师父,如何才能成功呢?”

禅师对弟子们说:“今天咱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事。每人在睡觉前说一百次‘我行’,大家能做到吗?”

弟子们疑惑地问:“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

禅师说:“做完了这件事,一年之后你们就知道如何能成功了!”

弟子们想:“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

一个月之后,禅师问弟子们:“我让你们做的事,有谁坚持做了?”大部分的人都骄傲地说道:“我做了!”禅师满意地点点头说:“好!”

又过了一个月,禅师又问:“现在有多少人坚持做?”结果只有一半的人说:“我做了!”

一年过后,禅师再次问大家:“请告诉我,还有几个人坚持做?”这时,只有一人骄傲地说:“师父,我做了!”

禅师把弟子们都叫到跟前,对他们说:“我曾经说过,做完这件事,你们就知道如何能成功了。现在我想要告诉你们,世间最容易的事常常也是最难做的事,最难的事也是最容易的事。说它容易,是因为只要愿意做,人人都能做到;说它难,是因为真正能做到并持之以恒的,终究只是极少数人。”

后来一直坚持做的那个弟子成为禅师的衣钵传人,在所有的弟子中只有他成功了!

每天100次的自语,看似简单,但是仍然没有几个人能坚持下来,由此不难看出,坚持不懈是多么困难的事情。

坚持是最容易的,因为每个人都可以做到;但坚持又是最困难的,因为能够做到最后的往往没有几个人。不能坚持到最后的原因在于,我们总是急于见到成果,所以就不再注重过程,然而,很多事情在开始行动时不会立竿见影,必须持之以恒,有足够的耐心才行。

古人教导我们:“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无论是佛道修行,还是世俗生活,实现目标的秘诀绝非一蹴而就,而在于能够坚持到底。

任何想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除了必须以务实之心做好每一件小事外,还要有持之以恒的品质,不因为事小而懈怠、放弃。

同类推荐
  • 人间的行脚:佛陀教你当下觉悟,遇见自在的人间修行

    人间的行脚:佛陀教你当下觉悟,遇见自在的人间修行

    今天,当我们在经卷典籍中参禅问道,向佛陀提出种种要求,试图接近佛陀的慈悲恩泽时,其实我们已经离佛陀越来越远了。现在,就让我们用《人间的行脚:佛陀教你当下觉悟、遇见自在的人间修行》这本书脱下佛陀的金装外衣,让佛陀不再凌空飞翔于只有香烟缭绕的地方,让佛陀不再端坐于无人可及的莲花法座上,让佛陀不再安住于壁画、吟唱、礼拜和世人的景仰中。让佛陀的双脚重涉人间,和我们一起去哭、去笑、去失去、去得到、去释怀、去拥抱、去明心见性、去尽情尽兴……执心执意执着,华音流韶过。因缘聚散,光阴荏苒。我们是否,还在踽踽独行的路上步履蹒跚?静思静穆静坐,花雨曼荼罗。刹那清净,一世安宁。我们是否,还没看见自己心头的天澈地明?
  • 六祖坛经笺注

    六祖坛经笺注

    《六祖坛经笺注》是为佛教、特别是禅宗极为重要的经典《坛经》进行注释解说的著作,也是《坛经》“笺注”著作中的集大成者,全书搜集资料丰富,注释严谨,以“字字考其来历,句句求其证据”的标准,详细解释阐述《坛经》本义,使《坛经》奥义清晰可读。
  • 宁心:禅宗公案的沉思顿悟

    宁心:禅宗公案的沉思顿悟

    如今有些禅和子看公案、论公案,都在弄玄虚,琢磨着什么话用什么话来对,有的当成打哑谜,有的当成文人对诗句,有的当成时下流行的脑筋急转弯,还有的干脆当成威虎山的黑话了,以为是些全无道理的乱侃一通,岂不知人家看似没有理路的话背后都有清晰的理路,只是迷人看不清罢了。   一切经典,一切公案,都是为了表法,学人一定要透过这些语言场景去体悟祖师想要表达的那个法,而不是在语言相、文字相和各种名相上去费脑筋、抠字眼,去考证什么真伪、早晚。
  •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本书是加措活佛首部作品,也是他首度公开分享生命沉淀的轨迹与感悟。本书完成之后,受到《西藏生死书》作者索甲仁波切和北京大学哲学系楼宇烈教授的大力赞赏,并被谢娜等人列为必读书。全书共分九个章节,以人生、情感、信念、生活、爱、快乐、幸福、智慧、情绪为主题。教我们如何对待生命中的困惑与迷茫,增强面对世事无常的内在力量。
  • 佛教

    佛教

    佛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相传为公元前6~前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释迦牟尼所创,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东汉时传入我国。
热门推荐
  • 我的狂妄青春之三生三世

    我的狂妄青春之三生三世

    看着它就好像在回忆昨天发生在自已身边的事情一样亲切……读我们一路放歌的大学时光,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唯美感觉,很美妙,很微妙,那是很多大学里的朋友都幻想和追求过的……不只是关注故事的结局,而是被召回到那早已远去校园的那片草坪……
  • 古堡启示录

    古堡启示录

    神秘未知的森之古堡,笼罩过去,现在,未来的时空。无尽的树木掩盖之下,是怎样的神奇瑰丽;那深处迷雾当中,红色的妖艳之光又预示着什么?被莫名规则束缚着的种族们仍在无力的抗争着,三大伟人的伫立,那深邃的眼神能否看清古堡当中最莫测的存在......活着?还是死了?
  • 丝路要冲:嘉峪关(文化之美)

    丝路要冲:嘉峪关(文化之美)

    这里,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这里,曾上演过一幕幕民族战争的历史话题;这里,流传着无数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团结奋斗的故事……
  • 玲珑妖后:相公的养成计划

    玲珑妖后:相公的养成计划

    一个是世家公子,一个是玲珑阁主好像没有交集的两条线忽然碰撞在一起,会激起怎样的火花呢?慕容公子说:我真不敢惹她呀
  • The University of Hard Knocks

    The University of Hard Knock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东方剑帝

    东方剑帝

    一场旷世的大战,一个没落的古老世家,一部残缺的功法......
  • 逆天傲妃废材大小姐

    逆天傲妃废材大小姐

    她24世纪的金牌杀手,一朝穿越,成了废物少女?她是她我是我,一把银刀,逆天下,占九界,杀人无数,男神是她的,萌物也是她的,绝世武功还是她的!可从未想到身边有个无赖,他绝色妖容,武功神秘,却偏爱这杀人不眨眼的小家伙。
  • 台湾十大企业家财富传奇

    台湾十大企业家财富传奇

    本书通过介绍“经营之神”王永庆、“代工之王”郭台铭、“半导体教父”张忠谋、“红顶商人”辜振甫、“台湾IT之父”施振荣、“船长企业家”张荣发、“金融大亨”蔡万才、“统一国王”高清愿、“驼金山的孤行者”蔡宏图、“米果大王”蔡衍明等十位著名企业家的创业历程、经营心得、为人处事、商业战略、统御之法等,向读者全面展现一个世纪以来台湾商界风云的变幻、财富路线的演进,以及整个台湾企业家的往事今生与集体记忆。
  • 平凡女生蜕变记

    平凡女生蜕变记

    所有的事情仿佛是命中注定的,想改变却又逃不掉…以为是很好的友谊,却给爱情打破了三个人之间的关系…品琳,张文,方诗诗三个人之间又如何修补友情呢?
  • 娜恋殇

    娜恋殇

    一个很单纯的校花本是很骄傲,可是当腾飞出现后,她不再骄傲,默默关注腾飞的一切,这一切被腾飞都看在眼里。但校花娜娜暗恋成真后,却得了白血病,改变两人一生的恋爱,让人恋恋不舍,却也让人久久不能忘怀的娜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