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11900000021

第21章

一位苗家老人常常告诫初来的外乡人,要想在这样的建筑里行走自如,就必须牢记:可以低头,但不能弯腰。低头是为了避开上面的障碍,看清楚脚下的门槛;而不弯腰则是为了有足够的力气承担起身上的重负。原来这看似无心的建筑,是在时时提醒人们在生命的制高点要懂得低头,但又需在心内保持站立的姿势。

老人的告诫何尝不是对人生的形象比喻,苗家建筑好比生活,一路上充满了房檐和门槛,一个不大的空间里到处都是磕磕绊绊,走在高低不同、起伏不定的道路上,除了时刻提防四周的危险,还要时刻提醒自己:腰须挺,头要低。

低头是为了不碰头跌跤,是为了在人生路上走得更顺畅。正如种子长到饱满便是它的生命昂扬的时候,但种子再饱满,也知道自己的饱满源于大地,始终明白大地的营养无穷尽,自己永远脱离不了大地的供养,因此种子的根始终在地里,默默无闻,坚韧地成长,只因它也深刻地懂得高下之道。

就像有些人成功了,也不会忘记过去的磨难,更不会忘记生命中给予自己帮助的人。因为他们明白这世上没有永久的成功,人生命中源源不断的营养永远来自根基,而根基在最低处。到达高处,须从低处起步,所以人若是懂得生命的高下之道,便会在人生路上进退有度,以达到平衡的支点。

精进:当一天和尚撞好一天钟

一个懂得事事都应该认真的人,一定是一个热爱生活且懂得生活的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应尽的本分与职责,在生活和工作中投入自己的热情,认真对待,才不会如竹篮打水,最终一无所得。认真是我们对生活、对世界的态度,一个懂得事事都应该认真的人,一定是一个热爱生活且懂得生活的人。他也许会是一个平凡的人,但绝对不会是一个平庸的人,他的生命将因为认真而变得丰满和充实。

认真就是尽职责,恪守本分。做自己该做的事,看似容易,实则很难做到。周而复始,千篇一律地做同一件事,难免感觉枯燥乏味。事情做久了,做多了,就容易麻木,进而失去精进的心,对事消极敷衍,应付了事。

一个小和尚在寺院中担任着撞钟之职。小和尚将撞钟的时间牢牢地记在心中,无论阴天下雨,还是狂风暴雪,他都坚持着自己的工作,钟声从未间断。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和尚开始厌倦了,他觉得每天撞两次钟实在是再简单不过的工作,周而复始千篇一律的工作实在太过无聊。于是就渐渐地变得麻木,每次撞钟时,或者天马行空地任思想游离在外,或者什么也不想,就如机器一般。

一天,小和尚撞钟时,寺院的住持从旁边经过,他看到小和尚漫不经心的表情,便将他叫到了身边,语重心长地对他说:“看来,你已经不能胜任撞钟这个工作了,你还是去后院砍柴挑水吧!”

小和尚既不解又委屈地说:“师父,撞钟还需要什么特别的能力吗?难道我撞出来的钟声不够响亮?还是曾经耽误过时间?”

住持说:“你很准时,撞的钟声也很响亮,但是你的钟声中有什么特殊之处吗?”

“需要什么特殊的东西呢?”

“你没有理解撞钟的意义。钟声不仅仅是寺里作息的信号,更为重要的是唤醒沉迷的众生。因此,钟声不仅要洪亮,还要圆润、浑厚、深沉、悠远。心中无钟,即是无佛;如果不虔诚,怎能担当撞钟之职!扪心自问,你的心中有钟吗?”

小和尚低下了头,脸上露出了惭愧之色。

“暮鼓晨钟”是寺院里的规矩,但是规矩的存在并非只是一种古板的刻意为之,其中总是蕴涵着更多的深意。小和尚没有用心去体会自己的职责中更深层次的含义,以至于将撞钟当成了一份机械重复、不带任何感情的工作。所以,他这个“撞钟和尚”做得不合格。

现代人生活很忙碌,理应倍感充实,但很多人往往感觉不到生活的重心在哪里,内心常常觉得空虚无聊,忙碌的工作、多样化的娱乐方式便成了暂时的麻醉剂,麻醉时间一过,空虚感又会袭来。

有些人虽然对工作充满激情,也足够认真,但也会常常抱怨:自己比别人做得多,得到的报酬却比别人少;自己的能力明明在某某之上,职位却偏偏比他低;费尽心力完成一个项目,却没有得到上司的表扬……诸如此类的抱怨常常令人心生沮丧,抱怨丛生。

那么对待工作的正确态度是什么呢?

一、在尽本分的同时,对工作保持充沛的热情。要知道工作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

二、怀着“给人信心,给人希望,给人欢喜,给人方便”的心态去做事。工作不是给人或给自己痛苦,而是要有所成就和建设,要给人便利和帮助。

三、要有明确的目标,主动积极做每一项工作。

四、时刻精进,尽力将自己最美好、最优秀、最努力的一面展现出来。

兢兢业业地把事情完成,不一定要别人知道,也不一定要博得赞赏,也许当初的动机只是为了赚钱,但是赚到钱的同时,我们也为整个团体、整个社会作了一些贡献,这也就足够了。懂得做一样像一样的道理,认真做好每一件事,尽到自己的职责,就能享受工作、享受生活。

步步踏着,用双脚走路

理想勾画得再美,也不如做好眼前的一件小事。

昨天的付出是昨天的事,如果今天尚未付出,就不要期待收获。很多禅修者,秉承着这一道理,整日紧张地劳动,过着清苦的生活,平淡、辛勤而又虔诚。

“深泥田里好相聚,拽耙鞭牛真快活。”这是源自《田歌》中的一句诗,描写了江西真如禅寺中僧侣的农禅生活。从唐代以来,众多僧人继承了“师凡作务,执劳必先与众”的禅风,在每日的劳作中寻求充实与安宁。

百丈禅师倡导“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农禅生活,在这个过程中也遇到许多困难。因为佛教一向以戒为规范生活,而百丈禅师却改进制度,以农禅为生活,甚至被人批评为外道。

但百丈禅师并不理会这些批评,每日除了领众修行外,必亲执劳役,勤苦工作,极其认真,对于平常的琐碎事务,尤不肯假手他人。

渐渐的,百丈禅师年纪大了,但他每日仍随众上山担柴、下田种地,因为农禅生活,就是自耕自食的生活。弟子们不忍心让年迈的师父做这种粗重的工作,因此,大家恳请他不要随众劳动,但百丈禅师仍以坚决的口吻说道:“我无德劳人,人生在世,若不亲自劳动,岂不成废人?”

弟子们阻止不了禅师劳作,只好将禅师所用的扁担、锄头等工具藏起来,不让他做工。

百丈禅师无奈,只好用绝食行为抗议,弟子们焦急地问他为何不饮不食。

百丈禅师道:“既然没有劳作,哪能吃饭?”

弟子们没办法,只好将工具又还给他,让他随众劳作。

戒律是禅,劳动是禅,生活亦是禅。修行之道不可向虚空中求,每一日都是修行,每一日都不可懈怠。百丈禅师正是明白了这一点,才会坚持“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以求在劳动之中磨炼自己的心性,度化自身。

“不作不食”是一种简单而朴素的信仰,其目的在于锤炼自己的品性,充实自己的生活。当然,这种信仰绝非一日或短时间内可以形成的,在时光的洪流中,唯有日日如此,步步踏实,才能寻求生命的超脱之境。据说从前有个和尚问著名的文益禅师:“您是如何修行的呢?”当时文益禅师的回答是:“步步踏着。”

“步步踏着”,这四个字平实淡然,却有着重大的意义。人走路时都是一步一步向前走的,脚下踩得很实在,心无二念,才是修行之道。

一步一个脚印,做好今天的每一件事,明日才会有收获。好高骛远,总想着一步登天,是无法有所成就的。

空话、漂亮话谁都会说,重要的是行动、实干。一张地图,无论绘制得多么详细,比例尺多么精密,也不能让人在地面上移动哪怕是一寸;一部法典,无论写得如何公正,也绝对不能预防罪恶的发生;一本食谱,无论写入多少的山珍海味,也解决不了人们的饥饿问题,还不如几口粗茶淡饭实在。

理想勾画得再美,也不如做好眼前的一件小事。做好一件事,便是朝成功迈进了一步。从当下开始,抛却幻想,脚踏实地,一步步为理想而奋斗。

从消极到积极的转变:做力所能及的事

做好小事,并非是微不足道的无用功,而是做大事的开端。

一天早上,一位只有一只手的乞丐来到一座寺院向彻悟方丈乞讨,方丈毫不客气地指着门前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些砖头搬到后院去,我就给你饭吃!”

乞丐很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怎么搬砖头呢?不愿给就不给,何必这么捉弄人呢?”说完他怒气冲冲地向寺外走去。

方丈什么话也没有说,用一只手搬起一块砖头,说道:“这样的事一只手也能做得到,你为何不愿去做呢?”

乞丐便不再争辩,用他的一只手依方丈的话搬起砖头来。

他整整搬了一个上午,才把砖搬完。

最后,方丈递给乞丐一些银子,乞丐接过钱,很感激地说:“谢谢你!”

方丈说:“不用谢我,这是你凭自己的劳动赚到的钱。”

乞丐说:“我永远不会忘记你的。”说完深深地鞠了一躬,就走了。

同类推荐
  • 给人欢喜(人间佛教语录)

    给人欢喜(人间佛教语录)

    本书是大师依据佛陀的言说及其弘法多年的教化经验。主要包括生活观、伦理观、修持观、处世观、仪礼观、教育观等内容。
  • 圣经故事(1册)

    圣经故事(1册)

    本书收录的圣经故事有:“一部文学遗产”、“创世纪”、“先驱者“、“继续西行”、“暂居埃及”、“逃脱奴役”、“荒野漂泊”、“找到新的牧场”、“征服迦南”、“路得的故事”等。
  • 武夷山道教文化

    武夷山道教文化

    武夷山是中国道教名山,以升真元化洞天享誉于世。武夷山道教文化不仅渊源久远,积淀深厚;当代又有发展,不断传扬。2012年,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与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世界遗产监测中心合作,广泛搜集相关史志文献记载,开展田野调研,首次对武夷山道教文化之历史、现状、神仙、人物、宫观、科仪、音乐,及其旅游价值等,做了比较完整的阐论,并附录了许多相关的研究资料。此文集可资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借鉴,也为学术界进一步发掘武夷山道教文化遗产提供有益线索。
  • 中国佛学之精神

    中国佛学之精神

    中国佛学精神是印度佛教文化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相融合而形成的。外来佛教传入中土后,经过两汉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依附、迎合与调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与传统儒道的共存并进、冲突交流,隋唐时期的相互吸收、独立创新,以及入宋以后的融合渗透、三教合一,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精神特质的中国佛学理论。中国佛学一方面继承了印度佛教的出世精神、思辨精神和文化宽容精神,另一方面又融合吸收了以儒道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精神、人文精神、自然精神等,从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中国佛学精神。
  • 心经

    心经

    《心经》作为般若经的浓缩本,“缘起性空”是其核心思想,但又进一步从“对外扫相”和“对内破执”两个角度去讲“空”。《心经》是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来对外破五蕴身,以“心无挂碍”来破心执。
热门推荐
  • 回忆守候

    回忆守候

    也许,你的生命中会出现这样一个人:你爱他,犹如嫩叶依傍乔木而生,盼望着终有一天自己也能成为乔木,为他遮挡风雨,共度一生。也许,你的生命中会出现这样一个人:他爱你,从一开始的静默、关注到守候,这个历程漫长而悠久,他理解你,包容你。对于你的过去,他没有过多的不满与抱怨,而是安慰你:没关系,过去的就让它过去,你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也许,你的生命中会同时出现这两个人:你爱他,而另一个他,爱你。
  • 侠岚之幻血梦魇

    侠岚之幻血梦魇

    在辗迟的爱情道路上,经历了许多磨难,也因为自己的一时只差改变了自己喜欢人的命运和性格,在这里我会写出辰月的另一面。辗迟会让辰月再次回头吗?还有辗迟会让自己的父亲和侠岚和平共处吗?辗迟的结局又是什么?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书里快来看吧!
  • 空白格书

    空白格书

    一个没有方向的人,从迷茫走向成功,人生的路上有失有得,我们更应该去感谢的更多是当自己失去一些东西的时候所得到的。虽然我们不能做到完美,但是只要我们肯用心,相信你所想触及的东西不会很难,你我所需要的是一颗善于发现和思考的心。说起这本书写起来是小说其实更像记录自己,生活中有许多东西都值得我们去记录,到后来才发现过去的点滴都像是在磨练自己。或许生活给你带来许多不公平,但我们要相信自己的所做所为是可以改变一些东西的,不管是主观还是客观因素,只要我们用心去对待,即使是再微小的改变也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感觉,有些事只要我们肯说服自己努力去做,我相信,在以后的路上我们不会留下太多遗憾!
  • 英语诵读文萃Ⅰ

    英语诵读文萃Ⅰ

    每个人心目中的英雄不尽相同。在每个孩子的眼里,父亲则是永远的英雄。父爱如山,托起孩子的一生;父爱如灯,照亮孩子的一生。
  • 都市僵尸王

    都市僵尸王

    神通有灵,万物有应,万般死门亦有生,一鞋踏破阎王殿,双眼觑开生死门
  • 卡诺市王归

    卡诺市王归

    求收藏,关注,推荐,每日最低5000字更新!这是一个绚丽多彩的魔法世界,这是一个废柴男的精彩人生,纵然不能使用魔法,天地依然不能阻止他笑傲天下,且看废柴男如何逆袭完成伟大复仇大业。
  • 网游之缘来遇见你

    网游之缘来遇见你

    他,全服第一她,全服最渣他,在人的手心里长大,从不在意别人她,在人的抛弃中长大,心也早已麻痹而现在他竟会为了她心疼,她,看见他有如看见了希望,他们会不会在一起呢,尽情期待吧~(^3^)
  • 鹿晗男神包养我

    鹿晗男神包养我

    一个家世神秘的少年,不想再家族的辟护下成长,独自逃离家族,想要活出自己的人生。一个为爱违背父亲的少女,却惨遭暗恋多年的学长拒绝,泪流满面的情况下却碰到了让她羁绊一生的少年。两个人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各位书友要是觉得《鹿晗男神包养我》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 逆命阎罗

    逆命阎罗

    苍古混沌为己用,阎罗地火铸双拳。逆命破荒青天俱,魂随千古陪吾狂。
  • 彪悍王妃的倾世绝爱

    彪悍王妃的倾世绝爱

    卧槽,醒来之后就要嫁人,有没有搞错哈!我的梦想可一直都是单身贵族诶,蓝攸悠心里抗议道,而且嫁的还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京城第一风流王爷-尉迟傲天!虽然穿越到一个千金小姐身上还是勉勉强强不错滴,可是这身体的主人为什么就要加这么一个下流坯啊!家里小妾成群,风流成性,虽然长的还还还是不错的啦,但是!本人誓死不嫁花心男,就算嫁了,也要誓死捍卫我的贞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