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10800000012

第12章 寂寞的恐慌(2)

基于摆脱空虚而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也是空虚的、庸俗的、廉价的。为什么?当你觉得空虚时,你希望找个人能帮助你摆脱这种焦灼不安的状态,所以你首先已经在心里面确立了一个目的:我是来找你填补空虚的。无论是和他人交谈的时候,还是看着他人做事情的时候,我们的头脑中一直在想:我还空虚吗,我的目的达到了吗?这样的关系是不稳定的,一旦我们的目的没有达到,我们就会和他人产生冲突,我们会对他人很失望,并拒绝再与他人交往,这种孤立的行为就常常让我们变得更空虚。

生存之所以空虚,叔本华认为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人类的欲望是得陇望蜀,永远无法满足。我们大多数人都想要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制造我们“鹤立鸡群”的局面,这迫使我们有意无意地寻求孤立。我们想成为财产、妻子、孩子的唯一拥有者,想将那些东西命名为“我的”,这明确显示了独占。这种排除的过程无可避免地导致了孤立感,而由于无人能活在孤立中,就有了冲突;在冲突中,我们就想逃脱,逃脱就制造了新的空虚。

要消除空虚感,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空虚的真相,而不是想办法去逃避。当空虚袭来的时候,我们不要把注意力移开,而是保持头脑的清醒,充分觉知那些空虚的感觉,体验那一刻的真实。让心慢慢地静下来,就在那一刻观察空虚,找出它的真实面目,那么空虚就会得到了解和转变,最后就会发现空虚渐渐消失了。

绝望的本质

绝望到底是一种深刻的感受,是个人的穷途末路,还是一种所有希望、关系以及追寻的幻灭?绝望的本质就是事实,既不存在希望也不产生哀伤的状态。

——《般若之旅》

鲁迅曾经说过:“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从希望到失望,再到绝望,我们的人生似乎就在这其中辗转反复。

一个少妇去投河自尽,被正在河中划船的老艄公救上了船。

艄公问:“你年纪轻轻的,为什么要寻短见?”

少妇悲伤地说道:“我结婚两年,我的丈夫就不要我了,接着我唯一的孩子又不幸病死。生活对我来说已经没有什么希望只有绝望,你说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艄公又问:“两年前你是怎么过的?”

少妇说:“那时候我什么也没有,也没什么担心的。可是现在我的孩子死了,我很悲伤,很绝望。”

艄公又说:“两年前你不是也没有丈夫和孩子吗?”

少妇回答说:“是的,没有,那时我很开心。”

艄公说:“那你不过是又回到了两年前而已,没有丈夫和孩子,生活还是和从前一样,你又可以什么也不去担心。可为什么如今多生出了绝望呢?”

绝望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能让人生出消灭自己的念头?有人为绝望下了这个一个贴切的定义:“绝望是自暴自弃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当人用尽一切手段,尝试了各样的祷告,到了再也无法可想的地步时,绝望的阴影便笼罩下来。”

生活中,每当我遭遇阻碍、挫折,我们总是不免陷入一种无助、孤独、软弱、哀伤的境地,我们通常把它叫做绝望。正如上面故事中的妇女,在她的丈夫和孩子相继离她而去后,她感到强烈的失落、孤独和痛苦,那种身处风暴中的不安全感给予了她穷途末路的感觉,她为此痛苦不堪,认为只有死才能停止她的痛苦。然而,如果我们能换另外一种角度来理解绝望,我们就会发现其实我们给绝望下了一个狭隘的定义:绝望等于没有希望。

在克里希那穆提的眼里,绝望并非希望的对立面,它更像是一种无可奈何,没有出路的悲伤,它与哀伤、孤立、畏缩等种种负面情绪其实在本质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它实际上并不比哀伤、孤立、畏缩等情绪更严重,这意味着只要找对了方法,绝望也能像哀伤、孤立、畏缩那样被消除。

要消除绝望,我们先要让绝望从“没有希望”的定义中解脱出来,这就需要我们先理解“希望”的含义。

在大多数人的观念里,希望是明天、未来,是对幸福、现状的改善、自身进步的欲望;它可以是期望拥有更美好的家园,也可以是期望拥有一部更好的手机或一台功能更强大的笔记本电脑,总之,它是对社会发展的梦想,是对一个更快乐的世界的梦想。我们更需要认识到,希望不仅仅存在于未来,还存在于已经发生的、过去的掌握中,因为我们的种种欲望是建立在过去“没有”的基础上的。因此可说,希望存在于思想的向前和向后两个方向的运动中,因此秉持“因希望而活”观念的我们不是在缅怀过去,就是在担忧未来。然而当过去或未来主宰我们的生活时,我们还是真正地活着吗?当然不是,因为真正的生活在于当下的每分每秒,它不受过去、未来的掌控。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应该听从克里希那穆提的劝告:“快乐地生活就是不怀希望地生活。”因为有希望的人不是一个快乐的人,他知道绝望,知道绝望的状态投射了希望或愤怒的未来、绝望或光明的未来。

如果我们能够不为“绝望”和“希望”定名,我们就不会因为它们的名称而落入意识的范围之内,就只能全然地观察它们,纯然地觉知它们,也就不会将它们对立起来,就不会因为这种对立而产生希望的快乐,也不会产生绝望的痛苦。

恐惧的根源

思想滋生了恐惧,关于过去的记忆就是造成恐惧的根源。

——《般若之旅》

恐惧和愤怒、嫉妒、悲伤、快乐一样,都是我们常有的一种情绪。心理学的研究认为,只有人与生物才有恐惧的反应,它源于周围的不可预料的不确定因素,因此导致无所适从的心理状态。但恐惧的根源是什么?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纳粹分子曾进行过一次触目惊心的心理实验。他们从集中营里面挑选出两个人,一个是牧师,一个是普通工人,并且声称将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来抽干他们身上的血,直至他们慢慢死去。纳粹士兵将两人分别绑在床上,用黑布蒙住双眼,然后将针头插进他们的手臂,并不时地告诉他们已经被抽了多少升血了,还有多少时间他们就要死去。事实上纳粹士兵并没有真的要抽干他们的血,而只是在他们的手臂上插进了一支空针头。结果,普通工人的面部不断抽搐,脸色变得惨白,渐渐地在恐惧中死去。而那位牧师却始终神情安详,没有表现出任何的异样,依然好好地活着。事后,人们问他当时的感受,他说:“我的内心很平静,我什么也没有想,即使我死了,我的灵魂也会进入天堂,所以没有什么好恐惧的。”显然,那个普通工人恰恰相反,他正是在内心的恐惧、对死亡的恐惧、对未知的恐惧中慢慢死去。

恐惧是怎样产生的?无论是害怕失去工作、害怕没有足够的食物、害怕失去社会地位、害怕老板粗暴的行为等外界恐惧,还是害怕失去、害怕失败、害怕死亡、害怕孤独、害怕得不到爱、害怕身心俱疲等内心恐惧,它都是对未来和过去的思考,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思考产生恐惧。我们害怕可能要发生的事情,我们害怕死亡,害怕失败、孤独,害怕失去工作,害怕没有足够的食物,害怕失去社会地位,害怕得不到喜爱的人或东西,尽管它们可能离我们很遥远,但我们仍然因此感到恐惧害怕,因为我们在不断思考,不断去想象那些事情能带来的未知的负面影响。反之,如果那个普通工人像那个牧师一样什么也不去想,头脑里面没有任何思想负担,不去思考死亡,那么他也就不会被内心无端的恐惧害死。

同类推荐
  • 理想国(经典超译本)

    理想国(经典超译本)

    《理想国》是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柏拉图最重要的一篇对话录。在这个对话录里柏拉图建构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乌托邦,人类的正义与善是这个乌托邦的主题。这部作品不仅是柏拉图对自己此前哲学思想的概括和总结,而且是当时各门学科的综合,它探讨了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文艺等等各方面的问题,是西方哲学家公认的“哲学大全”。译者在领会原著者思想脉络的同时,于编译中巧妙加入了现代理解与思考,缩小了阅读中的历史距离。行文简洁、有力,一改以往译文的晦涩拗口。该译本可从任何一页翻开阅读,精致的排版与精巧的开本适合随时、随地、随意、随性翻阅,特别适合非专业、非学术人群。
  • 方圆道:快意人生的美丽谎言

    方圆道:快意人生的美丽谎言

    本书主要讲述了人物的价值观、处理哲学,是很有教育意义的书籍。
  • 王阳明的六次突围

    王阳明的六次突围

    一部视角独特的阳明心学入门读物,继《万历十五年》、《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之后又一明史随笔佳作。本书选取王阳明一生中最重要的六个时刻:身陷诏狱、龙场悟道、赣南剿匪、智擒宁王、狙击皇帝、天泉证道,通过对当时复杂局势的深入解读,以及王阳明心路历程的细腻剖析,阐述了阳明心学的精髓和发展历程。
  • 当代科技伦理的焦点问题

    当代科技伦理的焦点问题

    20世纪是科学和技术空前大发展的世纪。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巨大发展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加深,科学和技术与人类社会各方面的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科学和技术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甚至与原来完全不同。
  • 老子不生气

    老子不生气

    养正气的儒家历来受到历史上英雄豪杰的仰慕;不生气的老子则素来深受民间百姓的追捧。老子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气”的理论,但老子所谈的主要是两个方面:做人心态和从政心态,它们无不指向不生气的心态修炼。做人要无为,从政要无为;做人要自然,从政也要自然。做官的要做到不生气,尤其是在老百姓面前不能生气。今天的官场要倡导一种不生气的政治文化。经商的亦要做到不生气,尤其是在消费者面前不能生气。今天的商场要倡导一种不生气的企业文化,消费文化。具体地说,老子指出了两种健康的心态,一是无为心态,一是利人心态。无为是不刻意为己,利人是无己心态的升华。
热门推荐
  • 旋风少女之游戏中的第三者

    旋风少女之游戏中的第三者

    游戏,只是一个游戏,但有了爱情就不一样了,小三归来,才女美男能否守住爱情?
  • 被你深爱的时光

    被你深爱的时光

    其实,我最怀念的,是那些被你深爱的时光——七年前的一纸契约,似乎将何碧玺的心也签在了周诺言的身上。她大学四年不是没有交过男朋友,可是兜兜转转、痛彻心扉之后,她总是还会回到周诺言的身边,仿佛宿命一般。如果爱情就此生根发芽结果似乎也是一场完满的爱情喜剧,只是七年前他究竟为何要与她签下那纸契约?被隐藏的秘密犹如定时炸弹,随时提醒着沉迷爱情中的人,他们的爱开始得并不单纯……
  • 千山与默

    千山与默

    有一些经历,是两个人共有的,有一些回忆,却只属于某个人的,那些你不知道的事,或许会沉寂到某个人的记忆深处,最终无人知晓。
  • 至尊经纪人

    至尊经纪人

    记者:莫姐您好,您作为第一个获得米国小金人奖的华夏人,请问你有什么想说的么?莫兰:我要感谢我的老板,也就是我的经纪人,方恒立方总。记者:徐烁小姐,您的唱片累积销量达到了全球第二,请问您开心吗?徐烁:第二?哼,难怪那几首好歌被方恒立藏起来了,第一是他的偶像。记者:林姐请问.....林灵:好了好了,谢谢方总,感谢方总,别打扰我吃饭...记者:......记者:方总您好,全世界的经纪公司都对您那精准眼光好奇,请问您是如何做到的?方恒立:哈哈哈哈,呃...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哥会告诉你哥有金手指么?)
  • 蔷薇的诱惑1

    蔷薇的诱惑1

    知道蔷薇花的花语吗?爱情和爱的思念。盛开的蔷薇给予人对爱情的憧憬,然而爱情不只是一场美丽的梦,花虽然会凋谢,心中的最爱却永不凋零!蔷薇就是恋的起始、爱的誓约。
  • 江湖说书录

    江湖说书录

    【江湖危不危险?】(危险,但很公平)【江湖好走吗?】(好走但你得有能力活下去)【江湖在哪里,远吗】(不远,因为人就是江湖)
  • 世子娶妻:废材嫡女太纨绔

    世子娶妻:废材嫡女太纨绔

    “娘子,为夫可以吻你么?”“不可以。”“我刚刚说什么?”“你可以吻我么?”“可以!”——前世,诗如卿为了得到丈夫的爱费尽心机,害人无数,可他的丈夫依旧没有正眼看过她甚至与自己的妹妹偷情。火海之中她终于醒悟,闭上眼身心俱疲,本以为终于可以宁静了,谁知,再次睁开眼睛来自己却回到了十四岁妙龄..
  • 异世傲天传

    异世傲天传

    地球神话文明发展至科技文明的今天,神话人物只能在故事里面出现,那么故事里面的神话人物是否存在过?又都去了哪里?萧之航在复仇之路上意外来到了异世却发现了地球神话文明的蛛丝马迹,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跟随萧之航一起揭开一个又一个的谜底吧!感谢创世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
  • 异世邪君:幻兽物语

    异世邪君:幻兽物语

    一名被遗弃的少年,在不平凡的履历中逐渐找到真正的自我,更从此成为传奇式游侠的故事。伴随着少年的成长,跟随着召唤兽进化,一个又一个离奇故事,一段又一段传奇经历,那感人肺腑的兄弟真情,那致死不虞的忠贞爱情,权利与亲情,金钱与信念,生与死,爱与恨,一切的一切都将呈现在《幻兽物语》的文字空间之中!
  • 迟到的解释

    迟到的解释

    一个平凡但却有过不平凡经历的女孩,她爱笑,但不爱闹,喜欢挑战,有时又很害怕新事物,就是这样一个纠结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