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10800000011

第11章 寂寞的恐慌(1)

寂寞是孤独的痛苦,一种孤立的状态。为了要了解它,我们必须在和它没有障碍的情况下来沟通,不下结论,没有偏见,没有推测。为了要了解寂寞,我们必须以自由的态度来接近它,在没有任何的恐惧下接近它。当我们和寂寞面对面的时候,我们就能够看清其中的真相,而不是因为不了解而去逃避它,这样寂寞就会慢慢离我们远去了。

寂寞是自我封闭的行动

“我”是空虚的始作俑者,就是自我封闭的过程,其中我们意识到了极大的寂寞。自我了解是停止孤立的起步,也是结束寂寞的开始。

——《爱与寂寞》

看破红尘易,忍受寂寞难。寂寞是一种自我封闭的行动,它能使我们意识到自身完全的孤立。虽然我们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思想和情绪,但它们都是独立和分裂的。我们习惯把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各种事物都分成“你的”或“我的”,从而不断地去分离、分化我们自己。不管是身体或心理上的活动,都是变成自我孤立的形式;而当没有任何活动的时候,自我就会有空虚的感觉,寂寞就是这种空虚的产物。

寂寞正是由这种空虚、虚无引起的恐惧,是迫于无奈的虚无,只有当“我”的意识是空虚寂寞时才会存在。寂寞有时候是因为自己找不到朋友,而一个人又没有办法好好地独处,所以它促使我们表现出非常焦灼的样子。寂寞就是当我们百无聊赖之后在自己的困室之中踱来踱去,想思考却头脑混乱,想看书看不进去,想看电影看不进去,想打游戏也没有心情的一种状态。我们就像一头困兽,想要逃离寂寞的樊笼,却怎么也找不到出口,那个时候总会产生一种无所适从的狂躁和愤怒。就像元曲里说的“尽道便休官,林下何曾见,至今寂寞彭泽县。”意识是说,人们尽管羡慕林下高洁之名,却也难耐林下寂寞之实。即使淡于功名的人,也未必受得了长期与世隔绝的寂寞。

寂寞之所以这么可怕,是因为寂寞的体验是十分的私人化的,有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寂寞,它让人想到死,想到人生最悲惨的事情,它是情感当中最具杀伤力的一种。如果一个人喜欢与寂寞打交道,或者说寂寞已经在这个人的身体里,占据了相当的领地,而且还不断地扩展,这个人的精神堡垒离倒塌就不远了。

为了避免自己的精神堡垒倒塌,人们必须寻求各种排遣寂寞的办法,比如去会朋友、聊天、打牌、看电视,于是成为一个庸人。如果我们更仔细地观察一下,就会发现我们愈来愈被外务分心,我们愈来愈世故以及世俗。各式各样的娱乐、数不清的书籍、报纸上整版的新闻和评论,很显然,这一切都代表着我们不停地需要被娱乐。因为我们的内心是空虚、无聊的,我们利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社会的改革,作为逃避自我的方法。为了逃避寂寞,我们跑到庙里或教堂,我们打扮自己,参加社交活动,看电视、上网、读书、听音乐等。

难道这不也是一种自我封闭吗?我们将自己封闭在一个自以为能驱赶空虚的喧哗当中,其实正是把自己隔离起来,我们的头脑不让我们去认识自己。为什么我们不能让自己安静下来,观察一下我们的寂寞,观察一下我们的空虚?当我们真正静下来全心全意、尽知尽能地观察它们,我们还能发现一个叫做寂寞的东西吗?

所以,觉察到空虚的心灵需要做什么,才是我们关注的问题。只要我们不了解自我封闭孤寂的状态,不敢去直面自己的真实面目,消除寂寞就困难重重。反之,当我们开始自我了解,就是停止孤立的起步,我们就不再感到寂寞。靠内心的力量战胜寂寞的人,必是和哲人或圣徒一样的人。

孤独的象征

我们对自己关注得越多,我们越是孤独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就是孤独产生的过程,自我中心构成了孤独的象征。

——《你就是世界——如何对待你的生命》

孤独是一种真真切切的事实。人们都或深或浅地经历过孤独。我们可能会拥有所有的财富,可能享受过种种快乐,也可能具有超强的能力并得到上帝的福佑,但孤独的身影总是闪现其中。孤独到底是什么?它是怎么出现的?

当我们深入这种孤独状态的时候,我们的思维是怎样的?这个时候,大脑思维会选择听录音机、读书来逃避孤独。孤独变成了一种逃避。比如说,一个人会选择躲到人群中,与他人嬉戏欢笑,约朋友去看电影、去酒吧;一个人会选择躲到文字中,看前人是怎么逃避孤独的……无论选择任何逃避的形式,实质都是一样的,它们都是自我的活动。

看到这里,我们可能已经明白:孤独是一种隔离的状态,当我们无法与任何事情相容,无法与集体相容,也无法与国家、与自己的妻子或丈夫、与孩子相容的时候,我们就切断了与别人的关系。因为在这种状态中思维停止对一切关系的思考,变得封闭。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把能量消耗在自我中心的活动里,这些自我中心的能量从根本上阻碍了所有能量的流动,这就是孤独。

孤独对环境是没有必然的要求的,孤独者可以身处闹市,可以被人群包围着,甚至是和朋友们在一起。我们对自己关注得越多,我们越是孤独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就是孤独产生的过程,自我中心构成了孤独的象征。

为什么说自我中心构成了孤独的象征?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倾向于认为自己是了不起的大人物,这使得我们在生活中常常表现得野心勃勃、贪得无厌、嫉妒心强、固执己见、痛恨批评,这些自我的情绪和行为往往阻碍了我们与他人的交往,也就将自己与他人孤立起来,孤独感油然而生。

有人认为,孤独是由思想带来的挥之不去的气质,我们可以一眼就识别出周围的孤独者,因为他们身上有一种思想的光环在笼罩着。我们很轻易地看到孤独的产生不是人的本性,它也不是我们从父母那继承来的,这使得我们感到疑惑:难道真的是我们的心智、我们的大脑本身带来这些孤独者完全的孤立?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思想创造了这种孤立感吗?在生活中,我们为了要成为一个既富有又尊贵的高层人士,我们每天的思想都在不停地运作,我们时刻都在试图让自己更出众,即便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我们的大脑也不曾歇息,反而高速运转着,思考种种关于工作、生活的问题。由此可见,我们要成为什么的欲望造成了孤独,欲望是思想的活动,因此思想的活动带来了孤独。思想、心灵,总是在使自己更出色、更伟大,最后不得不将它自己引向孤独。

孤独让人特别痛苦,我们不得不绞尽脑汁逃避它,我们去教堂,去从事社会工作,和恋人结婚,养育子女,交一堆朋友或者吸毒——只要能够避开这巨大而绝望的孤独,我们可以去做任何事情。我们一刻也不能停止下来,还最害怕独处,让我们独自待一分钟都是一种酷刑。头脑经常不让我们独处,它变得局促不安,忙于找到种种出路,所以我们在忙些什么呢?我们正试图用已知的东西填补这个巨大的空虚。但最后我们发现逃避没有任何用,孤独仍如影随形——内在的孤独,外在的孤独。

要解除孤独,只有一个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那就是停止“我”的思考,停止以自我为中心的各种思想的活动。也就是说,当孤独来临时,我们不要想着逃避它,而要用心去感受它,自我就会慢慢消失,孤独渐渐就改变了它可怕的面目,反而成为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心灵深处的自我的最佳工具。

超越孤独的单独

有一种单独的状态不是恐惧或寂寞的孤独感、孤立感,也不是记忆或知识,它不被头脑、语言、社会、传统接触,它是一种直接的观察,是我们必须经历并超越的感觉。

——《生命的注释——单纯的品质》

孤独和单独是两个拥有不同内涵的词。

那么孤独和单独有什么区别呢?当我们在周围建起一座拒绝的墙,我们就是孤独的。我们拒绝所有的批评、所有新的思想,因为我们害怕,不想要受伤,因此我们必须学会保护自己。我们曾经被伤害过,受伤的记忆还在那里,所以我们就抵抗。我们相信耶稣或者佛陀,或者相信其他什么,我们拒绝任何怀疑的意见以及对我们信仰的批评,因为在那个信仰里面我们有安全感。这就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孤独,在孤独中我们变得自我中心,我们开始用行动孤立我们自己。在孤独中,你感觉不到同他人的联系,这是彻底绝望的孤独。

而单独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的一种状态,尤其是我们的心。因为当我们单独地自处的时候,这种单独的状态,那种精神的自由会还你一个真实的自我。对于“自我”来说,单独的自处是人生中必须体验到的美好时光,因为独处是灵魂成长的必要空间。我们从外界的工作、教育和社交中抽出身来,回到自己的世界;或者从与朋友一起高谈阔论的争辩中回归自我的思考;或者从成群结队的闲逛中离开,独自沉浸于大自然的怀抱。那种娴静、充实和满足的独处就是我们所追求的单独的境界,不仅使身体处于单独的状态,而且还要找回心灵的自由。当你一个人呆着的时候,你却丝毫不感到空虚或者无聊,而只是感受到一种单独的体验。

如今很少人能够享受到那样单独的状态。因为现在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时间是非常少的,也就是说我们根本没有真正的单独过。我们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候,我们的时间很多时候是由父母支配的;我们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候,我们的时间是属于大家的;我们在教室上课的时候,我们的时间是属于老师的;哪怕一个人上完一天的课或者下班回家,我们也会很自然地打开个人电脑、聊天工具,那时我们的时间是属于网络的;即使当我们一个人在自己的房间里面看书的时候,我们的时间也是属于书本的。或许你会说:我一个人出行的时候我就可以整理自己的思想了,可是你看到公交车上、地铁上的移动电视或广播了吗?其实它们占用了我们的五官,剥夺了那些属于我们的唯一的一点时间。然而如果你没有自己的真正的时间,你都没有时间来看你自己、认识你自己,你根本就不可能自如地生活,所以我们格外地需要单独。

同时,你肯定有过这种感觉:当你深夜独自待在自己的房间里,你可能会感到虚无的恐惧。当你身处人群之中,坐在公交车上或者在一个聚会中,你可能会突然感到彻底的绝望。你周围所有的事情都是空虚荒芜的沙漠,你坐在那里,感觉到彻底的空虚、彻底的孤独。你既没有享受到群居的快乐,也没有体验到独处的寂静,为什么?因为你没有超越孤独。

超越孤独,才能享受单独,即只有当我们停止逃避的时候,我们才会发现应该做什么。当我们单独的时候,我们愿意面对真实存在,不去打开网络,不去翻开书本,而是专心地认识自己,那时,这种孤独就到了尽头,因为我们内心的状态由浮躁变为了平静,由痛苦变为了欢欣。

如果你也能抛下所有东西——工作、事业、想法等等,找回属于自己的时间,学会纯粹地独处,你就能远离所有的影响——渴望、占有、消沉、束缚、强制……从而深入到自己的灵魂深处,觉察出自己最真实的感受,你就拥有并享受着单独的愉悦。

空虚感从何而来

“空虚”是一种孤立的过程,是每天与人关系的产物,只要我们还是想用头脑里的那些东西填满自己的心,我们的人生注定就是空虚的。只有当我们可以真正地面对它时,才能够彻底将其摆脱。

——《爱与寂寞》

在人们的意识形态里,“空虚”被看做是一种杀伤力极强的情绪病毒,为什么它让人们如此惧怕?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首先要了解空虚的定义。

空虚是一种内心的心理体验,常常感到空虚的人,大多都活的不塌实,对人生和生活都坏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和幻想,一直都在寻找追求目标却没有将行动落实到生活本身。他们有时感觉非常不好,非常无聊,但是却无法将这种感觉传达给别人,别人也无法深层次地体会他们的感受和感觉,没有办法正确的和他人实现交流和沟通,如果空虚的人自身不付出努力去改变这样的状况,将会引起恶性循环,他们将越来越被空虚情绪所包围无法逃脱,找不到合适的情感疏导的出口。

我们的生命为什么空虚?虽然我们看上去非常繁忙、活跃,我们上网、听歌、看电影,虽然我们娱乐、结婚、上班、交朋友,然而我们的生活是空虚的、无聊的,所有的活动只是在例行公事而已。我们在利用各种知识填补自己的空虚。我们知道如何让自己更活跃更有社交能力,知道如何学习,怎样上网聊天。我们以为空虚的对立面是头脑满满的状态,所以就利用一切手段、利用各方面的知识、关系去追求新鲜的东西,把它装满头脑和心灵,填满一切的时间和空间,以此去掩盖空虚。可是我们真的消除空虚了吗?你去电影院看电影,去文化沙龙和别人讨论学术问题,去找朋友吃饭唱歌,去阅读哲学书籍,去寻找宗教上的导师,通过这些行为你发现空虚依然存在,即使是从外在的形式上暂时摆脱了,活动的时候你以为自己是很充实的,可是下一分钟它还是能重新回到你身边。

同类推荐
  • 孝道

    孝道

    考虑到孝道文化在青少年人格形成中的作用,编者从《孝经》、《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续神童诗》等古代蒙学经典读物里撷取了有关孝的精华内容,并辅以古代和现代关于孝的一些典故、文学作品等,对孝进行了梳理和解读,希望能让广大青少年对孝有一个新的认识,使孝道精华的思想得以发扬光大。
  • 人生的智慧

    人生的智慧

    《人生的智慧》使得一直寂寂无名的叔本华一鸣惊人。在这本书中,作者从世俗的角度,对人生应该遵循的原则进行了探讨。用冷静睿智、诙谐优雅的笔触告诉我们“人是什么”、“人有什么”、“你在他人眼中是什么”。就如同尼采看完此书后,就曾经这样表达他的感受:“我很懂得他所说的,就好像他的书是专门为我写的一样。”不沉溺在世俗的事务中,不沉浸在感官的享受中,不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对情和爱没有过分的渴求,如此,你便可以得到自由。
  • 蔡元培卷(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

    蔡元培卷(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

    本书所遴选的是六位最具代表性的中国现代美学家,其中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是中国现代思想的启蒙者和中国现代美学、文艺学的拓荒者,他们引进西方学术思想资源,努力与中国国情结合,筚路蓝缕,拉开中国现代美学和文艺学的帷幕;而宗白华、朱光潜、丰子恺则是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艺学的推进者、建设者和实践者,他们著书立说,教书育人,播撒和培育现代美学和文艺学的种子,立下汗马功劳。“文丛”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与西方现代美学合流时这几位美学大家所做出的探索与努力,对此次基础文献的整理,为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找到了根与源,展现了中国现代学术发展初创与发轫期的面貌。
  • 安住在折腾中

    安住在折腾中

    《安住在折腾中》,本书收录了法眼寺方丈,明一法师的数十篇日记一系列禅修讲稿。书中不仅记录了明一法师作为僧人的日常修行,劳作,弘法的点点滴滴,更令广大读者有机会分享到这位正信正行,爱国爱教高僧的修行体悟用人生智慧。广大信众用佛门弟子都将从中受益。
  • 持平常心 修生活禅

    持平常心 修生活禅

    自从有了佛陀拈花,施加微笑,便有了蝉的诞生,蝉宗就是这样开始的。蝉的宗旨是从佛教传下来的,已经有2500年的历史了。它在印度出生,在中国成长,在日本开花,如今,蝉文化作为一门炽手可热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形成了一道奇特的文化风景,因它涉及的是人生名中实实在在的东西,被人们推崇为“一种探究生命意义的及高智慧”。
热门推荐
  • 爱上水晶的女孩

    爱上水晶的女孩

    我就站在你不远处,至始至终,缄默不语。逸凯,仿佛从此和你有了隔世的陌生,却忆起我们曾经那么熟悉,那么亲密。时光远去,再也找不回的曾经。如今,你的怀里,心里,眼里,床上早已是别的女子,而我还有什么理由不放你走,不重新开始?陪你从青涩走向成熟,苦苦守候了7年的爱情,还是无法逃离命运的安排。受了这么多的苦,流了这么多的泪,你却如此决绝,头也不回地远去,和她谈婚论嫁,去做一切我梦想了一辈子都无法实现的事情,这是怎样的一种残忍?我想,我一辈子都不会原谅你。
  • 吸血皇妃:相公太妖孽

    吸血皇妃:相公太妖孽

    手里捧着窝窝头,脚边躺着一个绝世美男,墨小九看看手中窝窝头,再瞧瞧地上紧闭着双眼的妖孽男子,舔了舔干裂地唇。一口,她就吃一口。就因为咬了一口美人,再回家时,墨小九身后多了个尾巴。第一天:她说:木头啊,我的肉分你一半,你给我咬一口吧?第二天:她说:木头啊,我的床分你一半,你再给我咬一口吧?第N天,那个妖孽倾城,眼高于顶,及万千宠爱于一身的西秦九皇子风情万种地撩开衣襟,露出优美白皙的脖颈,朝勾勾手指头,说:“丫头,过来,吃饭了。”
  • 致命游戏:首席BOSS很危险

    致命游戏:首席BOSS很危险

    惨遭男友无情抛弃,她蓄谋计划,惹上A市最有权势的男人!传闻他冷酷无情,诽闻不断,身边的女人从来没有超过一周,却唯独将她捆在身边。人人都羡慕她得到了盛世般的宠爱,可谁又知道她天天苦逼得下不了床。终有一天她带球逃跑,他便开始追她到天涯海角;他说,“老婆,没有你,我就像离开水里的鱼,无法呼吸。”
  • 知道点世界名人(中国人文素质必读书全新彩图版)

    知道点世界名人(中国人文素质必读书全新彩图版)

    本书从政治巨子、军事风流、思想圣哲、文学大师、艺术巨擘、科学巨匠六部分,分别介绍了世界的历史名人。
  • 锦绣录

    锦绣录

    上一世,她被最爱的人所骗,被最信任的人背叛,家族泯灭,被刨心割肉、惨死冷宫重活一世,她保护家人,保护朋友,同时也泯灭良心,处处谋划,处处小心,在不轻易相信任何人,却唯独在他的面前轻松自如,露出最美的笑容他是百姓看中的地狱阎王,却是她眼中的‘小姑娘’,第一次见她就被她看到真容,还不得不帮她做事,同时自己也会偶尔调戏一下她,想看看她着急的样子,却不想长大后的她就知道了他的‘真容’“我说,今天我得到了一副美人画”“关我何事”女子笑着打开画给男子看,男子瞪大眼睛,满脸通红,竟然有些羞愤的去抢那副画“你!你!你小小年纪不学好”女子大笑,那画上画的赫然是…
  • 随遇及兮,相守而安

    随遇及兮,相守而安

    他放傲不羁,却为她变得沉稳。她待人冷漠,却常常在他面前露出本性。爱还没说出口,你便消失的无影无踪。最美的记忆留在最美的光影里。当年的誓言是谁失了谁的约,错过的六年,又怎样弥补。如果相遇不是为了分离,那六年后的重逢代表什么........楚泪茉曾说:“遇见钟煜,和两年的相处,早已经透支了我全部幸运,想在的我没有任何奢求。”以前的以前,现在的现在,以后的以后.......我们再也回不去的最初,再也回不去的刻骨铭心,再也忘不了的时光。
  • EXO之偷心专家

    EXO之偷心专家

    因为一场真人秀,安然成为了EXO的助理,10个人的生活从此开始。我们喜欢你!我喜欢你们!
  • 诸神之上

    诸神之上

    诸神殒落,大地重开生命;妖魔丛生,何人打开禁忌。诸邪退避,文明得以存续;异世传承,从此不再平凡。现代青年穿越古怪异世,修行学院的废柴以现代人的科学思维重新解构神话,命运从此被改写,世界亦因你而改变……希望书友多多支持、收藏、交流!
  • 夏恋:岁月无痕

    夏恋:岁月无痕

    一个赌,赌注为一颗心。输赢看谁先爱上谁,谁先沦陷。心归谁。------------
  • 乔诺的非凡冒险

    乔诺的非凡冒险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生灵万物都像是天地这台精密仪器中的某个部件按照各自既定程序无休止的运转,看似和谐,却终有些不愿听天由命的人去研究它,想要掌控它的力量,摆脱它的束缚,千崀大陆称其为修行者,大道三千,终归通途,浩若繁星的修行术法,其终莫不归于阴阳两仪及金木水火土五行之术。乔诺自认为只是一个普通人,最开始的人生目标是做一个散漫的吟游诗人,却天不遂人愿,踏上了一条凶险万分却也精彩纷呈的强者之路,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就此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