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我们真的拥有自己吗
人的命运一半是由外力造成的,一半是由自身设计的。如果我们不能改变我们周围的际遇,那么起码可以掌握我们自己的内心。
人生只有一次,上帝在这件事情上赐予众生无与伦比的平等。我们又怎能将这仅有的一次生命让他人做主?
毕业于哈佛大学的哲学家亨利·戴维·梭罗认为,做自己的主人,人生的所有法则都将变得简单,孤独将不再孤独,贫穷将不再贫穷,脆弱将不再脆弱。
认识你自己,凡事勿过度
古老的哈佛比美国历史还长,世人都说“先有哈佛,后有美国”。哈佛以她独特的人文关怀精神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杰出的哈佛人。
哈佛学子之所以不平凡,是因为他们对自己有清楚的认识,他们能够充分认识到自己适合过什么样的生活,自己该有怎样的人生,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
翰森先生赤手空拳,艰苦奋斗,终于成为一名成功的金融家。
翰森只有威特一个儿子,从小就给他创造了一个优越的环境,希望威特能成为一个卓越的人。
威特从入学起,他的成绩在学校就是出类拔萃的。在6岁时,威特就梦想着当一名糕点师,做出最棒的布朗尼蛋糕。
高中快毕业的时候,威特踌躇满志地报考了3所烹饪学院,但最终却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而遭到各个学院的拒绝。这对从小就十分优秀的威特是个很大的打击,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待了好几天。无奈之下,威特最终选择了哈佛大学。
几年后,威特以优异的成绩从哈佛大学毕业,进了翰森先生的公司工作。威特凭借自己的能力不仅很快熟悉了金融业务,而且很快在金融界崭露头角。毕竟岁月不饶人,翰森先生病倒了,虽然不严重,但医生还是叮嘱他卧床休养。
这天晚上,威特拿出自己烘焙好的布朗尼蛋糕递给翰森先生,棕色的糕体散发着巧克力香味,看上去松软可口。威特捧着蛋糕,脸上洋溢着得意的笑容。那笑容是翰森先生很久不曾看见的,他记起儿子孩提时的理想。
翰森先生的眼睛湿润起来,他接过蛋糕,认真地问威特:“这么多年,你工作得并不快乐,对不对?”
威特怔了一下说:“可我一直干得很出色。”翰森先生低头咬了一口布朗尼蛋糕,咀嚼半天,说:“我一直为拥有一个出色的儿子自豪,但是吃了你亲手做的布朗尼蛋糕,我才发现原来拥有一个快乐的儿子更重要。”
说罢,翰森先生带着儿子到书房,从保险柜里拿出当年威特考烹饪学院的成绩单,全是优秀记录——当时是他隐藏了威特真正的成绩。
第二天,威特就宣布辞去公司所有职务,正式经营一家糕点店。
一块美味的布朗尼蛋糕,不仅是威特的梦想,而且也是他与自己的较量。
世界上最难认清的就是自己。一个人要想真正认识自己,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要求我们必须从性格、爱好等方面全面分析自己。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才能保持本色,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认识自己,并且按自己的意图去做事,才能让自己具有无穷的魅力。
我们都知道在戴尔菲神殿上刻着“认识你自己”这一行字,“戴尔菲”是世界上著名的古希腊神殿,古希腊人把阿波罗神殿视作一个解决人生谜题的神圣殿堂。戴尔菲神殿中供奉的是阿波罗神,阿波罗神是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他是光明、理性的代表。人生总是充满着困惑与不解,加之当时的教育又不够普及,当人们在迷惑不解时都会到戴尔菲神殿去求签,请神殿中的祭司加以解释。
对希腊人来说,戴尔菲神殿可以算是信仰的中心,而能够被刻在神殿上的语句一定是极其重要和特别的。其实,在戴尔菲神殿上还刻着一行大多数人不知道的字,那就是“凡事勿过度”。这句话是在警醒世人做任何一件事情都不要过度执著,要懂得适可而止。
一个背着大包裹的忧愁者千里迢迢跑来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哲人,他诉苦道:“先生,我是那样孤独、痛苦和寂寞,长期的跋涉使我疲倦到极点,我的鞋子破了,荆棘割破了双脚,手也受伤了,流血不止;嗓子因为长久的呼喊而沙哑……为什么我还不能找到心中的阳光?”
哲人问:“你的大包裹里装的是什么?”
忧愁者说:“它对我可重要了。里面是我每一次跌倒时的痛苦,每一次受伤后的哭泣,每一次孤寂时的烦恼……靠了它,我才能走到您这儿来。”
听完后,哲人带忧愁者来到河边,他们坐船过了河。
上岸后,哲人说:“你扛了船赶路吧!”
“什么,扛了船赶路?”忧愁者很惊讶,“它那么沉,我扛得动吗?”
“是的,孩子,你扛不动它。”哲人微微一笑,说:“过河时,船是有用的,但过了河,我们就要放下船赶路。否则,它会变成我们的包袱。痛苦、孤独、寂寞、灾难、眼泪,这些对人生都是有用的,它能使生命得到升华,但久久不忘,就成了人生的包袱。放下它吧!孩子,生命不能太负重。”
忧愁者放下包袱,继续赶路,他发觉自己的步子轻松而愉悦,比以前快得多。原来,凡事不可过度,生命是可以不必如此沉重的。
在年轻的时候,我们总会怀揣着远大的抱负和理想,然后为此执著地、疯狂地追寻,为此,我们背负着沉重的心理包袱,以至于让自己身心俱疲,以至于在多年以后才悔悟到因为自己当时的偏执让自己错过了太多美丽的风景。如果我们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凡事勿过度强求,懂得适可而止,即使无法到达山顶,至少我们享受到了路边的美景。
一个人的成功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自我认识的过程。一个人对自我认识是伴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而完成的。虽然自我认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人完全有能力正确地认识自我。因为只有正确地认识了自我,才可以做出正确的决断和准确的选择,才能懂得适可而止,适时地把握机会,实现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人是否能选择自己需要的
哈佛医学院的一位著名教授曾遇到过一个名叫波波拉的女人,波波拉是位女教师,她对自己的脸感到很不满意,觉得哪儿都不顺眼,因此决定去整容。医师仔细地望着她,认为她长得并不难看,问题就在于她把自己估计得太低。医师还是动手术稍微改善了她的五官,但只是动了一些小手术,比她所要求的要少很多。
波波拉很不高兴,她一边打量着镜中的自己,一边埋怨道:“你并没有对我的脸作太大的改变。”医师说:“你的脸本来就只需稍作改变,问题是你使用脸的方式错了,你把它当做是一个面具,用来遮掩你的真实感觉。”
波波拉伤心地低下头说:“我已尽最大的能力了。”
医师理解地看着她,波波拉沉默片刻,然后袒露了心声:每一天她到学校去时,都像戴着面具,要表现出最好的一面,把所有的感情全部隐藏起来,只留下她认为“正确”的一部分。3年的教学生涯中,孩子们总是嘲笑她。
医师说:“孩子们嘲笑你,是因为他们已看出你一直在演戏。身为一名教师,并不一定非要表现得十全十美,偶尔也可以表现得愚蠢一点,学生们仍然会尊重你。摘掉你的面具,你会更喜欢你自己。”
离开诊所后,波波拉心情好多了。几个月后,她再也不担心她的脸,也不再抱怨了。
我们的生命、容貌、出身、本能等,都是与生俱来的,是无法选择、无法改变的。没有人会征求你的意见,如你愿不愿意出生、想要什么样的容貌、想选择什么样的家庭背景、都需要哪些本能等,你就已经降临人世,有了生命,在呱呱声中,来不及问一声为什么,命运的鞭子就已经催你上路了。
正如海德格尔所说“人是被抛入这个世界的”,我们是无法选择自己的。每一个人一生都会历尽艰辛苦楚,我们已经无法记清自己经历过多少次的心碎欲裂:为了枯萎死去的爱情,为了逝去的亲人、朋友,为了年少时的梦想,为了太多我们无法得到抑或是得而又失的人或事,我们常常会陷入苦痛的深渊而无法自拔,但每每走过一段人生历程,我们又常常会感叹于自己竟然能够走过那么多的苦难。终于有一天,我们经历完我们命定的劫难,可以安然地入睡了,但是就在你回眸而望的一刹那,你却突然疑惑了:这让你筋疲力尽的一生真的是属于自己的吗?也许,你只是被不幸选中来上演一场所有情节都被谱写好的戏剧,而且是一场注定就没有结局的悲喜剧,可是,面对这样的情境,我们却连说“不”的勇气都没有。当人生帷幕落幕的那一刻,看客们心满意足地走出了你人生的剧场,而你只能站在空旷的人生舞台上,望着他们漫不经心的背影,最后留给自己的只是欲哭无泪的彷徨……
叔本华劝世人斩断欲望,断尽痛苦的根源,最终却只能在拈花微笑的佛门找寻人生的皈依。“人们一思索,上帝就发笑”,人生的悖论永远是无解的,人们在无奈中哭泣地追寻,留下的永远是那双布满忧伤的眼睛。
托马斯·阿奎那认为:人生在世,只不过是过路的旅客。人是不可能永远活在人世上的,无论你是超级富豪还是一介平民,都逃脱不了人生之大限——死亡。所以说,人生的意义就是在这个旅行的过程中。托马斯让我们把幸福寄托于来世和上帝,把追求尘世幸福的行为和想法看成是邪恶的,其实是让我们否定现在,活在一种期待中。岂不知,人生的旅行并没有什么终极的目的地,耽误了路边的风景本身就是浪费生命。
生命是一种过程,生命本身其实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只是你自己赋予你的生命一种你希望实现的意义,因此享受生命的过程就是一种意义所在。很多时候,人们都过于追求事情的结果,往往忽略了享受生命过程的美好。事情的结果好了,我们会感到快乐,但这种快乐是短暂的、稍纵即逝的;而享受生命的过程却能够使我们的生命更加充实,而我们在不断充实自己的过程中定能够享受到长久的快乐与满足。
我们能追求到完美吗
有这样一位老人,他的外表虽然狼狈,却有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不论是行走或躺卧,他总是仔细而专注地观察着来来往往的人。
老人的外貌与双眼组合成了一幅极不统一的画面,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人们窃窃私语:这不是一个普通的旅人,他一定是一个特殊的寻找者。
但是,老人到底在寻找什么呢?
一些好奇的年轻人忍不住问他:“您究竟在寻找什么呢?”
老人说:“我在你们这个年纪的时候,就发誓要寻找一个完美的女人,娶她为妻。于是我从自己的家乡开始寻找,一个城市又一个城市,一个村落又一个村落,但一直到现在都没有找到一个完美的女人。”
“您找了多长时间呢?”一个年轻人问道。
“找了六十多年了。”老人说。
“难道六十多年来都没有找到过一个完美的女人吗?会不会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完美的女人呢?岂不是找到死也找不到吗?”
“有的!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完美的女人,我在三十年前曾经找到过。”老人斩钉截铁地说。
“那么,您为什么不娶她为妻呢?”
“在三十年前的一个清晨,我真的遇到了一个最完美的女人,她的身上散发出非凡的光彩,就好像仙女下凡一般,她温柔而善解人意,细腻而体贴,善良而纯净,天真而庄严,她……”老人边说边陷入深深的回忆中。
年轻人更着急了:“那么,您为何不娶她为妻呢?”
老人忧伤地流下眼泪:“我立刻就向她求婚了,但是她不肯嫁给我。”
“为什么?”
“因为她也在寻找这个世界上最完美的男人!”
生活中许多人就像这位老人一样,终其一生都在寻找一位最完美的伴侣,寻找一份完美的工作,寻找一种完美的生活,然后日子就在这种寻找中如白驹过隙般溜走了。
追求完美是人类正常的渴求,也是人类最大的悲哀,因为现实生活中“完美”这个字眼的诞生原本就伴有缺憾。世界上本无完美的事物,如果你一味地将追求完美的茧一层一层地套在身上,那么你最终也会死在这重重的包裹中,最后留给自己的只能是遗憾和痛苦。
泰勒·本——沙哈尔教授原来也是一个完美主义的追求者。他在11岁时放弃了自己的篮球梦开始打壁球,那段时间,他的生活也是围绕壁球展开的。每天跑步,打球,上学,放学,打球,锻炼,写作业,睡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日子过得很艰苦,但是他身体上的痛苦始终比不上心理上的疲倦。他始终达不到自己理想中的状态,以致到了关键比赛就紧张无比,输掉了本该获胜的比赛。每次他都告诉自己,如果能够赢得这场比赛,自己就会开心,就会平静。最后,泰勒·本——沙哈尔终于打进了以色列全国壁球比赛的决赛,并且获得了梦寐以求的成功。
那个时刻,泰勒·本——沙哈尔高兴万分,认为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他终于可以开心了。但是喜悦和兴奋过后,他哭了起来。这不是喜悦的泪水,而是无助和痛苦的泪水。泰勒·本——沙哈尔本以为这仅仅是大喜之后的大悲,会很快过去,但是这种情绪一直没有退去。数周后,他告诉自己,他要成为世界冠军才会真正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