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到了道光至咸丰年间(1840——1860年),京剧正式形成。到同治、光绪年间(1861——1908年),京剧进入成熟期,在全国盛行开来,成为中国最大戏曲剧种,剧目之丰富、剧团之多、观众之多、影响之大均在其他戏剧之上。1917年前后,优秀京剧演员大量涌现,呈现出流派纷呈的繁盛局面,由成熟期发展到鼎盛期,出现了一大批京剧名家和著名京剧曲目。
1927年,北京《顺天吋报》举办京剧旦角名伶评选,最终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四人当选,被誉为“四大名旦”。“四大名旦”的脱颖而出,是京剧走向鼎盛的重要标志。
§§§第147章 昆曲:最是婉约柔美
与京剧的大气磅礴相比,有一剧种唱腔温婉柔美,抒情性强,表演者动作细腻优雅,极富观赏性,这一剧种就是昆曲。
昆曲原名“昆山腔”,是我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之一,也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也被誉为“中国戏曲之母”。它是中国戏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基础深厚,是中国汉族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的成果,在中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如果追溯昆曲的起源,就要从元末时期说起。在元末以前,中国的戏曲有南北之分,同一种戏曲,地方不同,唱法也不同。元朝末年,元末明初戏曲家,也是昆曲的鼻祖顾坚,将流行于昆山一带的南曲加以改进并称之为“昆山腔”,这就是昆曲的雏形。
到了明朝嘉靖年间,戏曲家魏良辅对昆山腔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他吸取了海盐腔、弋阳腔等南曲的长处,发挥昆山腔自身特点,运用北曲的演唱方法,以笛、箫、笙、琵琶等乐器伴奏,造就了集众家优点于一身的昆腔。
再到后来,昆山人梁辰鱼在前人基础上对昆腔作了进一步改进,编写了第一部昆腔传奇《浣纱记》。这部传奇的上演,极大地扩大了昆曲的影响。于是,昆腔遂与余姚腔、海盐腔、弋阳腔并称为“明代四大声腔”。
等到明末清初时,昆曲已经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剧种。从此,昆曲开始称霸梨园,成为迄今为止中国最古老的戏曲形态之一。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述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第148章 木偶戏:木偶撑起的舞台剧
戏顾名思义,木偶就是以木偶人物为主角表演的戏剧。在中国古代,木偶戏又被称为傀儡戏,是中国艺苑中一枝独秀的奇葩,历史悠久、品种繁多。
根据木偶的结构和演员操纵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木偶戏分成不同种类,现存至今的主要是提线木偶和托棍木偶两种。提线木偶也叫悬丝木偶,需要在木偶的重要关节部位如头、背、腹、手臂、手掌、脚趾等位置缀上丝线,演出时演员主要借助拉动丝线来操纵木偶进行表演。托棍木偶又称杖头木偶,是在木偶头部及双手部位各装操纵杆,头部为主杆,双手为侧杆,演出时演员左手持主杆,右手持侧杆,举起木偶操纵其进行表演。
虽然木偶戏是需要人来操作的,但其主要表演者毫无疑问还是木偶。那么,中国的木偶和木偶戏是从何时开始兴起的呢?
据出土文物考证,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木俑(有一部分是乐俑)。到西汉时期,乐俑越来越多,制作工艺也较先前有了很大的进步。现在,我们普遍认为这就是木偶的雏形。
至于木偶戏,现在普遍认为它“源于汉,兴于唐”。根据史料记载,汉代就已经出现了“作傀儡”的娱乐表演活动,到文化活动异常兴盛的唐代,木偶戏愈加盛行,木偶的类型也越来越多。到了宋代,甚至出现了一批知名的木偶戏表演者,至此木偶戏艺术进入鼎盛时期。到明清时期,木偶戏传遍全国各地,而且不同地区产生了不同派别的木偶戏,很多著名的木偶戏剧目正是在那个时候诞生并流传下来的。
§§§第149章 皮影戏:最朴实的民间戏剧艺术
在距今大概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汉武帝的爱妃李夫人不幸染疾故去,武帝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终日不问朝政。一个叫做李少翁的大臣有一天外出时,看见一个小孩手里拿着布娃娃玩耍,影子投射于地栩栩如生。李少翁见罢心中一动,遂用棉布剪出李夫人的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天黑以后,李少翁围上方帷,点亮灯烛,恭请武帝坐在帐中观看。武帝看罢龙颜大悦,爱不释手。这个故事被载入《汉书》中,而李少翁剪人偶在帐后依灯表演的形式,就是皮影戏的雏形。
皮影戏是一种用光照射出人物剪影来表演故事的戏剧,又被称为羊皮戏、灯影戏、图影戏。它发源于我国陕西,清朝时在河北一带的农村和乡镇街头颇为盛行。
皮影人物是用皮革做成的,其中又以牛皮和驴皮材质为佳。上色时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等五种透明颜料。正是由于这些特殊的材质,皮影人物及道具在背光照射下投影到布幕上的影子显得晶莹剔透,具有独特的美感。
皮影戏多沿袭传统戏曲的习惯,人物也分为生、旦、净、末、丑五个类别,并且唱腔、剧目上和地方戏剧相互影响,不少地方戏曲剧种都是从皮影戏中派生出来的,而皮影戏的表现艺术也多和地方戏剧类似。
在皮影戏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根据流行地区、演唱曲调和材质的不同等因素,皮影戏形成了很多类别和剧种,以河北唐山一带的驴皮影和西北的牛皮影最为著名。
§§§第150章 元曲艺术的灵魂人物关汉卿
西方戏剧界涌现出一批值得称赞的代表人物,例如雨果、莎士比亚,等等,在我们中国古代,也有一位戏剧大师值得一提,他就是我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之首的元代杂剧作家关汉卿。
关汉卿的生平,史料记载极少,根据历史文献推测,关汉卿出生于金代末年(约1220年前后),卒于元成宗大德初年(约1300年前后)。今天普遍认为他是解州(今山西省运城)人,也有人认为他是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县)伍仁村人,或是大都(今北京市)人。
关汉卿生活的那个年代,政治黑暗腐败,社会动荡不安,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突出,平民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关汉卿的剧作深刻地再现了社会现实,充满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因而深受当时民众的欢迎。
关汉卿是中国文学史和戏剧史上一位伟大的作家,一生创作了许多杂剧和散曲,成就卓越。他的剧作为元杂剧的繁荣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是元代杂剧的奠基人。据文献资料记载,关汉卿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其中的《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是他的代表作。
关汉卿的作品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个丰富多彩的艺术宝库。早在100多年前,他的《窦娥冤》等作品就已经被翻译传播到欧洲。1958年,关汉卿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提名为“世界文化名人”,在北京隆重举行了关汉卿戏剧活动700年纪念大会。同年6月28日晚,国内至少100种不同的戏剧形式,1500个职业剧团,同时上演关汉卿的剧本。他的剧作被翻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等,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外国人称它是“东方的莎士比亚”。可以说,关汉卿的作品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