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怎么称呼老师老师是我们在知识海洋中遨游的引导者和帮助者,是值得大家尊敬的。现代人对老师的称呼比较统一,一般都是在“老师”这一称呼前加上他(她)的姓,亲切地称为“ⅹ老师”。而在中国古代,人们对老师的称呼是各种各样的,很不统一。主要的有这样一些:
师氏、父师、少师:我国最早的教学机构出现在宫廷中,最初的老师是由朝廷官员担任的。在周朝时期,“师氏”就是皇宫中的老师,主要掌管辅导王室、教育贵族子弟的工作,同时教授国学,也简称“师”。而“父师”、“少师”,则是指乡学中的教师,一般由退休的士大夫担任。
学官、校官、讲郎:这些称呼是汉代时期人们对太学(即中国古代的大学)老师的称谓。
塾师、书师、馆师、馆宾:这是古人对私塾老师的称呼。私塾也就相当于古代的私立学校,由私人开办设立。
西席:古人常席地而坐,以居西面东为尊,为了表示对老师的尊敬,就常称老师为“西席”。
夫子:这个词起初指年长者,后来因为孔子兴办学校,广收学生,所以人们就用这个词来尊称他。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又以“夫子”来称呼所有的老师,以示尊敬。
先生、老师:这两个词原是指年长而有学问的人,后来逐渐演变为人们对老师的尊称。“老师”之称始于宋代,“先生”一词是古人称呼老师的常用词汇。
除了这些常用的称呼外,古人还将老师称为“教授”、“博士”、“学正”、“学究”、“师保”等,由此可见,对老师的称呼是非常多的。
古人为何用“桃李”来指代学生现在的人们常用“桃李满天下”来形容那些培养和教育过众多学生的老师,我们都知道,其中的“桃李”指的就是学生。可是,古人为什么会用“桃李”而不用其他的水果名来指代学生呢?
其实,这还要从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说起。“桃李”原来是两种果树的名称,它们开出的花纷繁艳丽,非常好看,所以《诗经》中就有“华如桃李”的诗句,后来人们由花想到人,就用“桃李”来形容人长得漂亮,或是比喻人青春年少。而人们用“桃李”来指代学生则开始于春秋时期,这其中还有一个小故事:
战国时期,魏国有个大臣叫子质,他在任时曾提拔和培养了很多人,后来他不小心得罪了魏文侯,那些他曾经帮助过的人却没有一个肯出面帮助他,他便独自逃亡到北方去了。
在北方,他遇到了一个名为子简的人,就向子简抱怨那些他曾经提拔和培养过的人没有良心,还说自己以后再也不会帮助和栽培别人了。
子简听后,笑着说:“你的话错了。如果春天种的是桃树、李树,夏天就可以在树荫下乘凉,秋天就可以吃到它们的果实。但如果春天种的是蒺藜(是一种带刺的植物),秋天不仅不能结果,还会长出刺来。所以君子培养人才,也要像种树一样,应该先选准对象,然后再加以栽培。”
此后,人们就用“桃李”来比喻老师栽培的优秀人才,并逐渐把所栽培的后辈、门生都称为“桃李”。慢慢的,“桃李”也就成为学生的代称了。
“东道主”的由来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将那些举办某项赛事的主办国家、主办城市或主办单位等称为“东道主”,如2008年中国举办了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人们就称中国为2008年奥运会的东道主。那么“东道主”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东道主”原来指的是东方道路上的主人,后来人们也用这个词来泛指主人。关于它的由来,还有这么一个故事: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战争不断。一次,秦国和晋国联合起来攻打弱小的郑国。郑国的国君为了化解危机,就命令官员烛之武去劝说秦国国君,请求秦王撤兵。
当时,秦国和晋国虽然是联合作战,但他们之间也常常明争暗斗。烛之武见到秦王后,巧妙地利用两国之间的矛盾,对秦穆公说:“秦晋联军攻打郑国,郑国怕是保不住了。但郑国灭亡了,秦国也捞不到什么好处。因为从地理位置上讲,秦国和郑国之间还隔着一个晋国,秦国很难越过晋国来控制郑国,所以,如果郑国被攻下了,最终得到好处的只是晋国。而晋国的实力增强了,就会想方设法来对付秦国,这样秦国就会有麻烦了。”秦穆公觉得烛之武说得很有道理。看到秦王有些相信自己,烛之武又接着说:“要是秦国能放弃攻打郑国,而把郑国作为自己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给秦国来往的使者供应住宿与费用,对秦国会大有好处。”
秦穆公终于被说服了,于是就下令撤兵,晋国见了,也只得放弃攻打郑国的计划。因为从地理位置上来说,秦国在西,郑国在东,所以郑国对秦国能自称为“东道主”。
后来,人们就称那些接待或宴请的主人为“东道主”,同时也常用它来指称某项赛事的主办国家、主办城市或主办单位等。
“千金小姐”的由来在现代,人们常用“千金小姐”来称呼别人家的女儿,这里面实际上包含着尊重和赞赏的意思。对于这样的称呼,我们已经习以为常了,可你知道人们为什么会这么称呼吗?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方面的知识。
古时的人们认为男孩的名字越贱越好,名字贱了,男孩子反倒容易养活;而女孩的名字则是越贵越好,名字贵气,女孩子才会有福气。
那么,人们为什么会以“千金”来指称女孩呢?
这还得从我国古代的货币单位说起。古代的货币一般都是金、银、铜等金属货币,一千斤的金属在当时是非常贵重的。渐渐的,人们又因金属货币的贵重联想到了其他东西的贵重,所以也就常常借用“千金”一词来表示贵重的意思,如“一字值千金”、“一诺千金”、“一笑千金”等。再后来,人们又由物想到人,于是就用它来指代人了。
元代时期,人们开始用“千金”或是“侯门千金”来比喻和称呼那些富贵人家的女孩。元曲作家张国宾在他所写的杂剧《薛仁贵荣归故里》中留下了关于这一称呼最早的文字记录,原文是这样的:“你乃是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请自稳便。”后来,随着戏曲的传播,这一称呼也就慢慢流传开来。元代以后,“千金”一词使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人们不仅用“千金”来称富贵人家的女孩,还会用这个词来表示对别人家的女孩的尊称,而且这种称呼方式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二八年华”中的“二八”指多少岁看古装电视剧时,我们经常能听到剧中的人物这样介绍年龄:小女子正值二八年华,某某女子芳龄二八。如果你习惯性地认为二八指的就是二十八岁,那就大错特错了。而且,稍有些常识的人都知道,古代的女子很早就出嫁了,很少有二十八岁还待在闺阁中的人,更不会将二十八岁称为“芳龄”。那“二八年华”中的“二八”究竟是指多少岁呢?
关于“二八”指代的年龄,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就是,“二八”说的是二乘以八,即十六岁,也就是指女子16岁时。
另一种说法认为,“二八”实际上不是指女子十六岁,而是指十五岁。因为古人计算年龄的方式和现在不同,他们用的是“虚岁”,也就是说要将孩子还在母亲肚子里的那一年计算在内。举个例子来说,假如你是2001年1月出生的,按照现在的计算方式,到2002年1月,就是一岁,到2003年1月,就是两岁。可是按照古人的计算方式,小孩一出生就是一岁,所以到2003年1月时,就有三岁了。
综合这两种观点,“二八”指的就是十五岁或者十六岁的女孩。这个年龄段的女孩处于美好的青春年代,年少貌美。而且在古代,这也是女子成年,可以出嫁的年纪了。
什么样的人被称为“英雄”和“豪杰”
现代社会中,“英雄”和“豪杰”都是人们赞赏和仰慕的对象,而且几乎人人都梦想着能做英雄、豪杰。可是,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英雄、豪杰呢?
这还得从这两个词的古义说起。在古代,“英雄”并不是一个词语,而可以分开为“英”和“雄”两个字,并且这两字最初的意思都不是用来形容人的。“英”原本是一种只开花不结果的花,因为这种花开花时非常灿烂美丽,可以算得上它一生中最精彩的时刻,后来人们就由此引申出以“英”来指称那些在才能和智慧方面超出一般人的杰出人物。而“雄”原来指的是漂亮的公鸟,后来人们由公鸟的美丽外表和它的才能又想到了人类之中那些杰出人物。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慢慢地将“英”和“雄”连用,就形成了一个褒义词,用来指称那些才能和智慧出众的人,尤其是那些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为了而英勇斗争的人。
与“英雄”一样,“豪杰”在古代也是可以拆分的两个字。“豪”原本是豪猪身上的毛,这些毛又长又硬,豪猪能用这些毛来攻击别的动物或是阻止其他动物的攻击。后来人们就由这种毛的强大功能联想到了那些具有强大能量、有杰出能力的人。而“杰”原来指的是高出地面的木桩,后来人们由木桩的情形想到了那些在能力方面高出别人的人。所以,人们也就渐渐地以“豪杰”来形容那些才能出众的人了。
由此可见,人们对英雄、豪杰的能力和处事原则有着明确的规定,这些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正因为这样,人们才会对英雄和豪杰有着无比的崇敬。
女英雄为什么被称为“巾帼英雄”
人们常将历史上杰出的女性英雄人物,如历史上杰出的杨门女将穆桂英、近代民主革命家秋瑾等称为“巾帼英雄”。而且在现实中,人们也常用“巾帼不让须眉”这句话来夸奖那些有能力、有魄力和有胆识的女性人物。那么,人们为什么将女英雄称为“巾帼英雄”呢?
原来,“巾帼”本是古代女子佩戴的一种头饰。古时候的贵族妇女在重要的场合总要佩戴一种用丝织品或发丝做成的头饰,这种头饰宽大而显眼,而且上面还装饰着一些金珠玉翠制成的珍贵首饰,这就是巾帼。因为巾帼是古代女子的高贵装饰,后来人们就把“巾帼”作为对女子的尊称了。
而“巾帼英雄”这个词,起初并不是一个褒义词,而是带着贬义的色彩的。它出自诸葛亮与司马懿的故事:
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率军攻打魏国,魏军首领司马懿率领众军士迎战。两军对峙于渭南。由于诸葛亮远道而来,利于急战,司马懿就采取了相持战术。诸葛亮深知这样相持下去对蜀军是极为不利的,但如果强攻,魏军占据着有利地形,也是难以取胜的。于是就急中生智,派人前往魏营给司马懿送了一大堆妇女用的头巾和发饰,还写了一封信,说司马懿太胆小了,率领那么多兵将却不敢来战。如果他领兵出战就是大英雄;如果不敢来战,干脆就用妇女的头巾包住头,再用脂粉化妆,做个妇女算了!司马懿看了之后非常生气,却依然没有中计。
成语“巾帼英雄”就由此而来。虽然最早是贬义词,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个词慢慢就演变成对杰出女性人物的赞美之词了。
阳关大道与康庄大道是怎样的日常生活中,当自己的观点与别人有分歧时,很多人都会说出这样一句话:“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意思是自己不赞成对方的观点,不想与对方走在同一条路上。一般人都知道,“独木桥”就是以一块木头搭成的桥,走独木桥,是一件危险的事情。那与独木桥相对的“阳关道”又是什么地方呢?与“阳关道”相似的还有“康庄大道”,它又是怎样的呢?
“阳关大道”原来是我国古代经过阳关通向西域的大道。“阳关”是我国古代丝绸之路必然要经过的一个关口,位于今天甘肃省敦煌市西南的古董滩附近,因为坐落在玉门关之南,所以取名为“阳关”。在古代,这里是中国通往其他国家的重要关口,也是古代军事上的战略要地,朝廷一般都会派很多兵力在这里把守。后来,人们由这条道路的地位联想到了通行便利的宽阔大路,也就用“阳关大道”来比喻有光明前途的道路了。
“康庄大道”同样与道路有关,它起源于战国时期齐宣王的故事。齐宣王即位后,一心想借助强大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而称霸中原,于是就广招天下贤士。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来投奔自己,他还在四通八达的道路旁修建起高门大屋,并且下诏为这些有才能的人提供优厚的待遇,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正是由于这些措施,当时很多有才华的人都聚集在齐宣王的周围,最终帮助他成就了一番事业。之后,人们就用“康庄大道”这个词来比喻美好的前途。
现代,人们常用“阳关大道”和“康庄大道”来形容美好而光明的前途,而且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踏上这样的道路,过上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