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76800000020

第20章 《史记》因人叙事与史书传记的编撰传统(3)

第三节 《史记》列传的文学色彩对后世的影响

除类传外,《史记》列传在写人上所表现出的文学色彩,对后世史家的影响也很大。但后世史家真正能够在实践中做到写人生动形象的并不多,如章学诚所说:“唐宋以后,史法失传,特言乎马、班专门之业,不可复耳。”【30】与此同时,各类文人传记方兴未艾,引起史家从理论上探讨列传和传记,提出了很多有价值得见解。可以清代章学诚为代表。章学诚说:“传记之书,其流已久,盖与六艺先后杂出”,“若传则本非史家所创,马、班以前,早有其文。”他认为传记最初是“附经而为传”,后来“专门学衰,集体日盛,叙人述事,各有散篇,亦取传记为名,附于古人传记专家之义尔。”【31】他批评那些把传记囿于史体的看法,认为传记是一种与史体列传参互而行的文体,并且在后来的文集中发展、壮大起来。“史学衰,而传记多杂出,若东京以降,《先贤》、《耆旧》诸传,《拾遗》、《搜神》诸记,皆是也;史学废,而文集入传记,若唐、宋以还,韩柳志铭,欧、曾序述,皆是也。负史才者不得身当史任,以尽其能事,亦当搜罗闻见,核其是非,自著一书,以附传记之专家。”【32】这类文集中的文人传记,他称为“无经之传”【33】,即已不是依经而立,而成为独立的文体了。隋以后各史《艺文志》或《经籍志》除了著录正史外,还著录了“传记”类,也证实了他这个认识。由此可见,章学诚对史家列传与传记区分得很清楚,他还主张“学者生于后世,苟无伤于义理从众可也”【34】。其实,后来人们所说的“传记”确实包含了正史列传和各类传记。【35】这些理论启发了近人对列传和传记的理论探讨,如梁启超、朱东润、郭沫若等,对近现代传记理论的形成及创作做了理论上的准备。

多年来,我们谈传记、传记文学时,对我们考察的对象是历史著作还是文学传记并没有严格的区分,因而在评论时就会出现偏差。对传记和传记文学有所区分,有助于加深我们的在理论上的认识。

从概念来看,传记就是叙述个人生平行事始末的人物传。传记,或单称“传”,在近现代传记兴盛以前一般是指历史著作中的人物传记,现在也称“史传”。现代各类辞书对传记文学的解释,也都注意到了传记文学与历史著作的关系,并从历史和文学两方面来下定义:属于史学范围的,即史传,崇尚严谨、征信;属于文学范围的,即“传记文学”,以史实为基础而有合理的虚构与想像。这种定义实际上忽视了历史传记作为历史著作的性质,而把它与今天的传记文学作品统称为“传记文学”。我们可以说传记文学来源于早期的历史著作,并且承认两类有一定程度的交叉,但不能把它们混为一类。

(一)也从文史不分谈起

在古代,人物传记即“列传”是史书中最具文采的部分,人们一般从文史不分的角度来说明早期历史传记的文学色彩。实际上单从史官有专职这一点来看,古人对文、史的理解是很清楚的,所谓“文史不分”只反映了这些学科之间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即使在文、史、哲已经各自成为独立学科的今天,它们之间的联系仍然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可以说这是更高程度上的“文史不分”。不管历史著作还是文学作品,都是凭借文辞来表现历史真实或文学之美,在运用文辞时它们必然遵循共同的规律。运用文辞表达思想、情感的能力越发达,人类所认识到的广度和深度就越接近客观。人们通常又将文学的审美特征总结为形象性、情感性和想像性,从运用语言写作文章的思维过程来看,这种概括可以适用于各种学科,不足以特指文学。当人们用这样的概念去阅读历史著作时,常常会发现类似于文学作品的特征,并据此把这看成是历史著作的文学性表现。所以,我们今天对历史著作文学性认识是与人们对文学的认识紧密相关的。

(二)怎样理解历史传记的文学性

注重文采、注重史书文辞的审美表述,是我国古代史家的一个优良传统。不仅如此,他们在实录史实的同时通过叙事表达方式表现自己对历史的看法。这是历史传记中文学因素的体现,但不能说它就是文学,有文学色彩和文学不是一回事。我们民族的传统艺术,运用形似达到神似的表现形式比较发达,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形象思维比较发达。形似主要是表现事物表征的真实,而神似则表现事物本质的真实。历史真实在更大程度上是指本质的真实,历史演进过程中发生的事情数不胜数,历史著作不可能记载所有的历史事件,也不可能为所有的人物立传,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生动地“再现”历史人物的面貌,揭示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本质,就必须准确地抓住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特征,选择那些能够代表某一个历史时代的人物和事件来立传。而突出特征往往是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的。历史著作的细节描写主要体现在人物传记中,如司马迁写刘邦、项羽、李斯等,都是通过细节或一些生动的故事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或心理活动。这一点在《史记》以前的史书,如《左传》、《国语》、《战国策》中已有所表现。《史记》的人物传记,往往被后人评为“言外之旨”“传神”“添颊上三毫”,所谓“传神”乃是撰者更加准确而深入地把握了客观事物特征,并运用高超的表述技巧把它表现出来的结果。而这一切技巧的运用都是为了更生动、真实地揭示历史发展进程,使人们更容易接受蕴含其中的经验教训和历史智慧,即刘知几所说:“史之为务,必借于文。”

(三)历史传记与文学传记可以互相学习

从古代历史传记到现代的传记文学作品,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它们是随着社会的变化,以及人们心理需求的变化,在不同历史阶段产生的。虽然在很多方面二者有本质的区别,但在写人的技巧上二者是可以互相学习的。传记文学作品可以学习历史传记如何在严格遵守历史真实的同时,达到生动传神的。历史传记也可以从传记文学学习如何更生动地描绘历史人物的个性和情感特征。但要注意,我们可以对历史传记进行的文学性分析,但不能把它当做传记文学。

(四)对传记文学的历史性要求

近现代传记是从学习西方式的个人传记开始的,是随着“五四”新文化带来的人文精神的崛起,随白话文的推行而兴起。代表人物有胡适、梁启超、朱东润等。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人物传记逐渐成为国人了解历史的一种主要样式,到八九十年代以来政治人物传记和名人传记的兴起,这些可以证明大众关注历史和了解历史真相的愿望。因此,传记文学在当代史还没有问世的时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记录历史变迁和社会变革的作用,这一历史使命决定了这些新型传记对真实性的追求。但它本质上并不是历史著作。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历史学家起到了重要作用,如梁启超、胡适、郭沫若等。他们不仅从理论上论述了传记的特点,还不断地从写作实践中总结规律。他们的传记或历史剧创作,基本上都遵循历史传记的要求,以写实传真为基本标准。即使是创作历史剧本,也首先保证自己对历史有一定研究,郭沫若是这方面的典范,他说:“在事实上有好些研究是作为创作的准备而出发的。我是很喜欢把历史人物作为题材而从事创作的,或者写成剧本,或者写成小说。”【36】这些是他们以良好的史家素养为现代传记所作出的探索。由于他们既严格遵循历史传记的基本要求,又受到西方传记文学的影响,他们创作的历史人物传记,有些可以说既是历史传记,又是传记文学,如朱东润的《张居正大传》、陈寅恪的《柳如是别传》等。

(五)要关注传记与传记文学的接受问题

正史传记中描写的人物往往被后来的文学作品当做题材,塑造出广为人知的人物形象。如《三国志》中的诸葛亮,《史记》中的刘邦、项羽等。这实际上是一个接受与创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读者对人物本身的理解以及由文字表述技巧所表现出的人物的真善美等品质的领悟,往往产生同样的美感。另外,历史著作和文学作品所描述的事件和人物都有共同的社会生活基础,读者在阅读中体验到的社会、历史情境有必然很多相通之处。这种阅读效果容易使人把历史传记和传记文学混淆在一起。实际情况是在历史传记中历史人物和历史知识的普及,靠的是新兴的文学样式如历史小说、讲史话本、野史等等,一般民众的历史知识来自于这些途径,而将这些优先接受的知识视为真实的历史。考虑到这样的实际影响,以历史人物为题材的历史剧或电影应当遵守基本的历史事实,这是我们应有的历史责任感和民族责任感。

关于历史真实和文艺真实的问题,我比较赞同奚原的看法,当然也还有些补充。好的文学作品也能表现历史的本质真实。如人们称《红楼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是法国大革命后社会生活的历史画卷、托尔斯泰的作品是“俄国革命的镜子”等等。这些作家是用文学作品把一个时代的真实面貌忠实而生动地描绘出来,使人们认识到历史发展和社会变革的规律。对于这类文学作品人们通常认为它达到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同样,能把历史的文字表述和高超的文字修养结合起来的历史传记,也可以称为艺术品。

我们今天要对传记(包括历史)与传记文学加以区分,是有意义的:首先,可以逐步廓清术语使用的混乱局面。传记、传记文学、史传文学、历史文学等等都是在探讨历史与文学的关系时使用的术语。其次,历代人们对传记和传记文学都在不断进行评论,积累了丰富的史学理论和文章学理论,我们可以由此厘清历史文学理论的发展脉络,构架历史文学的理论框架,并进行中外历史著作和史学理论及叙事理论的发展状况的比较研究,以此指导我们的创作与研究。在实践意义上,目前兴起的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历史剧和历史小说,有很多问题已经引起文史两界共同探讨,如历史剧的真实性问题、历史人物的评价标准问题等,这些都期待正确的理论引导,通过对传记与传记文学的辨析可以让人们认识到问题症结所在,从而“对症下药”,解决实际问题。

注释:

【1】《史记考索》“史记纪表书世家传说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0页。

【2】《滹南遗老集》卷十一《史记辨惑》,四部丛刊本。

【3】《古今源流至论》后集卷九《史学》,转引自《历代名家评〈史记〉》,北京师范大学1986年版,第159页。

【4】《大云山房文稿初集》卷二《读货殖列传》,转引自《历代名家评〈史记〉》,北京师范大学1986年版,第733页。

【5】《恬养斋文钞》卷一《史记合传论》。

【6】《史记评注》卷十。

【7】《史记札记》卷五上。

【8】《史通·二体》。

【9】《文史通义·书教下》。

【10】《文史通义·湖北通志凡例》。

【11】《文史通义·传记》。

【12】《史传通说·传记第八》,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97页。

【13】《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总论》第三章《五种专史概论》,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183、184页。

【14】《中国历史新研究法》,中华书局1930年版,第13页。

【15】《中国史学ABC》,世界书局1930年版,第22页。

【16】《中国史学通论·正史》,独立出版社1944年再版,第75页。

【17】以上二则见《白寿彝史学论集》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874页。

【18】《廿二史札记》卷四《后汉书·后汉书编次订正》,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80页。

【19】《恬养斋文钞》卷一《史记合传论》,转引自《历代名家评〈史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65页。

【20】转引自《历代名家评〈史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64页。

【21】《衡阳札记》卷八《列传次第》,转引自《历代名家评〈史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70页。

【22】《北史·凉武昭王李□传附大师子延寿传》。

【23】参见韩兆琦《史记通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99—319页。

【24】参见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纲要》,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00页。

【25】《廿二史札记》卷八《晋书》。

【26】《廿二史札记》卷五《后汉书》。

【27】参见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第584页。

【28】参见冯尔康《清代人物传记史料研究》,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24—26页。

【29】参见周一平《中国传统类传方法的发展与瞻望》,《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1期。

【30】《文史通义·和州志前志列传序例下》。

【31】《文史通义·传记》。

【32】《文史通义·黠陋》。

【33】《文史通义·永清县志列传序例》。

【34】《文史通义·传记》。

【35】参见郑天挺《中国的传记文》,《清史探微》,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1—149页。

【36】《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页。

同类推荐
  • 司马王朝

    司马王朝

    三国讲完了,接下来就交给司马家,看他们如何在短暂统一之后,构造第二个两半王朝。
  • 残汉逐鹿

    残汉逐鹿

    是英雄,自当化龙直上九霄云外!是豪杰,自当拔剑斩尽天下不义之徒!韩馥昏聩,甘当家臣!因为飞机失事而穿越的韩俊却不甘心,不甘心被人砍断双脚的韩俊,只能咬着牙拼尽全力把敌人的双脚全都砍断!
  • 寒门国贼

    寒门国贼

    做了个梦,和珅仿佛开窍了再看那一眼清朝,总要变个法子这一世他要家人身体康健他还要问那乾隆,端的是怎么个想法
  • 秦邪游世

    秦邪游世

    秦邪,由一个毫无血缘而又最为亲密的师傅取得名字。师傅是谁?秦邪不知道。自己的来历,秦邪也不知道。秦邪自懂事起就一直跟着师傅,直到有一天,师傅告诉秦邪:滚蛋吧,臭小子!
  • 青眸巫女

    青眸巫女

    凰星现,乾坤定,因果循环,命运的齿轮开始运转,暴雨来临之前必是风平浪静一般,是天命所致?还是天命所归?身为巫族后人,我理应肩负重任,虽然我怀有巫族与生俱来的能力,可是要想在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中,单凭我一人之力又怎能成为救世之主实现太平盛世?异世空间,显然我的力量是薄弱的,尽管这样那也不应该把这么大的舆论强加给一个女子身上,难道就因为这个女子天生一双青色眼眸能知晓未来吗?青眸巫女,我巫神乐倒要看看我这个天生富有一双青眸又能预晓未来的巫女本事该有多大?
热门推荐
  • 苏醒世界里的烊光

    苏醒世界里的烊光

    “抱歉,易先生,我想我们不熟”“打扰了,苏小姐”相识十年,却终究抵不过时光的变迁她曾把他当成全世界,用她那本就脆弱的心去守护一场时间的爱恋直到那一声巨响,带走了关于她的一切和那场时光都羡慕的爱恋而他也在被推开的那一瞬间彻底醒悟,却终究留不住她谁都没有想到,有朝一日当她重新出现在他的世界里的时候却忘了他,而他再一次把她推入深渊里,最后说的一句话竟是“易烊千玺,我后悔爱上的人是你”他是全世界最好的易烊千玺,而她却是他的全世界
  • 重生之甄寰

    重生之甄寰

    看个电视剧,竟然穿越了!可是穿越的不是电视剧而是自己毫不熟悉的,而且关系更加复杂的小说里!要是穿成一个普通人还好,哪怕是一个农女呢,好歹自己也是出身农家,也喜欢种田文,搞点儿增产增收的副业应该还是不成问题的吧。再不济,穿越到商家也成,士农工商,她真的不介意自己在最低等的产业之家生存。可是,可是这穿成世家小姐,而且还是待选的世家小姐这就让人吐血了!(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江山渡

    江山渡

    前一世,一家四口,三张遗像挂在客厅,只剩她苏瑾一人。这一世,连父母的影子都没见到,跌跌撞撞一个人成长。女儿身无法长大,那就化名九卿,成为玖园的传奇当家!两世为人,她停不下寻找的脚步,直到那抹黑黝黝的眸子静静地看她,抬了手,将她按向胸膛:九卿,停下来,歇一歇,我再陪你一起走!她摇头:你有江山要守,我停三年,陪你拿下!三爷想笑,却落了泪,她本该换上女儿装,在阳光下翩然而舞,却因为他,握紧双生,厮杀在前。九卿说,江山他担着,才能天下太平,可若踏上高位,九卿又将远远遁去,再不会路过他的一生。江山是责任,九卿是爱人,不到最后,谁又知道,三爷选了谁...
  • 红尘纷扰,你是骄傲的孤独者

    红尘纷扰,你是骄傲的孤独者

    世界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条路。这些路或许有相似点,却绝对不会完全相同。而你,可以看着别人的路,听着别人的故事,把属于自己的那条路走得更精彩。
  • 随身仙园空间

    随身仙园空间

    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是灾难?亦或是幸运呢?得到随身的仙园空间,这一切是偶然还是另有安排?主角能够发家致富还是堕落沉沦?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一本书读懂微表情心理学

    一本书读懂微表情心理学

    本书正是教给你这样一种洞悉人内心的方法。无论是面对同事还是朋友、男人还是女人、上司还是下属、陌生人还是老熟人,你都能具备一双慧眼,衡量话语探索的尺度,从每个人的言谈举止中捕获他们的性格特征、生活习惯,从每个人的生活细节中了解他们的气质秉性、所思所想,达到可以透析他们的目的。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孤城不会下雪

    孤城不会下雪

    陈寒说:“我依旧爱着这座城市,因为她装载了我所有的青春。证明了我曾在这活过。”
  • 潇洒戏唐朝

    潇洒戏唐朝

    一直引以为傲的娇瘦身材却处处被人嘲笑,因为身无三两肉就被认为的克夫的相,这唐朝还让不让瘦子存活?......李白也好烦人的,杨贵妃的酒量确实不赖,做皇帝的妃子我更没有兴趣!那个乖乖的宋将军,快跟我一起闯荡唐朝江湖吧!
  • 沧暮决:醉梦入琉璃

    沧暮决:醉梦入琉璃

    她,21世纪绝色神偷,却被个白发糟老头推下一级并不存在的阶梯。一朝穿越,记忆空白,王者归来。她绝世倾城,却流落蛮荒,遭人刺杀。他帝气鄙人,却为她断骨落根,圣气不复。到底是命运的捉弄还是神的嘱咐?一世人的情仇恩怨,尽在《暮沧九天》之中……sina微博:妖精苒锅锅(p书另名《暮沧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