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76800000011

第11章 司马迁与中国史学的良史思想传统(2)

第二节 会通古今的器局

司马迁作《史记》的目标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其中“通古今之变”是司马迁构建其学说的核心。其实质就是将历史、现实和未来看做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考察从古至今诸多历史经验,探讨历史发展常规,以促进当今社会的发展和把握未来历史的趋势。司马迁会通古今的旨趣在历史思想和方法上对后来史家影响很大。

在撰述宗旨上,历代史家修史都自觉地以“通古今之变”指导史书撰述,使其成为史家撰述宗旨的典型表达。会通的历史观点不断得到阐述和发展,如班固“洽通”的思想,刘知几《史通》强调“通识”的宗旨,郑樵“会通”的观点,直至章学诚提倡“博古通今”的学风,等等,都是一脉相承的。在司马迁之后,杜佑、司马光、郑樵、马端临等,都以不同的撰述形式继承和发扬了司马迁通贯古今、错综经纬的精神。即章学诚所说的“通史家风”。他指出:“总古今之学术,而纪传一规乎史迁,郑樵《通志》作焉。统前史之书志,而撰述取法乎官《礼》,杜佑《通典》作焉。合纪传之互文,而编次总括乎荀、袁,司马光《资治通鉴》作焉。汇公私之述作,而铨录略仿乎孔、萧,裴□《太和通选》作焉。此四子者,或存正史之规,或正编年之的,或以典故为纪纲,或以词章存文献,史部之通,于斯为极盛也。”【11】章学诚对通史之源流演变做了详备的考辨,表现了他对通史著作的重视。他认识到通史著作在史学发展中的地位很重要:它们往往代表了成熟进步的史学潮流,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总结性史著。【12】因此,章学诚对开创此风的司马迁评价很高,称他是“范围千古、牢笼百家者”【13】。实际上,这种“家风”就是会通古今的学术思想传统。这种思想传统不仅促使历代史家撰写出很多以通博著称的史学名著,还促成史学家从理论上总结对史家修养的要求,使广博会通成为一代良史的标准。

班氏父子最早阐述了司马迁会通古今的良史之才。班彪说:“若迁之著作,采获古今,贯穿经传,至广博也。”【14】班固承袭父说,进一步评论道:“司马迁据《左氏》、《国语》,采《世本》、《战国策》,述《楚汉春秋》,接其后事,讫于天汉。其言秦汉详矣……亦其所涉猎者广博,贯穿经传,驰骋古今上下数千载间,斯亦勤矣。”【15】这不仅肯定了司马迁采集文献的广博,还指出司马迁贯通古今历史,而详于秦汉历史的特点。就是说,司马迁的博古是为了通今。班固撰写《汉书》,也继承了司马迁这一宗旨,说要“综其行事,旁贯五经,上下洽通”,“穷人理,该万方”,“函雅故,通古今”【16】。马、班并称良史,能通古今之变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如近人刘咸□所说:“二人有本学,善观变,知流弊,所以为良史”【17】。所谓“本学”就是历史学,史家可以从历史变动中,观察到历史大趋势,知道现实问题之所出,通于历史之变与当世之变,这正是通古今之变的根本宗旨,是史学之本,也是良史应有的素质。

这一撰述思想,在《隋书·经籍志》史部大序中就被总结为对史官修养的要求:“夫史官者,必求博闻强识,疏通知远之士……是故前言往行,无不识也;天文地理,无不察也;人事之纪,无不达也。”在这里,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撰史宗旨,成为评价良史的标准,从而使这种视天人古今、社会历史为一个统一整体的观念,更深透地渗入史家思想当中,成为许多史家的共识。

史学史上,明确地提出“会通之义”,并把它作为整个史学工作的原则和史家责任的,是郑樵。郑樵在《通志·总序》中,多处提倡“会通之义”、“会通之旨”、“会通之道”,其主旨一是重视古今“相因之义”,贯通历史的联系;一是重视历代损益,揭示“古今之变”。【18】在此观点下,他一方面推崇司马迁的会通,说他“会《诗》、《书》、《左传》、《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之言,通黄帝、尧、舜至于秦汉之世,勒成一书……使百代而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六经之后,惟有此作。”另一方面,他批评班固《汉书》断代为史,失却了司马迁会通古今之旨,他说:“自《春秋》之后,惟《史记》擅制作之规模。不幸班固非其人,遂失会通之旨,司马氏之门户自此衰矣……由其断汉为书,是致周、秦不相因,古今成间隔。”【19】显然,他这些观点是继承了司马迁“通古今之变”的历史思想。他撰著《通志》,也是以继承司马迁的会通传统而自居。他在《上宰相书》中说:“虽曰继马迁之作,凡例殊途,经纬异制,自有成法,不蹈前修。”【20】可以说,郑樵在历史观点和历史编纂学上较好地继承并发扬了司马迁的会通之旨。清人于敏中称赞郑樵:“爰自著此书,推天地之中,极古今之变,网罗数千载之典籍,而才与识足以贯之”,“可谓良史之才也”。

在郑樵认识的基础上,马端临以能否“会通”作为评判良史的标准,从理论上总结了司马迁成为良史的条件:

《诗》、《书》、《春秋》之后,惟太史公号称良史,作为纪、传、书、表、纪、传以述理乱兴衰,八书以述典章经制。后之执笔操简牍者,卒不易其体。然自班孟坚而后,断代为史,无会通因仍之道,读者病之。【21】

马端临认为,《史记》的会通,在形式上的表现是创立了纪传体这种综合体体裁,内容上能够容纳社会典章制度和古今历史盛衰之变。班固的《汉书》没有继承这一会通之道,因此,只有司马迁当得起“良史”的称号。这使以会通评判良史的标准更加明确了。当然,对于班固是否“会通”,我们可以从另一个含义上去理解,即是他的“上下洽通”。这一点,我们不必囿于郑樵陈说。

从总体上看,郑樵、马端临所说的“会通”就是要为历史社会变革描绘一个总的图景,在历史编纂学上则是把各家学术汇而为一【22】。这还不足以概括司马迁的会通之旨,其最重要的魅力还在于能在通的基础上体现一种“成一家之言”的精神。唐司马贞评“太史公,古之良史也”,就是因为他“渔猎则穷于百氏,笔削乃成于一家”【23】,就是说司马迁是在融会贯通百家学说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关于历史的思想体系,即历史哲学。这使他能够轻松地驾驭历史,表达自己关于宇宙、人生和社会的总体认识。这一点章学诚在《文史通义》的《申郑》、《释通》两篇中说得很清楚:“夫史迁绝学,《春秋》之后一人而已,其范围千古,牢笼百家者,惟创例发凡,卓见绝识,有以追古作者之原,自具《春秋》家学耳。”因而他认为通史所贵者,是“卓识名理,独见别裁”。这个要求与前面讨论的史识的要求是有联系的,是章学诚衡量史家成就的一个重要标准。

正因为“通”有这样丰富的含义和多方面的要求,真正能在实践中贯彻这一宗旨并不容易。古往今来的史学家大都有这方面的认识和体会。《四库全书总目》认为:“通史之例肇于司马迁……其例综括千古,归一家言,非学问足以该通,文章足以熔铸,则难以成书。梁武帝作《通史》六百二十卷,不久即已散佚。故后有作者率莫敢措意于斯。”【24】尽管如此,历代史家仍为继承这一传统孜孜以求。自章学诚提倡“通史家风”以来,研究和撰写通史就成为20世纪很多史家的愿望和追求。梁启超指出:“总史”的成功,需要几十人分头进行研究,经过“横集”和“纵集”,再汇集起来,才有可能成功。【25】范文澜编写了《中国通史简编》,对通史编纂之难深有体会:“通史的工作是这样的艰难,要认真做好通史,就必须全国史学工作者很好地组织起来,分工合作,或研究断代史,或研究专史,或研究少数民族史……局部性的研究愈深入,综合性的通史也就愈有完好的可能。以局部性的深入研究来帮助综合性的提高,以综合性的提高来催促局部性的再深入,如此反复多次,庶几写出好的中国通史来。”【26】白寿彝追踪前辈学者,不仅在理论上阐释了我国古代史学会通的传统,还在实践中加以贯彻,他主编的《中国通史》可以说是几代史家编纂中国通史的总结性和创造性结合的巨著。这也是我们现代史家对司马迁会通传统的继承发扬。

同类推荐
  • 穿越之三国世传

    穿越之三国世传

    一名叫星辉的宅男在家里碎觉的时候,一个雷从天而降一下子劈中电线导致主人公穿越到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
  • 抗日堡垒张家营

    抗日堡垒张家营

    《抗日堡垒张家营》这本书,正是中国人民展开全民抗日战争中的一个缩影,也是日本侵略者陷入中国人民全民抗战的汪洋大海中的一朵浪花。
  • 锦州匪事

    锦州匪事

    民国时期的东三省一片匪气,东北王张作霖更是以匪出身。若是隔着两代往上数,村村都有匪,他们又有一个皇而堂皇的名字,保安队。还记得小时候,最爱听爷爷给我讲匪的故事,尤其是那个布满了传奇色彩的,锦州西,大凌河,班吉塔一代的侠匪——沈云鹤。
  • 穿越在旧石器时代

    穿越在旧石器时代

    一个探险者,驴友,野外生存专家穿越在距今1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设置陷阱捕猎、编织渔网捕鱼、利用晒、煮法制盐、烧制陶器、种植五谷、圈养畜牧、......,创造文字、冶练青铜、建立旧石器时代最强大的军队、征服部落、建立帝国、创建文明。发迹于清池川,崛起于伊洛河,攻略河洛,向东逐鹿中原,向西西进关中平原,向南将文明发展到长江流域,建立一个疆域远大于商周,拥有高度文明的帝国。这是一本关于在旧石器时代种田、创造、征服、帝国、文明的爽文!请大家点击、收藏、推荐个。
  • 清史通俗演义

    清史通俗演义

    本书是以史实为主线,叙述了清朝的如何兴起与如何衰亡的全过程。
热门推荐
  • 马祖道一禅师广录

    马祖道一禅师广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血色边际

    血色边际

    随着21世纪的到来,资源的匮乏,环境更加恶劣……人类的欲望更加膨胀,似乎是上帝的安排般不可避免地遇上了大灾变,让他们裸露的人性经历一场优胜劣态(自然灭减),一切都开始产生微妙效应:少女、巨富、医生、囚徒……,如何守住最初的美好还是在选择中放弃,他们会怎样面对这个时代独特的“馈赠”呢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少年的奇幻旅程

    少年的奇幻旅程

    选自《20世纪·成神传》,此人生来一屌丝,平时只好打游戏,一次莫名穿越,从此在异界大陆中一路成名。并且不仅仅一个位面记载过他,他也是位面之中的旅行者,不管到哪里,总会掀起一片风雨……
  • 带着仙炉闯异界

    带着仙炉闯异界

    和儿媳妇那副定额特厚哦漏Dior诺给外婆个月1肚饿楼Dior多
  • 奇方类编

    奇方类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追寻你的脚步tfboys

    追寻你的脚步tfboys

    成长之路,有烦恼,有快乐,但这一条路,我们来陪你们走下去,记住别跑太快,我跟不上你的步伐,别跑太远,我怕我找不到你!
  • 《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莫理循:直击辛亥革命

    《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莫理循:直击辛亥革命

    本书首次从原版《泰晤士报》翻译了莫理循作为该报驻华首席记者,在辛亥革命时期,第一时间发出了一系列的报道,旨在为研究辛亥革命提供新的史料。这些报道反映了莫理循对辛亥革命以及当时中国的认识,既客观地介绍了莫理循对中国改革和革命的如实报道,也显示了他支持袁世凯的一贯作风,还可以看出英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国问题的干涉,比较集中地展现了莫理循外理中国与英国关系的过程和内容。为了帮助读者更理解莫理循与辛亥革命的关系,书中收录了窦坤的研究论文“莫理循与辛亥革命”,还摘录了部分莫理循在辛亥革命期间的通信。
  • 假如青春不伤感

    假如青春不伤感

    “暖暖,回去以后要好好呆在那儿,别乱跑,等我长大了去找你,继续保护你。”“直到我死去?”“不,直到我死去!”……“我来找你了,你在哪儿?”余炀&古淼―――――――――――――――――“我们会一直这样下去么?”“或许啊。”“那就让这个或许的时间长点吧。”“嗯。”……“林暮,祝你幸福!”林暮&薇淄
  • 每天都有人跟朕抢皇后

    每天都有人跟朕抢皇后

    在连续的噩梦成真后,霍端敏决心凭借自己的力量扭转乾坤。严格贯彻“三不要”原则!一不要:不要让霍家树大招风到皇上动手,谦逊低调才是正经!二不要:不要上演可以预见的九子夺嫡悲哀。娃娃教育要趁早!三不要:不要与后宫的美人勾心斗角了,其实大家都是可怜人!至于皇上什么哒,他原本就不爱她,相敬如宾好了!皇上:朕也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