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72800000056

第56章 《科举、高考与社会之关系研究》序

中国曾经是一个科举社会,现在则是一个考试社会。

科举社会是指科举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结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科举的影响无所不在的社会,也可以说是指教育和文化活动都以科举为中心、以科举为取向的社会。本来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种门第社会,自从隋唐实行科举考试制度以后,到宋代逐渐演变为一种科第社会,人们的社会身份和地位的高低不再以血统和出身为划分,而代之以是否考中科名并以科第的高低为依据。中国的科举社会曾存在了上千年,1905年废止科举,标志着科举社会的终结。

然而,科举被废,并不意味着考试可以长期被废。考试选才还以各种形式存在于中国社会。中国做事向来讲人情、关系和面子,为了制衡讲究人情关系的消极影响,解脱人情困境,防止人情和关系泛滥,古往今来都需以考试作为社会生活的调节阀。尤其在提倡公平竞争的时代,各行各业还越来越多地采用考试手段来测量、评价人才,因此现代中国又逐渐走向一个考试社会。考试社会是指重视考试、考试种类繁多无所不在、考试在社会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的社会,或者说是考试影响举足轻重、从选才到评价都十分倚重考试的社会。在考试社会中,人们与考试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一个人一生中要经过大大小小许多次考试。而一些重要的考试,尤其是选拔性考试,往往是向上提升的阶梯或跳板。通过考试的人,有可能实现社会流动,主要是社会阶层流动。

科举造成较大的社会流动究竟是事实还是错误印象,历来存在不同看法,中外学术界曾作过大量的研究,形成了科举学中的一大热点和公案。美国学者对科举与社会流动问题的研究尤为热心,甚至认为近数十年来,科举是否促成了充分的社会流动是科举研究的重心。

在传统社会,科举是平民百姓的出头天。如果说贡院犹如考试地狱的话,那也是通向古代人间天堂的考试地狱。在前科举时代,寒士几乎没有出头的机会。西晋时著名文学家左思的《咏史》诗云:“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摄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这形象地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社会情况。而到科举时代,则有“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榜上名扬,蓬门增色”等说法,这不仅是统治者对读书人的利诱和鞭策,也是当时科举造成社会阶层流动的历史的真实写照。“山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的格言,“家贫、亲老,不能不望科举”的说法,反映的都是科举时代贫民子弟通过科举改变命运的期盼与史实,也典型地反映出陷入贫穷状态的书生指望靠科举实现社会流动的心理和希冀。不管科举造成的社会阶层流动到底有多大,有一部分社会下层的人通过科举考试跻身社会上层总是不争的事实。“范进中举”的故事,确实生动地描写了科举时代某些文人的可笑之处,但很少人意识到它同时也反映出“中举效应”的积极方面,即通过科举可能出人头地,可以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走出社会底层。

考试制度的好处有不少,其中之一是求自己而不求他人。采用其他选才方式往往需求人,而求人最难,要看别人脸色,且成功与否操决于他人;考试则提供一个反求诸己的机会,能否成功主要靠自己的努力,因此考试选才制度能够促人向学、催人奋进。在中国这样一个重视人情与关系的社会,靠个人奋斗有可能改变命运跻身主流社会的途径并不多,古代科举和现代高考便是难得的少数可能使人苦读出头的途径和制度。对于这样重要的制度,中外学术界作了许多研究,尤其是对科举与社会流动的关系,更有大量的实证研究成果。但是,相对于问题的重要性和资料的丰富性而言,可供研究的空间还十分广大。只是要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有相当的难度。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长期以来将考试研究作为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尤其是成立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之后,更是全方位地研究考试制度和科举学,许多博士和硕士学位论文都以科举或高考研究为选题。郑若玲博士在潘懋元先生和本人的指导下,在多年研究考试制度的基础上,选取“科举、高考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专题,既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又有明显的现实意义。只是要完成这一任务,殊为不易。例如,面对420册《清代朱卷集成》中的8000多名科举人物的五代家世进行统计分析,就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作者不畏艰险,甘坐冷板凳,终于将其统计清楚,并作了深入的分析,这大概是全文最主要的学术贡献之一。当然,文中对厦门大学学生家庭阶层的调查、对考试公平的理论、考试与社会的关系的分析也很有价值。为此,2006年博士论文答辩之时,该论文获得了十余年来本单位继李兵博士之后第二位全优的评价,这在近百位博士毕业生中,诚属凤毛麟角。

学问有大小之分,论文也有大小之分。小论文或普通的论文从内容到篇幅都很一般,而文科的大论文则属于大块文章,往往研究论题、过程投入、文本篇幅都较宏大,有的还体现一种大智慧、大气魄。如果由大论文作为部件构成的著作,自然是大著作。当然,论著的价值主要不在其篇幅,而在于其学术含量和研究难度。要有所创新,非得多看第一手资料不可,至少是同行中第一次引用的资料。不一定都要古籍资料,例如,若在考试研究界或科举学界第一次引用社会学、政治学界的相关理论,第一次引用直接从外文论著中翻译过来的科举或考试方面的资料,也属有价值的内容。若玲博士颇有灵气,且中英文俱佳,在考试研究方面已初有建树,又有本书为升华之阶,若持之以恒,当抵大成。

治学应怀有“三心二意”,即专心、恒心、信心和坚强的意志、创新的意识。学问之道无他,能达此三心二意之境,足矣。

(本文为郑若玲著《科举、高考与社会之关系研究》序,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出版)

同类推荐
  • 裸舞

    裸舞

    本诗集已于2004年由重庆出版社出版,《星星》诗刊系列文集之一。
  • 新编文学理论

    新编文学理论

    本教材以中西重要的理论家和理论观点为关键点,论述文学理论几千年的发展历程。本书体例新颖,包含多个具有创新色彩的模块,注重学生的学习感受。
  • 灯下漫笔:鲁迅诗文选

    灯下漫笔:鲁迅诗文选

    本书所选的鲁迅散文稍稍远离了他耿直、犀利、斥责黑暗现实的主色调。它记录的是鲁迅对于人生的思考与反思。
  • 启蒙与格物

    启蒙与格物

    近几年来,编者闲暇无事,先后浅读了一些古今中外的经典著作,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视点,选择了一些名段和警句,写下了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然后又分门别类地进行归纳整理,找到所需内容,将它分为圣贤论“立志”、“成业”、“治学”、“修身”、“齐家”、“处世”、“为政”、“人生”、“养生”共九个部分,编纂成册,约达30万字,以便自己经常温习,并与亲人好友共勉。
  • 天正蒙蒙亮

    天正蒙蒙亮

    《天正蒙蒙亮》主要收录了思念、恋你、爱情曲、雨中有只蝴蝶、玫瑰与雨露、爱之湖、爱的印象、太阳雨、当阳光再次照亮我梦的胸膛、我愿笼罩在你爱的光环、喜欢你那撅嘴的样子、小溪淌着爱情的曲调、在树下我听喜鹊歌唱、这一个眷念我永远珍藏——献给爱的赞歌等内容。
热门推荐
  • 亿万总裁心头宝

    亿万总裁心头宝

    三年前,论及婚嫁,他却突然失踪了。三年后再相遇,他设计让自己欠下巨债,“还不起,好啊!做我私人秘书外加小女佣!”她咬牙切齿含泪忍着,她给他放洗澡水,她给他沐浴更衣…….什么?还有后续?白伊然终于火山爆发撂挑子走人,“老娘不干了!!”而本文男主角,我们的慕大少只是冷眸微眯,语气冰冷,“白伊然,老子定的有戏规则,什么时候轮到你操盘了?”
  • 创世神决

    创世神决

    乞丐如何俘虏各种美女,为了保护她们走上一条霸者之路
  • 府君存惠传

    府君存惠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那些年的记忆之初中

    那些年的记忆之初中

    那些年我们一起军训,一起上课,一起搞怪。一起伤心。
  • 使辽语录

    使辽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八零:肥妻,逆袭吧!

    重生八零:肥妻,逆袭吧!

    她是大夏女将军,一睁眼却成了两三千年后的肥村姑,脾气太坏、武力太强、作孽太多要改造?只得放下屠刀卸甲归田,造福社会奔小康。改造三目标:一是气质模样贵比千金,二是性格“温顺贤良”桃花满开,三是增福增寿增福贵。手握空间福缘录,只要福缘够,有山有水有幸福。……将军的终极幸福指标:“我要的男人必须脸白肤嫩屁股翘,三从四德不能少,还需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进得卧房,琴棋书画样样不得了……”“我行吗?”某男脸黑。
  • 伊恋湙生

    伊恋湙生

    也许是命运注定,她逆世穿越到这只为他,笑看生死情缘。独自伤悲。也许是命运注定,他出现在世上只为她,却看多少离人,忧自流泪。
  • 烧包的幸福生活

    烧包的幸福生活

    罗良没有梦想,如果有,那便是将所有天鹅全部吃下!于是凭借一身“雕虫小技”,他开启了热血而香艳的烧包之路!不管是毒枭女皇还是冷艳警花又或者是巨富千金,只要是天鹅,这烧包都要全部吃掉!
  • 校花的极品男友

    校花的极品男友

    初中都没毕业、一直在小镇上偷鸡摸狗的不良青年王飞,突然以插班生的身份进入威州中学高三C2班了,甚至还成了校花的同桌……
  • 空间之活在远古

    空间之活在远古

    现代女携烂大街的空间矜矜业业活在远古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