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70200000012

第12章 少年的我(5)

鸿鹄满志

1961年的秋天,天气似乎又晴朗了些,政治的风云也平静了些。

积极进取是唯有人才有的目标,上帝没有,动物也没有。轰轰烈烈的3年、多灾多难的3年、忍饥挨饿的3年,就这样过去了。在这3年里,作为学生,我们学也过来了,不学也过来了,不管成绩合格不合格,我们都初中毕业了。拿到毕业证的一刹那,我的思绪里充满了悔恨、惋惜、焦虑、惆怅:荒芜了3年的黄金时光,我下一步该如何前进?苦难明大道,饥饿知饭香。这时候,我愈加懂得读书学知识的重要性。学,我是一定要上的,但是,前面存在着道道难关,我应如何选择,又如何跨过呢?在1958年大吹共产风、大办教育时,突击创办了很多民中,1961年时,全县仅初中毕业生就有1000多人。而经过这3年的天灾人祸,国民经济却到了崩溃的边缘。那一年,国家要调整、巩固,教育也不例外,所以景泰一中只决定招收一个高中班,且不能超过45人。这样,我能否考上景泰一中的高中,就是一关了。我的家庭经济收入全依赖生产队,而生产队已经穷得不能再穷了,社员的口粮每年只能分到100多斤,牲口饿死得所剩无几,籽种年年都要借。大河里没水小河里干,家里更是穷凑合,二哥、三哥还要筹划着成家,家里拿啥供我上高中呢?这是第二关。但是,我要上学的决心是刀也砍不掉的。严酷的现实,别人的规劝,都不能使我动摇。既然心意已决,我就积极主动地参加了高中招生考试。幸好,我们兴泉民中的崔耕、芦守海和我等几位同学都考上了。拿到录取通知书时,我欣喜若狂,家里人看到我高兴的样子,也不好意思再阻拦。几位兄长还是通情达理的,经过商量,他们表示支持我读高中,大家都愿意勒紧裤腰带,过几年紧日子,把我从高中供出来。这时候的我已经是个明事理的大小伙子了,我向家里人保证,一定要发奋读书,和家人一道过紧日子,生活上只要我能活着读书,别无他求。我相信,只要饿不死,有骨头总会长肉的。我不相信我摆脱不了苦难,我不相信我会永远在贫穷中悲哀,我已经看到了前面迷人的色彩——我相信未来。就这样,我满怀鸿鹄之志走进了景泰一中的大门。

我憧憬着知识的殿堂,我向往着科学的园地。

景泰一中是在原来的景泰初中的基础上,1958年升级成的一座完全中学。学校坐落在景泰县城内西关正中。学校大门面向东开,门口就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大街。校门是青砖砌造,高大雄伟,门口的高台上雄踞着两尊石狮,象征着学校的神圣与尊严。走进大门,先有一个小院,院里只有门房和不太起眼的花坛;再进,过一走廊,就是一长方形的院落。正西方是一座高大宽敞的会议室,南北两侧有多间厢房,那是教师们的办公室兼宿舍,门前均有花池,有百花的鲜艳、有生命的绿色,这就是中院。和中院一样大小,一样布局的是紧挨中院的南北两院。中院的会议室门前通向南北两院的有两个青砖雕砌的六边形门,上方分别雕有“文化园地”和“科学基础”的阳文行书,强劲圆润,舒目雅致。南院是女生宿舍院,北院是男生宿舍院,泾渭分明。再往西进,就是一字四排东西走向的建筑,前两排是教室、图书室、阅览室、实验室,后两排则是男生宿舍和教工办公室兼宿舍。前排教室的西半截前面是篮球场和大灶所在地。西边是土城墙,上面挖开了一段,外边就是一片开阔的操场。景泰一中毕竟是全县的最高学府,所以,设施相对比较齐全,环境比较优雅,教师也相对资历深、学历高、水平高,真是人才济济,精英多多。

我们入校时的校长是王庆云先生,他是芦阳本地人,是解放前的地下党员,一腔爱国情,热心办教育。副校长是王治邦先生,他是甘谷人,是西北师大的老牌大学生,又是多年当校长办教育的专家。教导主任杨希山先生,他是景泰宽沟人,是兰州一中的老牌学子,也是多年的教育专家。我们的语文课由龚大绥先生讲授,他是景泰芦阳人,毕业于西北师大,当时怀着满腔的热情,一心想把景泰的教育搞上去,为国家培养大批的栋梁人才。他曾担任景泰初中校长多年,培养出的学生进入兰州的高中后仍是佼佼者,他的名声也因此早就在兰州教育界传扬了出去。他治学严谨,那时已是桃李成行了。1957年,他被错划为右派,曾调到永登五道岘任教。1961年秋天,他恰好又调回景泰,担任了我们的语文课教师。虽为右派,他教风不改,一如既往地严格要求、严谨教学,使我们受益匪浅。我的班主任是吴应昌先生,他教我们的物理课;化学课由张清泰先生讲授,他们都是1961年才从西北师大本科毕业的。任教伊始,虎气生生,给我们读书生活注入了不少活力。我们的代数课由王家录先生讲授,他是四川人,矮矮的个子、白净的脸面,说话快,板书快,走路更快,是一个思维敏捷、行动干练的老师。政治课和几何课由庞爱先生和胡秉和先生分别讲授,他们都是西北师大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的高才生,后调来给我们上课。可以说,给我们上课的教师都是精兵强将,而我们班的学生又是从全县选拔来的,从而形成了强将手下无弱兵的优势格局。教师乐意教,学生喜欢学,在学校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高中的3年,是我上学读书的黄金时代。那3年,我收获多多,终生受用。

我们班入学时录取了40多名,到高三毕业就只有32名了,这其中流失了十几名学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大多是生活困难,难以坚持下去。毕业的学生基本都上了大学,后来分布在各条战线,为国家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像李保卫、高锡、王自省、张生灿等都从政了,干得都不错。后来前两位晋升为了高干,成为正地级干部,一个是“封疆大吏”,一个是厅局主任;后两位则跻身于处级,成绩显著,口碑很好。而刘学仁、王建国、马登廉、尚辉英、洪锦梅、张承兰等都从事了教育工作,后来有的升为校长,有的成为高级教师,他们讲台耕耘几十年,桃李满天下。还有像杨天文等同学,后来成为了高级工程师,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国家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更有一些同学,像孙玉龙和我等人,从事了私营企业的创业和发展,现在也都有了一定的成就。我这里仅是随便举些例子,说明我们班的学生,在高中阶段,赶上了国家形势开始好转的大气候,基本能坐下来读书了;遇上了敬业精神很好的一批老师,我们真正地受益了。但是,3年的学习过程中,我还是遇到了不少困难和挫折,碰上了不少帮助过我的人,我也尽力帮助过一些人。

由于我在小学、初中阶段读了一些书,文科我学起来倒也轻松,理科则不然,初中时我们的理化课基本上没上过。到了高中,猛然要接受高中的理化知识,起初就跟听天书没两样。这对我形成了很大的压力,我得比别人付出成倍的努力,既要补学初中的课程,又要接受高中课本里的新知识,确实难度很大。但是,经过一年的刻苦努力,在老师的耐心教导下,在同学们热情的帮助下,我总算没有掉队。到了高二、高三,我就和同学们齐头并进了,取得的成绩往往都是比较满意的。

1961年以后,尽管国家的形势开始好转,但三年自然灾害的后患积重难返。当时物资奇缺,生活与读书的困难仍然不少。吃饭要粮票,发给吃国家粮的人的粮票每人每月只有20多斤;穿衣要布票,每人每年发放布票2尺3寸,不够做一件裤头;肉食、蔬菜之类的副食品更是奇缺。实际上,全社会当时都处在度荒过活的岁月之中。老师们每月几十元的工资,基本上都想办法买一些能吃的东西填肚皮了,然后鼓足精神给我们坚持上课。王治邦校长家孩子多、拖累大,吃的非常紧张,他了解到我在社会上人缘好,就托付我帮他搞些蔬菜之类的副食。出于尊敬和同情,我就满口答应了,但丝毫没有把握。星期天,我就到响水姑姑家去,把情况给她说了。姑姑也很同情,把几辫干白菜让我背去给王校长,没要钱。姑姑是个有远见会过日子的农村妇女,她每年秋天把吃不完、腌着剩下的白菜都辫成辫子,挂在房檐上晾干,待来年春天缺菜时再煮着吃。王校长见到干白菜后非常高兴,坚持要我把钱带回去给姑姑,而且还一再叮嘱,此事不宜张扬。王校长已被历次运动整害怕了,所以不敢造次。

老师们的日子是如此不易,学生们更是困难重重。我们当中,像山区来的张兆才、王自省,还有龙湾的张生灿等,家里所处的自然区域和生活条件都稍微好些,经常还有些炒面之类的东西来充饥,而来自兴泉、芦阳、五佛等地的学生,像我和崔耕、芦守海、孙玉龙、李皋、高锡等同学的吃粮都很紧张,个个面黄肌瘦,人人都懒得到户外去活动。我们家每月只能供给我30斤口粮,我一天只能安排吃两顿,早晨空腹,中午、晚上各吃半斤。中午,大灶供应半斤杂粮馍馍,我再盛一大碗开水,边走边吃,走到教室时,我就吃光、喝尽了;晚饭是一大碗糊糊汤面条,里面调些甜菜叶子和包菜叶子,叶子上蚜虫成堆,也只能闭着眼睛喝下去。我这样一个大小伙子,一天一斤的口粮,只能是充饥,哪能饱腹呢?有时,我们实在饿得不得了,几个人凑上几角钱,到人民饭店花一角五分钱买上一碗大烩菜,解个馋,过过饱腹的瘾。一到星期天,我就非要跑到姑姑家吃顿饱饭不可,不然就坚持不下去了。每次在姑姑家吃完那顿饱饭后返校时,姑姑还要给我带上些炒面、萝卜干、白菜根之类的副食。如果是秋天,我每每带来些吃食,都要分给同学们分享,特别是一些生活困难的同学,共度艰苦生活,我们也借此共享青春的快乐。我们在一起,生活是苦一些,但学习的劲头还是很足的,大家似乎看到了美好的前景,都想用刻苦的精神把在3年灾害中丢失的损失找回来,所以,我们都在忍饥挨饿、不失时机地努力学习。

记得上高一初始,我由于只有盖的被子,没有铺的毡褥,就和朱万东合伙住在芦阳西门外的付姓舅舅家。万东带一条双人毛毡,我俩就够铺了。当时,姑姑的大女儿——我的表姐已嫁到了付家,是我舅舅的大儿媳妇,有她操心给我们把炕煨热,冬天虽不生火,我们还是很暖和的。为了搞好学习,我和万东制订了个计划。每天早晨,我们鸡鸣时就起床,赶在到校前背会一篇古文,晚上睡觉前再背一首诗词,到校后则随班正常上课,绝不误课。这样,我们在舅舅家住的这一学期,背了一些古典诗文,更加夯实了文学基础。第二学期开始后,我们就搬到学校住校了,一则长期住亲戚家不方便,二则本班的同学都熟悉了,我没有毡褥的困难,同学们互相照顾,很容易就解决了。

一个能为别人排忧解难的人,哪怕是一丁点儿小事也能倾心相帮的人,肯定是一个胸怀博大、充满爱心的人。在高中上学阶段,我在班上人缘很好,同学们有啥难事,或者老师们有啥难办的事,都愿意给我说。高一时期,马昌铨和我走得很近,他有一次因偶然的过失,公安局要罚他40元,到哪里去找40元呢?我知道后,主动找其他人给他拼凑着借了20元(20元在当时相当于我一年的学费),他的兄嫂们又周济了20元,才免受囹圄之苦。从此之后,他对我更加相信,更加感激,也常常邀我到他家去做客。尽管困难,我一到他家,他们有啥就叫我吃啥,甚至有些奇缺的东西,如果少就只留给我吃。他的母亲更重情谊,待我如待亲儿子一样。后来,我步入社会,常常挂念着这位老人,总想找机会报答报答,但是天不遂人愿,等到我的日子像样了,她老人家已经归天了,这是我很遗憾的一件事情。后来,马昌铨由于多种原因辍学了(生活困难是主要原因),我就鼓励他学做木工,这个活儿比较稳定,又是技术活,总比跟着牲口屁股今天到这儿,明天到那儿任人摆布强些。我三哥给了他一些指教,又给他送了几件工具,后来他竟成了木工名师了,当然他本来就很聪明。这样,他能凭手艺吃饭,我为他而高兴。

一个人的性格可以决定他一生的命运,一个人的心胸也能决定他的成败。勤奋求进是我性格的主流,乐于助人、善于交人是我的天赋。到了高中阶段,我的个性愈加成熟了。那时家里每月只能供给我30斤口粮,零花钱和买学习用品的钱家里很难供上,除了学校每月评发给些微薄的助学金外,其余的费用就得我想办法自己挣了。好在当时也提倡勤工俭学,我就利用寒暑假、星期天,找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儿,力图自己挣点儿钱,以减轻家庭负担。一次偶然的交谈,我找到了一个挣点儿小钱的机会。这也许是缘分,或许是上天给我这苦命人的恩赐吧。但是最根本的是,机遇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我在兴泉学习画画的功底用上了。我在兴泉小学时认识的照相师傅刘长江,给我提供了这个机会。刘长江是县照相馆的师傅,他每年都要到兴泉乡下照相一到两次,而他每次来由我帮他租住我们邻居李家的房子。他一到来,我就抽时间帮他清扫卫生、提水,帮他干一些杂活儿。他待我很好,有时他教我洗洗照片,有时我帮他抬抬机器什么的,我们成了忘年之交。我上高中时,他常约我到照相馆去玩,在那里我有时也给他帮些忙。当时,社会上已经开始流行彩照,可是景泰照相馆,馆小底薄,还没有推出这项业务。他和我谈了此事后,我主动提出给黑白照片上着色。他没有这方面的知识,我提出帮助他试试,成功就干,失败就算了,他同意了。我用小学时在连环画册上着色的技巧,试着干起来了,但是,相纸和画册的纸质有别,着色还不太容易。我反复试验,摸索着把照片用热水泡一会儿,再晾到近干,然后再把颜料轻轻地涂上去,就这样大胆地实验着,效果出来了,居然成功了。经我着色的照片,漂亮好看,还不易褪色。刘师傅很高兴,我也很兴奋,皆大欢喜。这样,我就和刘师傅合作,每张照片上我着了色,再打上蜡光,他加收5分钱,给我3分钱。现在看起来,3分钱微不足道,可是在当时,那可是我勤工俭学的可观的收入了,它解决了我的学习费用。如果不是这些办法,很难想像我能够高中毕业。

这件事,在社会上影响也很大。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年轻的姑娘小伙子们,谁不想有几张漂亮的着上色彩的照片呢?为了保证能把高中读完,除了给照相馆的照片着色外,我还和沈文栋结对,给县文化馆每月出一期墙报。沈文栋写得一手好字,我的画画手艺也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两相结合,画画写写、写写画画,既展现了我们的才艺,我们每人又可每月得到5元的收入。这样,我们的学习费用就稍微宽余些了,尤其是我。这些都是我求学路上的主要的经济来源。我得感谢提供给我助学机会的这些好心人,我也感谢和我合作过且帮助过我的人。

勤工俭学的的确确助我读完了高中,更切切实实地锻炼了我走向社会的能力。勤工俭学给我最大的收获是,使我从本质上理解了《国际歌》里的那两句唱词:“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全靠我们自己!”

1964年的夏天酷暑难熬,暴雨频泻、洪水猛冲,喜集水的铁路大桥也被冲出了险情。我们临近高中毕业了,同学们都在纷纷探讨报考什么大学,寻求自己步入社会和实现理想的路径,而这时候的我,心里像扎了根毛毛刺,瞻前顾后、焦虑不安。我多么渴望也能进一所大学,继续深造,学有所成。但是,家庭环境的现实使我太犯煎熬了。我那原本就在风雨中飘摇的破碎家庭,经过那3年天灾人祸的折腾,现在更加贫困不堪、朝不保夕了。大哥、二哥都已成了家,而且都有了嗷嗷待哺的孩子。由于家里没有房子住,二哥租借了别人家的一间小伙房暂住,而房主家还要同时在这间小伙房里做饭。尽管两位哥哥都很能干,也很勤俭,但只能眼巴巴地靠生产队的收入养家糊口。当时的生产队也已是困难重重,举步维艰了。社员的口粮,每年只能人均分得200来斤;干一天农活,年终所得的报酬也就是几分钱或一角多钱,许多人口多劳力少的家庭,年终一结算,倒欠着生产队的。极“左”思潮阴魂不散,社员家庭一旦搞些鸡、猪、兔之类的养殖业,就被当作资本主义的私有尾巴,遭到批斗和没收。那个星期天我跑回家,本想和兄嫂商量报考大学,但一看到家里的惨景我就心灰意冷了。我进门第一眼就看到大哥、大嫂的两个孩子——小侄儿和小侄女,他们眼睛圆圆的转来转去,端详着我的上下和两手,渴望能从我的手中得到甜蜜和幸福。一瞬间,他们像小蝴蝶一样扑到了我的怀里,四爸四爸地叫个不停。他们渴望,他们企盼,他们亲昵的依偎在我的怀里,好像我是他们的大救星似的,我赶紧把口袋里装的几块糖塞在了他们的小手里。抚摸着他们黑黑的头顶,看着他们黄瘦的面容和身体,我的心中不禁泛起阵阵心酸。多么可爱的孩子啊!他们为啥也要跟着大人遭受这种苦难呢?就这样,我那本来就脆弱的心经受着残酷现实的一次又一次的撞击,产生着一次又一次的阵痛。我在思考着,我在等待着。天黑了,大哥、大嫂拖着疲惫的身子,有气无力地走进了院子。两个孩子立即扑进了妈妈的怀里,哭闹着要吃要喝。嫂子顾不上洗一把脸,又立即抱柴禾生灶火,赶紧给孩子做饭——拌糊糊。日头落尽了,夜幕扯下来了,白发苍苍的老父亲才步履蹒跚地背着一捆柴草回到了家。他虽然只有60多岁,那一刻却显得格外的苍老和憔悴,进门来一句话也不说,只是蹲在炕沿上抽旱烟。大嫂做的饭熟了,我们每人端着一大碗糊糊在喝,两个可爱的孩子吃着碗里的,还伸长脖子看着锅里的。大人们都放下了碗,等孩子们吃饱了再说,如果还有就再吃一点,没了就算饱了。看到这些情景,我辛酸的泪水不断地往肚子里流。我想到在学校我每天吃到的一斤粮,都是家里人从牙缝里抠下来的,心里感到无比惭愧,我一个顶天立地的大小伙子,怎能再向兄嫂们伸手呢?我把要上大学的要求咽回了肚子,再也没有脸面提出来了。

面对现实,我痛下决心。人不能太自私,该自立的时候就要自立。我要自立自强,凭我的志气,凭我已有的知识和能力,走自己的路。记得有人说过,不是学好了再干,而要干起来了再学,边干边学。我把想法告诉给了家里人——我不上大学了,家里人都觉得很惋惜,但又无可奈何,只能“相顾两无言”。

有位哲人说过,人活在世上,只为自己幸福活着的人低劣;为别人幸福活着的人高尚。我将要步入社会了,我要以自己的能力,努力为社会做出贡献,要争做一个有益于他人的高尚的人。

注释:

【1】米星柴、烟葫芦柴均为西北特有的野生烧柴用草。

同类推荐
  • 妙引宋词好口才

    妙引宋词好口才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块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典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词,诗歌的一种。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始于隋,定型于中晚唐,盛于宋。隋唐之际,从西域传入的各民族的音乐与中原旧乐渐渐融合,并以胡乐为主,产生了燕乐。原来整齐的五、七言诗已不适应,于是产生了字句不等、形式更为活泼的词。
  • 职场"彩虹族"的美丽宣言

    职场"彩虹族"的美丽宣言

    本书以“激励读者,传递幸福”为理念,给每一位职场朋友指明了实现幸福人生的方向和途径。书中内容包括:“彩虹”职员有色彩屹立职场,适度减压彩虹族职场上的习惯宜忌等。
  • 女孩一生要结识的100位名人

    女孩一生要结识的100位名人

    本书从不同角度剖析当今社会最杰出的100位女性,阐述那些别具一格的成长,以及她们成功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旨在让渴望美好、渴望幸福、渴望成功的女孩们感受精彩的时候,也能融入其中,激荡起属于自己的青春气息与时代风云。
  • 思考致富(智慧生存丛书)

    思考致富(智慧生存丛书)

    很多人都有一个弱点,就是以自己的成见来测度一切人、事、物。这本书的读者当中,仍有一些会坚信他们无法思考致富,因为他们的思考习惯已沉浸在贫穷、缺乏、失败和不如意之中。而无法自拔。本书就教读者转角思考遇到财富!
  • 做事有尺度 做人有气度

    做事有尺度 做人有气度

    《做事有尺度做人有气度》主要分为两部分,上篇告诉你如何把握做事的尺度,下篇为你阐述如何拥有做人的气度。书中采用大量贴近现实的案例,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阐释了做人做事的智慧,是你学习做人做事智慧的最佳用书!
热门推荐
  • 凌天苍穹

    凌天苍穹

    王朝皇子,楚歌学棋五年,终得成果。森脉历险,巧得机缘,“一扇门”化重剑龙渊,识毒经神典,炼神功。一重剑,斩出大千万恶,成千古奇才。千万生死劫,依斩!
  • 围城之中

    围城之中

    饥肠辘辘的他吃下最后一餐,稀里糊涂得到了一种能力,他被拉入一个一个组织,结识他的兄弟,恢复了一个世界。
  • 八月盛宴

    八月盛宴

    《八月盛宴》内容主要分为“八月盛宴”、“丢失”、“转椅”等章节。
  • 流星雨的未来

    流星雨的未来

    对手对于一个青春懵懂的我们,能让我们共进退,共同欣赏彼此优缺点,彼此竞争,最终两者变得更强。这在中华几千年的伟大历史人物中也不少见,然我们一起去看看主角贾星和流苏的那些难忘、好笑青春往事吧!
  • 唯我道缺

    唯我道缺

    世界之初大道之始,无数天骄豪杰问鼎巅峰,征战天外,为人族开创生息之地。域外魔物打爆大道,从此道失,人族从此式微,至强已逝。从此仙盛,武缺。
  • 转世之孽缘回归

    转世之孽缘回归

    混沌之女,千年转世,被视为妖孽!艾玛这眼神无力吐槽。每晚做着同一梦,梦成现实遇少年,腹黑贫嘴死缠烂打,生活倍儿精彩。看在你这么辛苦的份儿上,本姑娘就委屈自己,勉强收了你!
  • 嫡女重生之皇子难缠

    嫡女重生之皇子难缠

    一觉醒来,发现自己不仅穿越,还被所谓的亲爹送进青楼,推入火坑,很好!待本小姐回府斗渣爹,斗平妻,斗姨娘,斗小妹……尽显嫡女风范!当她深陷苏府后宅各种勾心斗角之中时,高贵腹黑,如同谪仙一般的美男子,却如跗骨之毒般缠了上来,美其名曰——报救命之恩?!她不厌其烦,将他给的信物玉佩一丢,皇子大人,求放过!他,一身才学惊才绝艳,本是大兴最为尊贵的男子,却遭人算计养在臣子家。嫡母不容,兄弟嫉妒,沦为商人身。可韬光养晦,锋芒尽敛,却逃不过嫡母不容,兄弟妒忌以及那无休无止的追杀。他拥有最温柔的外表,却有着一颗最冷漠的心,直到……遇到了她,照亮他生命的那一束阳光。
  • 元逆苍天

    元逆苍天

    一位现代人在一次意外之中,竟意外穿越到元气大陆。在这里,实力才是一切……他天品元脉觉醒,踏上征途,逆乱苍天……
  • 繁花千里一日开

    繁花千里一日开

    她问“他们都说咱俩是红花配绿叶,那我是红花吗?”她低头看看自己一身绿纱裙他上下斜眼打量她一番“啊远,你想多了”她“…”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