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65400000016

第16章 和平之光:向戌弭兵

在晋楚八十多年的争霸中,受害最深的国家首推郑国,其次则为宋国。宋国是一个和平主义思想泛滥之国,两次弭兵运动均由宋国发起,实有其思想根源。然而第一次弭兵,仅三年就宣告失败,鄢陵之战的爆发使晋楚又一次全面对抗。

第一次弭兵的失败,是因为晋楚两国分别称霸于北方与南方的格局并没有改变。然而此后三十年,齐国与吴国的崛起,削弱了晋和楚两国的势力。齐国一方面支持栾盈在晋国发动叛乱,另一方面出兵入侵晋国,一度令晋国疲于招架;南方的楚国比晋国更窘迫,吴国接连入侵,严重威胁到其国家的安全了。

晋和楚两大超级强国的首要目标,已不再是打垮对手,而是巩固自己原有的势力范围。如果这两个国家继续对抗,只会给齐国和吴国等国家带来更多的机会。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第二次弭兵运动才成为可能。

第二次弭兵运动的倡导者是宋国的向戌。

向戌是春秋时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早在公元前576年时他就担任宋国的左师,相当于左丞相。到公元前546年,他在这个职位上已经整整三十年之久。向戌在担任左师这一段时间里,宋国的外交政策是坚定不移地跟随晋国。他与晋国高层关系极其密切,以至于晋国特地发动一场消灭偪阳的战争。其目的就是将偪阳送给向戌,作为他的私人采邑。

向戌之所以有第二次弭兵的构想,主要是因为国际政治形势的变化。

公元前548年,晋国元帅士匄年迈退休,“赵氏孤儿”赵武接任元帅兼首相。

赵武上台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削减各诸侯国向晋国应缴纳的贡礼。在士匄掌权时,由于晋国爆发栾盈叛乱,对外则频频用兵于齐国。从而导致国库空虚,不得不加大盘剥中小诸侯国的力度。

可是如今赵武却主动减轻诸侯国的负担,这件事值得玩味。

赵武之所以在财政上采取紧缩政策,乃是基于对国际大势的分析。在会见鲁国大夫叔孙豹时,赵武透露了个人想法。他认为晋国以后的战争会比较少了,一则是因为齐庄公被杀后崔杼当权,积极与晋国和解;二则是晋国希望与楚国多沟通交流,避免新一轮的争霸战。

实际上赵武敏锐地意识到,在多极化的背景下,晋楚两雄争霸的时代一去不返了。

赵武的表态让向戌看到了和平的希望,他马上积极投入弭兵运动的准备工作。向戌很有外交天赋,他不仅与赵武关系密切,同楚国令尹子木交情也不错。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弭兵,促成国际和平。这是一个伟大的理想,向戌开始为这个伟大的目标而四处奔走。

作为一名资深的政治家,向戌心里很清楚要实现大国间的弭兵,首先要征得晋国人的同意。公元前546年,向戌首先出访晋国会晤晋国元帅赵武,将弭兵的设想全盘托出。

向戌的弭兵计划得到了赵武的欣赏,他召集晋国高层官员开会商议,韩起在会议上发言:“战争是劳民伤财的事情,对小国来说则是灾难。现在有人倡导弭兵,尽管不一定因此而实现和平,但是我们还是要积极响应。如果我们拒绝了停战,而楚国人接受停战的主张并以此来号召诸侯,那么我国就会失去盟主的资格。”

韩起的观点,得到与会者的一致认同,晋国执政赵武宣布接受向戌的弭兵提议。

之后,向戌又马不停蹄到楚国访问。

对弭兵的建议,楚国人求之不得。楚国的威胁已不再是北方的晋国,而是东方的吴国。与晋国实现弭兵正好可以将力量集中于东部,全力以赴解决掉吴国,楚国人很爽快地答应了向戌的请求。

晋和楚两国政府都同意弭兵,向戌备受鼓舞。为了这个伟大的使命,他不辞辛苦,又奔赴齐国。但是在齐国,向戌却遇到了麻烦,齐国政府在弭兵之事上犹豫不决。

齐国人有自己的小算盘。

自从崔杼弑齐庄公后,齐国与晋国媾和。在名义上,齐国仍然尊晋国为盟主,但是并不受晋国的指挥。齐国正处在国力上升的阶段,如果诸侯间实现停战,对其扩张势力是非常不利的。由于中原国家基本上都归附于晋国,同意弭兵就意味着齐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无法与晋国争霸中原。

在这个时候,齐国大夫陈文子站出来说:“现在晋国与楚国都同意弭兵,我们怎么能拒绝呢?再说,有人提议要消除战争,如果我们反对的话,民众会怎么想呢?如果民众不支持我们,那么怎么统治呢?”

大家一听,是这么一回事。实现和平是民心所向,长年的战争已经使老百姓深恶痛绝了,于是齐国政府也宣布支持向戌的弭兵计划。

晋国、楚国和齐国先后同意实现停战和平,向戌从北走到南,从南走到东。接下来,他风尘仆仆,又赶往西部的秦国。秦国除了曾参与楚国几次军事行动外,其对手其实只有一个,就是晋国,可是实力又不如晋国。秦景公一想,反正也打不赢晋国。弭兵对自己只有好处,没有什么坏处,便也同意了向戌的计划。

这样,四大强国均公开表示结束敌对战争,实现永久性的和平。

向戌的弭兵计划没有把吴国考虑在内。

在他眼里,吴国是蛮夷之邦,化外之地。当然楚国也一度被当做蛮夷之邦,但是自楚武王以来,楚国与中原的往来很密切,中原一些诸侯国也成为楚的喽啰国;同时楚国大力吸收中原先进文明,所以早脱去了蛮夷的色彩。

吴国则不然,虽然武力十分强悍,但在中原人眼中仍是一个文明落后的国家。在整个弭兵运动中,没有吴国的加盟,就是当时中原人对这个国家的偏见。

这次弭兵计划受到了所有国家的欢迎。

春秋时代的中国人,政治文明确实非常高。我们在阅读春秋史的时候,经常时不时地感觉到一种亲切感,不少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很有一些现代特色。

比如晋楚争霸,就有点类似20世纪的美苏争霸。美国有北约集团,苏联有华约集团。两千多年前的晋楚争霸也是这样呀,晋国有中原联盟,楚国有南方联盟,是不是有点类似呢?美苏争霸时,争霸的重点是在美苏之外的第三方国家,如朝鲜、越南、中亚、中东和东欧等;晋楚争霸也一样,双方争夺的是郑国、宋国和陈国等第三方的国家。你看当时中国人的战略,与后来的美苏战略何其相近呀。美国与苏联有持续数十年的冷战,而晋国与楚国八十余年的争霸中,大多数时间也是处于冷战状态。20世纪搞了个联合国,旨在维护世界和平。而公元前5世纪的中国人,搞了个弭兵运动,也是为了维护国际和平。

笔者一直认为,春秋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之黄金时代。当我们从这段历史中读到了这么多类似现代化的内容时,谁能否认那个时代中国政治文明的伟大呢?

宋国两次促成大国弭兵,这是具有伟大意义的事件。可惜的是,其意义在历史上被严重低估了。直到今天,历史学界对向戌弭兵的政治发明仍然没有一个准确的评价。其中有一个原因是弭兵的结果仍然未能促成真正的和平,并不那么完美。但是其精神是如此之可贵,殆可称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尝试之一。

各国商议在宋国召开国际弭兵大会,这是春秋时代最重要的一次会议。

第一个到达宋国的是晋国执政赵武,他五月二十七日抵达宋国首都。

随后到达的各国代表有郑国的良霄、鲁国的叔孙豹、齐国的庆封与陈文子、卫国的石恶、邾国的邾悼公、楚国的公子黑肱,以及滕国的滕成公等。

楚国人比较狡猾,作为主要谈判代表的楚令尹子木并没有直接前往宋国参加会议,而是先去了陈国。陈国是楚国的喽啰国,显然楚国要向陈国和蔡国等做出指示。即在参加弭兵大会时,口径要一致,争取楚国利益的最大化。

子木派公子黑肱先到宋国,与晋国代表就一些细节进行磋商。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两国仍然有重大分歧。这边宋国急着召开弭兵大会,那边楚国人却在打太极。向戌心急如焚,他担心楚国人在最后一刻反悔,拒绝参加大会,那么自己的心血就付诸东流了。怎么办呢?向戌想来想去还是亲自走一趟吧,到陈国游说楚令尹子木。

向戌匆匆忙忙地赶来,正中了子木的诡计。子木心知肚明,如果他在大会上提出对楚国有利的建议,由与会代表讨论表决,通过难度很大。因此他想绕开这个程序,暗箱操作。只要自己的提议得到了晋国人的认可,那么其他国家也只能同意。

与向戌会晤后,老奸巨猾的子木提出来一个条件:“归附晋国的诸侯同时要朝见楚国,归附楚国的诸侯同样要朝见晋国。”朝见是说得冠冕堂皇的话,其实就是要送贡品礼物。大国收取小国的钱财,保护小国的安全。

子木这个提议看起来貌似公平,实则不然。

首先,晋国的喽啰国比楚国要多,大致有十二三个,而楚国只有陈国、蔡国和许国等少数几个诸侯。当然楚国也有一些蛮夷国,但这些国家不在诸侯国之列,没有义务向晋国缴纳贡礼。其次,晋国控制的诸侯,国力相对强大。如鲁国、宋国和郑国等,经济实力相对雄厚。而楚国控制的诸侯则相对弱小,经济也比较薄弱。

这么一算,晋国人显然吃亏了。

向戌返回宋国后,将楚国令尹子木的意见转告给晋国执政赵武。

赵武沉吟片刻后,为了弭兵会议能顺利召开,决定做出重大的让步。他对向戌说:“这样吧,你转告楚国令尹。晋国、楚国、齐国和秦国四个国家都是大国,地位相同。晋国与齐国是同盟国,但晋国不能指挥齐国;楚国与秦国是同盟国,但楚国也不能指挥秦国。不能强求齐国朝贡楚国,也不能强求秦国朝贡晋国。”

显然,晋国这一建议是合理的。必须要承认齐国与秦国的大国地位,而其他中小诸侯国可以按照楚国人的要求,分别向晋和楚两国朝贡。

和平大使向戌又一次前往陈国,将赵武的意见转达给子木。由于事关楚国利益,所以子木不敢擅做决定。他派人快马驰赴楚都,请示楚康王。楚康王批示说:“放过齐国与秦国,要求其他国家同时向晋和楚两国朝贡。”

这样,在晋国做出重大让步的情况下,两大超级强国就弭兵的具体事项达成了一致的意见。

七月初二,楚国令尹子木抵达宋都,同日抵达的还有陈国、蔡国、曹国和许国的代表。这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安排在宋国都城西门外召开,各国代表团的驻地用篱笆隔开,晋国与楚国的代表团分驻两头。

对于这次弭兵大会,楚国一方是有些担忧的。因为会议的地点在宋国,而宋国是晋国的喽啰国。在以往的国际会议中,经常发生与会代表被大国扣押的事件,晋国与楚国都干过这种事。现在会议地点是在晋国人的势力圈内,不能不防着点。所以楚国人在外衣里面又穿了皮甲,以防不测。

不想这么一来,却制造了一种紧张的气氛。

晋国的随行人员伯夙对赵武说:“楚国人身上还穿着皮甲,气氛很不对头,我担心他们会袭击我国的代表团。”赵武,这位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赵氏孤儿,毕竟是从小便在刀光剑影下侥幸活过来的,胆识自然不同一般。他只是淡淡地说:“如果楚国人动手,我们只要出门向左转就进入宋国的都城了,他们能把我们怎么样呢?”

其实伯夙多虑了,如果说害怕,那么肯定是楚国人更害怕了。到会的诸侯多半以上都是亲晋的,而会议筹办国宋国就是晋国的小弟弟。

楚国大夫伯州犁对子木说:“我们是来这里开会的,理应以诚相待。如今穿着皮甲,这是对其他诸侯不信任,这不太好吧?”伯州犁这个人想必大家还有印象,此人在鄢陵之战中出现过。他本是晋国人,后来逃到楚国,为楚共王所重用。在鄢陵之战时,曾经与楚共王一起观察晋军的阵地,并有一番分析判断。

伯州犁建议子木把皮甲脱去,以示诚信,作为楚国首席代表的子木一口拒绝了:“晋国与楚国互不信任已经有很长时间了,我们得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情。只要在会议上能够满足我们的愿望,何必要理会什么诚信呢?”

很显然,楚国人之所以同意弭兵,只是冲着利益而来。

这次弭兵之会涉及诸国的利益,这是一个利益的博弈场所,这也决定了这次会议势必不是一帆风顺。

第一个问题产生了,以楚国的提议,中小诸侯国必须要同时向晋楚两国朝贡,这无疑大大增加了这些国家的经济负担。这个缴纳的费用,也因国而异。大一点的诸侯国,必须缴纳多点;小一点的诸侯国,当然相应就要减少了。

邾国与滕国都属于小国,朝贡的指标相对要少。鲁国是中等诸侯国,但鲁国政府明确指示参加会议的代表叔孙豹,要求他在会议上提出来鲁国要与邾国和滕国处于同样的地位,朝贡的数量参照邾国与滕国的标准。

为了节省国家费用,鲁国宁可将自己的国际地位降低到邾和滕这样的小国水平。

鲁国有自己的一个精巧的小算盘,岂料邾国与滕国做得更绝。邾国与滕国干脆宣布,我们不当诸侯国了。那当什么呢?当附庸国。邾国自愿成为齐国的附庸国,而滕国则自愿成为宋国的附庸国。根据弭兵会议的精神,中小诸侯国有向晋和楚朝贡的义务,但不包括附庸国在内。

双重经济压迫把这些小国压得喘不过气来,索性把自己降级为附庸国。这样省却了纳贡的义务,这也是小国的无奈选择。

鲁国原本想把自己降级为小国,跟邾国和滕国享受同等待遇,没想到邾国与滕国来了这么一手。叔孙豹一想,鲁国怎么能像这两个国家当别人的附庸呢?所以他公然违背鲁国政府的指示,宣布说:“邾国与滕国都成了附庸国了,我们可是诸侯国,为什么要向他们看齐呢?我们应该是与宋国和卫国地位相等的诸侯国。”

叔孙豹不想给自己的国家抹黑,固然精神可嘉,只是以后鲁国就必须要缴纳更多的钱财了。

弭兵之会所遇到的第二个问题是谁来当这个大会的老大呢?

晋国人以不容置疑的语气说:“晋国向来就是诸侯盟主,以往开大会时就没有哪个国家排在晋国前面,晋国不当老大谁当呢?”

楚国人反驳道:“你们说晋国与楚国的地位是平等的,如果晋国一直排在楚国前面,那么就意味着楚国地位不如晋国了。再说了,晋国与楚国一直交替主持诸侯的盟会。这是事实,难道只是晋国专门主持的吗?”

晋国有自己的同盟国,楚国也有自己的同盟国。在中原联盟中,晋国是老大;在南方联盟中,楚国是老大,所以楚国当然不认可晋国的说法。

这个事关排名的问题,真是不好解决,双方争执不下。如果不能妥善解决,那么这个弭兵大会是开不成了。

晋国大夫叔向心里很焦急,他对赵武说:“诸侯之所以归服晋国,是因为晋国有道义,而不是因为我们一直主持诸侯会议。您还是在道义上下工夫吧,不要纠缠于谁来当老大了。况且以往的国际会议,具体事务不是由小国主持的吗(晋国就像董事长,小国是执行董事)?现在楚国愿意做这种小国才做的事情,这有什么关系呢?”

晋国执政赵武再次做出重大让步,好吧,就让你楚国过过瘾吧,于是楚国最终成为弭兵会盟的盟主。

七月初九,与会各国正式达成弭兵协议。

这是一次影响极其深远的和平会议,与第一次宋国首相华元促成的弭兵不同,向戌弭兵基本上终结了晋楚两大超级强国的争霸战争。

晋楚争霸不仅是两个大国之争,卷入战争的还有各自的同盟国,总共多达十几个国家。弭兵的结果使得这些中小国家获得了一个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这是一次伟大的政治尝试。虽然弭兵并不能完全终结战争,但我们不能苛求古人,因为即使是现代的联合国也没办法做到这一点。

值得注意的是,秦国虽然同意弭兵协定,但并没有派出代表参加这次弭兵会议。弭兵对秦国的影响甚微,秦国是个独立的强国。但其东部是晋国,东南是楚国,这使其根本无法染指中原事务。除了少数几次出兵协助楚国之外,秦国早已被中原诸侯国所遗忘了。

从表面上看,楚国是这次弭兵会议的最大赢家。不仅风光地当了一回盟主,而且捞得的好处最多。中原的中小诸侯国必须在向晋国朝贡的同时,也要送楚国一份厚礼。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非也,实际上晋国才是最大的赢家。

晋楚争霸过程中,楚国联秦抗晋,而晋国联吴抗楚。现在弭兵会议,把吴国扔在一旁了,把它当做一个蛮夷国家对待。楚国与晋国弭兵了,晋国与秦国也弭兵了。但是吴国与楚国并没有弭兵,这就是晋国人的高明之处。表面上接受了楚国蛮横的要求,好像吃亏了。但是停战之后,晋国周围没有敌人了,而楚国却仍然还要与劲敌吴国继续斗下去。

对楚国来说,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平。

对中原小诸侯国来说,弭兵的结果是要付出双倍的经济代价,看起来好像不划算。但是必须看到战争的开支,要远远大过朝贡大国的花销,而且和平的环境也有利于各国经济的复苏。更重要的是,人民可免于战争之灾。总的来说,弭兵是一次顺应民心的和平运动,也是中国政治文明的见证,笔者认为这是非常伟大的政治尝试。这种大规模的弭兵运动,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当然,我们不应该忘记促成弭兵的关键人物,即宋国的向戌。虽然史书对他的评价不一定很高,但笔者认为他是个了不起的英雄。

小国也可以有大作为,向戌以弭兵之举证明了这点。可是论起小国中的大政治家,首推郑国的子产。这位春秋时代伟大的人物,是国家主义的鼓吹者。他顽强地反对大国霸权,并以坚韧不拔的意志推动郑国的政治改革,使得郑国成为春秋后期最富有活力的国家。他的很多思想见解都有划时代的影响,在中国政治史上写下了光辉篇章。

同类推荐
  • 末路王朝

    末路王朝

    大国纷争,朝堂弄权;你争我夺,何时平定?王朝兴衰,只在一念之中!
  • 二世祖的日常

    二世祖的日常

    当腻了人的著名雇佣军中国狐,终于如愿以偿的死了,却没想到还有地狱的存在!阎王判他入十八层地狱受刑两百年,他当然要跑啊!结果阴差阳错,又投胎成人了,只是时间上有点偏差,往回倒溯了那么小小的几百年……怎么办呢?活着呗,怎么轻松怎么来吧,建功立业什么的,想想都累……
  • 史上最强昏君

    史上最强昏君

    因为我是昏君,所以我铲除大臣,大权独揽。因为我是昏君,所以我不遵祖制,打破旧规。因为我是昏君,所以我明儒暗法,百工佐战。因为我是昏君,所以我灭佛绝道,夺地还民。因为我是昏君,所以我满手血腥,铁血无情。因为我是昏君,所以我穷兵黩武,灭邦毁国。
  • 平凡的三国

    平凡的三国

    一个平凡的人来到三国时期,他既不武也不会文,只是普普通通的人,他的前途非常迷茫,似乎看不见一点光亮,直到他找到了一丝光芒,他能够抓住吗?
  • 大宋第一商

    大宋第一商

    超市老板秦商因为在潘家园买了个破戒指,竟然就穿越到了北宋末年。寒风之中,单衣薄衫,本以为要被冻死饿死的秦商却无意中发现了戒指里面的秘密,这居然是一个商品丰富的大商铺。于是秦商打算重操旧业,在这大宋朝打造自己的大超市,做个大商人。一件件新奇的商品让这个本来籍籍无名的小人物,居然成为了汴梁城乃至整个大宋朝最风光的人物。一时间各路闲人、牛人都想来这儿淘点新奇玩意儿。皇帝老儿你说你想要吴道子的画?打印的你也要?得,卖你,以后多罩着我点就行。高太尉、蔡太师,你们想要最新款的时装啊?对不住了,设计师太忙,预订的都到下个月了,记住了先预约!岳将军,这是您要的诸葛连弩,保证威力无穷,替爷们我好好教训那帮孙子!李师师,这是你要的洗面奶,保证脸更光滑漂亮!哎呦,这不是皇后娘娘吗?您要的钻戒早就准备好了!
热门推荐
  • 女神降临:你们都是我的乖儿砸

    女神降临:你们都是我的乖儿砸

    新世纪历1000年,一位沉睡了一千五百年的神秘的女性继承了魔法和科技两个文明的意志,结束了持续五百年的文明战争,为两个偏移了发展进程的文明重新纠正道路。据说她有一头卷曲的金色长发,还有一双穿破黑夜的墨色眼睛。她天赋超群,才智过人。英雄才俊都以触碰到她的裙摆为荣。史称她为“萝拉女神”*修·因蒂斯:我愿用整个联邦兵部为聘礼,请你嫁给我吧,萝拉。洛基·海德诺:既然是为了家族的利益,就请让你同意我们的联姻吧。颜九琰:请您为华国之崛起,降临吾国帝后之位。琼恩·阿波罗:请和我缔结骑士的终身契约吧!萝拉女主粲然一笑:别闹,你们都是我的乖儿砸。女主是神,所有的人都是她的乖儿砸:-D
  • 元道之主

    元道之主

    仙祖江钧,在仙朝破灭之后重生,却发现自己穿越至仙道不存的元陆世界,在这里万族共生、万法并存。与此同时,一位少年在苍茫之地见证了一场大变,在元陆世界上掀起乱世的序幕!且来一看,修仙者与玄幻碰撞的火花!曾用名:辉煌终章。现用名:元道之主!更新时间:中午12点晚上8点。稳定更新,满地打滚求关注!
  • 王爷绝宠:王妃莫嚣张

    王爷绝宠:王妃莫嚣张

    呵,前世被人害死。穿越到一个以武为尊的世界,而且她还穿越到一个连武魂都没有的丞相府的嫡亲大小姐身上,更可恶的是父亲的冷淡,父亲小妾眼里肉中刺,庶出二小姐任凭突破武魂二级就在她面前拽,看我不把你做死本文为宠文,欢迎入坑哦,作者qq:2927325687
  • 星际公司

    星际公司

    玩游戏正高兴,一不小心穿了,穿就穿了吧,还带了技能,那我不是要称霸了。徐朗看着讨好的迅猛兽,望望远处如山的雷兽,心中一万匹马奔跑!
  • 吴萌萌的病娇小明

    吴萌萌的病娇小明

    身为一个娱乐小透明,吴萌萌表示我真的不懂。(无奈脸)我只是突然善良心爆棚,把这只比流浪的野猫还要可怜的小年青捡回家。为什么他要管这管那,为什么我又无可奈何,为什么我总是会拜倒在他的可怜兮兮的小眼神下,明明知道他是一个多么可恶的人。从此,吴萌萌踏上被黑化病娇囚禁,囚禁,再囚禁,治愈,治愈,再治愈的攻略病娇的征程。
  • 霸天神帝

    霸天神帝

    黑道杀神“凶虎百屠”在与宿命之敌生死一战之后,惨遭伏击而亡,却得到古佛镇压的裂道之龙的传承,破界成为穹武帝国一身世凄惨的少年-凌沧笑。在这个世界,如果你想活着,就无法停止杀戮;如果你想称尊做祖,就无法杜绝尸山海骨。这里有正道,有邪道,甚至有魔道,但是他让人知道什么叫黑道:挡我道者,八方喋血,十方俱灭;乱我心者,风雪埋骨,血绽穹庐。
  • 霜之天途晨轻舞

    霜之天途晨轻舞

    她是创世之初,纵战千古,横扫八荒的一代女战神,一朝失足,从天之巅堕落,沉睡至今。他则是同她一日诞生的至高神,霸道不羁,最后一战中却被她举枪刺穿了胸膛。今日的万年,地球上一普通高二女生无厘头地穿越,疑似魔王的灵魂俯身,冰蓝发舞,龙之金瞳闪耀,天界第一女神重现,天材地宝,神器天兵,拿着瀚海龙吟枪,颠覆异世,踏天回归!
  • 阴阳鬼生

    阴阳鬼生

    我叫公孙策,并不是跟随在包大人身旁协助办案的那个偏偏美公子,我,是一个和尚,也是一名道士。我本应该死去,但我却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活在这个世上,我是人,同时,我也是鬼。都说人鬼殊途,我却能够在人鬼之间随意的转换,在阴阳两界自由穿梭,我能为活人办事,也能替死人某差,在阳间,我是道士,在阴间,我是阴差!
  • 洮水无声

    洮水无声

    本书为作者的一部工作文集,主要收录了作者在临洮县城建、电力、人事等部门工作过程中发表的论文、研究文章、工作感悟等,具有较高的资料价值。
  • 中国播音主持艺术

    中国播音主持艺术

    各类大专院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亦如雨后春笋般纷纷设立,然则不少学校教学混乱、各执其词、鱼龙混杂、莫衷一是。教师队伍后继乏人,即使一些老牌院校亦显青黄不济之象。有感于此,遂执拙笨之笔,集散乱之思,拾荧光之火,尽绵薄之力。斗胆放异响之厥词,虚心集八方之斥讨,微心可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