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65400000015

第15章 吴楚争战

从公元584年起,晋国政府以巫臣之计,扶植吴国对抗楚国。此后吴国的发展速度堪称惊人,频频侵扰楚国的东部,很快便成为楚国最重要的对手。

十四年后(公元前570年),楚国决定发动征吴之战,希望经此一役铲除心腹之患。

楚国首相子重亲自出马,大举进击吴国。

这是吴和楚第一次大规模的战争。

为了这次作战,楚国做了充分的准备。参战的士兵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堪称精锐之师。楚军在子重的率领下深入吴国,攻克鸠兹和衡山,势如破竹。眼看胜利在望时,子重却犯下一个严重的错误。他误以为吴军已经不堪一击了,吴都指日可下。他有点得意忘形,认为不必兴师动众了。自己率领大部队返回楚国,提前准备庆功宴了,而把攻克吴国首都的任务交给了邓廖。

邓廖是楚国军界的后起之秀,他率一支人数为三千三百人的精锐部队,包括三百名战车士兵及三千名步兵进攻吴国都城。显然楚国人并不把吴国人放在眼里,但轻敌的后果往往是致命的。

吴国虽然在武器装备和战术水平等方面不是楚国的对手,但战场上没有绝对的强,也没有绝对的弱,关键在于战机的把握。屡战屡败后,吴王寿梦领教了楚军战斗力的强大。但他并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凭借坚韧不拔的意志力与楚军周旋,寻找楚军的破绽。

战机终于出现了。

邓廖年轻气盛,一路长驱直入。在没有援军策应的情况下,孤军深入。吴王寿梦故意且战且退,将邓廖兵团引入埋伏圈中。正当邓廖趾高气扬时,吴军主力突然从四面八方杀出。喊声震天,楚兵团陷入重围!

这一战,楚军大败。三千三百人的部队,只有三百八十人侥幸生还。其余将近三千人不是战死,便是被吴军俘虏,连楚国军界新星邓廖也兵败被俘。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邓廖兵败之时,先前回国的子重已经在楚国太庙举行盛大的伐吴庆功活动,庆功会开了三天。岂料突然快马来报,邓廖遭到全军覆没的下场!

吴国人并不善罢甘休,易守为攻,攻入楚国。在楚国人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夺取了驾邑。

庆功会刚开完,邓廖兵败和驾邑被夺的消息陆续传来。楚国人将愤怒发泄到子重身上,舆论的矛头都对准这位楚国令尹。子重深感羞愧,在众人面前抬不起头,竟然郁郁而死。

此时正是晋悼公雄霸中原的时代,楚国在北面艰难地与晋国抗衡,无力继续发动对吴国的征伐。到了公元前561年,一代雄主吴王寿梦去世。他是吴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君主,在他统治的二十五年里,吴国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国一跃成为军事强国。

吴王寿梦有四个儿子,长子诸樊,其余三子分别是余祭、余昧和季扎。其中季扎最有才华,吴王寿梦生前打算把王位传给季扎。但季扎坚决推让,最后由长子诸樊继任为太子。诸樊想完成父亲的遗愿,他坚持要把王位让给季扎。季扎索性抛弃家室,到乡下去种田了。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当中原诸国不断出现兄弟相残的政变时,蛮夷的吴国却还保持着淳朴的传统。

老子有这么一句话:“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又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如果把这些话与老子生活的年代相对照,就可以看出来,所谓礼义文化越发达的中原国家,政治阴谋越多;反倒像秦、楚和吴这样有着浓厚蛮夷色彩的国家,政治上相对稳定得多,这种现象值得引起深思。

在吴王寿梦去世后的第二年,楚共王也去世了,其子楚康王继位。

以中原的文化传统,当一个国家君主去世时,一般是不对其发动战争的。但是吴国是个蛮夷之邦,哪里管得了这些礼仪呢?在吴王诸樊看来,这正是出兵伐楚的大好时机。

吴国大军出动,直杀向楚国,此举震怒了楚国人。

自从楚国强大以来,都是它欺负别人,哪轮到别人欺负到头上来呢?楚国政府马上任命名将养由基为大将,迎战吴军,司马子庚率大部队随后跟进。

养由基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一名射手,不仅在箭术上出神入化,而且在统军作战上也有一套本领。他对子庚说:“吴国人乘楚国国丧时发兵前来,是认为我们在此非常时期,一定无法集结兵力迎战。正好可以利用敌军轻敌冒进的思想,您将军队分为三批埋伏在险要之地,我负责引诱敌军进入埋伏圈。”

楚军做好军事部署,养由基率前锋部队迎战吴军,假装不敌后撤。吴军不知是计,冒险追击。结果在庸浦遭到楚军伏兵的截杀,伤亡惨重,吴军将领公子党被楚军所俘虏。

此后,吴和楚两国的战争进入拉锯状态。

庸浦之战第二年(公元前559年),楚国令尹子囊亲率大军屯于东部棠邑,向吴国发动报复性的进攻。

吴国人在上一年刚遭到惨败,对强大的楚军有畏惧之心。便采取坚壁清野的战术,与楚军周旋。子囊见楚军不能占到便宜,打算撤军回国。在他眼中,吴国人已经是惊弓之鸟了,在撤军途中楚国人根本没有任何的戒备。

可是子囊又低估了吴国人的战斗力。

战场上的形势瞬息万变,只要有一点点疏忽,都可以葬送胜利的果实。吴国的军队以顽强著称,尤其擅长防守反击战术,随时准备抓住楚国人任何一个小小的漏洞来创造反败为胜的奇迹。

楚军撤到皋舟一带,这个地方地形复杂,道路狭窄难行。吴军在不知不觉中急行军赶在楚国人前,抵达皋舟,并设下伏兵。在楚军经过时,突然发起袭击将楚军拦腰截为两段,使其首尾不能相救。楚军一片混乱,子囊拼命抵抗,好不容易才杀出重围。但此时楚军已经伤亡惨重,楚军将领公子宜谷被吴军俘虏。

皋舟之役与上年的庸浦之战,楚军犯下吴军曾犯下的错误,轻敌是致败的根本。虽然这是常识,可是人性的弱点,使得这个常识在战场上经常被遗忘了。

楚军的这一次失败,使令尹子囊异常羞愧。他与前任子重一样,无法忍受亲征的失败,最后郁郁而终。

在临死前,子囊告诫司马子庚:“一定要在郢都筑城。”

自从楚国迁都到郢之后,由于国力十分强大,而且疆域辽阔,所以楚国的首都并没有强大的城防。可是子囊经过这一次败绩,他察觉到吴国对楚国的威胁越来越大了,说不定哪一天吴国的军队就杀到郢都城了。所以他语重心长地留下遗言,一定要在郢都城构建强大的城防工程。

由于吴楚两国在相互较量中势均力敌,谁也不敢贸然发动新的战争,两国停战的时间大约有十年。

在这一段时间里,楚国开始发展水上力量,水师开始在中国历史舞台上出现了。

楚国大力发展水师,乃是吸取进攻吴国失败的经验教训。吴国境内水网密布,使得楚国陆上部队发动地上攻势时,行动经常会受到地形的限制。吴楚两国“共饮长江水”,如果从江面上发动进攻,楚军可以顺流而下。从而直接进攻吴国本土,这将是非常有效的打击手段。

战争刺激军事技术的发展,经过数年的努力,楚国的水上兵团已经初具规模。

公元前549年,楚国出动水师部队,沿江向吴国发动进攻。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所记载的第一次水战,是中国军事史上划时代的事件之一,不过这次水上进攻没有取得成功。显然,如何使用水师进行战争还需要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继续探讨,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虽然楚国水师没有取得任何战果,但吴国人仍然吃惊不小。在吴国上游的长江沿岸诸国,基本上都归附于楚国。使得楚国的水师可以随时长驱直入进攻吴国本土,这将使吴国在战略上陷入十分被动的局面。

吴国政府决心策反长江沿岸的一些国家,首先是舒鸠国。在吴国人的拉拢下,舒鸠国背叛楚国,转而亲附吴国。楚康王当即亲率大军征伐,大军压境,舒鸠国内大为恐慌。其国君发表声明,说绝没有背叛楚国这回事,楚康王这才带兵撤走。

然而舒鸠国只是虚与委蛇而已,在吴国的支持下,楚军撤走后的第二年(公元前548年)舒鸠国终于公然背叛楚国了。

楚国对舒鸠国的背叛早有心理准备,新上任的令尹子木马上派遣大军东进,兵分两路杀入舒鸠国。

吴国也不甘示弱,援军随后出动增援舒鸠国。

舒鸠国只是一个小国,国防力量并不强,这场战争成为吴国与楚国的又一次对决。当子木得知吴军进入舒鸠国后,急忙命令右翼兵团继续向舒鸠国的都城挺进;左翼兵团则稍稍后退,以防备吴军与舒鸠军队联合夹击。

吴国兵团作战十分凶悍,趁楚军左翼兵团后退之机,大胆渗透到楚军左右兵团的中间地带,切断了两大主力的联系。如此一来,楚军的左翼兵团处境十分危险。

在十分不利的情况下,楚军左翼兵团将领子彊大胆采取诱敌战术。他把兵团中的私家武装集合起来(楚军中包括正规军与将领的私家武装),作为诱饵抛出去与吴军交锋,精锐的正规军则埋伏在险地。楚军的诱饵成功地将吴国兵团吸引到了既定的埋伏圈内,在楚军的伏击之下,吴军伤亡惨重。

这两个军事强国似乎都经常使用伏击战术,由此也可以看出春秋时代随着战事的发展,军事谋略的使用也越来越多。

吴军遭到重创后,元气大伤,不得已退出舒鸠国。

如此一来,舒鸠的命运注定是悲惨的。楚军左右翼两大兵团终于会师于舒鸠都城之下,舒鸠国最终被楚国所灭。

吴国策反舒鸠国以遏制楚国的计划破产了。

吴王诸樊不甘心失败,四个月后,他亲自带兵进攻楚国。

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吴国作为东南蛮夷,其崛起就像当初的楚国一样,虎虎有生气。以楚国之强,连晋国都小心翼翼避免与其开战。但吴国却天不怕地不怕,就是硬碰硬,对着干,有一种不把楚国打趴下不死心的气概。

吴军兵临楚国的巢邑,巢邑守将牛臣是个有勇有谋的人,他对部下说:“吴王勇敢,但过于轻敌。如果我们打开城门,他一定会杀进城来。我乘机用箭射他,必定能置其于死地。只要吴王一死,我们的边疆就可以暂时获得安定了。”于是楚军打开城门,吴王诸樊果然冒冒失失地杀进城内,而牛臣躲在矮墙后放冷箭。他的箭术十分好,一箭洞穿吴王的胸膛,诸樊当即倒地身亡。

吴王诸樊一死,其部将不敢恋战,扛着国君的尸体杀出城去,败回国内。

这一战对吴国来说,真是刻骨铭心之痛。在之后一段时间里,吴国没有对楚国发动新的进攻了。

虽然在吴楚战争中,楚国暂时获得优势。但吴国已经成为楚的劲敌,楚国横扫南方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与此同时,晋国在中原的优势地位也受到严重的削弱,特别是齐国的重新崛起是对晋国霸主地位的强有力的挑战。

从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奠定的晋楚两强争霸的格局,到公元前546年时,已经持续了八十多年的时间。这两大超级强国打了热战打冷战,打到最后时发现潜在的敌人突然多了起来了,这意味着晋楚争霸也进入尾声阶段。

在这种情况下,各国弭兵停战的时机成熟了。无论是晋国还是楚国,都为连年征战而疲惫不堪。与此同时,中原地区的诸侯国在外交上也发生重大的变化。从一味屈从霸主,开始走向独立自主,对霸主阳奉阴违。国家主义与和平思潮成为时代的两大潮流,郑国与宋国成为两大思潮的代表国家。郑国开始转向主动且灵活的独立外交策略,敢于对大国说不;而宋国则致力于促成国际和平,并且成为弭兵运动的先锋。

事实上,早在公元前579年,在宋国首相华元的努力下,晋和楚两国第一次实现弭兵。虽然这次弭兵最后无果而终,但不能不说是宋国人的一次积极实践。正因为有华元的第一次弭兵的经验,才开启了影响甚为深远的第二次弭兵运动。

第二次弭兵运动的灵魂人物是宋国著名的政治家向戌,故而史称“向戌弭兵”。

同类推荐
  • 三国之天下是我的

    三国之天下是我的

    兵王杨懿被以伤害人质被法院判刑不过立功多次所以被判开除军籍退役,在一次清明节回老家扫墓行踪暴露被以前击毙的犯人的亲人追杀落入山崖重生到了杨彪的儿子杨懿身上。脚踩袁绍,上打曹操,下踢刘备。一统霸业。
  • 魏晋南北朝州制度研究

    魏晋南北朝州制度研究

    中华上下五千年可见其政治管理机制的强大和有效,本书将为你揭示魏晋南北朝的州制度。
  • 失落的文明之远古遗族

    失落的文明之远古遗族

    很复杂的一个作品,内容涵盖广。有兴趣可以看。并不一定如作品类型所说的。
  • 为了打游戏

    为了打游戏

    姜维刷爆信用卡买了最新款的苹果手表,带着苹果手表穿越了,在明末姜维了为了能过上后世的日子,为了打打游戏,为了看电影,努力发展。。。
  • 三国小秃驴

    三国小秃驴

    穿越就罢了,穿越成一个和尚;穿越成和尚也就罢了,还穿越到三国!穿越到乱世也就罢了,等等,关羽真龙护体,郭嘉逆天改命?!宗师多如狗,群仙遍地走!继上古封神之后,最混乱的群仙争霸,儒家智珠在握,道家不甘示弱,贼秃蠢蠢欲动!云杰仰天长啸:这是开什么国际玩笑!为了活,与神鬼妖仙圣,战个痛!
热门推荐
  • 奇迹元年

    奇迹元年

    突兀回归,是命中注定,还是天意难违?异界大荒,诸圣并起,群魔乱舞,谁主沉浮?且看叶小子如何纵横世界,横扫八荒,登临绝颠!建了一个读者群,群号410018095,欢迎有兴趣的书友加入
  • 花碎人离

    花碎人离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下一世的他和她能否一生一世不分离,看他如何打破天道
  • 花千骨之糖宝翻身记

    花千骨之糖宝翻身记

    夭夭三原则:不苏,不小白,不虐心(本文女主糖宝,男主……自、己、猜!)
  • 咏梅之乱世离殇

    咏梅之乱世离殇

    ——爱到深处是落寞,情到浓时是离殇——神魔在这世界真的存吗?如果存在为什么无人遇见;拥有神的传承,又为何只拥有仙术,而不能像神一样长生不老。这背后的真相又是如何,是上古神魔大战时,神与魔同归于尽了;还是神与魔一同被吸入到了另一个空间,卷入到另一场纷争;还是这一切另有“阴谋”。这一切的一切背后将隐藏着什么秘密。敬请期待本小说的形式是以电视剧的形式写出来的,也就是说这本小说是以多角度去写的,一会儿写这个人一会儿写那个人。大多数是以女生的视角去写的
  • 窥梦

    窥梦

    梦境的逻辑与现实有着鲜明的不同,当与潜意识衝突時你将醒来,只有抑制它才能够到达梦境的真谛。
  • 无詺

    无詺

    此为无詺此书无名不可信不可信噩梦就此开始…………切记切记不可信不可信务必切记
  • 我是术士

    我是术士

    学习道法的叫道士,学习佛法的叫和尚,学习神术的叫牧师。而我们这种学习奇门诡术,不走正道的人,则被称之为,术士。养小鬼、下咒、下蛊、画符,别人会的我们都会,别人不会的我们还会。术士,就是在,这么牛。
  • 六道极域

    六道极域

    少年郎,负枪行,人尚在,杯莫停;热血道,随心行,意未尽,碑莫停;荒千载,怀恨行,乱未却,悲莫停;守空碑,饮烈酒,众事平,杯莫停
  • 重生前的旅行

    重生前的旅行

    第一次一个人旅行,一段时间的生活状况……
  • 宝贝,谁敢娶你!

    宝贝,谁敢娶你!

    第一次,薄先生发怒!林以凉被架着送去了他身边。薄先生生气?那找她何用?他们明明是不相干的两人,抓错人了吧?第二次,薄先生发烧!几个黑社会打扮的人深夜闯进她的寝室,众目睽睽之下将她带走,送到了昏迷不醒的他身边。薄先生生病,不找医生找她干嘛?但是看在他病重,长得还挺好看的份上,她没有挟持“人质”离开。反倒是陪睡了一个晚上。第三次,薄先生不肯吃饭!这个是个人喜好,她能管么?!第四次,薄先生想生孩子……***——我们结婚吧。给我生个孩子。——玩笑开大了吧,薄先生想要孩子,多的是女人往你床上挤。——我只要你生的孩子。目前来说,他是她第一个动心的人。如果他的语气再深情点,如果他的眼神没有那么冰冷,她也许就答应了。——给你一个星期考虑。——不用了,我不会嫁给一个不爱我的人。——不爱你?他凝着她笑了。她忽然有种错觉,他不是不爱,而是藏得太深了。可是怎么可能?盗窃,错恋,豪门地下情,失业,闺蜜被送出国……他没有推波助澜,只是袖手旁观。他等着她往他铸好的牢笼里跳。***每夜将她抱在怀里,梦里有个声音在耳边:“阿凉,阿凉……”她一直不解,他对造孩子有严格的要求,独特的时间和地点。却在得知她生不了孩子时,他说:“生不了孩子,球球怎么办……”难道,他做的一切,不过是为了球球……阿凉,球球,他的生命里,究竟哪个才是不能触及的存在。一场事故结束了她的一切。包括生命。当她再一次站在他面前,她说,好巧,你和我都是活了两世的人,你比我幸运,回到了时间的过去,如果我可以,我一定是那个先离开的人。薄先生,你不再值得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