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自己也设计一些杂货,所以又和老麦聊起他的杂货铺。我觉得,旧货作为咖啡馆的装饰很多人喜欢,但单独去买那些旧物的人应该不多。老麦却说我想错了,杂货铺的生意其实要好过咖啡馆,这一点很多人并不清楚。咖啡馆的生意是一杯杯咖啡卖出来的,翻台率低,房租和人工都贵,挣钱不容易;而杂货铺里除了一些适合摆设的“老货”外,也出售有品质和设计感强的皮包、衬衫、书籍、首饰等“新货”,受众广大,应该说比咖啡馆还赚钱。
我们聊到咖啡馆创业,老麦最担心的是咖啡馆开起来很容易,如何做到成功和可持续发展,很多人也许还很模糊。老麦在开店的初期也担心过,比如,市场不成熟,大家对怀旧氛围的接受程度,场地的局促,出品的水准等。开了咖啡馆后,甚至发现这些心理准备还远远不够,其中需要的耐心和应对问题的能力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和挑战。不过,所幸的是,过了这个类似瓶颈的时期,一切都好起来了。
因为想要好好生活着而不是仅仅活着,老麦辞职开一家咖啡馆,如果按照通常的人生轨迹,这样的选择的确是件疯狂的事,但老麦却说这是他理性的抉择。
我曾经采访过的一位叫余师的男孩,一整年缓缓流浪半个中国。出发前,他是来自城乡结合部的小白领,学习一年后,他成为独立摄影师,继续摄影,摆摊,烹饪,支教,叠被子,在城管面前一秒钟变游人,到年底除了叠被子和逃跑技术叹为观止外,也举办了摄影展与音乐会。他不是逃避,他只是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
我也遇见过一些为了自由却没有自由的人。有个朋友放弃了大都市的工作回到家乡开店,当别人聊起谁有了新工作,谁买了高级东西,他总是有些烦躁地说:“别跟我说这些,和我无关。”后来我们有次单独吃饭,他告诉我,其实内心还是在逃避,他不喜欢在单位被人管,去了好几个地方都和同事不和,跟领导吵架,他觉得社会太现实,不如自己开个店,真正开了,他又面临着生存的压力。
如今有太多人决定“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纷纷辞职去旅行、开店,但真的实现了当初想要的“自由”,却让生活变得更艰难了。无疑老麦的选择是正确的,他做着喜欢的事,并且做得越来越好,如今看来,钱也一定不比之前工作少。我问老麦,为什么有些人不能实现自己的所谓的理想呢?
老麦坚定地告诉我:“在职场做不出成绩的人,辞职后也不一定能收获成功。自由是自由了,这种自由,毋宁说是一种煎熬。打工的压力其实是最小的,如果在最小的压力下都做不好,如何能面对辞职后大得多的压力呢?我以为,没有足够的精神、技能和财力的准备,仅仅是为了所谓的‘快乐’而选择放弃,那是极不负责任的。有些书籍为了博得眼球,纷纷做出一些高调的姿态,其实那是一种看似美丽的毒害。”
现在,老麦咖啡馆依然让更多人制造着故事,收集着回忆。咖啡馆各方面已经处于稳定的状态,老麦自己主要还是做一些店面的设计工作,他笑称自己俨然已经是专业设计师了。在店的管理上,他主要关注几个财务指标,以及对人员的激励和管理。除此之外,他还会继续淘货。
聊起未来,老麦的终极理想是:在一线城市开设数家“老麦咖啡馆和老麦杂货铺”,也就是两家店的结合体。他觉得有了现在的基础,要实现并不难。只是担心自己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
我喜欢真实的咖啡馆,所谓真实,就是店里的一切都让人感觉踏实,不浮夸。就像老麦咖啡馆,每一个细节都能感觉到他们的态度、他们的专注;也像老麦自己,做一个有智慧、有情怀的咖啡店主,就这么幸福地生活在自己的热爱里。
7/7 藏在童话里的沐咖啡
不一定非要做咖啡,但是大家都是爱自由的人。
记得儿时的过家家吗?
在,我们再玩一次吧!
在喧闹的街道,
在安心的角落,
有一条大狗,
有很多玩具。
这么藏在童话里,
想长大。
上海属性
十月底一个阴沉的下午,我在办公室的工位上焦躁不安,不是因为太忙,而是实在无聊,感叹着在单位“电脑一开一关,就一天过去”的日子。我突然觉得这个阴沉的天气格外适合请假,于是去了领导办公室,意外顺利地请了十天假,加上周末共有十二天,就开始我人生中第一次一个人的旅行。
原本想出国,后来觉得第一次独自旅行还是不出国了吧;又准备办手续去台湾,可是我的户口本在老家,寄来已经来不及;那就其他地方吧,我还真有很多没去过或者还想再去的地方。
我计划先去深圳见老同学,然后去香港两天,再去厦门三天,之后飞上海,去西塘,最后去三亚,然后回成都。
我到上海的时候,上海当代戏剧节正在举行,所以有两个晚上我安排了看话剧,第三天去西塘,第四天晚上九点的飞机飞三亚。
上海的确是繁华的,她美丽、小资、国际化。但我发现一个人常常找不到适合吃饭的地方,当然有我自己的原因,一个人去一些大餐厅觉得麻烦;另外,我一般都是去目的地的周围吃饭。比如,去上海话剧中心看话剧,当时走了一天路,真想把肚子实在地填饱,再好好看场话剧。而附近大多是咖啡厅、西餐厅、红酒吧,这些店只有面包、沙拉之类的东西,穿过两条街在一个外地小餐馆吃了一份中式套餐,暂时解决问题。有时候吃饭需要情调,而有时候还真需要方便。
演出结束后,我回到酒店。楼下有家便利店,各种快餐,买了一份黑椒牛肉饭,味道真的很好啊!实实在在,端着饭往酒店房间走的时候,心里一阵踏实的幸福感,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
所以那段时间一个人吃饭成了我的最尴尬的事。上海菜似乎都存在于较高档的饭店里,即便是上海的小吃小笼包也已经成为老字号或者世博会推荐小吃,不再那么平民。
记得我在香港时,可以随便进一家茶餐厅,一份牛腩饭或烧鹅饭便是极好的,或在港式甜品店里吃一份可口的水果甜品,幸福感油然而生;在厦门,福建小吃店很多,粉面、鱼丸、蒸饺丰富多彩;还有成都,很生活,人们喜欢去苍蝇馆子,吃好吃的佳肴,吃不贵的串串,路边的小店更是不可计数。
而上海,有她特别的属性。也许从过去到现在,本来就是精致的,要精致就意味着不能太随便,就像旗袍和背心,背心舒服,稍微大点小点也无所谓,配上短裤拖鞋,自由舒服实在;旗袍呢,尤其是量身定制的旗袍,不仅对身材要求高,曲线不美的穿上不美,身材好的穿上还不能多吃东西,高档的面料,坐不得怕皱了,靠不得怕沾了灰,可是美啊,要不然,您还是短裤背心吧!
但人终究也有穿短裤背心的时候,比如睡觉,或在家休息时。对于我来说,在上海的日子,便利店就是可以“换装”的地方,拿上两份饭,几瓶水,在房间里看着电视大快朵颐,只是我第一次这么强烈地感受到便利店会给自己这样大的幸福感。
经历了上海这样的快节奏和繁华,我更加期待去西塘的旅行了。都说西塘是上海的后花园,很多逃离繁忙的人们来到这里休闲,并且对我来说,还真没有亲眼见过江南水乡。之前做咖啡馆的专题节目,认识了西塘“沐咖啡”的店主吕晶,我试着给她微博发私信,告诉她我要来。她很热情,并说给我留好客栈的房间。
梦里水乡
从上海南站出发,不过是一小时的距离,就到达了西塘。坐辆三轮车到达景区,碰上星期天人有点儿多。穿过细长的巷子,豁然开朗,白墙黑瓦的江南建筑映入眼帘,人们坐在各处闲聊喝茶;走上拱桥,感受只在歌中听过、画中见过的水乡美景:青砖铺成的幽径,一排排杨柳在河流两岸,一叶叶扁舟在河中摇曳,微风吹拂着脸颊,轻闭着双眼,感受着这一片刻的宁静。小桥,流水,人家,流溢在水墨江南里,看不明虚实,分不清究竟。
先不急着去找吕晶的店,逛逛古镇,遇到有意思的店就停下来。一家明信片店,里面贴满了牛皮纸的留言条,但老板不允许你自己随意写一张贴上,要买店里的东西才可以,足够有傲骨;有很多家蒸“鱼饺子”的店,晶莹剔透,和这水乡格外相宜;看到一家卖手绘木片的店,我隐约觉得在淘宝上见过,于是和老板攀谈,买了一个松果项链,很喜欢。
西塘的游船在下午五点以前是不接待散客的,必须包船,散客也可以自己拼,再各自平摊钱。我一开始准备和北京的几个游客拼,结果他们已经满了。我一个人在售票处等了几分钟正准备走,旁边来了一对情侣,也准备拼,于是我们三个人又继续等,等到了一个五口之家,终于组成了我们的八人船。感受着江南水乡的古朴,享受着逃离繁华的尘嚣,盈盈清水,悠悠木船,宅屋临水而建,水水相连。任阳光在身上静静流淌,任诗意在心间轻舞飞扬,我插上耳机,听一曲杨钰莹的《遇江南》,再听一曲江珊的《梦里水乡》。
我怕我会找不到吕晶的店,但还好看到了一块提示牌,就在来凤桥边。顺着提示牌走进去,倒很安静,还真是有些偏。推开玻璃门,一条白色的大狗从吧台跑出来,店里飘散着一股浓郁的蛋糕香味,原来吕晶正在烤饼干。她和我想象中差不多,是一个个子很高的女孩儿。因为第二天的飞机是下午,时间紧,我告诉吕晶今晚我就不住了,其实吕晶已经给我留了最好最大的房间,弄得我有些不好意思。
当时店里没有客人,吕晶说因为马上就圣诞节了,她正在烤些饼干给朋友们,还有另一个女孩长期和吕晶一起打理店铺。
吕晶是从新疆考大学到上海的,大学学的是商务英语专业,然后就这么一直在上海读书、工作,生活了八年多。没有计划过人生中要开家咖啡馆,起初只是想开一间客栈,开个客栈很自由,不用出去玩儿还要请假。去丽江看别人都是开客栈,觉得这种生活真好,也没想到钱会赚多少,崇尚自由。选择西塘是因为她比较喜欢丽江,觉得西塘有小丽江的感觉,后来觉得客栈一定得加上一间咖啡馆才完整。
在下定决心开店以后,吕晶每个周末都会来西塘,持续了一个月左右。街边一位卖包子的大叔给她推荐房源,说有家房子好像打算出租,但还没有挂牌,可以先打个电话问问,结果问过去房东真的打算出租,虽然位置不是在热闹的主道,但吕晶觉得咖啡馆就应该在这样安静的地方,于是交了订金。
2012年7月17日,吕晶的“沐咖啡”和“沐客房”开业了,虽然只有六间客房,一个四十平方米的咖啡馆,但这也意味着新生活的开始。吕晶彻底辞掉工作,经营这片小天地。
通常客人都会选择在这家咖啡馆的阁楼上坐坐,木质的空间,放上沙发,光线不亮,刚好符合情侣的心境,这里就像是西塘幽暗的私密角落。楼下有一个漂亮的吧台,基本占据了楼下四分之一的面积,吧台后面的墙上是原木的置物架,还有一个天蓝色精致的壁挂小橱柜,放上五颜六色的调料瓶,好似童话小屋。
店里有很多大象的装饰品,就连“沐咖啡”的Logo也是一只大象,吕晶说没什么特别的原因,就是因为自己喜欢,觉得很可爱。我给吕晶看我设计的大象手机壳,打算旅行结束后寄给她一个。
店里总爱迎接客人的大白狗叫豆豆,相当温顺乖巧,我拍了好多张它销魂的睡姿。吕晶养了两年了,说豆豆也是个好吃的狗,闻到店里烤东西的香味就馋得不行。
我发现桌上有很多用橡皮雕刻的印章,盖出的图案很漂亮,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帮吕晶打理咖啡馆的小姑娘刻的,真是有才。
就这么在店里上上下下看了一圈,我坐了下来,桌上已经放好了一杯拿铁。
吕晶连坐下来的时间都没有,我边喝边问:“你每天都这么忙吗?”
“其实还好,每天就做做咖啡甜点。小姑娘负责接待客人,打扫卫生什么的。自己开店各方面都要想周到,还有做宣传什么的,烦心死了,感觉特别累。”经营好一家小店,并不是件轻松的事。
“在西塘,像你一样为了自由开类似咖啡小馆的人多吗?”我问。
“挺多的。我觉得每个人的梦想不同,有的人就觉得开个客栈赚了钱,然后出去旅行,不一定非要做咖啡,但大家都是爱自由的人。”吕晶边说,边端来自己做的华夫饼,“我刚烤出来的华夫饼,我们客人的最爱,你尝尝吧!”
只见盘子上三片厚厚的华夫饼躺着,配一点奶油,一只超萌的石头小象用来放勺子,不禁赞叹:“哇,看起来太美了!我舍不得吃啊!”
吕晶笑笑:“这个得趁热吃!”
吕晶说,常常客人会问她“为什么一个人到这里,有没有男朋友”之类的问题,她总是回答:“为了自由。”大家都很羡慕。但其实并不是大家看到的那么自由,也还是会觉得寂寞,但吕晶却总觉得开店就是要耐得住寂寞。既然选择了这种生活,而且认定这就是你喜欢的一种生活,那么就应该去坚持。她不想再变了,不会因为任何人去改变,就像她不会迎合客流去改变店的位置一样,喜欢的人自然会来,把这里当作一个幸福的小窝。吕晶告诉我,她肯定不会换店铺的位置,就算外面有再好的位置,再低的房租,也不会搬出去。
伴着夜色,我们道别,离开“沐咖啡”坐班车回上海。车上我回想着咖啡馆里的那些片段:两个女孩,为朋友做饼干,请朋友喝咖啡,摆上自己喜欢的玩意儿,用橡皮刻印章,用漂亮盒子装自己亲手做的礼物,就像过家家一样。
不担心收入吗?后来我觉得担心多余了。首先,这家咖啡馆是和客房一体的,暂且可以由客房分担;另外,她们未来会遇见心爱的他,要么一起经营小店,要么另一半有其他的工作,总会和现在不同。
就让她们在店里“玩”着吧,两个女生的小美好,我会记得,在西塘这个童话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