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找到一些信息之后,下一个问题就出来了。
“那这个行业、职位,那些比较操蛋的地方,你能忍受吗?”
俗话说:看见贼吃肉,看不见贼挨揍。好多职业不单如此,能吃肉的贼少到能掰指头数出来,纯挨揍的贼多如天上星(比如我之前提到的“黑天鹅”职业)。当面临选择时,你是否能忍受挨揍呢?如果能忍受,那就义无反顾地开干。我所看到的真实情况是,一些人做了这样的探索之后,因为没法承担那个选择背后的责任和风险,就清晰了他承担不起梦想的分量。对他们而言,积极做回原工作的同时,把梦想当业余爱好,这总比上了理想主义的当要好。
“那对于已经上了理想主义的当的兄弟姐妹们,咋办?”
还记得我之前讲的冒险者、谨慎者方法吗?
这回上当一定是当初冒险了,那是否可以真的停下来回顾一下,这个选择需要承担什么责任和风险,当初看什么看走了眼。这样的话,下次冒险时就又多学了一招。
曾经看到一篇文章,标题是《做自己,吃屎吧》。
相信这样的标题会让一堆理想主义者来情绪、不舒服,但是仔细读下去,说得入情入理。美国恐怖小说之王斯蒂芬·金当年惨到住旅行车里,没钱给孩子买药,还要写恐怖小说。舒淇刚入演艺圈,从不挑戏,三级片都要去拍。李安电影获奖之前,干了6年家庭妇男,做饭洗衣服看孩子,还要写剧本……类似“当年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的各种狗血传奇我就不一一举出来了。如果每次高喊做自己的同时,吃下一坨屎,还能想坚持自己的选择时,那就赶快开练吧。
A.选择模式地图
还记得你做职业选择的理由吗?
“我爸给我找了一个当地的事业单位,所以我就回家了。”
“我导师给我引荐了一个国企,然后我就面试通过了。”
“我老板说我更适合做技术,于是我就变得更资深了。”
“我现在做技术,我打算先干两年让自己更了解本行业,然后我想尝试一下商业咨询,读MBA是个好办法。”
“我觉得我上司很有想法,也很负责,非常有人格魅力,我打算跟着他干。”
“我的理想就是走遍世界犄角旮旯,于是我每年都背包走五六个地方,我现在是旅游向导。今后也许我会有自己的旅行俱乐部。”
你的想法是不是总会跟以上某个想法接近?但是你看到每个理由的定位模式了吗?
在此,你可以问自己两个问题:
1.你的这个选择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
2.你当前更愿意听自己的想法还是听别人的建议?
之后,下图会清晰地“定位”你的模式:
他人——短期策略(碰运气、多接触)
既然是听别人,还不为长久之计,那自然是多接触几个自己信任的人(父母、老师、朋友),然后听他们的建议吧。在这个象限的人最好的策略就是多接触老师、师兄和……父母(当然你很难像《奋斗》里边那个陆涛一样,在职业刚迷茫的时候突然掉下一个美国老板亲爹),然后挑一个看得顺眼点的,或者你不得不听的前辈的建议,先权宜地采纳。
自我——短期策略(试试看、努力做)
在我的客户中有很多在这个象限的。这类策略和炒股炒短线者一样,是典型的理性现实主义。他们相信一鼓作气和快速,并对成功有很强的企图。同时,他们对理想和愿景并不感冒。他们最喜欢的理论是“养猪理论”:我只要快速养猪,总有一头是金猪。因此,当他做此选择时,他最需要的就是多尝试,每次尝试都要短平快,迅速做出成果。
他人——长期策略(抱大腿、跟对人)
这个策略在《易经·乾卦》里有说:“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一种解读是说此时“贵人”出现,听他的就好。《三国演义》里刘备败走新野,之后请到诸葛亮,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耳贼对孔明言听计从,才有了三分天下的长期局面。因此,当你站在此象限时,你要做的就是找到那个能相互信任,并且能带着你走的“智者”,成为他的马仔、兄弟、合伙人……
自我——长期策略(憋大招、拼理想)
当自己选择一个长达10年以上的方向时,那就算是走了理想主义的不归路。你所能做的就是憋一个个大招,靠愿景来支撑自己的信念。
“那我能改变象限吗?比如我现在是短期选择,我该怎么定一个长期选择呢?”
这个模型还有更深一层的解读。这四个定位往往是有时间顺序的。我称之为“N”型发展。
在初期,作为小菜鸟,既没有自己太多的想法,又很难做好长期的打算,此时往往只能是先听父母之言、师长之约。特别是在咱们这种不知道什么是“自己的看法”的地方,个人独立思考往往会更靠后。在中学时,父母不允许谈恋爱,到大学毕业时,他们又赶快盼望着能带一个回家来好早点抱孙子,此时的权宜之计也就只能是先把父母、师长的建议当试金石,恋爱中是先多见见安排介绍的,工作中也就用“碰运气、多接触”的策略,既然总得听一个人的建议,那就多听几个人说的,然后看哪个人更跟自己的气场合,就先权且听他的。
然后,你就会发现哪儿不对了,要么是这份“被”安排的工作总是有这样那样的不爽,要么就是自己小翅膀变硬了想独自扑腾。如果再“被”别人到处规划,你就会总觉得自己如同吊线木偶一样。此时,有性格的人就会选择“试试看,努力做”的策略,他开始做各种尝试,并通过尝试收获能力。
当有点小能力时,就开始有新的打算。一般人会打算一辈子做点什么,一些人头脑里会蹦出来以前的理想之类的东西。但他还是没那么果断,于是乎为了安全稳妥起见,此阶段还是先找个“智者”点拨一下,甚至跟着某个好上级,让他带着逢凶化吉,鸡犬升天。
总有一天,他会觉得自己真的可以独自闯一闯了,于是乎准备好了那份长远的打算,开启新的旅程。
这像不像典型的金庸类RPG小说和游戏?
先是师父教你某派武功,然后你下山,师父告诉你正邪不两立,邪教一定除恶务尽,你很是听话。
然后你在一系列打打杀杀中发现,似乎邪教里边也有好人,正派里也有坏人,而且邪教里的好人还都特可爱,还多是爱你的女人,你就凌乱了;自此,经历风吹雨打,你慢慢摸索出一套能自己处理这类武林争端的能力,功夫也有所进展。
之后,自然是某一本武功秘籍,或者某个不世出的大侠,看上了你,你开始练他的武功,理解他的心法和思想,什么“无招胜有招”“非快不破”“无厚入有间”之类。
最后,又经历了N年的跌宕起伏,你终成一代大侠,练成了这个经那个法,建立自己的门派,携几个老婆远去到某个小岛上享福。
这就是国人最喜欢的人生选择模式四阶段。
亲,你在哪个阶段?知道在哪个阶段,就去找相应的应对招数,可保三年无忧。
B.发现自己的选择风格
你的选择风格是“先开枪后瞄准”还是“先瞄准后开枪”?
当然,这世界不是非黑即白,你也不会很极端(极端就是疾病了,前者叫冲动型人格障碍,后者叫选择恐惧症)。你会在中间的某个维度:
以下几个问题可以帮助你做一个自我测试:
1.在过去的三个月中,回顾一下你做得相对重要的选择,如:选择读一本有难度的书,选择写一篇文章,选择学习某一方面的知识或技能,选择组织一次活动,选择参加一次培训……
2.看看这些选择中,有多少是你快速就做出选择,然后马上执行的。有多少是等了又等看了又看,或者直到别人给你安排了之后不得不选的。
3.看看数量,如果那种快速选择的比例高于50%,那就把自己归于“先开枪后瞄准”的人;如果低于50%,就把自己归于“先瞄准后开枪”的。由此,你也可以标定自己的位置。
4.如果看到这儿,你还是不确定自己到底是“先开枪后瞄准”还是“先瞄准后开枪”的,那就把自己归到“先瞄准后开枪”的吧。
分别给两种人两个法则:
类型
法则一
法则二
先瞄准后开枪
给自己设定最后期限
清晰你个人的真实意图和方向到底是什么
先开枪后瞄准
先选择再反思
信任他人并适当示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