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27500000021

第21章 要广度还是要深度(2)

当客户知道这个产品和服务后,接下来就是销售的工作。通过渠道会把产品铺到各家店铺,而如果提供某种服务,则在网络、电话都安排销售客服人员接线。之后,销售开始加深客户的认知,客户采取购买行为。

这个漏斗还没完,客户购买完服务,会使用该服务,这才是产品、研发角色的上场。他们需要提供质量上乘的服务和产品,让客户有独特的体验,从而会更认同这个产品。

之后,随着客户的多次使用,客户成为这个产品或服务的忠实粉丝。

我们可以清晰地知道,这个漏斗的每个层面都会有客户离开,而最终漏下来的客户,才是一个企业、产品、服务所确定下来的信任客户。

因此,当企业建立起这样的营销漏斗后,企业最盼望的是什么?就是目标客户、忠实粉丝如果能越来越多,这样市场就会越来越大,企业就能多赚钱。

那么,如何能让信任客户、忠实粉丝越来越多呢?换一种说法,怎么能让这个漏斗漏下来的客户越来越多呢?

无非两种办法:

1.扩大漏斗的开口。只要客户认知度越来越高,确保最终埋单的为某一个固定百分比,目标客户就会越来越多。这也就是为何每年快消品、保健品的广告都会抢占电视的黄金时间,网络媒体的最好位置,因为能让更多人看到。

2.让漏斗的壁更直。如果漏斗是一个圆筒,那所有能知道该产品的人就都成为埋单者、忠诚者,这也能多赚钱。这也就是为何产品质量、精准营销、市场定位如此受到企业关注的原因。

以上所谈的都是营销的玩法,这跟人脉有什么关系呢?其实大有奥妙可言。

你的人脉模型同样是一个漏斗,假如把自己看作某种产品或某项服务,会有一些人认识你,也会有一些人认可你,还有一些人信任你。而当认可你、信任你的人越来越多,你的人脉就会越来越丰富,你的价值也会越来越高。而从认识到认可到信任,就构成了一个简单的漏斗模型。

当我们在经营自己时,就是在经营这个漏斗。同企业做产品一样,每个人都希望这个漏斗下边的洞越来越大。凯文·凯利说过一句名言:“只需要拥有1000名铁杆粉丝便能糊口。”实现足够多的铁杆粉丝,同样也是两个策略:

1.开口策略:扩大漏斗的开口。就是想办法让更多人认识你。当认识你的人越来越多,总会有一定比例的人认可和信任你,人脉网络就能轻松建立起来;

2.圆筒策略:让漏斗的壁更直。如果每一个认识你的人都能认可你和信任你,那人脉网络也会很坚固。

那么,这两种策略是如何实现的呢?

开口策略(广度策略):你应该知道什么样的人是那种开口特别大的人了吧,就是“名人”“明星”。微博里粉丝最多的大V就是这类人。所以,开口策略的核心方法是:自我宣传,追求认知度。这里边,多数人本身就有很大本领和成就,再借助媒体平台频繁上镜,慢慢就形成了个人品牌。当然,还有一些人,本领和成就确实不够,但是在这样的眼球经济下,他们会制造各种爆炸性新闻来吸引眼球。当开口足够大时,即便99%都不认可,只要能获得1%的认可,就获得了某种自我品牌。

圆筒策略(深度策略):如何能保证知道自己的人都会认可和信任自己?这类人会在某个领域更深入研究,使自己在这个领域成为真的专家,拥有更多的认可度。同时,他会在可控的范围内自我宣传,精心培育更少,但更认可的粉丝。

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策略来经营自己,获得人脉。同时,也需要清晰不同策略的价值和“诅咒”。

名不副实型。如果你醉心于开口策略,用了各种方法自我宣传,让更多人知道你,知名度会迅速提升,但是换回来的除了部分人的认可外,也许会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名不副实。中国人固有的文化更推崇“中庸”“内敛”。我们总会用“哗众取宠”“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来形容知名度过高的人,比如一些明星经济学家,当他们“出镜率”过高后,人们就会认为他们太多沽名钓誉的炫耀,而少了藏巧于拙的深刻。

怀才不遇型。反之,如果过于看重圆筒策略,在专业领域更加深入,但因为不注意呈现,而难以走进更广泛的世界,成就感会打折。我们会注意到,一些技术大拿,在大企业里辛勤多年,只有自己身边的一些人特别认可,但升职总遇到瓶颈,颇有怀才不遇之感。其原因之一,他的人脉网络是一个特别窄小的圆筒。

那该如何运用好这个漏斗呢?

当我给很多客户提到这个问题时,他们都给了很好的思路:有的人会说需要更多地让别人知道自己,有的人会说我得再多看些比较费劲的书以提升自己的格调和深度。大家需要一点点“打磨”属于自己的人脉漏斗。

那些郁闷的技术男需要做的是:扩大开口,能否让自己的技术水平呈现给更多人——参与企业内部的科技竞赛和评比是在企业内扩大开口的典型方法;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是走学术路线的典型方法,由此会在本领域中构建自己的人脉网络;还可以走大众路线,把技术更加平民化,想出点专利,开发点小产品,建设自己的技术博客,在科普论坛和杂志上发表文章……通过这种方式打开圆筒的开口,就可以让圆筒变得更宽。

而那些因为自己的某种因缘有点小名气的人,他们依稀感觉到了自己漏斗不够直,于是就拿砂纸在筒壁上好好磨了磨。比如琢磨着系统化地学点什么或者踏实做点什么,让更多人从认可自己的名气转而变为认可自己的内涵。

而这种过程是往复循环、阶梯发展的。看了下图你就明白自己的策略:

当刚刚出道、初来乍到时,先提升技能,走深度策略,得到少数人的认可。之后当稍有怀才不遇之感时,则花点时间自我营销,但同样会觉察到,也许某个时间感觉自己飘飘然,此时,再退而结网。之后……这样阶梯式上升。我们也可以看到,越往高处,所花精力也会越大。

5.5强弱连接

我们总会把人脉看作一张网。它以每个人为中心,一层层张开。假如你要画出你的这张人脉网,会怎么画呢?

它通常会是这样的:

你看到了什么特点?

首先,每个人跟别人的连接有粗有细。越粗的连接说明关系越紧密,是强连接,比如至亲、多年的同学同事朋友。越细的连接说明关系一般,是弱连接。

人们认为,在日常生活、职业和学习中,这些强连接往往会起极大作用。因此,我们总是会特别关注强连接:毕业生常用的找工作方式是“拼爹”,就是依靠最强的连接;经常聚会的常常是住在一个屋檐下的同学;常来往的也通常是有血缘关系的亲戚;如果没有血缘,为了能构成强连接,还要认一个“干爹”。

此类观点更适合于古老的村落宗族文化。那个时候根本没机会建立弱连接,因此那些在宗族和“同窗”里最有话语权、最得到族人认可的人,也有最多的烟抽,他自己的需求会更容易满足。

但是时代变了,而今过分依赖强连接的个人却在这个社会环境难以生活和发展。过去是“父母在,不远游”,而今是春节大规模人群跨省异动;过去电话一个月打不了几个,而今借助互联网,一秒钟就可以跟另一个国家的人联系。由此,由宗族及同窗所形成的强连接效用在逐渐变化。

在1973年,美国经济社会学家马克·格兰诺维特(Mark Granovetter)发现,反而是那些弱连接、那些一年也见不到两面的人际关系,起到的作用变得越来越大。这些弱连接在转换职业、求职和共同完成项目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弱连接的价值越来越大的原因是什么?每个人生活在一个又一个圈子里,每个圈子的连接都是强连接,在这样的强连接中,大家有共同的文化、价值、习惯、兴趣,因此所传递的信息和思想有极强的同质性。这反而会缩小每个人的视野。而那些弱连接,往往出现在圈子与圈子之间。这会带来新鲜的信息、视野和观点,给新的工作、新的人际圈子以及新的行业制造了机会。

我发现那些职业中顺利转行的人,几乎都是弱连接成为“导火索”:一个从事电气行业的朋友在读MBA时参加一个聚会,认识的一个师兄正好是做教育培训行业,于是他看到教育培训行业的信息,激发起热情,与师兄来往之后短平快转到了教育培训行业;一个从事教育培训行业的朋友在5年前实习时,服务过一家家电企业,一次偶然机会相遇,谈了三次就进入该企业新成立的工业设计分公司做总裁。

对弱连接给予一定程度的重视,投入小,产出大。如果你还在校园里,不妨花点时间放在跟你的同学、专业无关的领域和团队里。我的一个小朋友是信息系统专业的研究生,但是业余时间却找老师学声乐,周末还会去跟某个街舞团队练街舞。如果你已经工作了,那也可以在其他不着四六的领域玩次票,去《快乐男生》之类的节目海选一把,或者去参加豆瓣活动秀秀蜜,还可以听听各种奇葩在各种类“TED”的论坛上扯淡……生活立体一点,可以出现很多弱连接。

善于利用弱连接。之前我提到了发现对方的需求、价值观和兴趣。弱连接不是相互换个名片就结束了,这种不叫弱连接,这种叫“虚”连接,就是我过去做电路板时的“虚焊”,看上去连接上了,其实完全没有。弱连接是你过了几个月在QQ上遇到他,还会打更多的招呼:“最近如何?”“我最近在做一个产品,不知道能否对你有用?”“正好有个小事,不知道你能否支持一下?”这样才能经营好弱连接。

还需要根据自己的价值做转换。如果总认为弱连接就是弱连接,强连接就是强连接,那就犯了“刻舟求剑”的错误。想想你过去跟一帮哥们儿喝酒、打牌不亦乐乎,突然冒出一个女神要追要陪,哥们儿就说你“重色轻友”。我们的心智是一块有限存储的硬盘,只能存最多大约150个连接,这其中包括了大约15个强连接(这个现象被英国牛津大学的人类学家邓巴研究出来),因此当一个弱连接(你要追的女生)变成了强连接,就只好要有一个强连接(一起喝酒的哥们儿)变回弱连接。重色轻友就是典型的强弱连接的转换。

同类推荐
  • 一开口就拿订单:12天掌握成功销售的96个口才技巧

    一开口就拿订单:12天掌握成功销售的96个口才技巧

    本书旨在让销售员在*短的时间内掌握*有效的销售口才技巧,走进本书,你就会明白,不需要演说家的长篇大论,只言片语也能引起客户的共鸣;不需要辩论家的慷慨激昂,平铺直叙也能打动客户的心。销售口才就是这样,一句真诚的问候,就能敲开客户的心门;一句巧妙的提问,就能探知客户的需求;一句灵活的引导,就能打开客户的口袋……
  • 心想事成的富足之道

    心想事成的富足之道

    本书是参与了新思潮运动的美国作家奥里森·斯韦特·马登的最后一本著作。新思潮运动的核心思想就是人生的成功是从拥有积极的心理态度开始的。这种积极的心理态度展现在积极的行动乃至最后取得的积极结果之上。《心想事成的富足之道》一书以震撼人心的方式阐述了这种思想。
  • 哈佛思想课:亲和力自测

    哈佛思想课:亲和力自测

    从性格、品质、情绪、仪表、异性、家庭、社交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解析亲和力,每个方面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具体的生活行为测试告诉你如何才能更好地提升亲和力、轻松赢得好人缘。成功机会更多,成就层次更高。
  • 我的青春我做主

    我的青春我做主

    好书是具有生命力的。一本好书,我们拿在手上,揣在兜里,或者放在枕边,会感觉到它和我们的心一起跳动。在这套“生活认知成长青春励志故事”里,编者推荐给青少年读者的是充满活力的大众文化形态的小小说佳品荟萃。这本《我的青春我做主》(作者杨晓敏)是其中一册。 《我的青春我做主》收录了《一个人的俄罗斯情结》;《听课的老头儿》等作品。
  • 智慧的积累(世界成功励志故事金典)

    智慧的积累(世界成功励志故事金典)

    本书故事精彩,内容纵横,伴随整个人生成功发展历程,思想蕴含丰富,表达深入浅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智慧力量开发的功能,具有很强的理念性、系统性和实用性,能够起到启迪思想、增强心智、鼓舞斗志、指导成功的作用。这套书系是当代成功励志故事的高度浓缩和精华荟萃,是成功的奥秘,智慧的源泉,生命的明灯,是当代青年树立现代观念、实现财智人生的精神奠基之作,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精品。
热门推荐
  • 绝世小农民

    绝世小农民

    山村穷小子赵大海偶遇土地公,辣条换极品灵芝,五香鸡爪换法术……看赵大海学仙法,种草药,炼丹制药,治病医人,无所不能,引得美人投怀,吊打恶霸,吓得地痞流氓闻风丧胆,引得神秘组织重金邀请……哪里有传奇,哪里就有赵大海的身影,一段传奇就此开始……
  • 元气来袭:冰山校草快到碗里来

    元气来袭:冰山校草快到碗里来

    他自从小时候亲眼目睹了自己母亲的死,他开始封闭自己的内心,他的父亲又娶了另外一个女人,他完全封闭了自己的内心,那年他十一岁,她十岁,他们相见,男孩给了女孩一条手帕作为他们长大后男孩娶女孩相认的信物,可不久女孩也不见了,他的心彻底被封闭了,变得冷冷的,那一年他十八岁,她十七岁,他们再次相见,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好玩的事呢敬请期待。。
  • 妖在人间异闻录

    妖在人间异闻录

    妖是什么?人间处处是妖。拥有稀薄妖怪血统的郑沐,却只是弱小的魅灵血统?暴躁冲动却特别讲义气的杨刚,刀子嘴豆腐心的萝莉美女田晓雯,温柔漂亮的医务老师林孀凌,还有调皮可爱的安琪小妹妹……什么?安琪已经五十多岁了?看半妖郑沐如何在现世中与朋友们一起演绎精彩日常,并误打误撞地揭秘出上古蛮荒时代的各种辛秘……
  • 黑暗千金本无良

    黑暗千金本无良

    前世,她在继母的算计下,一步步落入温柔的亲情陷阱。身为豪门亦家长女,却落得被当作试验品活活闷死的下场。满腔怨恨却无处发作。然,峰回路转,上苍竟给她机会重生。这一世,她势必手刃仇人,报仇雪恨!她是亦家长女亦轻谖,世人眼中的圣洁完美女神。然,她温和的浅笑下,暗含着血腥;她圣洁的光辉下,隐藏着黑暗;她天使般的外表下,是一颗阿修罗的心;她,就好像是从地狱中爬出来的索命亡灵!(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来之不易的爱之杰娜

    来之不易的爱之杰娜

    这是一部杰娜小说,纯属虚构,不要与现实相提并论。喜欢杰哥娜姐的就来瞅瞅吧。
  • 洪荒天帝混沌之灵

    洪荒天帝混沌之灵

    四大世家公子白羽,英俊潇洒,正在成亲当日,发生不幸,家族覆灭,人身威胁,争霸之路,渐渐展开。
  • 重生之怪咖

    重生之怪咖

    本是资深宅男的陈晨重生到了一个对着明星姐姐照片撸死的伪娘身上,虽然带着重生的金手指:全明星系统。可是面对着处心积虑想要推到自己的呆萌姐姐,正太控后妈,傲娇的妹妹,陈晨还是表示压力山大。
  • 王文端公集

    王文端公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人民文学》十七年

    《人民文学》十七年

    本书以回首前尘、发掘原貌的学理姿态,论证了一个刊物如何折射了一个时代,述析了前辈文学编者们在被动坚守与主动探索过程中的种种艰辛,总结了活生生的当代文学史中成功的与不成功的经验。
  • 火线枪神

    火线枪神

    一步很狗血的火线题材小说。(凑字数,凑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