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VS 朋友
参加一个培训,读一本书,多是为了提升能力,学习知识。但真的就有人是图找小伙伴的。据我所知,总会存在这样一部分读MBA的人群,其上MBA的目的才不是学什么经济、财务、组织行为学,他们读的MBA就是一次次相亲,这么看未免势利了些。但是,如果不多方接触各色人等,那注定是宅男一辈子。
也许参加沙龙、培训,甚至读个书,也可能学不到什么,有的人就不是学知识的料,但可能通过请同学们吃烤鱼而认识几个朋友,朋友介绍朋友,这也算是一鱼两吃。
确定VS 意外
想象有这样一个人,他清晰地设定了一个目标:从欧洲航海,找到日本,那里有很多黄金。制定了计划:找到投资者投资了三艘船,招募了88名船员和一名阿拉伯语翻译(他竟然认为所有的外语都是阿拉伯语),准备足够的食品和淡水。这个虚线圆似乎已经就绪,然后他看了皇历,选择了一个“宜出行”的吉日起航。这是他的目标。
但是,他在海上航行了两个月,到达了一片大陆,那里不是满地黄金铺就、河里流着牛奶的东方,而是南美洲的部落……
我相信各位都知道这个人叫哥伦布。我也相信各位都知道我想说的是什么。当不一定有确定的收获时,是否会给“意外的惊喜”留下点想象力?
3M公司发明的即时贴、弗莱明发明的青霉素、辉瑞制药发明的伟哥……这些通通都是意外的产物。起初是说好了的培养皿、说好了的心脏病治疗药物、说好了的黏性最强黏胶,但是那些计划好的目标全部付之东流,但计划外生育的“孩子”却改变了世界。
问题往往在于我们不给意外留下任何想象和空间。当确定了目标、计划,机器娃娃们就不再考虑走的过程中的新可能和新发现。我们要做的是,在不知道是否能实现预期的结果,甚至是知道做这件事其实没什么价值时,能否给意外留一份空间,那个意外没准正合我意。
3.6太迟了?才开始
有的人该快的时候没快,职业初期的日子净过健康慢生活了,到了一大把年纪,此时感觉太迟了,怎么办?
以下是我的另一个有趣的咨询故事:
“You deserve it.”
面对这个来做咨询的人,我内心下意识的第一句话就是这个。英文叫“you deserve it”,中文就更加毒舌——“活该”。
这位刘女士中年,略有发福,穿着整洁,但是从眼神中能看到她的迷离。她面临的困境是:大学毕业到了一家事业单位,开始了体制内的生活,成家之后就几乎是在混日子:上班从不准点,下班却很准时,照顾孩子老人,大把闲工夫放在淘宝、血拼和网剧里。而今,事业单位企业化,员工要重新起立变身合同工,已经有人待岗。而没啥能力和背景的她也不被上司待见,现在的工作明显是被上司穿了小鞋,手里的事情全是烫手山芋。她想离职进入真正的企业历练,发现年岁过大,能力不足,后辈小生又咄咄逼人,真个不知如何是好。
在我心中念叨一百次“出来混,迟早要还的”之时,也看到了该人群的一些通用特质。
首先,他们之前找工作的一个核心追求,就是稳定。恰如近日流行的说法“死在体制里”,当稳定真的如期而至后,安全感从天而降。于是即便不“追求进步”,谋求上位,也旱涝保收,早就丧失了动力。这便是稳定造的孽。
其次,人们追求稳定的核心需求在于寻找安全感。这是个全民焦虑的时代,每个人的安全感程度都不高。于是,人们都会从外部来寻找任何可以提升安全感的东西。稳定,恰恰是能带来安全感的要素,但这却是慢性毒药,当我们希望从外部获得安全感时,我们自己的内部生长系统就会停止运转。
最后,这样的人群,往往不善于持续学习。没有了危机意识和成就动机,也就丧失了学习动力,尽管人还在职场里,但心却已经远离职业。这就属于典型的吃了该快时没快的亏。
说到此处,你们必然会说:“你损也损了,骂也骂了,可人家来找你咨询,你可是要助人的咨询师啊……”
如果我是一个优越感爆满的道德棍子,也就不会写在这里。既然人生已经快到不惑,当年又种种错过,那而今开的这剂药方就多少有点苦。
“经历”变“经验”
即便你只是在一家单位“经历”了这若干年,我也能从中看到“经验”。就拿多年只顾家庭的女性而言,照顾上有老下有小这一大家子事,本身就可看作一种职业。当年比尔·盖茨初创微软时要招一个秘书,漂亮姑娘一个不要,却偏偏招了一个42岁、待业十几年、把四个孩子养育大的家庭主妇露宝,说明管理家庭的经验照样可以原样迁移至企业。
调用更科学的说法,我们的能力分流体能力和晶体能力。流体能力指概念化的知识,最容易被遗忘和取代,而晶体能力却是以长期经验为主的认知、判断、沟通、联想等能力。我们总是担心“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拍在沙滩上”,那是因为我们总是过于看重流体能力的新陈代谢,却忽视了晶体能力的长期积累。一个老医生跟一个新医生最大的区别不是医学院里学到的术语和知识,而是以长期经验为主所形成的决策和认知。因此,一个活了30多岁的人,一定能经历20多岁的人永远经历不到的东西。这个经历,善加转化和学习,就是能拿得出手的经验。
活到奔四的年龄,与其感叹“岁月催人老”,不如回顾一下自己混日子的经历,总能淘出些灵光乍现的经验。
比如这位刘女士,在咨询的过程中,我发现她很细心,能把家里的大事小事全部管理好,而且,她之前在事业单位曾经兼职帮忙做过账。于是,她就可以在财务会计、企业后勤方面发力,学个会计证书,然后给小企业管理后勤。初期或许待遇不高,但这类处事经验,却比那些刚毕业的新兵蛋子多得多。
快速学习,掌握一点技能
既然该快的时候没快,那这一关总还得过。门槛门槛,过去了是门,过不去就是槛。
要想让“经历”转化为“经验”,必须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
“我到这年纪了,学习还能赶得上年轻人吗?”
“学习这东西要长期积累,短期怎么可能一下学会呢?”
这应该是所有人最担心的话题。我之前已经就学习的难和易做了分解,没几个人需要花费一万小时。你只需要过了初期的几个能力级别就可胜任。
参照快速执行的方法:列出清晰的目标,并拆解到每个星期,然后按此执行。画出一个虚线圆,然后变成实线。同时,使用“刻意练习”这个又痛又成长的方法,每个星期你都会看到自己的成长和结果。当有了一年的快速成长之后,自信心逐渐形成,对外界的焦虑如同被化掉的肾结石,轻松排出。
拓展视野,勤加思考
尽管已经是信息化时代,但是我们还是能赚信息不对称的便宜。记得10年前一个在朋友家装修的工人,贴瓷砖之余看《水煮三国》。朋友就猜测这个人日后一定会更有发展,果真几年后他开了自己的装修公司。同样一个村子出来的两个装修工,5年之后一个还在刷漆贴砖,另一个却已经开了装修公司。其原因往往不是技术水平的差异,而是视野的差异。
因此,假如N多年都把重心放在家庭和休闲上,脱离了真实的社会,学习工作之余,是否可以考虑拓宽见识?《论语》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高强度学习之余可否多搜集信息,并善加归纳思考?这个软能力,没准什么时候起大作用。
别怕丢脸,都还年轻
到这个年龄,难免要跟小自己10岁的年轻人同台竞技,甚至还要共同参加一个培训,共同学一项技术。顶大个岁数,让小辈们嘲笑,面子往哪搁?
越在意外部给的面子,内心就越缺乏自尊。那些神经大条的,反而有点无所谓浑不吝的劲头。面子和安全感一样,如果总是向外追求,就总会不踏实,只有向内心追求,才能更自由。此时,请注意,除了面子,一定有更重要的动力在推动你行动:危机感、给孩子做表率、成就欲以及人文情怀。不要介意你这辆汽车表面的小剐蹭,让那些你认为更重要的动力驱动你的发动机。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1991年对年龄段的重新划分,45岁以下都称为“青年”。奔四的年龄,跟20多岁,是大了10岁,但差别无非是“小青年”和“大青年”。山高水远,来日方长,职业的第一春没赶上,第二春却在不远处招手。
附一:耶鲁大学关于goal setting查询的澄清文字:
It has been determined that no “goals study”of the Class of 1953 actually occurred.In recent years,we have received a number of requests for information on a reported study based on a survey administered to the Class of 1953 in their senior year and a follow-up study conducted ten years later.This study has been described as how one‘s goals at graduation related to success and annual incomes achieved during the period.The secretary of the Class of 1953,who had served in that capacity for many years,did not know of the study,nor did any of the fellow class members he questioned.In addition,a number of Yale administrators were consulted and the records of various offices were examined in an effort to document the reported study.There was no relevant record,nor did anyone recall the purported study of the Class of 1953,or any other class.
一种工具,定位你的项目卡在哪里
任何事情都可以看作一个项目。完成项目,相信大家都很清楚5W1H:
Where(在哪)、When(什么时间)、What(做什么)、Who(谁来做)、Why(因何而做)、How(怎么做)。
把这六要素分析清楚了,行动起来就高效了。
但是,你是否考虑过该按什么节奏来梳理这六要素?
同时,当你的项目出现了停滞,你是否清晰它到底卡在哪里?
这个工具可以很方便地理清次序,找到痛点。
先明确为何要做,下一步确定做什么,之后去寻找方法,知道怎么做就可以找对应的人,然后跟团队确定时间,根据时间确定地点。
而同时,一旦卡在某个位置,往往是因为它以及它的上一环节或者上几环节没搞清楚。
比如,当发现进度有延后现象时,是when出现了问题。此时,除了看进度表之外,还得找造成延后的角色到底是谁。
当发现不知道怎么做时,除了寻找方法,也得留一只眼睛看看是不是我们根本就没把what(即目标)定义清楚。
当发现不知道做什么时,往往是因为没想明白为何而做。此时,就要关注一下做这件事情的意义和价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