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能对上边两个问题有确定的答案,那么你内心的“虚线圆”就大致成形了。
3.4“慢”的时候:一休
曾经作为嘉宾参加过一次关于“间隔年”的讨论会,其中两个嘉宾分别在“间隔年”做了长途旅行,并以不同的角度出版了两本书。“间隔年”是从海外传到中国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在学习和工作中中断一段时间,让自己充分慢下来:旅游、再学习、阅读、写作……这让我对快慢的节奏又有了更多的认识。
每个人都会在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来回穿梭。今天在香港疯狂买了一堆化妆品,明天就会怀疑自己的审美;今天努力完成目标挣到年终奖,明天就会感叹人生苦短,为何虚度;为某一个目标快速努力,达成目标了,在后海酒吧街宿醉一晚之后,无论之前实现的目标多么有价值,人们往往还是会陷入某种精神的空虚感中,不知道下一个目标是什么,对自己的价值产生怀疑。
很多人会在此时继续开动自己这台机器娃娃,快速确定下一个目标,然后高效运转,实现一个又一个目标,获得更多的成功失败。这样反而会更有失控感和迷失感。
此时,恰恰应是放慢脚步的时候。
不妨给自己放个“间隔期”,无论是一年,还是一季,甚至一个月。干干以下的事情:
把之前很多想看没看的书和电影给看了
你一定想到了那些你总是嚷嚷着要看,但却总是因为种种原因看不了的电影和小说了吧。电影和小说都是我们投入其中的某种“非我”体验——演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在这种体验中,我们像一个傻子一样不用任何理性地跟着哭跟着笑跟着着急跟着释然,这其中往往可以孕育更深的体会,迸发出更出人意料的创意。
去旅行一段时间
嗯,对此很多人有不同评价,有人大加赞赏:旅行是心灵在异域重新复活,在一个新的环境能更有助于换一种思维方式。有人大为不屑:现在什么人都动辄要去西藏、要爬珠峰了,美其名曰换个心情来段挑战,其实还不就是小资们发嗲般的造作。对于那些很长时间不动窝的宅男腐女而言,“发嗲”地旅行一次未尝不可。
我曾经的一位咨询者,持续咨询了三个月,但是他依旧感觉内心被困住了。我问了他一个问题:“假如你有两个月假期,去做一件你过去从未做或很少做,但是你很想做的事,是什么?”他回答说:“去做一个长时间的旅行。”于是在那个夏天,他就真的去南方转了一圈,回来之后的咨询异常顺利,他在旅行中思考出了他能够持续努力的方向,并整理出可供整合的资源。
做志愿者服务
能帮助到人是一件自我感觉幸福的事,因此,如果有能力有意愿做几回志愿者还是很享受的一件事,从中也能有不同的体会。
请注意,我提到有能力,助人也需要能力,比如你要选择大街上扶摔倒的老人那就需要点能力,至少得先有一部带拍摄功能的手机……说正经的,助人的能力是最重要的标准,很多时候最可怕的不是不帮忙,而是忙没帮到,还净添乱。正如去医院看病,老病看不好很正常,最害怕的是老病不好,治疗过程中因为误诊等原因又添新病。
这个社会还是有很多正规的、可以被信任的、已经做得很不错的志愿者组织机构,我很佩服他们所从事的事业。你只需要接触到他们,参加他们提供的培训,培训合格后就有可能成为志愿者。
学习有趣的知识
这类学习不同于之前带着目标的学习。如果你想学做个菜、学书法、学古诗、学写作、学画画,只是为了好玩的话,大可不必给自己设定过强的目标。因为这类学习本身就是在玩,刻意设定目标,然后快速实现反而功利到没有动力。
再调整一下自己的长远打算
所谓长远打算,自然是指人生主题、人生意义、三观等形而上的理念。别不好意思,在这几十年里,咱们的三观已经一次次碎了又补,补了又碎。既然有了这么一段慢的时光,那不如再一次把自己的三观砸到地上,看看是能弹起来,还是又一次无情地碎掉。你可以找一个心理工作坊,或者找个咨询师(我大言不惭地推荐我自己)聊聊,有时候几个好问题就能让你更坚强……同时更灵活。(在第六章会提到如何寻找人生主题的方法,如果着急,快翻过去看)
以上所有的事情,都无须给自己后背上弦。反而需要让自己慢下来,停顿一下,并抱持“风吹哪页读哪页”的态度。
也许有的朋友会说,gap time?你们都哪搞的这么长的时间,我怎么就秋忙到冬、春忙到夏啊!
忙,跟我之前提到的快,不是一个概念。很多人总是找不到慢下来的时机。他们的忙,并非确定目标,一鼓作气,画一个圆。很多人的忙,多属于画了一个又一个圆弧、虚线圆,但就是没有完结,既没看到成功,也没看到失败。此时,如果他们想要“慢”,一个办法是先“快”,把手上的一些事定出目标,逼自己完结掉,之后的“间隔期”就自然出现。
而有一些人的忙,不是属于自己的“忙”,而是我之前提到,为别人所逼。这种“忙”,颇有一脚踩油门、一脚踩刹车的别扭,费很大力气,但总是不动。此时,不妨先强制放慢个把星期,读两本书,找人咨询,把自己的定位、方向梳理得稍微清晰一点点再上路。
从小很爱看一个动画片《一休的故事》,长大后才知道一休哥是日本历史上最有名的禅僧,以其禅学造诣、诗词造诣和癫狂放荡而著称。关于一休哥名字的由来,是在他24岁,他的师父为其命名一休宗纯,一休的名字以一首偈诗来做解读:
欲从****返空界,
姑且短暂作一休,
暴雨倾盘由它下,
狂风卷地任它吹。
人生如同旅程,不断从****到空界,从空界到****,但每次往来时,都需要一段短暂的时间休息,这段时间里,人的内心和思维会得以重生。慢慢地,外界的干扰就会在每次穿梭中逐渐接纳而不着于心。
慢的时候,不妨“一休”。
3.5一石多鸟,一鱼多吃
我的一个朋友小英在读一个她完全不喜欢的博士学位,她跟我说她自己所做的研究内容完全看不到意义,无非就是做点实验,从一堆植物中提取某些化学元素,然后发表一篇论文。她感觉这些研究跟这个世界毫无关系。好在,她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她喜欢给学生讲课,带给学生启发,她说她希望成为一名带给人启发的老师。
“哦,那既然读这个博士学位对你而言没什么意义,那不读好了,你完全可以做一名老师啊。”我好奇地说。
小英:“不行,我的家庭要求我把这个博士读完,他们觉得我既然都读了,再坚持三年,有个文凭。如果我现在不读了,我的家庭、导师都会很反对,我承受不了。”
“哦,这么说这个博士最终的结果——博士文凭,以及你看重的家庭看法,还是能让这个学业有点价值的。”当她缺乏意义感时,我在刻意给她找意义。
“是的,但是我还是受不了每天去实验室做实验、写报告的难受,每天至少10小时啊。如果这段时间能让我讲课,讲什么我都会喜欢。”这是她所面临的最大困惑。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困惑:我不喜欢上这个学、干这份活,但是因为各种原因,我必须得干,这不是浪费时间吗?
《庄子·列御寇》讲过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
朱泙漫喜好剑法,总想练就一身独步天下的绝技。他听说有个叫支离益的人擅长屠龙之术,便拜其为师。他倾家荡产,苦学三年,他的屠龙之术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他辞别老师,开始闯荡江湖,希望除尽天下所有的害龙,四处寻觅,却找不到一条龙的影子。他所谓的一身绝技,最终也没有任何用武之地。
即便掌握了快慢的节奏,还是有人会有担心。最典型的担心就是“屠龙之术”,做了这些事,无论是确定目标快速推进,还是自我“一休”,慢慢调整,要是做了这些都是徒劳怎么办?我在之前已经提到了关于“失败”的应对,失败带来的受挫感确实会让人意志消沉,但是我们更惶恐的是:突然发现努力多年所收获的这个结果没有带来意义和价值,有了屠龙之术,但是发现没有龙。
小英最大的困扰是,必须要花几年的时间去读得一个“屠龙”证,这段时间让自己有种虚度的感受。于是,她对读博士的这几年毫无动力。这也是她找我咨询的关键点,如何让自己动力十足地完成这个“屠龙术”的学习。
胡适曾经在毕业典礼上提到“功不唐捐”,没有一点努力是会白白丢了的。这确实是很好的人生励志语录,但这却并不能平息很多人的担心:一面庄圣人说别学“屠龙术”,一面胡先师说“功不唐捐”,我到底该咋办好?
我们还是回到屠龙术的故事,假如不幸得很,你已经花了多年学会了屠龙术,结果没有龙,你会怎么办?
1.屠龙不成,是否可以变成防身技击。如果转换成防身技击,这需求马上就大了。
2.屠龙不成,是否可以卖屠龙刀,如果学屠龙术的空当也同时学会如何锻造一件兵刃的话。
3.屠龙不成,就设计出一个屠龙的故事,写一套《屠龙笔记》给大家看,没准能卖个几百万本。
4.屠龙不成,设计一个屠龙游戏(网游+真人实景),邀请大家到游戏里“屠龙”。
5.……
6.实在不行,还可以学支离益,教别人屠龙术,自己是冤大头,就不信还找不到第二个、第三个。
因此,当发现我们要为一件看上去没有意义,但又似乎是必须要做的事情,花费时间和精力时,那个没有动力背后藏着一个假设:
我们总是以为有内容、结果的收获才是意义。
创业,如果公司不能卖掉、上市,没这个结果,那还有什么价值;
读博士,如果读的专业很无聊,读的内容不能对科学技术产生效果,影响他人,那还有什么价值;
做行政,每天就是做没什么技术含量的杂事,总是看不到自己的工作能带来直接业绩,那还有什么价值;
……
但是,如果因为种种理由让我们这段时间必须要“浪费”在这里,那就看看我们能否从更多维度来收获。
回到小英的案例。
在跟她扯了很多隐喻、故事、教练之后,我们突然发现,她既然喜欢给别人讲课,那总得备课吧,不如就把博士这三年的学习当备课好了。
“我想一定有很多刚读研的学生不知道,如何写开题报告,如何利用实验室的仪器,如何完成EI收录的论文,如何查找论文库,如何通过答辩……你可以就每一个‘如何’,制作大约1~2小时的培训课程,你看怎样?”
这句话一下子让她有一种突然买到了春运卧铺票的感觉。之后,她就按照这个思路,给自己列了一个课程单,从刚开始读博士的开题,到中间写论文、做实验、分析数据,到最后的答辩、发表论文,做了一个系列课程。这一系列下来,尽管她不在乎博士读了什么,但是整个读博士的过程却完全吸引了她。更让她感觉给力的是,她找到了两三个本科生、研究生做助教,帮助她完成课题。这不就是现成的“小白鼠”吗?她就把课程先讲给这些本科生、研究生听,然后再调整课程。读个博士还那么“带感”。
所以,不见得做一件事就必须以内容、结果为单一目标。一条鱼可以有多种吃法,工作、学习、事业、感情,这些都可以结合来看。
在此,我们不妨罗列一下,看能有哪些收获:
结果VS 过程
结果是企业老板最看重的。在企业里谋生,都得讲究结果心态。干半年没什么结果,老板都不好意思给发钱。尽管唯结果论是多数企业的核心要求,但作为个体,把这个当成自己人生的目标,未免可笑。毕竟每个人的人生结果都是那个小骨灰盒。
当很难收获结果时,不妨区分出过程的收获。正如读博士的小英。研究的内容没收获,那就追求研究过程的收获。如果把过程看作纯体验,那即便同样一个项目、一个故事,每个人的体验也截然不同。如果这过程能跟自己的人生方向挂上钩,那创造出的结果反而成为附属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