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27500000013

第13章 要快点,也要慢慢来(1)

3.1该慢还是该快?

观察社会中关于人生和成长的话题,总能发现很有趣的现象:

一类观点我起名叫“快点儿”派,看看这类观点:

不要输在___;

不要输在心态

不要输在起跑线

不要输在转折点

不要等到___以后;

不要等到工作以后

不要等到毕业以后

不要等到幼儿园以后

不要等到出生以后

这些××事情现在不做,以后就再也不会做了;

多少岁前一定要做的N件事情,比如:

……

这类观点带给我们一种紧迫感和焦虑感:一定要快,否则就来不及了。

小米手机的教父雷军曾提到互联网的“七字诀”,其中最后一个字就是“快”,当快了之后会屏蔽很多问题,企业快速发展时问题往往最小。

武侠小说里最推崇的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越快的招数就越能制胜。这似乎是不变的真理。

但是,另一类观点也颇招关注,我起名叫“慢慢来”派,这类观点:

慢生活:把生活的节奏放慢,品味当下,享受当下;

慢工作:不要着急,寻找到自己想要的,一步一步来,慢工出细活,厚积方薄发;

慢追梦:太关注目标,就容易错过路边的风景和新的可能,不如放慢追梦的脚步,把梦想装点起来,更幸福;

写到这里,连我写字的速度和节奏都是慢……慢……的……感觉,写不出几个字,但是每个字都是细细咀嚼,颇有“明月装饰了我的窗户,我装饰了别人的梦”的意境。

如果还是拿武侠小说举例子,那自然是张三丰的太极拳,以慢打快,似乎也很有道理。

于是,当同时看到这两种观点时,多数人就晕了:

我到底该慢还是该快啊?

人说:“静如处子,动若脱兔。”

我们需要区分出什么状态下快,什么状态下慢。

3.2快的时候:一鼓作气

先给各位看一张图,图A:

我的问题是:

看到这幅图,你的第一个念头是什么?

再看下边这幅图,图B:

看到这幅图,你的第一个念头是什么?

这个测试我在培训时做过多次,得到的反应出奇地一致。

对于图A,大家第一个念头是:把虚线连起来变成一个实线圆。

而图B,大家的念头则是:把它擦掉。

也许你此时就明白什么是该快的时候了。

当你已经画成一个虚线圆的时候,需要快,一鼓作气,把圆画完。那么在我们的工作、事业、生活中,什么是“虚线圆”呢?

当有了相对清晰的目标和计划时,这个虚线圆就逐渐清晰。

如果你在担忧自己的拖延,那很大可能是没有清晰的目标和计划。此时,你的那个想法就如同图B一样,只是一小段圆弧,大脑给的指令就是:擦掉它。很多人下了多年的决心学习某一项知识或技能(比如经济学、诗歌、画画),但是从未给自己建立一个清晰的目标和计划,那他做的事情就好像一个人在一张白板上,画了一段圆弧,然后擦掉,然后又画一段圆弧,再擦掉……他的见识、技能的变化,依旧是白板。

那如果有了清晰的目标和计划呢?人们会忍不住要完成它,科学的说法叫“蔡格尼克记忆效应”:人们天生有一种办事有始有终的驱动力。想象一下你在追一个女神,你追了三次,这一天是情人节,你买了99朵玫瑰,订了双人蜡烛晚餐,其目的就是想双方给个明确信号:明确关系或者了断。但是因为种种突发事件,你没约到她,然后你们就不明不白地结束了。你知道这种感觉如同鱼刺进了喉咙,你总想跟她有一个明确的结果,你要完结。

一些人在工作多年之后,提出了自己的梦想:读研究生。究其原因发现,其实他并不想真的去读那个硕士,只是因为多年前的那次考研,他差了几分没考上,之后就开始工作。而这个考研,却成了心结难以了却。此时,最好的方法不是去读个研究生,而是再去考一次研:考上了也别耽误时间去上,做个完结;考不上,也借命中注定的托词,做个了断。

因此,第一步并非画一个圆,第一步是把一段圆弧变成一个有点像圆的虚线圆,就是把一个“想法”变成短期目标。因为人就是一个背后上了弦的机器娃娃,确定目标和计划就是上弦,只要上满弦,人就会开动。

但是尽量别给自己设定时间太长、太费力气的目标。第一个原因是我们的大脑进化得不够好,对于如“这一辈子我要成为×××”“创立多大的企业”这样的目标,我们的大脑就有点找不着北了。另外,男生的大脑也比较有特色,对于做家务这样的目标,他们的大脑也会一下子迷糊起来。第二个原因是现在的环境变化剧烈,你想象不到iPhone会三年内这么火,也想象不到小华毕业三年能走到经理位置,还想象不到程序员小军竟然三年之后去做心理咨询……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却长了一颗石器时代的脑袋。

一定有人会质疑我这个说法。最典型的反驳案例是所谓耶鲁大学的goal study(目标研究)的案例。这个案例是这样的:

1953年,美国耶鲁大学对应届毕业生进行了一项有关目标的调查,研究人员问参与调查的学生这样一个问题:“你们有人生目标吗?”

只有10%的学生确认他们有目标。

研究人员又问了第二个问题:“如果你们有人生目标,那么,你们可不可以把它写下来呢?”

结果只有4%的学生清楚地把自己的目标写下来。

20年后,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世界各地追访当年参与调查的学生。他们发现,当年白纸黑字写下人生目标的那些学生,无论是事业发展还是生活水平,都远远超过了另外那些没有写下目标的同龄人。这4%的人拥有的财富居然超过那96%的人总和。那些没有写下人生目标的96%的人,一辈子都在直接间接地、自觉不自觉地帮助那4%的人实现人生目标。

作为喜欢探究真相的人,我就真的去查一下耶鲁大学到底是不是干过这事。耶鲁大学的官网对这个案例做出了澄清,其大致的意思就是:

我们耶鲁大学1953年没人做过这个项目。(具体澄清文字和网址见第102页“附一”)

这至少说明了,关于设定长期的人生目标跟未来到底活得是否成功幸福,我尚未找到相关试验或测试。

但是,我能清楚地知道,只要能设定清晰的短期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就非常大。这在国内和国际很多项目管理机构都被多次验证。

短期目标得要多短?

一般来说,短期目标不要超过三年。

甚至,一年、半年乃至三个月的时间长度就已经足够让大脑忙活好一阵子了。

那怎么设定目标呢?

这才是问题的核心,很多咨询者问我:“我最近为什么做事总是拖延,感觉要做一个什么事,一个月也没干什么啊?”当我问及他的目标时,我就明白了问题的核心。多数人都认为设定目标不是很简单的事吗?我要一年学好英语,我要三个月之内把微信营销做好,我要锻炼身体,我要三个月学好经济学……

假如我们真的这样设定目标,那后边会很容易没行动,因为那个虚线圆没画出来,只画出来一个小弧线。

那假如上边所说的不是目标,到底什么是目标呢?

一些很专业很专业的人一定会祭出“SMART法则”来。

S:specific,具体的;M:measurable,可衡量的;A:attainable,可达到的;R:relevant,相关的;T:time-bound,有明确的截止期限。

这个SMART很学术,很容易把人搞晕,我们把它简化一下,只需要三个问题:

1.假如你说的是“目标”,你怎么知道自己实现了?

2.假如你说的是“目标”,我怎么知道你实现了?

3.你认为花多长时间就能实现?

我有一个朋友,想学经济学,就找我帮忙,帮他寻找目标,以下是我们俩的一段对话。

当这个目标提出来时,你是否有一种后背上了弦的感觉?

3.3找到“快”的动力:逼自己

在建立清晰目标的时候,我们就会像上了发条的机器娃娃那样,快速完成。可是有的人还是感觉不一定行。那到底该怎么办呢?

“不逼自己,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么强大。”

这话颇流行,当我们听到这句话时,会感觉一种强大的推背感。这似乎是开启上边这个问题的钥匙。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过逼自己一下的时候:小军,你那次一周时间完成一篇英文论文是逼了自己一下,要知道之前你连个topic都还没概念;小华,你那次跟别人赌跑一万米是逼了自己一下,180斤的你练了一个月啊;小丽,作为女生,你那次主动跟你暗恋很久的帅哥哈利·波特表白,同样是逼自己一下,那天你可是摘掉大眼镜,好好地打扮了自己一把……

于是乎,很多企业、很多团队,当其成员表现出不情愿的时候,就祭起这句话,来推动他们:“不逼自己,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么强大。”

但是,作为职业规划师,我却有不同的看法。

这还得从我近期“逼自己”的事件说起。

那天,我接到一个前公司部门经理王总的电话,他希望我给各省公司的员工做一个关于“风险沟通,建立信任”的培训。因为他知道我现在在做培训,同时,在过去的岁月里,我们曾共同就风险沟通做过更深的研究。我知道,我擅长培训的是职业生涯规划,对这个“风险沟通,建立信任”,我只能是大致了解,从来没讲过,也不知道怎么讲。当他告诉我准备的时间是一个月的时候,我有点犹豫。毕竟我现在忙得不可开交,一个半天的初次培训,要至少准备10倍时间。咱没档期啊。

但是,没半分钟,我就在电话里答应了。

挂电话的一瞬间我就有点后悔,我的培训对象是移动运营商在各省工作多年的员工,那些人的经验比我丰富。我若是讲得烂,直接就被他们吐槽了,那种挫折感我可是不敢面对。而且,我的时间也很紧张。不瞒各位,当天我就便秘了。

我精心设计了课程,看了大量的书和材料,其中专门设计了几个信任模型,还穿插了MBA式的研讨,跟王总做了两次内容讨论。其间花费的时间真真正正是10倍个半天。这段时间,我一次次后悔接这个活,感觉自己掉进一个坑,我在拿把铲子挖来挖去发现好难挖出条路,而最操蛋的是这个坑是我明知道有还自己乐意去跳的。我这就是在逼自己一下。

结局如何?

结局是美好的,在那场培训里,我就是一个专业的培训师,我和学员们探讨如何建立信任、如何换位思考,讲故事、建模型、走动、问答,凭直觉我能感受到大家都有所收获。王总很满意,提出了明年让我再做三次培训。

当你看完这个故事后,你会发现这不就应了“不逼自己,不知道自己有多厉害”这句话吗?似乎如此。但我一思考,就发现了其中的不同。

假如,你误入一个传销公司,你的“导师”“上家”也一定会让你逼自己,发展更多“下家”,看到更多可能。你会这么干吗?

不会,因为这不符合我们自己的价值观。我们不会为了钱、为了这点激励而毁坏我们看重的亲情、友情。

因此,只有当一个挑战符合两个条件时,才会逼自己:

1.为何要逼自己?

之前我提到了建立清晰的目标,这似乎是能够逼自己的来源。但是你得知道,为何要逼自己。

如果这件事有你所图,那你才有逼自己的动力。我选择接这个培训,纯是出于兴趣,我有分享癖,享受在培训中跟所有人共同讨论、产生启发的状态。说得庸俗点,培训过程很像做爱,共同达到高潮。

我之前写过几本书,谁都知道写书是长途跋涉。写作的目的是出于一种享受,享受美妙的文字从我手里流出并被人读到的感觉。

或者完成这件事能带给你更重要的价值。我的一个讲师同事选择逼自己减肥,每天去健身房锻炼、长跑、节食,原因是之前他上电视时发现自己的“大盘子脸”,他认为美感是很重要的价值。我另一个同事选择逼自己戒掉网游,是因为他老婆怀了孩子,他认为家庭中做一个父亲的责任比网游更有价值。樱木花道逼自己做灌篮高手,还不是为了追到赤木晴子?

因此,逼自己的事情首先是你想做的,或者背后有你想要的。这是“自己逼自己”。

而问题就在于此,我们“逼自己”的事往往不是自己逼自己,而是别人在逼你。比如你的父母逼你读一个你完全不想读的专业,比如你的老板逼你装模作样、市侩般谈生意,比如你的领导逼你跟一堆客户拼酒拼到吐,又比如你的上家逼你把你的亲朋都发展到传销组织里……此时,你还会不会逼自己?

2.这个目标是否在“学习区”?

假如,我当时的培训能力很一般,我根本没有培训师的范儿、自信和技巧,我还会不会逼自己呢?假如我当时真的答应了,那次培训一定会大现眼。这说明目标在“恐慌区”。(还记得我上一部分讲的能力提升的三个区域吗?)此时,选择放弃比勉强更为明智。

但一些情况下,我们并不清楚自己是在学习区,还是在恐慌区。这就取决于我们对自己能力的觉察和反馈了。

我之前已经培训过了数百小时,对自己的培训技能、知识、个人魅力都有所了解,这也是我能承接的本钱。因此,当选择逼自己的时候,你得先了解自己的状态和定位。如果想写本书,你可以先写几篇文章,自我感觉良好了,再请别人读一下听听反馈;如果想一周之内跑一万米,你头天先跑个3000米,感受一下是否有足够的体力;如果想做培训,可以先录一下自己的声音形象,或者找熟人试讲一下,先折磨一下自己的好友。这些反馈,会让我们清晰自己的限度。此时,我们要关注的是“反馈”,而非“评价”。

有了这些反馈,面对目标时,就会让自己处于刻意练习的状态。这个目标就是很好的挑战。

同类推荐
  • 为自己工作

    为自己工作

    本书从员工的心态出发,真实、真情地写出了员工与企业、员工与老板、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多种交织关系。在服从、执行、学习、感恩等诸多方面让员工与老板共同分享书中内容的营养。
  • 企业是你成功的平台

    企业是你成功的平台

    本书通过详实的案例、周密的剖析,阐述员工与企业的亲密关系,让读者看到企业在其员工职业生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懂得了要想自己的事业成功、企业又有所发展该如何去做。
  • 8种成功心态

    8种成功心态

    本书综合了人生中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归纳出成功必备的八种心态:自信心、归零心、进取心、施予心、平常心、包容心、诚信心和持久心,并引用大量生动有趣的故事,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和综述了这八种心态。
  • 低调的智慧

    低调的智慧

    本书内容包括:脚踏实地一安于做平凡之事、韬光养晦一学会隐藏光芒、平易近人——扩展你的人脉、谨言慎行——做事需掌握时机、谦虚忍耐——懂得适时低头、中庸立身——凡事适可而止、知足常乐——低调对待名和利、不逾底线——把握低调原则、淡看得失一低调是一种人生境界。
  • 感受的快乐

    感受的快乐

    生活变得怪异了,人们该怎样认识现实和把持自己的心境?怎样感受快乐的真谛?这里面有相当多的篇幅能给我们提供了阅读的快乐,无论是“花心"是什么心?多大算老?你快乐吗?还是作家,你为什么不自杀?爱情欺负什么人?城里人吃什么?……都能给您带来些许愉悦!
热门推荐
  • 晴天魔法师

    晴天魔法师

    她叫墨晓晴,出生在一个幸福的家庭里,可一次车祸,夺取了她的生命。在这一场车祸中,她意外穿越附到了一个十二岁的小女孩身上,并来到了一个奇怪的世界...........
  • 重生名媛将军

    重生名媛将军

    当了一辈子皇后,没想到最后落了个死不瞑目的结局,魂魄在宫中飘了几个月终于搞清了自己的死因,然后更憋屈了,由于怨念太大,地府不收,天庭不管,只得回到孽缘伊始亲手终结前世的悲剧,皇甫朝歌表示她比凉生更忧伤。且看一个闺阁女子如何被逼上战场,成就一代女将的传奇!
  • 癞蛤蟆公主

    癞蛤蟆公主

    女生男相的癞蛤蟆公主,生活在父亲与姐姐的关爱中,容貌是她唯一的烦恼;容貌俊美的修罗王子,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一个强大的国家,却独独没有旁人的关爱。偶然间,他尝到被人关心的温暖,为了得到这份温暖他誓言要毁天灭地;贝丝为了保护家园,誓言要消灭邪恶。邪恶是否仍然存在?癞蛤蟆公主能否保卫自己的家园?谁将战胜谁?
  • BOSS的独家萌妻

    BOSS的独家萌妻

    她坐在台下,看着那个被老天爷还回来的男人,泪眼赤红……因为一个不能说的秘密,她选择了逃离,永远不出现在他的生命里!谁知道被自己的亲姐姐陷害,她再一次的和他纠缠在一起,“我求你,放我,放你,放宝宝一条生路……”男人黑眸一冷,“宝宝?”
  • 大神豪

    大神豪

    钱是万能的吗?在这个世界,钱虽然也不是万能,但却是很牛比的!这是一个有钱人掌握世界之力的世界。财力是一种神奇的力量,财力越雄厚,实力越强悍。富庶者,有钱能使鬼推磨,千百种鬼宝来给你做打手。富达者,财大气粗,财气一出,排山倒海。富贾者,腰缠万贯,每一贯都极具防御力!富侯者,君子爱财取之以道,自成一道,威力初显!富翁者,财气冲天,有钱就是牛,就是带你飞!富豪者,见钱眼开,异眼一开,各显神通!贵豪者,花开富贵。财豪者,千金可买寸光阴,爷有钱,时间也能买!土豪者,土豪的世界你不懂,土豪领域,绝对buff!神豪者,神豪盖世……林蒙,一个华夏博物馆的保安,追逐窃贼中枪身死,带着玲珑摇钱树魂穿异界……
  • 梦幻复仇者

    梦幻复仇者

    这是风凌次元之旅,本书有节操,很有节操!因为很重要,所以说两遍。
  • 宠物小精灵冒险之旅

    宠物小精灵冒险之旅

    宠物小精灵的奇异冒险之旅,一些冒险家展开了冒险。
  • 邪王溺爱:妖娆娘子不争宠

    邪王溺爱:妖娆娘子不争宠

    大婚之日,他流连花街柳巷,送来一只公鸡拜堂。士可忍孰不可忍,她手刃公鸡,血溅喜堂,炖了鸡汤送去美其名曰吃啥补啥。不洞房没关系,自有绝色男子被她金屋藏娇!想休了她,更没关系,姐先赐你一封休书!她为他倾尽所有,他宠她入骨,风起云涌,天地变色,她才知道他们的夙命,早被天注定。
  • 替嫁豪门:高冷男神带回家

    替嫁豪门:高冷男神带回家

    醉酒的夏伊人意外跌入一个坚硬的胸膛中,在意识到对方是一个帅哥后立马反客为主,主动勾住了眼前男人的脖子,吐气如兰,在男人的耳边说到“有时间吗?有女朋友没?没的话,今晚你就是我的了……”
  • 混乱的综世界

    混乱的综世界

    张久媛发现,自己醒来之后,世界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