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26800000012

第12章 社会救济与公共文化生活(2)

这是在干什么呢?原来唐朝人认为疟疾可跟什么蚊子、疟原虫、奎宁(金鸡纳霜)之类的无关,而是“疟鬼”在作祟。这“疟鬼”乃是死掉的小孩或者各种冤死人群变成的,所以治疗疟疾就等于跟鬼战斗。医生写的咒符,主要内容是编瞎话说疟鬼骂灶君是“黑面奴(猪)”,挑拨护家的灶王爷出面把疟鬼踹走。至于这么做有用没用……您说呢?

打着摆子的您被家人从厨房扶回卧室,神医一拍脑袋,没关系,一计不成咱还有二计。

这第二计叫“禳疟法”,具体步骤比较简单,是让您的家人去找一头冠羽鲜艳、雄赳赳、气昂昂的大公鸡来。等到您下一次疟疾又要发作了,就把公鸡塞到你怀里。抱紧了,抱紧了,可别让它跑掉,还得保持着手贱的节奏时不时捏它一把、掐它一下,让这雄鸡不停叫唤。古代人普遍相信公鸡阳气旺盛可以驱邪赶鬼,所以这等于雄鸡伴您去战斗,而这次的战斗结果呢……那大概会是您脸上手上的血痕抓伤咬啄伤数十、下衣鞋面抹上鸡粪若干。

二计都不成功,神医面子上可有点不好看啦。恼羞成怒之下,放弃了咒禁法、巫禳法,把那些神神道道的东西收起来,取出医药工具,人家要正经开始治病了。

您刚松了一口气,期待着神医给写几个药方,然后让家人去药铺里抓药熬药,却见神医一转身,手里拿着冒烟冒火的东西,还没让您看清怎么回事,就热辣辣痛乎乎地往您****的胸口上按过来。

啊嗷嗷嗷——哎,别喊了,别喊了,让人听见还以为您在拍重口味爱情动作片呢。

没人故意虐您,这是唐朝最流行的治病方法“艾灸”,就是把艾绒点着以后往病人的经络腧穴上烫烤,用以驱除风邪、治疗病灶。按《千金要方》的指导,灸除疟疾要让病人正面朝上仰卧,从****的正中向下沿着穴道一路灸烫下去。在您的鬼哭狼嚎声中,只见烟火闪烁、吱吱有声,空气中腾起烧烤人肉的味道,家人奴仆在床边指指点点,不是同情您受罪,而是在嘲笑您意志薄弱,连艾灸这点儿疼都受不了还叫得这么凄惨。

真是的,我大唐子民除了爱惜肌肤的美女贵人外,有谁身上是没几个灸疤瘢痕的?不是都告诉您了吗,艾灸是当世最常用的医疗手段,而且大家相信要在病人体表上烧出疮口、使其溃烂流脓,才能把病根儿带出来,病情才会好转(然后病人因“疮疡”“血痈”而死的概率又增大了)。总之,唐朝医生手持火柱大烧活人的场景,比后世那种拿着几根金银长针在穴道上刺来刺去的“针灸”要常见得多——其实“针灸”原本指的就是这两种手段,针刺和艾灸,只不过宋以后艾灸法渐渐不那么流行了,“针灸”给一般人的印象才只固定为针刺法。

那么为什么唐朝医生喜欢用这种野蛮残酷又痛苦的艾灸法?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当时交通物流不发达,很多药材都比较昂贵,市场上还经常缺货,平民买药服汤药都不太方便,而艾灸法需用的物料只有艾叶、艾绒,相对简单廉价;二是针刺法对医生“认穴”技能的要求很高,而唐朝印刷术还没普及,专业医书难获取,手抄本绘图错误率高,大部分民间医生对经络穴位的认知水平低下,不敢轻易施针,而艾灸的作用面积大、准确度要求低,甚至“随痛而灸”,什么地方疼就烧什么地方,看是你病灶疼得厉害,还是我大烧活人疼得厉害。如果是后者,那说明病已经不那么疼了嘛,神医的治疗起效了嘛,哈哈……说到这里,您对当时民间医工的普遍水平应该有个大概的认知了吧?其实当时人也清楚,普通的医生,给人治十次病,有五六次能起作用就不错了,这五六次还不是给人“治好病”,而只是说有疗效,其中还包括一些轻微的、不寻医问药也能靠自身抵抗力熬好的病症。所以从汉至清,民间一直都有“有病不治,常得中医”的说法,意思是说生了病哪怕不去治硬扛着,结果也跟找个中等水平的医生来治差不多。

看到这里,您是不是已经有了“穿越回唐朝一定不能得病”的觉悟了?那就对了。不过说良心话,古代医疗水平低下,最主要原因还是社会生产力不高、科技不昌明,其实跟前代比起来,唐政府还是比较重视医疗事业的。不但首都长安设有专门培养医生的“太医署”等机构,各州也都设有医学博士、助教来培养学生,并负责当地的医疗工作。如果某地发生大规模疫情,这些医疗机构工作人员还会携带药材前去救治百姓。为了缓解医学书籍匮乏、百姓缺少治病药方的窘境,很多时候皇帝大臣曾下令把一些治疗常见病的药方刻在石头上、立在道路旁边或者人流密集处来无偿传播。

生了病治不好是一个方面,治疗费用太高、“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在现代也是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而在古代就更别说了,得了疑难杂症(在古代发个烧都很容易恶化成疑难杂症)而倾家荡产累及亲朋的事例比比皆是。如果您穿越回去不幸得了慢性病,最有担当的做法就是舍弃家人投身寺庙——有人直接舍身剃度当和尚尼姑去为自己祈福了,也行,或者还对俗世生活抱有眷恋的,就找个佛寺斋房住着养病。因为很多高僧大德会精研医术,清心寡欲加上僧人治疗,说不定病能慢慢转好,这在唐朝诗人文人的作品里也屡见记载。

最后,大部分重要城镇的寺庙,在政府的支持下,都会建立叫“悲田养病坊”的机构,用来收容贫病流浪者,性质类似于慈善组织、社会福利院和收容所等。所以宗教场所在中古社会发挥的作用还是挺多的,如果您感兴趣,后面我们会带您到庙里去转转。

本篇主要参考资料&;深度了解推荐:

于赓哲.唐代疾病、医疗史初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范家伟.中古时期的医者与病者.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赵芳军.唐代社会医疗体系研究:〔学位论文〕.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9

刘兴云.唐代中州乡村社会.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

师太,请您出示剃度许可证和尼姑职业资格证书

【佛教】

唐穿团的美女们,当你们兴致勃勃地享受着宫斗宅斗的紧张刺激时,是不是最好也应该考虑一下退路的问题?俗话说,得意时找退路,失意才有出路,万一哪天您在掐架中暂时落败处于下风,需要事先准备一个退回去舔伤口以图东山再起的地方,哪里比较合适呢?

大概有不少人脑海里立刻闪过“武则天”“感业寺”“上香”“重逢”“小尼姑”“还俗”这几个关键词,顺理成章的,以下场景也就蹦了出来。

饱受折磨的白莲花妹子,对爱情,对人生,对世界失望透顶了,在一个大雷雨之夜跑出家门,昏倒在当地的尼姑庵门外。醒来时,发现是被老尼姑救醒的,于是苦苦哀求老尼姑收自己为徒,要剃度出家(或者更理想的,“带发修行”)。老尼姑一番劝说不果,看这姑娘聪明心诚,于是答应了,给折腾完头发换一身衣服,庵里就算多了一口人,白天念经敲木鱼扫地吃斋饭,晚上见月伤心迎风流泪,等着男主角来拜佛时“偶遇”再续前缘……您觉得这种遭遇就算是凄惨委屈跌入人生低谷了吗?想得太简单啦美女。

不信穿越过去试试吧。当您不管在什么情况下找到了当地的尼庵和主事老尼姑,向她提出拜师出家的请求时,只怕老师太的第一句话就是:

“请问檀越可有度牒否?”

“度牒?”恐怕穿越团的客人十个有九个要傻眼。这是什么?不是说好了到寺院里剃个光头、吃斋念佛就算出家遁入空门了吗?

度牒呢,说白了就是类似于现代的“出家许可证”,不是由寺庙僧尼颁发,而是掌握在当地官府手里,是俗世官府很重视的一项管理职能。想出家的人,必须先拿到这个许可证,才能去庙里拜师父请求剃度,您以为随便啥人剪剪头发就能摇身变成和尚师太了?

为什么官府要搞这么个许可证出来?呃,基本上这是俗世政权和宗教机构争夺生产资源和劳动力的一个妥协结果。

您认为在古代社会里,寺庙道观这些宗教机构是什么性质的?单纯是给小清新们度假避世、调理身心、看星星、看月亮、思考人生、感悟世界的地方?太幼稚啦。您睁眼看看这些寺庙的模样,有名望的大寺院,要么在州城县城的繁华地段,要么在名山大川的风景区,往往都是院落重叠占地极广,此外还有大量附属的农田佃户甚至各种商铺产业。这些寺庙里的和尚尼姑,不结婚生娃繁衍人口也就罢了(古代官府跟现代不一样,都是鼓励生育希望人口越多越好),他们还不交税、不服役,就连依附于这些宗教场所的杂役百姓佃农等,往往也只向寺院里交税服役,而逃避对国家官府的赋役义务。

长此以往,宗教机构占有的社会资源越来越多,而且这些有组织的大量聚集人口,还很容易对当地官府的治理构成挑战。历史上几次由中央朝廷发动的大规模“灭佛”运动,也正是由于这些因素。世俗政权和宗教机构争斗一阵和谐一阵,在很多方面都达成了妥协,大致从南北朝开始,官府就用发放“度牒”的权力限制佛寺扩张,而大部分佛寺也认同了官府的这种权力,给俗世民众正式剃度前,都会要求他们去官府那边领一张许可证。如果无证出家,这叫“私度”,官府不承认这种僧尼的正式身份,各种好处一概没有,给人“私度”的寺院僧尼也容易惹麻烦。

那么“度牒”要去哪里申领?通过什么方式、满足什么条件才能拿到?长安朝廷管理这类事务的机构叫“祠部”,它是中央“三省六部”

中的“尚书省——礼部”的一个下属部门,负责发放和管理全国僧尼道士的身份登记资料。理论上说,各地申请出家的人都应该先把个人资料逐级上报到中央朝廷祠部,由各级负责人审查合格以后批准,把度牒一级一级下发转到申请人手里。但实际上这种操作过于烦琐,可行性不高,所以一般都是祠部按各地的人口和寺院情况预先批准好度牒数量,弄一些类似于“空白盖章文件”之类的,直接下放到各地官府,由地方官掌握。批准谁出家,在文件上填好姓名日期,盖上地方官的官印,就是一份标准有效的“度牒”了。

至于向地方官申请度牒需要具备什么条件,还是理论上来说,要考察这个申请人是否家世清白、德行高尚、心诚意坚,还要求通过一定的文化素质考试,比如需能熟练背诵四部经文等,但实际上,其中最重要的条件是——伸手,请拿钱来买!

出个家还要先交钱?那当然!上面已经说了,出家成功以后,就可以不再向国家交税服役,等于官府损失了一笔从你个人身上的应收资产,那么你当然要事先做出一定经济补偿。除非您是皇二代官二代,面子特别大,地位特别高,或者有其他的本事能让官府开后门给特殊待遇,否则购买“度牒”的这笔钱是免不了的。而且“交钱买许可证”也是全社会通行的规则,明码标价,现钱交易,童叟无欺,您没什么可抱怨的。

您问一份度牒卖多少钱?这个根据时间、地点和申请人身份不同,变化很大,总的来说不便宜,平民百姓要买一份并不容易。唐中宗年间,一个杀生的屠夫想买份度牒出家赎罪,得交三万钱;敦煌吐鲁番地区被吐蕃占领时一份度牒曾经可以换一头牛加一头驴;晚唐时候江南某地曾经为了敛财而大量滥卖度牒,也是“人纳二缗”,一份两千钱左右。

知道了“度牒”的存在,您就可以事先做准备了,在自己得意得势的时候,先找人出钱买一份这东西存着,准备万一有不测时可以直接拿来用。如果工作做得到位,最好能买到“空白度牒”,就是不填名字日期的那种,这玩意儿非常值钱,将来自己用不着,转卖出去也能赚一笔。

托了人,出了钱,您拿到手里的度牒是什么样的呢?

如果是承平时代由中央官署祠部下发的正规行货,那么应该是背面都很精美的绫绢卷轴,用匣子袋子盛放着。您抽出卷轴来展开看,布面上写着类似如下的文字:

敕××州×××县府牒

××乡(这里填您穿越上身的那妹子的父亲的姓名,如:百姓唐九九/秀才唐九九。)女(这里填您自己的名字,如:阿穿。)年(这里填您出家时的年龄数字,如:十八。)牒得前件人状称,有女(阿穿),生之乐善,闻佛声而五体俱欢,长慕幽宗,听梵响而六情顿喜。(这两句也可以换别的文词,如“姿容顺丽,窈窕柔仪,思慕空门,如蜂念蜜”,总之是说出家人跟佛祖有缘。)今为(这里填允许出家的事由,如:“先皇忌日/为国荐福”等),广会斋筵,既愿出家,任从剃削者,故牒。

×××年×月×日牒

(批准出家的官员在这里签职务姓名,如:使检校司空兼御史大夫曹示。)一堆文字后面再盖几个官印,大致是负责的部门逐级层层盖印以示批准有效。这么值钱的许可证,您看完了就收好吧,有需要时拿出来跑进寺里去求和尚尼姑们剃度收容,没准儿能救命呢。

同类推荐
  • 秦末之召唤猛将

    秦末之召唤猛将

    吕布斗英布,你别告诉我这是真的。项羽算个鸟,看个随随便便召唤出薛仁贵+李存孝+李元霸的超级牛掰组合?虐你成渣!这世界究竟是怎么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主角穿越到秦朝末年,持有金手指,这敢不服?在这乱世,强者为王!
  • 钓客

    钓客

    冰冷的石板,昏暗的空间,这里是大夏赫赫有名的黑狱。黑狱没有狱守,这是一件众所周知的事情,但很少有人知道其间的理由。而即便是知晓理由的寥寥人中,除却那几位涉足其中者,也极少有人会相信那个理由……很懒的笔者便直接用了开篇第一段……
  • 萌姬三国

    萌姬三国

    陈芝到了奇怪的三国女将时代。一身白袍冷面心热公孙簪,宽厚仁义耳朵却不大的刘蓓,嗜杀暴虐神经跳脱的曹阿嫚。狼烟烽火铁马金戈,这是她们逐鹿天下的时代,鲜活的生命在古老的土地上跳动,而陈芝要做的事将她们一一捧上神坛。初平年,军师陈芝以谋算为乐。
  • 西汉之我来过

    西汉之我来过

    西汉末,新朝大厦将倾,群雄逐鹿,义军突起。赤眉早已磨刀,坐等时机。绿林好汉纷纷虎啸山林,虎视眈眈。王莽已老,刘秀成才天下之人皆在等,等一人带出一片煌煌盛世。
  • 中国历代冤案

    中国历代冤案

    正是在这种封建君主专制强化的过程中,有多少仁人志士被冤杀,有多少一心为国为民的忠梗之士身陷囹圄,甚至遭灭门之祸。不难想象,在这种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天下臣民的身家性命系于君主一言,即使再英明的君主,也难免会产生冤案。这些君主或有意,或无意,或受某些佞臣的蒙蔽,使一些忠梗大臣被误杀,这就成了很普通的事,历代皆有。人们还可以看到,君主专制越是强化的时代,这类冤案就越多。全书以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为主线,考虑到故事之间的联结性(人物和时代背景),我们将中国分类史概分为上古至春秋战国、秦汉、隋唐五代、宋元、明清这五个时间段,以此来展开中国冤案故事的叙述。
热门推荐
  • 十八学士

    十八学士

    唐太宗李世民在长安城设文学馆,王府属杜如晦、记室房玄龄、虞世南、文学褚亮、姚思廉、主簿李玄道、参军蔡允恭、薛元敬、颜相时、咨议典签苏勖、天策府从事中郎于志宇、军咨祭酒苏世长、记室薛收、仓曹李守素、国子助教陆德明、孔颖达、信都盖文达、宋州总管府户曹许敬宗共十八人常讨论政事、典籍,当时称之为“十八学士”。
  • TFBOYS之梦见花开

    TFBOYS之梦见花开

    “你,还有我王俊凯啊……”“王源,我喜欢你!”“夏欣颜,做我女朋友好吗?”
  • 鬼瞳

    鬼瞳

    大学宿舍内,接连有人离奇死亡!是谋杀还是可怕的传说?民间传说,人死后灵魂并未彻底消散,可以轮回转世,也能以另一种形态存在人世间。但人有贫富差距,妖有好有坏,鬼有善恶之分!人世间最可怕的不是妖魔,而是人心!
  • 守护甜心之重生

    守护甜心之重生

    这是梦吗?不。不是,为什么,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上官梦,我不会放过你的.........“怎么回事,这,怎么又有这么多蛋了?”
  • 超级掌门系统

    超级掌门系统

    携带兑换系统,穿越仙侠世界,叶羽建立了一个最小修真的门派。招募天才当弟子,抓捕神兽充实灵兽园,种植仙田……财侣法地一个也不能少!踏破万界神魔,追求无上大道!
  • 痴念梦浮生

    痴念梦浮生

    她小时候救了他一命,他便找了她18年,爱了她18年,好不容易盼来的相遇,她却早已不记得了他...她带着目的接近他,他却次次舍命相救:“如果我的死,可以让你快乐,那么,我愿意,只要你能够快乐...”尘封已久的心开始有了跳动,却因世事所阻,好不易携手走过,他却为保她安危,变成了重度植物人。从此世间再没有第一刑警,只余一个没有心的痴傻人罢了,,,人算终究抵不过天算,看邪魅少主痴情一生能否抱得美人归。虐心大潮大波来袭,你Hold住吗?(*?﹀?*)
  • 七芒星契约

    七芒星契约

    世间错落的纠葛,在百转千回的岁月里,宛如无限生长的藤蔓,依稀旧梦,光影流年。他们,衣袂飘飘,与岁月有染。邂逅,是一场美丽的意外,默然...相遇...寂静...欢喜...
  • 天价宠妻:总裁夫人休想逃

    天价宠妻:总裁夫人休想逃

    前男友给她下了药,让她和神秘男人纠纠缠缠。为了报复,她嫁给了他,从此被他宠出了新高度。说好的约法三章呢?为何他却对她各种撩?“以后我宠你。”他在他耳边柔情似水,对她各种宠溺,可是原来他对她另有所图.......“离婚!”她得知真相,愤而离他而去,几年后,她的出现再次惊艳了他的世界,可她不明白,他已经达到目的了,为何又一直折磨着自己,纠缠着自己......
  • 这一道轮

    这一道轮

    自夏国建立以来,夏、齐两国纷争不断。夏历391年、夏历406年,齐国两次大举进攻夏国,却都以失败告终,损失惨重。夏国太子,后君王李源,生性本暴戾,却因岳父韩崇感化,以为自己可以让国家安定,百姓安乐,却不知这只是一个阴谋。。。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