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26800000011

第11章 社会救济与公共文化生活(1)

绝不滥用抗生素,怀里抱只鸡来治传染病

【医疗】

亲爱的21世纪现代人,如果您对当代天朝的医疗制度非常不满意,欢迎参加穿越团,到我大唐盛世来体验健康旅游!在这里,您绝对不会遇上急救车收高价、医生滥开抗生素药物、输液血管进空气、手术刀遗忘在体内、输血拿错血型、出了手术室丢个肾、缝****等不像话的医疗事故。我大唐神医们以(达官贵)人为本,治病只用纯天然绿色药物,辅以先进的心理学精神安慰法,杜绝使用那些血腥残暴伤元气的大砍大切,手段多样,疗效奇特,恭候光临!

同时,大概还有一票宫斗剧粉丝对“太医”这个职业非常有兴趣,认为太医们可以没白天没黑夜地在后宫里到处乱窜,无论谁家卧室随便推门就进,各色美女手到擒来。给皇帝下药,给宫女堕胎,给妃嫔播种,以至于森严宫禁里每一声婴儿啼哭,每一个皇子公主的出生背后都摆脱不掉来自太医们的血统疑云。世上真有这么美好的职业吗?

我们这次的求医穿越团不妨就从皇室医疗体验开始,再一级一级下降,从皇室到贵族大臣,到平民百姓,到穷苦贱民,全方位了解在古代社会求医治病的美好过程。

“啪”一声穿越成功,您已经是唐朝皇宫里的一名宠妃了。这天起床觉得头昏脑涨身体不适,于是连忙向侍候您的宫婢高喊一声:“我病了,快给我传太医!”

只见宫婢们面面相觑,大惑不解:“妃子病了为什么要传太医?这是烧糊涂了吧?”

别生气,别生气,这可不是下人们有意虐待您,有病不给找人治,而是您乱七八糟宫斗剧历史剧看太多了,随口一喊就是“太医”。您知道唐朝的“太医署”是干啥的吗?那其实主要是一个行政管理和教育机构,约等于现代的国家卫生部和最高医学专科学院合体,负责发布医疗政策、培养专业医生。

“太医署”里倒也有不少能给人治病的医生,但是第一,人家不叫“太医”,而是按医术的等级分别叫“医师”“医正”“医工”等,完整的称呼应该是“太医署张医师”,而不是“张太医”“王太医”地乱喊一气。第二,这些医生的主要诊治对象是普通官员、军队、官府工匠、吃财政饭的各类官府供养人员,也可以给低级宫女太监看病,但那是在一个专门的地方“患坊”里,可以理解成宫里的内部医院小卫生室。宫女太监病了想找人家去就诊,得自己走过去或者被抬过去,叫人家到卧室里来看病是不行的。

而像您这样地位比较高的宠妃,乃至更高等级的皇后、皇子、公主以及皇帝本人等,生病以后一般不会叫“太医署”的人来掺和。他们的主要医疗服务机构叫“尚药局”,隶属于殿中省。殿中省是一个总掌天子衣、食、住、行、医及出行礼仪的机构,长官是“殿中监”,可以理解成服侍皇帝本人的“老管家”。这机构下面统领着“尚食局”“尚辇局”等六个局,其中就包括“尚药局”。

您想要来给自己治病的最高级的“太医”,在唐朝叫“尚药局奉御”,一共有两人,正五品,已经算中高级官员了。他们既是尚药局的最高行政长官,(理论上)也是全国水平最高的医生。不过您能不能把这二位奉御之一叫来给自己看病,完全取决于您的受宠程度,因为他们二位平时是“掌合和御药诊候方脉”的,也就是要亲自为皇帝诊脉、立处方、和药、尝药,地位又高,架子又大,是传说中的“御医”。谁敢请他们来给自己看病,需要先掂量掂量自己的地位够不够。

这二位“奉御”配有四名助手,叫“直长”,也参与给皇帝治疗,是尚药局的副长官。另外还有四名“侍御医”,性质比较接近于皇帝的“保健医生”,不管皇帝有没有病都要在他身边轮流值班观察御体情况,有病的话更是得一直守着写方子、喂药等。还有专门负责制药的“主药”“药童”,负责管理药材的“掌固”,负责按摩的“按摩师”,负责念咒跳大神的“咒禁师”等,以上这些,理论上都是为皇帝一人服务的。

那么谁来负责给你们这些后宫妃嫔、皇子、公主治病呢?尚药局里还有四名“司医”,八名“医佐”,品级和医术都比以上的御医们差一些,这些是按规定为你们服务的。当然了,如果皇帝很关心你们的病情,也可以命令奉御、直长们去给你们治疗,所以说这要取决于您的得宠程度了。

即使您生病的时候运势正旺,跟皇帝感情好,天子让最高等级的“奉御”去给您看病,你也别想着这御医能自己一个人带个医箱夹个软包就在后宫里溜达来溜达去,顺便跟您咬个耳朵偷个情什么的。皇宫里的治疗活动那是有严格规程的,任谁都不准脱离监视随便走动。

首先说,太医也好,奉御也好,他们的日常办公地点都不在宫城里,而跟三省六部等政府机构一起关在宫城外面的“皇城”。宫中有人传召了,值班的医生才能跟着宫人进后宫门,在门口检验随身携带的证件(鱼符、木契等),验明无误才能进去,紧跟着宫人到指定地点看病,全程都在很多双眼睛的严格监视下。

给后妃看病一般就是隔着帷帐按脉,向旁边的宫人询问症状,能掀开帷帐看一眼后妃的脸,都算是非正常情况下的逾礼举动了。诊断完了出去写药方,什么病用什么方子、怎么配制都是有现成规矩的,大多是依据《本草》《百一集验方》等医书来开具,写完把药方交给主药等专业人士去配制,没啥事了被带出宫去等着下次传召,哪有什么东逛西逛的机会。

这还是赶上了开明的好皇帝,肯让男医生进宫来给自己的女人看病。如果皇帝比较忌讳这种事呢?那么无论您病得七死八活有多严重,都别想见到一个长胡子的医生,宫廷里的“女医”过来给您稀里糊涂解决一下就算了。

所谓“女医”,甚至都不是出自士人家庭的有文化女性,而是从隶属于官府的奴婢里挑一些20~30岁的较聪明的未婚女,由“医博士”(医学教授)训练她们学习一些安胎、产难、疮肿、伤折、针灸的治疗法,最多学习五年,就发来宫里专门为你们这些皇帝的女人治病了。如果运气好,这些女医里可能也有一些技术真不错的,但普遍来说,她们的文化程度和医学素养还是会与太医署、尚药局的医官们差距明显。无论是男医生还是女医生,您想要买通他们去给皇帝下个****或者毒药,更加无此可能,因为皇帝服药的检验程序非常严格烦琐。

给皇帝开出药方来以后,制药过程要由宰相(中书门下长官)、禁军各部长官(诸卫上将军各一人)、尚药局的长官和副手们共同在场监督。药物制成以后,医生们自己先尝过以保证质量过关、人畜无害,随后在包装上写明此药的药方和制药日期,所有在场监督人员都要在包装上签名以承担责任。这个手续完成以后,才可以向上报告“皇帝的药制好啦”。

等到皇帝吃这药的那天,开了封装,还是奉御医生们先尝药,然后他们的上级主管“殿中监”再尝,然后皇太子还要再尝药(看来皇太子想毒死父皇的嫌疑挺大啊),三级尝完,这药才能喂给皇帝。如果药里有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这一通折腾下来还发现不了,难道那些监药尝药的人都神经迟钝如恐龙?

顺便说一句,皇太子的东宫里也有一个独立医疗机构叫“药藏局”,性质跟负责给皇帝看病的“尚药局”非常相似,不过等级较低、人数较少、规模较小而已。

以上是皇宫里的医疗过程。如果您穿越到了贵族官僚家庭里,不幸生病了,又该怎么办呢?

基本上不用指望“尚药局”的高级御医们能来给您看病。除非您家面子大,能得到皇帝的亲口批准,否则“尚药局医官,王公己下,不得辄奏请将外医疗”。人家是专门侍候皇帝的,臣民人等的死活关人家什么事。据说也曾经有尚药局“国医”偷偷走穴干私活,瞒着皇室出来给外人治病,但那样收的医疗费就相当可观,中产阶级倾家荡产请上半年也未必能请来一次。

那么去上面说过的“太医署”请医生呢?“太医署”隶属于“太常寺”,其职责本身确实也包括了为大臣贵族们治病,五品以上的退休官员还能享受“公费医疗”的待遇。但是,这个机构里的专业医生再加上医政人员、老师、学生一共也只有300多人,而长安城居民少的时候十几万,多的时候上百万,平均下来两千人摊不到一个医生服务。而且您明白的,这种官办大锅饭式的机构,从古至今都是没本事混日子的人最集中的地方,恐怕庸医的数量远远超过名医。就算您是官僚贵族士人,有本事请来太医署的医工们看病,请过几次以后,只怕您就觉得被他们治还不如自学医术自己治管用。

您说行,咱们不去官办医疗机构找大夫了,去请民间自己立业的神医吧。什么药王孙思邈、名医甄权、张文仲、李虔纵、韦慈藏、许胤宗……搜索一下,唐朝的名医还是不少嘛。

告诉您一个不幸的消息,当您好不容易打听到当代名医的地址,找上门去,人家很可能已经被官府”请“走,去尚药局当皇帝御医了,或者进了太医署收徒弟教学生,这些官方机构有通过”医举“吸纳民间好医生的途径。而对于这些技术高明的医生来说,进了官办机构待遇好俸禄高,又有社会地位和生活保障,当然比在民间”悬壶济世“舒服得多。剩下一些名气不大的民间医生,当时叫”闾阎医工“,有的在东市、西市的药铺里坐堂,有的找个寓所挂个行医的牌子等病家上门。最低级的是那种”江湖游医“,身背草药囊算卦袋,举个”专治各种疑难杂症“之类的幌子,摇铃吆喝,哪里热闹往哪里走,等着哪家病人危重到”病急乱投医“的地步,遇上以后不管好歹就往家里扯,算是略尽人事听天由命了。

医生请到家,望闻问切一番,您得的会是什么病呢?

所谓”望诊“,除了看脸色、看眼睑、看舌苔、看痰咳等以外,医工们还会看您家的房子大小,奴婢多少,摆设是否贵重,衣饰是否华丽,是否大腹便便、脑满肠肥,是否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如果判定您是富官给医药。在外者,亦准此量给,以官物市供。”

贵人家,那么唐朝这个阶层最常见的病有以下几种:

脑血管病,当时一般叫“头风”“卒(猝)病”“风病”,主要原因是吃油腻食物多而运动少,身体肥胖,血压血脂高,属于典型的富贵病。

各种传染病,包括疟疾、痢疾、伤寒、肝炎等,主要原因一是当时环境卫生不太好,二是大部分人也不怎么注意个人卫生。

皮肤化脓性疾病,经常被称为“疮疡”“血痈”,主要是受了外伤以后救治不得当,感染发炎引起并发症。

长生药仙丹吃多了……这种药大多含致命的重金属成分,纯属自己作死。

如果您是平民百姓甚至贫寒人家,那常见病就跟富贵人家有所不同了。对唐朝普通人威胁最大的几种疾病是:

1.传染病,其中最常见的是“疟疾”,还有被统称为“天行病”的急性大规模传染病,以及“赤白痢”等痢疾,“风黄病”等传染性肝炎等;

2.心脑血管疾病,包括“风病”、心脏病引起的“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引起的“赤眼病”等;

3.消化系统疾病,“水痢”“患腹”等;

4.泌尿系统疾病,肾炎和尿毒症引起的“肿病”等;

5.难产和其他围产期疾病,女性专享;

6.皮肤化脓性疾病,“疮疡”“血痈”;

7.新陈代谢疾病,主要可能是糖尿病等。

可以庆幸的是,后世曾经大规模暴发的天花、鼠疫、霍乱等恶性传染病,在唐朝虽然已经出现,但还没对社会造成严重威胁。当时的医生对常见病心里有个数,再来问诊治疗就比较有把握了。比如请来的医工问您和家人:“病人有什么症状啊?”回答:“病人每两天发病一次,先是浑身发冷寒战,盛夏盖几层厚被子都觉得不暖和,大概冷上一个时辰,又开始发热高烧,面红眼赤,口渴喝凉水,上吐下泻,头痛惊厥,这么折腾半天,出一身大汗,缓过来了就大睡一觉。隔天再如此发作,反复不止。”

这是很典型的疟疾症状了,过去的老人们也叫“打摆子”,一说都很熟悉,现在已经不是什么难治的病,甚至在我国都很少出现了。如果是到现代医院里去治疗疟疾,医生一般给开些奎宁类药物,直接作用于疟原虫,然后吩咐回家把环境卫生搞好,消灭蚊蝇,因为疟疾的传染源就是蚊子叮咬。这样内外并治双管齐下,大部分病人都能很快痊愈。

但是唐朝的神医们可不会这么干。诊断出是疟疾,这个倒没什么难度,因为这病的症状实在太好认,而且又是当世第一大流行病。可诊断完了以后呢?只见神医一探手,从自己的背囊里取出朱砂、白纸、毛笔在案上铺开,奋笔疾书正楷字:

疟小儿父字石拔,母字石锤,某甲姓唐名穿患疟,人窃读之曰,一切天地、山水、城隍、日月、五星皆敬灶君,今有一疟鬼小儿骂灶君作黑面奴,若当不信,看文书急急如律令!写完把白纸拿到厨房,用一片瓦或石压到灶王爷画像的脑门上,小心别压住字,也别让灰土落到纸上混淆了字迹。您自己先默默读一遍这条符咒,然后派人守着它,不让别人接近。等您的疟疾快要发作了,就赶紧整顿好衣帽立在灶前,先把灶王爷和符咒都清扫干净,再一字一句地读符上文字,必须读得清楚干脆,绝不能读错一字。一边读一边还得抖着自己衣裳,读完一遍跪下来拜一次灶君,这样读三遍拜三遍,折腾完,把符咒还压回灶王爷脑门上。

同类推荐
  • 强袭部队的步兵指挥官

    强袭部队的步兵指挥官

    问:什么是强袭部队?答:就是由萌萌的魔女和正常人妹子们组成的特殊部队。问:主角为什么能堂而皇之的进入女兵部队?答:因为他是主角,因为他有奇遇,因为这是设定。问:会死人吗?答:会。问:会死妹子吗?答:这可是战争,你说呢?【PS:作者很懒,更新很慢。】
  • 崇祯微服私访记

    崇祯微服私访记

    “金瓦金銮殿,皇上不坐殿,一朝出了京门口,百姓的事儿牵着走……”如果明末的崇祯是个这样的皇帝,明朝还会灭亡吗?一个二十一世纪的业务员,穿越到明朝做了崇祯皇帝,开始四处微服私访。
  • 大秦商

    大秦商

    清末民初,陕西首富赵家以茶盐起家,富甲天下,然而当此内忧外患之时,赵家也面临着分崩离析的危局……这是一部百年世家的风云变幻,更是一部历史的大画卷。
  • 读人与读史:中国历史名人的另类解读

    读人与读史:中国历史名人的另类解读

    本书呈现的,是一个个在历史生态中遨游的活生生的人物,而不是收藏在博物馆中的孤立的、冰冷的脱离了时代的名人标本。将一个人物放回他所在的历史生态之中,就会看到以往我们所忽视的一些内容:忠臣对一个国家的影响,是不是一定是好的?在固定的政治秩序下,如何打破僵局,谋求个人的发展?义正严辞的反对派,是不是真的愿意为他所认为的真理献身?一个权倾朝野的人物,真的适合在政坛中生存吗?
  • 大汉之我为汉王

    大汉之我为汉王

    刘子刚,现代小职员,抑郁寡欢,大醉后穿越至大秦,当此时,暴秦苛政,群雄崛起,逐鹿中原,顺天意,承民心,高举义旗,诛灭大秦,剔除刘邦,决战项羽,我为汉王。
热门推荐
  • 你是我最美丽的秘密

    你是我最美丽的秘密

    无名小画家汪真真被逼卖保险,一次同学会让她重遇高中同桌朱仲谦,彼时他减肥成功变身高富帅男神,而她一贫如洗肥胖臃肿,堪称屌丝中的战斗机。她只想把保险卖给他,而他……只想她喜欢他。她死都不信他喜欢她,而他……死都不肯告诉她,他爱她的心从未被时间改变。这世间幸福的事,是在最好的年华,遇到一个可以让你任性的男人,而比这更幸福的是,时间匆匆,你转过头,那个人还在那里,他要把最好的自己送给你。
  • 穿越之木槿花下的重逢

    穿越之木槿花下的重逢

    两人的相识,相知,相爱,再到最后的分离;她说这是为了他,可是到了最后却还是难逃命运的降临。她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原来他们一开始的相识就注定了这场悲剧的发生,她懊悔不已,最后她接受了上天的惩罚来到现代,却不想又遇见了他。缘分总是悄悄降临,可是她不想再像上一世一样,于是便处处躲着他,却又暗中帮助他。最后她还是不顾一切的和他在一起。自然界濒临灭亡,但传说有一位在自然界处于毁灭之时,拯救自然之人;自然的守护者。这位守护者是由天地之万物的精华所孕育的人形,而这个人便是她,她为了自己的使命离开了他,命运又一次将他们分离。最后自然会毁灭吗?他们会永远不再见吗?
  • 办公室里的柔情

    办公室里的柔情

    是不是每一个踏入城市的农家男孩与生俱来骨子里刻着自卑?当遭遇人生命运转折时,这种自卑是减轻还是趋重?世间到底有什么可以改变一个人?没有答案,因为世上最难以捉摸的东西便是人类的感情,在你遇到你的真爱之前!
  • exo之青春不枉你

    exo之青春不枉你

    每个人的校园生活都是不一样的,而我,却感觉这样的生活很棒!有美男天天在你身边,谁不激动啊!可是,当你们不相信我的时候,知道我的心有多痛么?愿我们忘记现在,回到最初,不忘初心
  • 三元延寿参赞书

    三元延寿参赞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神圣贤王

    神圣贤王

    诸神,居于诸神国度,以天地为盘,取众生为棋推演天命,俯视人间;诸圣,隐于洞天福地,立诸子百教,创三千神通,汲取信仰,布控天下;诸王,立于王座之上,持无上权柄,御百万铁骑,争霸天下,所向披靡;诸贤,走出世外桃源,佐枭雄霸主,成盖世功业,荣华富贵,青史留名;诸神巍峨,诸圣超然,诸王盖世,诸贤谈笑,而众生皆苦!一个少年从莽莽大荒之中走出,在乱世之中崛起,怜众生疾苦,誓要折服诸贤,扫灭诸王,封印诸圣,屠戮诸神!
  • 宫是心妃

    宫是心妃

    大学生校花墨言华丽丽地穿越到了一个莫名的朝代,还意外地成为了一个家族的5小姐
  • 血族情缘:千金要逆天

    血族情缘:千金要逆天

    前世之仇,今世必报。小三啥的,扫出门!渣亲什么,死开点!贱男嘛的,勾勾手指,就不让你滚回外婆家!她说:犯我者,必惩之!他说:动她者,必死也!时间逆转,重生归来。故事又该何去何从?结局会如何?(此文不属恐怖小说,是现代言情小说,亲们可别搞错咯。)***更多精彩,尽在云哆哆文中***加群催更,超有效噢!群号码:465740142期待你的到来~!
  • 荒宅噩梦:婴怨

    荒宅噩梦:婴怨

    《荒宅噩梦:婴怨》中送报工钟墙在给复国路419号的宅子送报的时候,发现这竟然是座无人居住的荒宅。他在午夜跟一个网名叫“午夜准时在线”的人视频,在视频窗口却看到了一个婴儿的吓人图片。“午夜准时在线”与他约会,地点正是复国路419号。
  • 梦想三国

    梦想三国

    凌皓,一个从小摸爬滚打在这个世界获得别人一辈子也没有得到的财富和权力。却因一场意外穿越到了异世界。这是一个他记忆里和书里完全不一样的三国。更为精彩的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