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40400000056

第56章 附录儒家道德观与市场经济的冲突与契合(2)

在中国传统道德理论中,一般而言,义指道德原则、道德要求,利指物质利益,进而义利关系也就是道德与利益或者说是精神追求与物质追求的关系。前述儒家“富民易与适礼”的观点已经涉及这种关系。由于义利观在儒家道德观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有着极为丰富的内容,因此,我们有必要进行集中的阐述,并联系市场经济的实际加以评估。

我们知道,关于义利的看法,在先秦即可以区分为三派。~派是道家的看法,主张“绝仁弃义”,“绝巧弃利”,不妨谓之取消派;一派是墨家的看法,主张“兼相爱;交相利”,推崇利而不否认义,且以利(公利)为义之标难,不妨谓之重利派;一派是儒家的看法,可以归结为重义派。具体而言,儒家的义利观有以下一些要点:明辨义利,重义轻利。儒家认为,义和利作为人生的两种价值取向,不能不加以分辨。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把或义或利的选择看成是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孟子说:“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

(《孟子·尽心》)视或义或利的选择为圣人和强盗的区别;荀子说:“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视或义或利的选择为光荣和耻辱的区别。后来宋代大儒朱熹谓明辨义利“乃儒者第一义”(《与延平李先生书》)。从儒家明辨义利的观念已可见出他们重义轻利的思想倾向。孔子又说:“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论语·微子》)“放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孟子针对梁惠王的贪婪心理,告诫说:“王何必日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梁惠王》)

明末清初王夫之指出:“制害者莫大于义,而罹害者莫凶于利。”(《尚书引义》卷二)视义与利为两种截然对立的价值取向,要求人们尊义而贱利。

见利思义,以义为上。儒家重义轻利,主张凡事以义为准绳,他们对利亦非绝对地摒弃,他们反对的利乃是与天下之公利相矛盾相排斥的私利。孔子强调“义以为上”(《论语·阳货》),“义以为质”(《论语·卫灵公》),“见得思义”(《论语·子张》),“义然后取”(《论语·宪问》)。利益当前,须考虑是否合于义,当取不当取,“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孟子也强调“惟义所在”(《孟子·离娄》),指出:“非其义也,非其道也,禄之以天下,弗顾也,系马千驷,弗视也。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孟子·万章》)利益再大,只要与义不符,即便“举国而与之,不为改视”(《荀子·荣辱》),用现在的话说,这叫“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宋儒陈淳解释义利之别说:“当营而营,当取而取,便是义……不当营而营,不当取而取,便是利。”(《北溪字义·义利》)

以义为利,义以生利。儒家义利观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以义为利,义以生利。《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明确指出:“圣人以义为利,义安处便为利。”所谓“义安处?”即是指符合义的地方。《朱子语类》亦云:“利者义之和,义之和处便利。”“正其谊,则利自在;明其道,则功自在。”照儒家的看法,只要人们按照义的原则去做,则利自在其中,不仅利己,且以利人;不仅利家,且于国于民皆无不利。

“利,是那义里面生出来底。凡事处置得合宜,利便随之。”(《朱子语类》卷68)既然利并非绝对不可求,为何孔子罕言利、孟子不言利呢?

朱熹解释说:“圣人岂不言利。但所以罕言者,正恐人求之则害义矣。”

(《朱子语类》卷36)“当是之时,天下之人唯利是求,而不知复有仁义。故孟子言仁义而不言利,所以拔本塞源而救其弊,此圣贤之心也。”

(《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泣》卷一)可见,先儒言义不言利是有其良苦用心的。

因民之所利,举天下之利。儒家虽然主张重义轻利、以义为上,却无不讲求兴整体长远之利即公利。孔子褒扬“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之举,认为倘若如是,“何事于仁,必也圣乎!”(《论语·雍也》)一定是圣人了。他进而提倡“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论语·尧日》),孟子要求君王“与民同乐”,苟子讲求“兴天下之同利,除天下之同害”(《荀子·正论》),他们认为这就是“义”。他们反对求一己之利、一国之利、一时之利,而主谋万民之利、万世之利、天下之利。张载云:“利,利于民则可谓利,利于身利于国皆非利也。”(《张载集·语录中》)胡宏云:“一身之利,无谋也,而利天下者则谋之。一时之利,无谋也,而利万世者则谋之。”(《胡宏集·知言·纷华》)黄宗羲云:“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已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

(《明夷待访录·原君篇》)颜元云:“人必能斡旋乾坤,利济苍生,方是圣贤。”(《颜元集·颜习斋先生言行录·教及门》)这是何等博大的胸襟!又是何等崇高的理想!与西方文化思潮中那种以个人为中心的狭隘观念岂可同日而语。

由上可知,儒家义利观的核心观念乃重义轻利,其他种种主张均是这一观念的延伸和发展。在21世纪,在中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事业皆须大力发展——综合国力有待提高、人民生活有待改善、与西方各国的差距有待缩小的历史条件下,重新提倡重义轻利,显然有些不合时宜。事实上,我们正在进行的改革事业,把二[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把发展经济和发展生产力放在首要地位,本身就是对重义轻利传统的一种否定。改革的深化,“利”的观念逐渐在人们心目中扎下了根,人们开始厌恶、摒弃以往那种空洞的政治说教和道德说教,不再高喊“越穷越革命”,而视对“利”的追求为合理正当的事情,从而实现从务虚到务实的观念转变。从历史的角度看,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如果只追求物质财富的丰厚和感官需要的满足,忽略人的精神素质的提高和内在的追求,其后果也是很危险的。事实上,危机已经出现,一个突出的表现,即是今天许多知识分子所深刻感受到的思想文化规律和商品规律的严峻冲突现象的存在。冲突的实质即是要文化规律服从商品规律,否定思想文化的独立价值和思想文化发展的相对独立性;冲突的外部特征即是标志着社会发展方向的精英文化少有人问津,只见文化商业,不见文化事业。这种现象的出现,是无限夸大商品规律的求利性,用商品规律取代文化规律,以经济效益标准来衡量思想文化事业的发展所必然导致的结果。如果放任这种唯利是求的倾向膨胀、发展下去,那么,不仅文化事业的发展、国民素质的提高无从谈起,甚至还会延缓改革的进程乃至断送改革的已有成果。在现实面前,我们回过头来重新审视儒家重义轻利的观念,平心静气地思考一下,就会发现,它也有谋种内在的合理性。这种合理性就在于它以其片面的形式高扬了人的精神需要和精神价值(准确地说指人的道德需要和道德价值)。尽管他们所谓精神需要和精神价值离科学的解释相距甚远,但从一般的意义上说,对人的精神需要和精神价值包括道德需要和道德价值的追求,在任何时候都是必需的。因为人毕竟不同于其他动物,人之为人,主要不在人是一种感性的物质存在,有其肉体感官需求,以“利”为依托,而在人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有其精神上道德上的追求,以“义”为旨归。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孟子谓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的话,舍鱼而取熊掌,生和义不能兼得的话,舍生而取义,不是没有道理的。

现代社会鼓励发家致富,鼓励竞争,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怎样发家致富,怎样竞争,应是有规则可循的,即以符合道义、符合法律和不牺牲国家、集体及其他人的利益为前提。然而,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伦理关系还未真正确立,加上人们因为长期贫穷而扭曲了的心灵——对“利”和金钱的饥渴感,导致现代经济伦理的失范,道德的滑坡,形成金钱至上和商品拜物的观念,损公肥私,损人利己,只要利,不要义,只认钱,不认人。一些民谚非常鲜明生动地说明了这种情况,80年代初流行“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80年代中流行“抬头向钱看,低头向钱看,一切向钱看”;80年代末以后流行“犯大法挣大钱,犯小法挣小钱,不犯法不挣钱。”还有一些民谚讽刺致富的不择手段和铤而走险,“要想富,请上路,抢劫也有专业户;复员哥哥组队伍,抢了旱路抢水路,抢了公路抢铁路,一路抢进城里去,刀子下面出金库”;“砍头不要紧,只要金钱真,杀了我一个,富了家中几代人”;“无钱有权,以权换钱;有钱无权,以钱换权;用我手中钱,买你手中权,靠权行方便,合伙赚大钱”。上述民谚虽非当前经济生活的全面反映,却无疑以其浅显的语言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对利的追求的过分强调,对金钱意义的过分张扬,必然导致“义”的泯灭和道德的衰落。由此我们更强烈地感到,传统儒家处理义利关系时提倡的“见利思义”、“以义生利”观念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重提这样一种观念,仍然有着十分现实的意义。

不论是在古代社会,还是在现代社会,只要是有人聚集、生活的地方,都存在一个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问题,要求人们去面对、去解决。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这几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尤其不可避免。一般情况下,个人利益、局部利益、眼前利益有其正当性、合理性,不容被侵犯。但这种正当性、合理性必定是以不牺牲集体利益、整体利益、长远利益为前提的,否则就是不正当的、不合理的。我们有的厂长、经理心里只有小我,没有集体,经营无方,公司倒闭,企业破产,员工或长期开不出资,或不得不失业下岗,老板自己却腰包鼓鼓而脸不红、心不跳,这岂不是肥了一己、亏了集体吗?我们有的单位,不注重开源节流、技术创新,而一门心思搞歪门邪道,或偷税漏税,或兜售假冒伪劣商品,致使国家利益和广大消费者利益蒙受损失,这岂不是肥了局部、亏了整体吗?我们有的领导出于个人升迁的需要,急于制造看得见摸得着的所谓业绩,采取掠夺性开发方式经营,致使环境受到破坏,生态失去平衡,这岂不是迁就了跟前、亏了子孙后代之长远生计吗?相比之下,儒家的态度和主张要明智得多、高尚得多。他们讲求“因民之所利”、“兴天下之利”、“利济苍生”,讲求不利于集体的事不做,不利于整体的事不做,不利于长远的事不做。这些观念在今天仍然需要给予肯定和发扬。

儒家的道德观还包括理欲观、公私观等等一些重要的内容。其理欲观中欲过为私、纵欲成害的观念,欲不可去、节之为善的观念,理欲对立、穷理灭欲的观念,理在欲中、以理导致的观念,体民之情、遂天下欲的观念,其公私观中公重私轻、公而后私的观念,公私相背、善恶所由的观念,去私立公、克已迁善的观念,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观念,等等,与现代市场经济同样既存在冲突的方面,也存在契合的成分。由于这些观念与儒家的德刑观特别是义利观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换言之,它们是从其义利观中衍生出来的,其基本精神与义利观并无二致,因此在这里为节省笔墨,我们不作专门的阐述和分析。

为建立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道德观,我们有必要从传统道德观主要是儒家道德观中吸取营养。儒家道德观具有两重性,它的一些观念已经过时,对于现代经济、现代文明只会产生消极的作用,应当给予批判;它的另一些内容则表现出恒久的普遍价值,应当给予肯定和继承,并通过改造,发挥其“补偏救弊”的作用,服务于“两个文明”建设。

需要注意的是,继承传统,不是要复归传统;批判传统,亦非要割裂传统;不能舍弃传统,但必须超越传统。这就是我们对待传统的态度,这也应该成为我们对待儒家道德观的基本态度。

(原载《纪念孔子诞辰255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版)

同类推荐
  • 渊海子平

    渊海子平

    这本《渊海子平(最新编注白话全译)》是“中国古代命书经典”系列之一。《渊海子平(最新编注白话全译)》将原书古文逐一对译成白话,并加上必要的提示。《渊海子平(最新编注白话全译)》将原书中明显错误之处在遵照原义的基础上予以订正。书中的错字、繁体字等一律改正为简化字,但原书中有的论述虽有欠妥之处,为忠于原著,则不予改动。
  • 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与人的发展理论释读

    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与人的发展理论释读

    本书分为“读懂”马克思——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史观“社会形态”、“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学说与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马克思社会与人的发展理论研究两篇,内容包括:所谓“五种”“社会形态”说有违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史观“社会形态”、“经济的社会形态”的论述;马克思原著中新唯物主义史观内涵与“社会形态”、“经济的社会形态”的本义等。
  • 价值美学

    价值美学

    “价值美学”在中国属于正在建立的一门学科,本书作为一部探索性的学术著作,许多观点与传统美学相左。作者强调:审美的秘密存在于主体客体之间的关系之中,审美现象即主客互动关系所生成的可感受、可体味的意义、意蕴、意味,它是一种特殊的价值形态。本书从历史的和现实的大量审美现象出发,结合人的本质与价值的本质,论证了审美现象属于价值范畴的历史根据和逻辑根据,指出以往美学的重大误区正是在于价值范畴之外找美。作者以审美价值为核心,从多方面揭示了审美价值的特性,并对审美价值的发生学进行了考察,对审美价值的生产类型和规律、审美价值的消费、审美价值的评价以及审美接受中的共鸣与观赏等进行了详细论述。
  • 理想国(经典超译本)

    理想国(经典超译本)

    《理想国》是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柏拉图最重要的一篇对话录。在这个对话录里柏拉图建构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乌托邦,人类的正义与善是这个乌托邦的主题。这部作品不仅是柏拉图对自己此前哲学思想的概括和总结,而且是当时各门学科的综合,它探讨了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文艺等等各方面的问题,是西方哲学家公认的“哲学大全”。译者在领会原著者思想脉络的同时,于编译中巧妙加入了现代理解与思考,缩小了阅读中的历史距离。行文简洁、有力,一改以往译文的晦涩拗口。该译本可从任何一页翻开阅读,精致的排版与精巧的开本适合随时、随地、随意、随性翻阅,特别适合非专业、非学术人群。
  • 幽默心理和幽默逻辑

    幽默心理和幽默逻辑

    《幽默心理和幽默逻辑》主要内容包括:交流之难源于人性本身、幽默、诡辩和雄辩、把颠倒黑白的胡话转化为幽默等主要幽默心理相关概述。
热门推荐
  • 快穿之死神带带我

    快穿之死神带带我

    莫云潇最近表示很忧伤,她不过是善作主张去了趟丛林,然后就被一条会说话的蛇咬了一口,还送进了医院。好不容易熬到出院,回到宿舍吃零食,等在外面撩妹子的舍友回来,不小心睡着,却被告知自己是死神的转世,被要求在各个空间干苦力,补自己前世捅的天。(某潇:关我毛事!)莫云潇表示忍了,但世上的祸永远不单行,谁能告诉她这个精神分裂的吸血鬼是肿么回事!想自己在任务中斗得过阿sir,抓的住阿飘,偶尔get一个新技能,调戏调戏美人,闲时数数小金库,怎么就被对方吃的死死的?哎,吾命休矣!本文随机附送各种不负责任小剧场、小课堂,新人上马不讲价,接受建议批评,友情提供各种心灵砒霜。
  • 夜猫传

    夜猫传

    我叫叶猫,熟悉我的人都叫我夜猫,关系好的人有时会叫我野猫,身高180,体重150,最喜欢睡懒觉,最讨厌没睡到自然醒时被叫醒,会让我很不爽,成绩一般,运动一般,没有发达的肌肉,也没有八块腹肌,脑袋不算聪明也不笨,长的小帅,没有女朋友,但是我有喜欢的人。现在忙着于每天奔跑与挨骂之间,没错,我就是人人相称的“屌神!”好吧,就是一只普通的屌丝而已。
  • 茶,慢慢的品

    茶,慢慢的品

    从生活中发现一点点感动瞬间的事,记录,给你,也给我。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只缘

    只缘

    生命中有些人走着走着就散了,也有些人爱的爱的不爱了,阴差阳错,机缘巧合,冥冥之中又遇上了。味道一定不同了,怪怪的,难堪。这也是前世的缘分,因为注定无法消失,所以今生以各种形态相遇相知相守相离。
  • 第二次起搏:重展俄罗斯政治宏图

    第二次起搏:重展俄罗斯政治宏图

    本书比较全面和详细地介绍了俄罗斯政治格局的演变和发展。全文共分10章,分别介绍了自转型以来俄罗斯联邦制度的改革和调整,政党制度和主要政党的演变和发展,寡头与政权关系,普京政权的主要依靠力量,给俄罗斯国家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的车臣问题由来与发展,各种政治思潮的碰撞和主要政治人物的命运,以及对当前俄罗斯社会所存在的对原苏联怀旧心理的认识等。
  • 穿越之无良捉妖师

    穿越之无良捉妖师

    一个半吊子捉妖师,一个另类的妖葫芦。两个不着调的家伙搭伙,结果却是负负得正。在这个捉妖大陆,这一对组合成了奇葩。并上演着一段传奇……。此书不太监,即使不签约也无所谓。大家放心收藏,和尚只想证明自己的毅力能够完本一本小说。有大纲十万做保证,一卷卷完成就是动力。最后在这里和尚化缘了,给张推荐,给个收藏吧。
  • 青春无限

    青春无限

    星辰,一个处于青春期的快乐女生,她喜欢校园生活,喜欢和朋友们在一起。一群玩世不恭的孩子们,会发生怎样奇妙的事情......
  • 绝世英雄之龙吟剑

    绝世英雄之龙吟剑

    远古时期创世神留下一柄剑。剑如龙骨,用时发出龙吟的吼声,故得名龙吟,据传得龙吟者得天下……但几千年来,都只是传说,无人得见。申佳涛在一次机缘巧合下,得此剑,从此走上了争霸天下,决雄千里的道路……
  • 秦丝泱泱,隋风飏

    秦丝泱泱,隋风飏

    史上最巧合的两位在世四十九年的伟大君王,他们一位是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却被儿子二世而毁基业,一位是天资聪慧的二世主,却好大喜功,毁了父辈和自己辛苦开创的新纪元。两位一代枭雄,却不一例外的被谋朝篡权夺位者,贬义污蔑为暴君淫政,让他们痛苦的不是那历史欲说还休的真相,却是人世间那眺望远天的杳鹤,错过的无数次春江月明。繁华尘世有太多的恩欲情念,在这欲望的都市,还有多少六界仙魔流连难返。千年的江湖,谁更改风流,斩不断理还乱,再回首,缘来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