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40400000055

第55章 附录儒家道德观与市场经济的冲突与契合(1)

邵汉明

传统道德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道德观中,儒家道德观居于最为显要的地位。在中国历史中,儒家道德观对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伦理生活都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直至今天,这种影响仍然不容低估。

历史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特别是市场经济模式的确立,即使儒家道德观受到严重的冲击,使它的作用和影响受到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同时也为它的意义和价值的体现提供新的机遇、新的市场。这也就是说,儒家道德观与市场经济既相冲突、又相契合。然而冲突何在?契合何在?我们有必要作辩证的考察。

一、儒家德刑观与市场经济

儒家德刑观主要探讨道德与政治、道德与法制、道德与经济、道德与风俗等关系问题,通过诸种关系的探讨,他们提出了一整套系统的理论和观点。

道德乃为政之本。这是儒家关于道德与政治关系的一个基本观点。

早在先秦,关于如何治国,有持以智治国论者,主张运用知识和智慧治理国家,实行开明政治;有持以法治国论者,主张运用法律制裁的手段来达到维持社会秩序、治理国家的目的;有持以力治国论者,崇尚实力(包括政治实力、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和强力(包括强力手段和强力政策等),实行强权政治;有持以德治国论者,即视德教为国家政治的根本。上述诸种治国方策中,关于以力治国,儒家持基本排斥的立场,关于以智治国和以法治国,儒家虽并不排斥,却也不作特别的强调。儒家所刻意强调和推崇的乃以德治国,即所谓“仁政”是也。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为政者实行德治,就好像天上的北极星(古人渭是天之中心)安居其所,众星自然围绕归向着它而旋转。孟子也说:“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孟子·公孙丑》)将德治和力治相比较以见出德治的优越性,这优越性就在于“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就在于“得道者多助”(《孟子·公孙丑》)。后来吴兢在《贞观政要》中引《潜夫论》所云:“人君之治莫大于道德教化也”,乃是对先儒上述主张的准确概括。

德主而刑辅。这是儒家关于道德与法制关系的一个基本观点。儒家的这一观点经历了一个由片面到近于全面的逐步深化的认识过程。据《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孔子曾指出:“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宽”象征德治,“猛”象征法治。光有“宽”、光有“猛”都不行,惟有“宽”“猛”相济,相互补充,才是善政。可是从《论语》中我们发现,孔子追求的终究还是一种“胜残去杀”、“必也无讼”的理想,又陷入轻视刑政的片面性之中。亚圣孟子更是无视刑杀的作用,把仁政的作用夸大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到了苟子才初步纠正了孔孟轻视刑罚之偏,荀子说:“故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诛而不赏,则勤厉之民不劝;诛赏而不类,则下疑俗险而百姓不一。”

(《荀子·富国》)“治之经,礼与刑,群子以修百姓宁。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荀子·成相》)。治理国家之常道常法,在于正确运用“礼”与“刑”两手,运用得当,自然国治天下平。不过,在苟子心目中,“礼”与“刑”之关系,“礼”显然居于主导的地位。后儒董仲舒明确指出:“刑者德之辅。”(《春秋繁露·天辨在人》)“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明确将德教与法制归结为主辅、本末之关系。

富民易与适礼。这是儒家关于道德与经济关系的一个基本观点。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管仲说过一句名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牧民》)意识到老百姓物质生活的贫富程度关乎其道德水准的高低。儒家孔子的态度与此接近,他从先后的角度论述物质富足与道德教化之关系,强调先“富之”,然后“教之”(《论语·子路》)。不过,这是就对一般百姓的政策而言,若是就对为政者的要求而言,则道德水准始终是第一位的(统治者的地位决定了他们不存在温饱的问题)。因此,当其弟子子夏问政时,孔子说,粮食、兵力、民心三者比较,民心最为重要,不得已而去,宁可去食、去兵,亦不可失信于民,因为“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亚圣孟子对这个问题论述颇详,他将物质利益与道德教化联系起来,指出基本物质需要的满足乃是进行道德教化的基础和前提。因此,他要求为政者务必做到使人“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使“黎民不饥不寒”。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否则“救死而恐不赡”,整天为温饱问题所困扰.“奚暇治礼义哉?”(《孟子·梁惠王》)后来汉代恒宽云:“富则仁生,赡则争止。”(《盐铁论·授时》)宋代程氏二兄弟(程颐、程颢)云:“民力足则生养遂、生养遂则教化行而风俗美”《二程集·河南程氏经说》卷四)。都在说明这样一个道理:“富民易与适礼。”

兴教化以正风俗,这是儒家关于德教与风俗之关系的一个基本观点。一个国家是危是安,一个社会是治是乱,主要不取决于其富与贫、强与弱,而取决.于“风俗之厚薄”、“道德之浅深”。儒家学者有见于此,故极重视社会风气问题。孔子已经提出“移风易俗”的命题(《孝经·广要道》),荀子意识到社会风俗具有改变人的志向乃至本质的功能,所谓“习俗移志,安久移质”,因而讲求“注错习俗”、“化性起伪”(《荀子·儒效》),以培养良好的社会风气。后来沈盎在《落帆楼集·风俗篇》中也指出:“天下之治乱,系于风俗。”“风俗美则小人勉慕于仁义,风俗恶则君子亦宛转于世尚之中,而无以自异。是以治天下者以整厉风俗为务。”那么,如何才能整厉风俗以致“风俗美”呢?儒家认为关键在兴教化。明儒顾炎武云:“转移人心,整顿风俗,则教化纪纲为不可缺矣。”(《亭林文集·与人书九》)清代学者管同亦云:“天下之安危系于风俗,而正风俗者必兴教化。”(《因寄轩集初集·拟言风俗书》)在儒家看来,兴教化以正风俗,虽然匹夫也有责,但为政者和士人尤其要有高度的自觉,并做出表率,“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顾炎武《日知录·廉耻》)。“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龚定庵全集类编·明良论二》)。

站在市场经济的立场,重新审视儒家的德刑观,我们感到,对它的意义和价值不能作简单的肯定和否定,而应作具体的分析和评价。首先,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市场经济机制的确立和完善,市场经济秩序的维护,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层次人们的责任、权利、义务的合理配置和外化,均有赖于现代法制精神的支撑。没有不断完善的法律和各种法律的有效实施,市场经济势必会陷入无政府状态,即从有序走向无序。儒家的德刑观虽不完全否认刑法对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和功能,却没有对法的重要性给予足够的:重视,更没有将法制建设与经济发展联系起来,儒家不仅没有留下崇尚法制的传统,相反却留下一个轻视法制的传统。这种轻视法制的传统与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显然是相背离的。

其次,市场经济又是道德经济。市场经济机制的确立和完善,市场经济秩序的维护乃至整个社会秩序的维护,除了有赖于法制精神的支撑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文精神的支撑。而所谓人文精神,~个很重要的方面,就在于这个社会的道德状况如何,在于人们是否有良好的道德意识。不难想象,一个缺乏良好的人文精神和道德意识支撑的经济和社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和社会。传统儒家没有给我们留下一个崇尚法制的传统,但它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崇尚道德的传统。儒家道德的最高概念即是孔子所说的“仁”,以“仁”为核心,儒家提出了义、礼、智、信、惠、诚、信、宽、恭、敏等等一整套道德规范和行为难则,认为为政者以德治国,老百姓按照这些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要求自己,社会自然会从无序状态进入有序状态,天下自然会达至大治。应该说,道德意识与法制意识并不矛盾,一个具有高度道德自觉的人,自然也就是一个奉公守法的人,他在从事经济活动中自然能做到诚实守信。因此,我们认为,尽管儒家所论道德,它的那一套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不一定都切合现代社会和现代经济,但中国作为文明之邦,在发展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崇尚道德的优良传统却万万不能舍弃。

再次,市场经济还是文明经济。小而言之,文明经济以法制经济和道德经济为前提;大而言之,文明经济必定是建立在文明社会基础之上的经济。而文明社会的标志即在于这个社会有着良好的民风世俗、较高的精神文明。我们现在常提综合国力,且以经济实力的高低去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高低。实际上,衡量综合国力高低还要看这个国家人口素质的状况、精神文明的状况、民风世俗的状况等等。否则,以牺牲精神文明和民风世俗所发展起来的经济必定是一种畸形的经济,进而为这种畸形的经济所影响的社会也必定是一个畸形的社会。在这方面,世界上一些国家的经济发展、现代化发展是有教训可寻的。有鉴于此,我们以为,儒家强调的兴教化以正风格不失为一种真知灼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有借鉴的价值。现在的民风世俗并非尽如人意,且有江河日下之势。在这种情况下,借鉴儒家的主张,整顿风俗,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尤显得紧迫和必要。不过,儒家将兴教化以正风俗的重任寄希望于少数有识之士的自觉和努力,孟子讲以先知觉后知,以先觉觉后觉;吴廷栋讲:“欲挽回尽人之无耻,必先视乎一二人之有耻。”(《复沈舜卿书》)

曾国藩谓“风俗之厚薄”,“自乎一二人之心之所向而已”(《曾国藩全集·诗文·原才》)。在严酷的现实面前,这种做法显然是不能奏效的。

有必要将移风易俗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对待,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有这样,才有望真正改进风俗,重振民族精神。

又次,市场经济还是富裕经济。市场经济的直接目的乃在于通过经济行为、经济活动的市场化,搞活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创造充足的物质财富,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而经济的发展、物质文明的发展,反过来也会为人们的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从这个意义上说,儒家“富而好礼”的主张在今天仍然是适用的。一个人只有在最基本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以后,才有可能考虑生活质量的改进,考虑精神生活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似带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一政策收效显著,有目共睹。但也必须看到,尽管绝对贫困人口在减少,但相对贫困人口却在增加,“共同富裕”仍然是一个纸上的蓝图。平均主义的打破是历史的巨大进步,但贫富差距的无限扩大则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甚至引起社会的不安。如何坚持共同富裕的原则,避免过度的两极分化,已经成为政府不能不面对的一个紧要问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有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人们,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不正当手段(包括权力的介入、人情关系、投机行为等等)积累起财富来的,他们发了横财,却无意乐善好施,而是大肆挥霍浪费,甚至无恶不作,非良民也、乃刁民也。这又从一个侧面说明儒家所说的“富而好礼”只具有相对性,不是绝对的真理,不能成为一个普遍的定律。

二、儒家义利观与市场经济

同类推荐
  • 每天读一点哲学常识

    每天读一点哲学常识

    本书从哲学本体、哲学流派、哲学术语、哲学名家、哲学名著、经典命题、名家名言、哲人轶事八个方面普及与哲学有关的常识。《每天读一点哲学常识》将指导读者爬上思想阶梯,从异彩纷呈的哲人流派中体会博大精深的哲学内涵,力图给读者提供一部了解中西哲学的基础常识,使大家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畅游哲学的乐园。
  • 菜根谭: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

    菜根谭: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

    《菜根谭》是明朝道家隐士,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成书于万历年间。作为一部富有汉民族生活伦理思想的著作,它深刻的体现了汉族传统道德生活化的倾向。儒家通俗读物具有儒道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其文字简炼明隽,兼采雅俗。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醒豁;且有雨余山色,夜静钟声,点染其间,其所言清霏有味,风月无边。
  • 菜根谭

    菜根谭

    《菜根谭》是明代万历年间隐士洪应明的一部语录体著作,集儒、释、道三家之思想精髓,涉及修身、处世等各方面内容,雅俗共赏,受到了文人学者和市井阶层的广泛欢迎,对后世影响深远。本书按照为学励志、齐家治国、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等若干主题,对《菜根谭》原作进行重新编排,加以现代文翻译和评析,并精心选取任伯年、吴观岱、程璋、徐悲鸿、陈少梅等著名画家的作品作插图。希望读者能在文与画的双重熏染中,获得精神上的升华。 "
  • 左手李叔同右手南怀瑾

    左手李叔同右手南怀瑾

    佛家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儒家说:“人人可做尧舜。”道家说:“人人皆有仙缘。”这就是说,每个人天然是一座宝库,一旦发掘出来,价值何等惊人!然而,多数人身怀异宝,却庸庸碌碌了此一生,最后埋于荒丘之下,这又是何等浪费! 而李叔同、南怀瑾两位大师却凭着他们那一点点素心慧眼,做了一世高人。为什么多数人不能充分实现生命价值呢?本书将为你指点迷津!
  • 通往智慧之路

    通往智慧之路

    本书以“问题”为线索理解当代哲学的学术规定,以“热点”关注连贯哲学与生活,力图深入浅出地讲授当代哲学热点问题的流变。全书共12讲,包括“如何理解当代哲学热点问题”、“什么是当代哲学的终极问题”、“正义为何显得如此重要”、“如何在认生哲学中理解幸福”等。
热门推荐
  • 萌萌王子:恶魔王子饲养法则

    萌萌王子:恶魔王子饲养法则

    精心准备了两年的表白,却被横空飞来的一只大帅哥打乱,她承认,这货长得又帅又迷人,只不过这性格也太渣了点吧!不道歉不说,还占着她的家不走,要她做女佣。说什么我是高于你们平民社会存在阶层的王。你一个平民,也配和我交朋友?笨女佣,请尊敬地叫本殿下主人!靠,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呀,她戚果儿就不信摆平不了他了,恶魔,过招吧!
  • 泪落成殇:倾世妖妃

    泪落成殇:倾世妖妃

    一场毫无硝烟的战争;一场荒唐至极的联姻;一场权倾天下的政变;燕王朱棣就这样被推上了历史的舞台,成为了一代明君。她本是朱棣心爱之人却成了侄子的宠妃。当他卷土重来之际,夺回她已在意料之中。他本是皇孙朱允炆,本应与皇位无缘却在一场机缘巧合之中成为了众矢之的。朱允炆“你要天下是吗?我给你,我只要她。”朱棣“天下本就是我的,至于她,也是我的。”、、、他夺了天下,她却成为了祸国妖妃。他为了天下,不得不赐她烈火之焚。于她,不知是恩赐还是情断。血泪划落,泪落成殇。是她的错付,还是他的无情。
  • 亿万总裁的隐婚妻

    亿万总裁的隐婚妻

    结婚三年,他第一次碰她,她以为她的爱情柳暗花明,却不料他翻脸无情,一纸离婚协议砸落在她身上,他说:离婚吧,你要的我已经给你了。她错愕,顿时从天堂掉进地狱,第一次为这段无望的爱情泪眼婆娑。签下离婚协议,她凄然转身离开,带走了她的爱情,同时也带走了他的爱情……
  • 混天无寿

    混天无寿

    寿元修之,天书悟之,混沌感之。混沌大陆,一个无上大教林立的玄异大陆,弱肉强食,强者独尊,一切暗合天地间最原始的创世之道。它目睹了一的少年至尊的崛起与成长—玄开灵。坚毅,开朗,冷静,重情义……便是他的性格,而今你将见证一切!
  • 夏裔

    夏裔

    历史本就是靠鲜血铸就的。当战斗的号角再一次的吹响,少年们身披黄金甲跨着骏马冲向了峥嵘的战场。在这个悲哀的年代,历史将在一次以鲜血来书写。
  • 倾听花开的声音

    倾听花开的声音

    人品是人的灵魂。看故事学做人,全书收录了99个中学生喜爱的道德故事,故事情节生动有趣。道理总结耐人寻味,趣味测试题丰富多彩。本书在内容上吸引中学生的同时,更加教会中学生在做人做事的过程中,诚实守信,讲道德,树立新时代中学生的好形象。
  • 入世修真

    入世修真

    徐真是一名修真者,但他并不超凡脱俗,也不淡泊名利,反而对人类的花花世界有着十足的兴趣。这样的他某一天看到了一本描写学院生活的漫画后依然决定成为一名学生,去享受曾经逝去的少年时代……
  • 小女花想容

    小女花想容

    什么?穿越重生?好吧!既然上天多给我一次机会,我为什么不好好珍惜呢?所以我有那么一点点的贪生怕死,还有那么一点点的嘴馋。我个人是相当的低调的,真的,可是每次重重的人为或者是自然的因素,把我的大名是弄得人尽皆知啊,为京城的娱乐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我一直在寻觅,寻觅我的彼岸,那青梅竹马,宛若仙人的绝代四哥,那睥睨天下,一见钟情,绝色腹黑的极品公子,那冷若寒冰,潇洒翩翩的毒门之主------到底谁才是我的良人?最终的我,能与心中爱的人一起笑游红尘,淡看江湖吗?不管怎么说,若是爱上了,我就不会轻易放弃,倒追又如何?花痴抢先版:旁边有人在说:“不知道,这次秦公子会不会只露个面就回去啊!”“不知道啊,可是,露个面也好啊,要知道,我可是为秦公子这么多年守身如玉啊,只愿为秦公子付出我的一切啊!”我哆嗦的厉害,看向说话的那人,那个大概是一个五十几岁的欧巴桑吧,她朝我一笑,我的浑身像是掉进了冰窖里,她嘴角的那颗滚圆饱满的黑痣,不甘寂寞的长了一根黑毛,在阳光底下闪闪发光,笑的时候,我看到她那满口的黄牙上依稀沾了一些菜叶。“大妈,您有孩子了吧!”“是啊,我们家三毛都娶亲了呢,可是,我的灵魂一直是干净的,我只愿为秦公子付出我的一切!”她说的慷慨激昂,头上那朵大花,在阳光中随着她点头的动作摆动着。“您,您真是痴情,秦公子知道了,会很激动的!”“不错,我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总有一天,他会发现我的好的!芹菜,芹菜------”口号喊得更响亮了,腰也扭得更扭曲了,我被人群带着,也在那里扭着。可是当我看到了不远处白痴营里停放的两口棺材,我就再也笑不出来了,看着那几个纯种白色木乃伊站在棺材的旁边,我不禁拉拉初秋:“初秋,那是怎么回事啊?”初秋深表敬意的说道:“她们都是四公子的粉丝,棺材里的那两个,昨天才咽了最后一口气,临走前的遗愿就是希望再看一眼四公子。”我的耳边似乎响起了二泉映月悲凉的曲子。初秋接着说,“白痴协会的其他成员可怜她们一片痴心,就忍着伤痛将她们两个扛过来了!”初秋的声音描述的抑扬顿挫,我的汗一层一层的往下滴:“这到底是一个怎么样荒唐的世界啊!”“哎,真是可怜了这两个老婆婆的一片真心啊!”有人从旁边凑上来加了一句。众人默哀中,我浑身颤抖中。
  • 留学东京的那些日子

    留学东京的那些日子

    一朝留学,四年眼泪!我现在因为留学受的苦流的泪全都是决定出国那一年脑子里进的水啊!进局子,被抢劫,被跟踪,遇到极品朋友,被骗钱,被小三,被传包养还差点被学校开除我就想问还有谁能比我更苦逼?!简直一个大写的惨!老子不干了好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浮华如盐

    浮华如盐

    《浮华如盐》由龚静染编著。《浮华如盐》讲述了:道光年间,山西人怀荣三卖掉所有的房屋田地,来到川南的桥镇,通过开挖盐井开始了自己的财富故事。从此,怀家融入到了川盐的百年兴衰史——川盐济楚、清末民变、北洋盐务稽核、抗战盐业专卖……从手工开掘采卤到现代机器生产,这一艰难而漫长的过程,也正是中国工商业艰难而漫长的发展历程。四川土地上一口口盐井的故事,也正是百年中国绕不过去的故事,因为它们同时也是你和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