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40400000014

第14章 儒家认识哲学(3)

综上所论,儒家之行重于学,慎言笃行的“力行近乎仁”意识多就道德修养而言,但是“仁既是儒家的最高道德理想,又是儒家的最高政治理想,因而其所谓‘力行’就不只是指道德修养或道德践履,同时还包含社会政治实践的意蕴。道德修养或道德践履是通过修身或自我改造以达其‘内圣’目标,社会政治实践即通过事功或社会改造以达其‘外王’鹄的”。恰如苟子在《天论》中所说“物畜而制之“,“制天命而用之”、“应时而使之“,其实就是一种社会政治实践活动,至于“天官地而方物役“,“其行曲治,其养曲适“,则明显地含有征服改造大自然行为的含义。当然儒家所倡导之“力行”依然有其严重的局限性。譬如孔子虽自云“多能鄙事”,但樊迟向其请教农业和园艺之时,孔子颇不以为然,日“小人哉,樊须也”,可见儒家重行意识,其“行”不包括生王夫之著《读通鉴论》书影产劳动,此与“君子不器”之思想乃一脉贯通。

三、名不正则言不顺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时期,旧制度趋于瓦解,新制度尚未建立,“礼坏乐崩”、“名存实亡”、“名不副实”的现象比比皆是。“圣王没,名守慢,奇辞起,名实乱”(《荀子·正名》)。在这种情况下,各实关系问题成为诸多思想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孔子以天下为己任,提出了“正名”的思想和政治主张,形成了儒家以“正名”为核心的名实观。儒家之名实观,既是其政治伦理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认识和逻辑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所为有名

何谓“正名”?正名者,“正百事之名也”,意指确定名称的含义,规定事物的正确名称。关于正名的目的作用,孔孟苟多有述评,且各有侧重。

其一,“正名”在“正实”。

孔子认为“正名”的目的和作用就是用周礼的规定来约束和匡正人们的行为,使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位其所当位,各是其所当是,一切言行皆符合周礼的道德规范。弟子问政,孔子言为政当以“正名”为先,弟子嘲其迂,孔子对日:“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他认为只有“名正”,方能“言顺”,“言顺”方能达到“礼乐兴”、“刑罚中”、百姓各得其所、天下大治的目的,否则“名失则愆”(《左传》哀公十六年)。孔子这里虽然尚未从逻辑学和认识论角度言名实关系问题,但是他将“名正”与“言顺”连举,强调“正名”的作用在于言实一致,“正名”以“正实”,从政治的角度提出了关于名实关系的看法。他认为当时的社会秩序之混乱根本原因在于“名”之混乱.人们的行为不符合礼的规定,“实”不符“名”,所以他提出为政要在“正名”。为了宣传其“正名”主张,并使之贯彻下去,孔子不仅以身作则,且在教学工作中对于许多易引起混淆的名词进行了明确的辨析,譬如对“直”意的辨析,孔子指出“直”乃是人内心先天具有的德性,“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琵语·雍也》)。当有人说:“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反驳说:“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正是由于“直”是人内心潜在的道德意识,“直者天德”,所以经过了后天价值判断而作出的“父攘羊”“子证之”之行为并非“直”。此外,孔子对于“仁”与“圣”,“闻”与“达”,“政”与“事”等亦皆有精到辨析。其目的无非是为了明确“名”的含义,通过正名以达到正实的目的。

法家集大成者韩非也提出过“正名”的主张,“用一之道,以名为首。名正物定,名倚物徙。故圣人执一以静,使名自命,令事自定”(《韩非子·扬权》)。韩非子同孔子一样,把“名”放在首位,主张“循名责实”(《韩非子·法定》),只是比较而言,孔子之“以名正实”,注重的是对“礼”和“道”本身的维护,韩非子之“循名责实”更多的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的统治。

其二,“明贵贱”“辨同异”。

如果说孔子关于“正名”的讨论多集中于社会政治和伦理道德方面,那么自苟子始,儒家对“正名”问题的讨论从社会政治和伦理道德方面推广到认识论和逻辑学方面。荀子将“正名”的目的和作用的范围拓展开来,提出“异形离心交喻,异物名实玄纽。贵贱不明,同异不别。如是则志必有不喻之患,而事必有困废之祸。故知者为之分别制名以指实,上以明贵贱,下以辨同异,贵贱明,同异别,如是则志无不喻之患,事无困废之祸,此所为有名也”(《荀子·正名》)。

就是说一切事物都有着形状和内在的不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只有在有了正确的名称之后,方能得以实现。否则分不清事物之间的贵贱同异之差别,则必然造成混乱与隔膜,影响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流行事。这是苟子关于“正名”的作用和必要性的解释。有见于此,他提出了“制名以指实”的著名命题。“制名以指实”即据实以制名,名是实的反映,实是名的根据,实决定名,名的作用在于明贵贱,辨同异。苟子肯定了名是实的反映,坚持了实在名先的原则,同时明显突破了孔子囿于社会政治伦理的局限,从认识论和逻辑学的角度探讨名实关系,在先秦名实问题的讨论中,达到了最高水平。在先秦时期,从认识论角度探讨名实关系,并认为“实”为第一性,“名”为第二性的重要人物还有名家的两位代表人物惠施、公孙龙,后期墨家的代表人物墨子。

(二)所缘以同异

关于“正名”的根据,孔子乃以周礼之规定为根据,虽有所损益,但其主体未变,孔子要求现实社会一切之“实”,必符合“周礼”的规定,所以孔子正名的根据是以“名”定“实”。荀子则不然,荀子“正名”的根据基本上是“制名以指实”,以“实”定“名”。

其一,“缘天官”。

所谓“然则何缘而以同异?日缘天官”(《荀子·正名》)。就是说确定名称同异的根据在于感官对事物的感知。人们的眼睛可以辨别出形色的不同,耳朵可以辨别声音的不同,口可以辨别甘、苦等味道的不同,鼻子可以辨别气味之不同,身体可以辨别痛痒冷热等的不同,心可以辨别喜怒哀乐等心情的不同,这些就是人们制定名称而分别同异的基础。

其次,“共其约名”。

“凡同类同情者,其缘天官之意物也同”(《荀子·正名》)。人类感官对于事物的感知具有共性,通过“比方之疑似而通”(《荀子·正名》),而达成共识,共同约定给予一个事物或一类事物一个为大家所认同的名称。此即“共其约名”。由于有了大家共同承认的事物的名称,于是人与人之问可以相对无碍地交流沟通。

再次,“循旧作新”。

“若有王者起,必将有循于旧名,有作于新名”(《荀子·正名》)。

荀子认为万事万物是发展变化的,所以事物之名称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万事万物的变化,人们的认识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王者要赋予万事万物以相应的新的名称。他强调“王者之制名”,必须遵循“循旧作新”的规律,即“刑名从商,爵名从周,文名从礼,散名之加于万物者,则从诸夏之成俗曲期”(《荀子·正名》)。

(三)制名之枢要

关于“正名”之具体方法,儒家主要是荀子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同则同之,异则异之”(《荀子·正名》)。就是说相同的事物用相同的名称,不同的事物用不同的名称,“名”的同异要以“实”的同异为依据,使“异实者莫不异名”,“同实者莫不同名”(《荀子·正名》)。二是“单足以喻则单,单不足以喻则兼”。就是说“单名”可以表达清楚事物,则用“单名”,若“单名”无法表达清楚某物,则用兼名。三是单与兼无所相避则共,虽共,不为害矣。就是说单名和兼名,所反映的事物在类属上无所违背,那么就可以用这一类属之“共名”而名之。这里荀子对于“名”作了具体的分类,从字数上将“名”分为“单名”和“兼名”,单音词即为单名,双音或双音以上的词即为兼名。从概念的外延和内涵角度,将“名”分为“共名”和“别名”。

“故万物虽众,有时而欲犏举之,故谓之物,物也者,大共名也。推而共之,共则有共,至于无共然后止。有时而欲徧举之,故谓之鸟兽,鸟兽也者,大别名也,推而别之,别则有别,至于无别然后止”(《荀子·正名》)。在这里苟子区分了事物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当人们需要称呼具有共同性的一类事物,即“犏举”之时,则使用“共名”,其名又有“大共名”“小共名”之分,所谓“推而共之,共则有共”。当人们需指称一大类事物中的一小类事物时,则用“别名”,别名亦有“大别名”与“小别名”之分,“推而别之,别则有别”。

以上所云皆儒家“正名”之具体方法,在这些方法的具体操作过程中一,儒家又总结出一系列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

其一,“约定俗成”。

“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名有固:善,径易而不拂,谓之善名”(《荀子·正名》)。在这里苟子提出了“名无固宜”、“名无固实”、“名有固善”、“约定俗成”四个命题。关于“名无固宜”,乃言名与实之间,即表达概念的名词与其反映的对象之间并无必然联系,名称本没有天然合适的,通过“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而形成的“名”即“谓之宜”,否则即“谓之不宜”。关于“名无固实”,乃言一定的名称并非天然代表某一固定之实体,“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方能“谓之实名”。关于“名有固善”,名与实之间虽无天然的必然的联系,但是名称之适合与不适合也具有固定规律可循,一是得到社会公认,为人们所普遍认可;二是简单明了、不自相矛盾。综上所述,儒家认为关于名称的制定,虽“名无固宜”,“名无固实”,但是“名有固善”,衡量一个名称是否相宜,是否恰当的标准在于是否遵循“约定俗成的规律”。

其二,“稽实定数”。

“物有同状而异所者,有异状而同所者,可别也。状同而为异所者,虽可合,谓之二实。状变而实无别而为异者,谓之化,有化而无别,谓之一实,此事之所以稽实定数也”(《荀子·正名》)。就是说事物有外貌相同而实体不同,也有外貌不同而属同一实体的,这两种情况宜有所分别。事物外貌相同而实体不同,虽名称可合用一个,但是毕竟分属两个实体,“谓之二实”。有的事物外貌变了,但实质并未发生改变,此前后两个事物,仍然叫做一个实物,“谓之一实”。

总之,儒家对人的认识问题作了多方面的探讨,它的一个突出特点在于表现出了明显的伦理化的倾向,无论是对认识来源的探讨,还是对认识过程的考察,都是以人的道德问题为主要内容,当然这也是儒家哲学的基本特点。儒家认识哲学的这种明显伦理化倾向的优点在于有利于人的道德修养的提高和国家政治统治的稳定,缺憾在于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对自然科学的探讨,影响了对自然现象的探讨和揭示。

同类推荐
  • 智慧书

    智慧书

    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三部智慧奇书之一。本书汇集了300则绝妙的格言警句,论及识人观事、慎断是非、修炼自我、防范邪恶等处世智慧和谋略。自1647年问世以来,深受读者喜爱,历经几百年时光淘洗而不衰。
  • 7天教你读懂哲学

    7天教你读懂哲学

    本书为普及哲学知识的书籍。书中大量介绍了外国许多著名的哲学大师及他们的哲学思想和哲学著作等,并对每一位大师的生平成长之路和求学之路做了深刻的剖析,旨在向人们宣传和阐述他们的哲学观点和理论。本书通俗易懂,知识性强,体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 渊海子平

    渊海子平

    这本《渊海子平(最新编注白话全译)》是“中国古代命书经典”系列之一。《渊海子平(最新编注白话全译)》将原书古文逐一对译成白话,并加上必要的提示。《渊海子平(最新编注白话全译)》将原书中明显错误之处在遵照原义的基础上予以订正。书中的错字、繁体字等一律改正为简化字,但原书中有的论述虽有欠妥之处,为忠于原著,则不予改动。
  • 菜根谭(第三卷)

    菜根谭(第三卷)

    本书是明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成书于万历年间。作为一部富有汉民族生活伦理思想的著作,它深刻的体现了汉族传统道德生活化的倾向。儒家通俗读物具有儒道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 现代中国平民化人格话语

    现代中国平民化人格话语

    人格概念是一个多义词。在有的语境里,人人都有人格。连刑事罪犯也有人格,有其人格的尊严。这个人格概念当然不是从道德品质的意义上界定的。而在别的语境里,只有那些品德高尚、事业显赫的英雄人物才是有人格的。中国人讲人格常常与道德品格相联,赋予人格一词浓厚的道德与伦理色彩。
热门推荐
  • 自古英雄出骚年

    自古英雄出骚年

    话说很久很久以前……算了,直接说正事吧,不久前,玉皇大帝从天上掉了下来,说有一个科学家把天庭给炸了,还偷了他的玉玺和一堆仙家法宝。太上老君看了看镜子,就非说人家要毁灭世界,于是乎玉皇大帝亲自下凡,拉着我和我的四个室友维护宇宙和平。还给了我们超级超级超级强大的……坑爹技能。就这样,我们几个便踏上了这条拯救全世界的不归路……然而,事实证明,科技的力量是伟大的!在我们的威逼利诱之下,老玉终于答应给我们增派援兵!天上噼里啪啦的开始往下掉神仙,然而……这群神仙没有任何法力,我要来啥用,当祖宗供着啊……这我也就忍了,可最不能忍的是,身为玉皇大帝的老玉居然连对手的名字都不知道……啊?你问我叫啥?我叫甄超……
  • 光头魔道

    光头魔道

    人生如梦,梦如人生!梦醒总有时,人生能得几次梦。魔如道,道如魔,无魔不道,无道不魔。阳包阴,阴含阳,无阳不阴,无阴不阳。日二更!求收藏!求评论!求点击!求粉丝!求互动。
  • 宿命对垒:爱恨无对错

    宿命对垒:爱恨无对错

    她是被魔鬼训练出来的的美女蛇,是那些人用来杀人的工具!这一次,她被那个魔鬼用妈妈来威胁,去帮他完成最后一次任务!他是那个让人闻风丧胆的恶魔,亦是她将要杀的男人,是她最后的一个任务,但是没想到,一向任务做的完美的她失手了……..因为失手,最爱她的母亲被杀……他替她横扫了那个杀了她母亲的帮派,一个活口都不留,只是因为爱上这个冷血,无情,早已经不在乎生命的女人!为她做这一切,以为她会感激他,但是……但是没想到她竟然落跑?带着他满满的爱,落跑给他看?怎么?都可以抛弃之前两个人之间的那些暧昧吗?都可以抹杀掉他跟她之间的激情么?逃吧!逃吧!冷鹤舞…….他一直知道,自己不是一个有耐心的男人,就算整个世界翻过来,一定会将她找出来,并且绝对会将她密不透风的囚禁在身边.......
  • 雪儿与少秦

    雪儿与少秦

    雪儿与少秦曲折的爱情,由爱生恨,互虐,互相伤害,直至少秦崩溃,自残。心中对少秦还有爱恋的滕雪儿回到少秦的身边,可由于种种的误解,使少秦失去理智,把刀刺向……少秦的前妻何永华的从中作梗,掀起了腥风血雨,雪儿的误解和对前女友的无限眷恋。纠结,痛苦的少秦义无反顾的选择死亡,少秦差点命归黄泉,心力交瘁的雪儿心中的那根弦蹦断了,精神错乱。而人间蒸发的前女友突然出现,揭开了尘封多年的惊天秘密,也带给少秦无尽的痛苦和意外的惊喜。丧心病狂的何永华举起罪恶的刀,刺向雪儿和少秦……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孟子(读好书系列)

    孟子(读好书系列)

    《孟子》“四书 ”之一。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为孟子、孟子弟子、再传弟子的记录。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286章。相传另有《孟子外书》四篇,已佚(今本《孟子外书》系明姚士粦伪作)。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各项活动,涉及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学说和思想
  • 神王路

    神王路

    方古之时,上有神界,后黄泉自天降,自此东西相隔,名曰东西神界,自此道法传承相异。东神界,纳天地元气,取为后天先天,修本命元神,以期成仙。西神界,冥想天地之力,以为魔法,欲成主神宰人间。世有传说,破仙帝主神禁锢,可为神王,主宰三界!苏凡,华夏特种部队‘乾坤’中的一员,在被派到欧洲执行秘密任务时,被教廷关押在欧洲出名的第五监狱里……
  • 六十种曲千金记

    六十种曲千金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绝恋秦朝之前世今生

    绝恋秦朝之前世今生

    他和他是父子,他冷情,无情,寡情却又绝对的痴情,他是雄霸天下的一国之君;他温文俊美,胸怀天下,霸道柔情,他是百姓众望所归的王位继承人,在爱情的国度里两个人却爱上了同一个女子。他和他是兄弟,他是王位的第一继承人,他是国君最受宠的小儿子,为了各自最心爱的女人,兄弟之情在这场爱情,政治的较量中能否最终得以继续?他和她是姐妹,她远离红尘,美丽冷情,却演绎着世上最感人的姐妹亲情;她清丽绝俗,灵动可爱,在今生和前世里却无法解开那千年的诅咒。绝恋秦朝,这跨越千年的爱恋最终会是怎样的结局?谁的温暖怀抱,才是我漂泊的灵魂最终可以停靠的港湾?
  • 只做你的守护星

    只做你的守护星

    当她们魂穿至w星球,遇见他们是为了什么?他们口中寻找之人又是谁?为什么不能相爱?当一切谜团浮出水面,等待他们的又将是什么?黑暗笼罩整个宇宙,他们能唤醒行星女神,守护住宇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