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39900000008

第8章 “解蔽”:对异端的回应(5)

一直以来,对这几个命题的解说并无大分歧,且见于众多论著,不赘。要之,皆着重于思辨,以玄妙辞辩破除寻常之见,其基本兴趣仅在于形式化的言说即语言技巧本身,并不关心事物的实质。通过这类思辨,固然有可能打消一般人对于高下、生死等的执着,但于生死之事毕竟无建设性看法;而且,就其辩说的内容来看,破常人之执并非其立论的主要动机。这就可以理解:虽然庄子同样也讲“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却何以反讥惠施“以反人为实,而欲以胜人为名”。具体地讲,惠施之为辩说,根本只是出于“胜人”的动机而玩弄概念、巧取声名。他与庄子是形似而实殊。至于邓析,刘向叙录《邓析子》,言其“操两可之说,设无穷之辞”,明确指出,其于好坏、对错并无任何固有的立场,而不过逞弄口舌,摇摆于两可之间,以为便利;弁州山人更将邓析与纵横家同论,并谓其“小人之言,往往出于机心之发”,“固市井舞文之魁也”,愈不齿其人其说。上述看法正可作荀子《非十二子》相应部分的注脚或补充。总的来看,对于名辩之言,古人的看法大抵不相悖,一般“诋为诡辩”,太史公谈虽力持公允之论,也承认辩者“苛察缴绕,使人不得反其意,专决于名而失人情”。关于名辩家的纯理论兴趣,现代以来受西方影响,始较为学者所注意。不过,荀子显然不认同辩者们的这类兴趣。

辩者长于逻辑,精通论辩的技巧,“能遍辩人之所辩”,故荀子言其“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但这在他看来,只是表明他们“不恤是非然不之情,以相荐撙,以相耻怍”。从这一点来看,辩者很像古希腊的“智者”:“不需要知道事情的真相,而只要发现一种说服的技巧,这样他(们)在无知者中出现时就显得比专家更有知识。”换言之,他们“对真理漠不关心,也不热爱智慧”,而只爱好“与智慧相伴随的荣誉或名声”。辩者有类于此。荀子看到,他们之为辩说,其根本动机在于,矜人所不能之“怪说”“琦辞”,显弄机巧辞锋,务以胜人为意,以博取众人称誉。故此,他特别提出:君子行不贵苟难,说不贵苟察,名不贵苟传,唯其当之为贵。故怀负石而赴河,是行之难为者也,而申徒狄能之;然而君子不贵者,非礼义之中也。“山渊平”,“天地比”,“齐秦袭”,“入乎耳,出乎口”,“钩有须”,“卵有毛”,是说之难持者也,而惠施、邓析能之;然而君子不贵者,非礼义之中也。

不辨是非,以难为高,好为他人所不能的“苟难”之行、“苟察”之说,均是激于一种欲高标、突显于人群的冲动;这种冲动若没有更高的理想作背景,就会带有盲目性,只有在赞誉声中才能获得虚荣的满足,毕竟依常情,声名是超出众人的重要标识。从这个角度看,惠、邓二子的辩说亦并非出于所谓的“理论兴趣”,而是逞显辩才,巧取“善辩”之名。在荀子看来,他们的辩说是对“说”的滥用——真正的辩说不仅要能说服人,更应以“礼义之中”服人;同样重要的是,他们“务以胜人为意”背后的好“名”动机会带来负面的影响。苟子并不反对“名”,实际上,他相当认可“名”的劝导作用,但也正因此,他特别注意到“盗名”的害处:人之所恶者,吾亦恶之。夫富贵者,则类傲之;夫贫贱者,则求柔之。是非仁人之情也,是奸人将以盗名於晻世者也,险莫大焉。故日:盗名不如盗货。田仲、史不如盗也。

此田仲、史,即《非十二子》中的陈仲、史。对陈仲,孟子也有所批评。“盗名”之所以“不如盗货”,主要是因为,盗贼人皆贱之,“盗名”者则巧博众誉,很可能使人们争相仿效,而无视真正的“名”背后所应有的实质支撑;这对社会风气的危害自然远大于盗贼。荀子虽未明指辩者为“盗名”之徒,但其曾言辩者之名“尚不如相鸡狗之名”,几近之。并且,从他的角度看,就行为的动机而言,辩者与“盗名”的陈仲、史一样,“苟以分异人为高”,“欲以胜人为名”;在后果上,辩者的辩才也同于后者之“高行”,均“足以欺愚惑众”。由此看,辩者同样是荀子所谓的“盗名”者。

区别只在于,他们所盗的,不是田仲等所好的廉者之名,而是能言善辩之名,相较之下,后一种名似乎更为虚妄。不过,一味爱好称誉而不恤其他,这方面两家并没有太大分别。因此,通过揭露“盗名”的危险之处,荀子实际上同时批评了《非十二子》所提及的两家四子。但是,他对于惠、邓二子的驳斥并没有就此完结。

在荀子看来,辩者不仅“盗名”欺世,并且,其“怪说”、“琦辞”本身也足以造成混乱:“知而险,贼而神,为诈而巧,言无用而辩,辩不惠而察,治之大殃也。”这首先表现为他们对常识的颠覆:

“见侮不辱”,“圣人不爱己”,“杀盗非杀人也”,此惑於用名以乱名者也。……“山渊平”、“情欲寡”,“刍豢不加甘,大钟不加乐”,此惑於用实以乱名者也。……

“非而谒楹”,“有牛马非马也”,此惑於用名以乱实者也。

此处不仅针对辩者,同时也涉及墨子等。不过,以墨家为例,他们对“辩”的看法和动机完全不同于名辩家,故其所为之辩说应主要归于其基本价值立场,此处不必再论。针对这种名实混乱而使人不知所从的情况,荀子再申“常识”的必要:

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於约则谓之不宜。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

联系“以名乱实”等问题,更可见,荀子讨论“正名”的问题,固然志在于阐明名实关系,但实际上,辩者造成的语言上的混乱才是他展开这一讨论的重要动因。他回到“常识”,是因为只有约定俗成的,才是可以普遍遵守和交流的,这是“法”的基础,因而也是“治”的关键:“后王之成名:刑名从商,爵名从周,文名从《礼》。散名之加於万物者,则从诸夏之成俗曲期;远方异俗之乡,则因之而为通。”故此,最重要的是统一不变而可行的“名”,而不在于确定名实关系的原则。但是,辩者打破了传统的名实关系,“使民疑惑,人多辩讼”。实际上,由于辩者擅于论辩,他们也代人辩讼取利,邓析即是如此。按《说苑·指武》、《列子·力命》,邓析为子产所杀,荀子在《宥坐》中明确认同子产的这一做法。

为了理解他的立场,可简单了解此事件的始末:子产治郑,邓析务难之,与民之有狱者约:大狱一衣,小狱襦祷。民之献衣、襦祷而学讼者,不可胜数。以非为是,以是为非。是非无度,而可与不可日变。所欲胜因胜,所欲罪因罪。郑国大乱,民口讙哗。子产患之,於是杀邓析而戮之,民心乃服,是非乃定,法律乃行。

据此,子产诛杀邓析,主要是因为他认为,邓析以辩讼谋利,颠倒是非,而致乱政乱俗。这与古罗马的老伽图(Marcus ca—to)的做法比较类同:当希腊的智者们吸引罗马的年轻人热衷于论辩,并开始介入政治时,他决定将他们驱逐出城,其理由是,只有这样才能使年轻人遵守法律并服从统治。可以看到,他与子产相似的做法背后有一个对政治共同的理解:(基于法的)服从乃是最为重要的。这正是荀子赞同子产的做法的原因:“不识不知,顺帝之则。”或许由于他所主张的“法”有着相当特定的传统内涵,他对待群议就更为严苛,较子产似有过之而无不及。

值得一提的是,荀子并不否认语言为“道之一隅”:惠子蔽於辞而不知实。……由辞谓之道,尽论矣。

……此数具者,皆道之一隅也。

但这也无碍于他对惠、邓二子的激烈攻击。因为,在他看来,“辞也者,兼异实之名以论一意也”,而辩者仅为言而言,并不执任何“一意”;何况,即便其言之及物,“凡言不合先王,不顺礼义,谓之奸言。虽辩,君子不听”。荀子劝人行“道”,必然重视“辞”:“君子必辩。凡人莫不好言其所善,而君子为甚焉”;但是,“辩说也者,心之象道也”,故与辩者巧博名誉不同,荀子之为辩说,是出于推行礼的非个人化动机。他所秉持的“以仁心说,以学心听,以公心辨”的辩说态度,都是辩者所不可能具备的,这使得他的辩说与他们的“琦辞”有本质的区别。在《解蔽》中,荀子承认诸子均有所见,但是,“道者,体常而尽变,一隅不足以举之”。也许正因为意识到“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他一方面承认诸子有所见,另一方面却对他们展开毫不留情的批驳。实际上,他与诸子的关系,是一个从思想史的角度很难说清楚的问题。虽然他承认孔子“学乱术足以为先王者也”,但这也可以理解为他关于“不蔽之福”的一种说法,而不必然暗示他的一些观点实际承自诸子。并且,诸子所见的“道之一隅”,其实大多可追溯到更为古老的源头,如《尚书》、《易》、《周礼》等。以上理解也适合于描述荀子与法家的关系。他们之间的关系无疑是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从《非十二子》看,很难完全澄清这种关系。按荀子,慎到田骈“尚法而无法”,显然不足仿效;而对在现实政治中成就显著事功的商、申,他言之不多,并没有对他们展开激烈的批评。此外,在法、儒(尤其是荀子)之间作泾渭分明的区别也殊为不易,姑取吕思勉之说存而不论:

抑春秋之义,正次王,王次春,言王者欲有所为,宜求其端于天;而法家言形名度数,皆原于道,亦由此也。

……儒家贵仁,而法家贱之。然其言日:“法之为道,前苦而长利;仁之为道,偷乐而后穷。”则其所攻者,乃姑息之爱,非儒家所谓仁也。儒家重文学,而法家列之五蠹。然其言曰:“糟糠不饱者,不务梁肉;短褐不完者,不待文绣。”则亦取救一时之急耳。秦有天下,遂行商君之政而不改,非法家本意也。则法家之与儒家,又不相背也。

总的来看,荀子针对诸子的辩说是苟书的重点之一,他的不少观点也在同诸子的论辩中得以建立或体现。鉴于他极为现实而迫切的论说动机,他不可能同他们展开和风细雨的学术讨论,而必然以“异端”待之,因为,无论诸子的学说在价值立场上与其多么接近,在他看来,这些学说一旦落实到现实中,必然导致悖离礼的后果。这些“异说”—一尤其是儒家之外的学说——“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不仅会影响人们的判断,更有可能成为统治意识形态,对他来说,这正是它们的危险之处。所以,他不只驳斥诸子,并表现出对“异说”极为强烈的敌视态度:“听其言则辞辩而无统,用其身则多诈而无功,上不足以顺明王,下不足以和齐百姓,然而口舌之均,瞻唯则节,足以为奇伟偃卻之属,夫是之谓奸人之雄。圣王起,所以先诛也,然后盗贼次之。”这种极端的态度,不禁让人想到梅斯特(Joseph de Maistre)令人惊骇的说法:“让人们完全生活于社会规范之中的唯一办法,是禁止他们发问,而禁止他们发问的唯一办法,是恐吓。”这样,荀子就与这位著名的反革命政治思想家站在了同一阵营。

看来,即便歌德审慎的教导:“我们只能把对世界有益的那些高尚原则说出来,把其他的原则藏在心里,但它们会像潜藏的太阳,把它柔和的光辉照射到我们的一切行动上”,苟子恐怕也不会满意,他或许会说,既然圣人已说出了对世界有益的原则,那么,人们私藏的那团“火”,除了灼伤他们的心灵,还能做什么呢?

同类推荐
  • 《论语》品读

    《论语》品读

    本书对《论语》进行了品读,《论语》是一部包含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的书,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
  • 论语价值:换种角度读经典

    论语价值:换种角度读经典

    本书分段排列《论语》原文、译文之后,附列古今中外名人相关思想的精彩言论,内容涉及修养、学习、处世、待人等诸多方面。
  • 中国历代哲学智慧(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历代哲学智慧(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本书采撷了古代哲人的一些思想精华,以此勾画出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线路图,包括先秦哲学、两汉哲学、魏晋隋唐玄学佛学、宋元明清理学、近现代哲学等。
  • 在路上:生活和思想

    在路上:生活和思想

    人生所有的一切,都在我们必经的路上。我们从远古走来,就如我们必然走向未来一样。没有人能够从摇篮就看到坟墓,却有人能够从自我看到世界、从相对接近绝对、从偶然和有限走向必然和无限,更有人能够从渺小走向伟大、从卑贱走向高尚、从繁芜和浑浊归真于清明和素朴。虽然鲜有生活中的先见之明,却不乏思想中的先知先觉。
  • 跟随南怀瑾品读百家诸子

    跟随南怀瑾品读百家诸子

    品读国学大师之言;解读古代圣人之道;领悟智慧人生真谛国学大师南怀瑾一生学问的精髓集合,让你在闲暇之际享受一份逍遥,在得意之时谦恭淡然,在失意之时镇定泰然。人生就好比是下棋,高手往往能看到十步、几十步,乃至更多,但普通人却只能看到两三步,有的甚至是走一步看一步。高手往往能够顾全大局、从全局中进行布阵、从细微处逐个击破。而普通人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寸土必争,最后辛苦半天却也是落得个惨败。那么,在人生这盘棋局中,如何能够步步为营、走向成功,这是很多人都在苦苦思索的问题。其实,这各种真理,中国古代圣人早已为我们找到了方法。
热门推荐
  • 在屋脊上行走

    在屋脊上行走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是毛泽东的话。感谢生活是所有从事文学艺术创作者的切身感受。“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是理想,很难做到感同身受。而当一个写作者真正具有了这两种生活的时候,他的感受就具有了天然的真切、哲学的思辨、刻骨的铭记,是多姿多彩的生活,让《在屋脊上行走》在记录生活的主人公们艰难行走的同时,《在屋脊上行走》折射出了他们所以这样或那样的理由。我感谢生活。
  • 中国诡实录

    中国诡实录

    本书记述了中国1990年的诡异的故事,此书无固定主角,大家可以从任何故事看起。因为,每个故事是独立的。所以,大家可以看自己喜欢的故事。打开此书,你会进入每个场景,每一个人物。高校?办公楼?一切都归成谜!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封魔福利院

    封魔福利院

    旱魃降世,百里炎荒。我身负鬼图而生,在一所只有三个人的福利院长大阴阳双眼是我行走都市的利器,降妖伏魔是我在城市立足的根本深山终究锁不住傲视苍生的狂龙,荒野埋葬不了渴望翱翔的雄鹰……那神秘的院长到底有着什么来历?而被称作封魔福利院的我们成长的地方到底又有着怎样的故事?接下来听我为你一一揭晓……欢迎加入封魔福利院,群号码:535834907
  • 不朽天道

    不朽天道

    慑百族之灵;佑天下苍生;诸神震颤;宇内升平。真正的皇者,并不是因为血脉的高贵,而是来源与灵魂的高贵,至高之神,也并不是以为神格的璀璨,而是生灵的刻骨铭心。我将统一这片大陆,在万灵的虔诚膜拜下,证道成神,而我的下一个皇宫,就将建在那永恒不朽的神殿之上。
  • 超级近身家教

    超级近身家教

    小小文人,大大儒生,生活需要低调,但是她们不给我低调的机会,叶苏好头疼,嘿嘿,我是家教,我怕谁。
  • 初中,青春,潘少

    初中,青春,潘少

    这是记录我的初中的一部短篇小说,基本背景和现实相符,但会有一些虚幻的情节,最主要是写给同学看的,感谢大家能给我支持!
  • 真我之道

    真我之道

    天地万界,道之种种此书讲述的是常平不修天地之道不修真理之道而修真我之道修天道者无论你修为有多高,那怕你有一天突破了这片天地但你的道,你所修的道依然是这片天地的道真我之道,修的不是天地之道,而是掌控天地的道
  •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镜花语言

    镜花语言

    威风瑟瑟,大陆之象变幻莫离,一个是平行世界、一个是镜中的世界,两者皆有道不同而不相为谋的结论,在这里在这里将会看到一切无法想象的事情,所谓的预言只是一个虚幻飘渺的传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