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24000000013

第13章 上下求索(2)

有一天,两位少女来拜访托尔斯泰,她们想自愿充当特别护士到前线去服务,所以来询问托尔斯泰的意见。

托尔斯泰回答说:“战争是杀人的行为,你们还是不要去参加了。”

她们说:“可是战争中一定会有伤员,我们去救护他们,难道这有什么不对吗?”

托尔斯泰反驳道:“你们说实话,是不是想去建一些功劳?如果你们真是这样想的,那真是大可不必。你们要是发自内心想要拯救可怜人的话,不妨到那些偏远的农村去,那里有许多贫穷而又不幸的困苦民众,还有许多因为生病或食物不足而奄奄一息的人。你们不妨救救他们吧!”

当时的日本国内也有同样反对战争的人。《悔改》不久后被转载到日本的一份报纸上。托尔斯泰收到一位日本学者的来信,他的名字叫做安部矶雄。当托尔斯泰知道国外也有知己时,心里兴奋不已。

他立刻回信给安部矶雄:

收到你的信后,我更加确信在日本也有许多有理性、有道德、有宗教信仰的人,他们像我一样也坚决反对狂热的战争,并认为那是罪恶。

我对任何国家的战争都反对,所以非常庆幸有人与我有这样的共鸣……托尔斯泰的反战思想在日俄战争中可以说是日渐完善并坚定,他在作品中提到,他认为战争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不必要的,甚至自古以来它就被认为是完全不必要的;但是它却仍然时常爆发,以致破坏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侵犯了全人类的权益,阻碍了人类的进步,所以任何国家都有人反对战争。

在《生活之路》一书中他也曾说道:“被刻在石头上的摩西十诫之一——‘汝勿残杀’,所指的对象不只是人,也包括所有具有生命的物质。这句话在被刻在石头上之前,应该早已被刻在人类的心中了。”

最后的学校

1907年,托尔斯泰决定再次创办贫民学校,这是他最后一次办学校了。

托尔斯泰第一次创办学校,是在喀山国立大学中途退学后回到家乡时,那时他19岁。这所学校后来因为农奴的不支持,很快就关闭了。此后,他一直致力于教育理想,又好几次重新开办学校,可惜都因故关闭了。

然而,托尔斯泰觉得,第一次开办学校时的心情,直到50年后,依然没有一丁点改变;虽然自己年纪大了,可是往日的热情却没有消失,只是因时代潮流所趋而稍微有些变化。

1860年,托尔斯泰曾到西欧考察初等教育制度,他觉得外国的教育方法虽然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但也有不少值得借鉴之处。

凡是值得学习的地方,托尔斯泰就将其用于自己的学校中,因此他的教育方法也在逐渐地改进。

从托尔斯泰的书中,我们可以知道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宗教信仰愈加坚定。这种倾向在后来一些宗教性的文章中,表现得更为清楚。

他将基督教的信条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同时认为它是全人类应该共同遵守的规范,所以他的学校教育方针也是根据这些信条而来。如此看来,托尔斯泰19岁时所施行的教育方式,和50岁以后虽然大原则相同,但是理念上还是有些变化的。他在1907年3月的一篇日记上写着:“这时,我正热衷于儿童们的课业,越往前行越感到困难,但成功的希望也越大。”

总结来说,托尔斯泰的教育方针就是不仅要让儿童们知道如何认识世界上的事情,还要让他们学会用心思考,而不是一味地高压灌输。

他经常和儿童们一起思考下面这些问题:人为什么要活着?如何才能活得幸福?如何使所有的人都过上幸福的生活?托尔斯泰总是和孩子们待在一起,他几乎为他们费尽心血。但是他还是觉得,这和他的理想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一个凉爽的早晨,托尔斯泰外出散步,森林里的小鸟欢快地鸣叫着,空气中飘荡着紫色苜蓿花的清香。他一边轻轻哼着歌,一边轻快地走着,忽然听到迎面传来一群儿童的谩骂声。

托尔斯泰快步走过去,看到在洋槐树林那边,有一群儿童正在互相用下流话对骂着,并且还动起手来。还有几个孩子蹲在地上抽烟。这些儿童的行为如此不文明,这让托尔斯泰感到一阵悲哀。

于是他开始思索,如果想要这些顽童们成为有道德的人,该如何去教导他们呢?托尔斯泰的心情非常沉重,但他并没有因此而灰心。他认为自己有责任教导他们成为一个完善的人,这是他办学校的目的。

现在的俄国社会,只有少数出身上流社会的儿童才能接受教育,人们大都认为下层人的子女愚不可及、不知羞耻。事实上这是非常错误的观念,贫民子女也有权利接受正常的教育、吸收新的知识。他们如果能够接受教育,一样可以成器,而且他们中的很多人比富人家的孩子更优秀。因此,托尔斯泰深觉不能放任他们,那样他们会模仿大人做坏事、抽烟、赌博、酗酒,虚度一生。他认为拯救这些儿童的灵魂,使他们将来成为有用的人才,是他最重要的工作。托尔斯泰秉承基督教“爱世人”的情怀,想要把神的爱传达给那些儿童们。

托尔斯泰为了加强学生们的道德修养,为他们制订了一些准则:

1.不要责骂。

2.不要暴饮暴食。

3.要惩愤限欲。

4.意识要清楚。

5.不可打架。

6.不要揭露别人的短处。

7.不要偷懒。

8.不要说谎。

9.不可用暴力强夺。

10.不可伤害动物。

11.同情别人。

12.对人要和善。

13.敬重年长的人。

托尔斯泰还为学生们写了一本《儿童的基督教》,后来又写了一本《儿童的读本指南》。

托尔斯泰兴办学校的想法并没有得到家人的支持,尤其是他的妻子索菲亚,非常反对他办学校。这是因为她和当时俄国大多数的富有人士有着相同的想法,认为农奴有了学问之后就会桀骜不驯。有一天,托尔斯泰实在不能忍受妻子的看法,和她起来。托尔斯泰说:“我要让农奴子弟受教育,是20岁以前就有的愿望,也就是说,在和你结婚以前,我就想实现这个愿望。”

索菲亚冷冷地回答:“你和儿童们一起研究基督的真理是行不通的,他们只会像鹦鹉一样背诵《圣经》,并不能了解其中的真义。鹦鹉终归是鹦鹉,花再多的心血也是没有用的。农奴的子女就是农奴的子女,无论你怎样努力教导他们也是白费力气,他们最后还是会成为醉汉、窃犯、盗贼。”

托尔斯泰为妻子有这样的想法而感到惭愧,他列举了学校里的具体例子来说服妻子。

学校里有一个叫帕耶的小男孩,他非常沉默而老实,对学习过的东西非但不容易忘掉,还会在教师提出问题之前,先行加以研究,了解问题的真义。像他这种吸收知识的能力,比其他的儿童强多了。

还有一个拥有一双蓝眼睛、两个酒窝的男孩子,他叫利利亚,性格爽朗,讨人喜欢。他很敏感,常常很容易对事物狂热起来,也容易冷却下去。他毕业不久就被托拉市的饼干店雇用,他既不吃肉也不喝酒,更不抽烟,很尊崇托尔斯泰提倡的素食主义,所以他的同伴们都称他为“托尔斯泰的信徒”。托尔斯泰的妻子在听了这些之后,仍旧反对他兴办学校。托尔斯泰知道她反对的理由是顾忌那些在背后中伤他的反对者。

托尔斯泰坚定自己的信念,所以他毫不理会这些反对者,只顾走他选择的道路。然而他的妻子则不同,她只希望过着富足安宁的生活,与子子孙孙和乐地生活在一起。所以她坚持认为农奴就应该过农奴的生活,贵族就应该过贵族的生活,各行其道。如此,托尔斯泰和索菲亚之间就产生了一道明显的鸿沟,这之后,两人不断地因为理念的不同而产生争执。

当然,托尔斯泰面对的反对势力不只索菲亚一个人。他第一次办学校的时候,就曾遭到了农奴们的不赞同。当时农奴们都认为学问是不必要的,他们觉得喂马远比认字读书更有意义。但是现在不同了,他们的思想已经发生了变化,除了贫穷得无法挽救者之外,他们全都赞成托尔斯泰开办学校。

目前,横亘在托尔斯泰面前的最大的反对者,不是索菲亚,也不是农奴,而是另外两股强有力的力量,它们的名字叫做教会以及政府。教会中有很多反对托尔斯泰宗教观的教徒们,他们召开“神圣宗教会议”时,视他为邪教徒,憎恨他,反对并丑化他的一切活动。

更强大的阻力来自于俄国政府。

前面我们提到过,1862年,托尔斯泰在撒马拉县疗养的时候,政府曾搜查他创办的小学,学校不得不因此关门。政府的理由是托尔斯泰的思想太激进。托尔斯泰自己却认为自己的思想遵循了人类应行的正确道路。

当时的俄国已经出现了以列宁为首的社会主义政党,也有很多标榜解放下层民众的党派,少说也有15个社会组织伺机而动,想要颠覆政府。他们多数信奉马克思主义,以唯物史观来确立人生观,当然他们否定了宗教。革命党人在全国各地宣扬马克思主义,发动劳动阶级罢工。政府把托尔斯泰列为他们的同伙,以致使他遭到池鱼之殃。

托尔斯泰不是唯物主义者,因为他不但不否定宗教,还是一个虔诚的教徒。这一点和革命党人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而且革命党人主张以暴力颠覆政府,而托尔斯泰则主张以爱的精神来改革政府。

索菲亚并不明白两者之间的差别,她只是对托尔斯泰被政府弹劾感到极其厌恶。

不管面对多大的困难和阻力,托尔斯泰都没有退缩,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俄国向来以皇帝为中心,这样在他周围的大臣官员们才能拥有实际的权力,过着奢华的生活,这能算是神的国度吗?我非常同情国内那些悲惨、穷困的人们,那些少数人有什么权利享受特权呢?我无法忍受现实这样的不公平。

我一心一意努力建设理想中的学校,就是为了拯救贫民,激发他们的自觉心,让他们对神对国家有所贡献。

不管是受到神圣宗教会或者政府怎样激烈的反对,我都决不让步。同样的,索菲亚的反对也不能让我改变意志。

政府、神圣宗教会以及索菲亚都惧怕贫民受教育之后的自觉,因为贫民一旦自觉,世界就会发生巨大的改变。但是我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因为在神的国度里,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

生活与思想的矛盾

托尔斯泰当时的心态,我们还可以从他的一些作品中看出来。尤其是在他最重要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中的主角身上,更充分地表现出了他的思想。

同类推荐
  • 收将凤纸写相思:李商隐

    收将凤纸写相思:李商隐

    朱丹红编著的《李商隐(收将凤纸写相思)(精)》 讲述了:李商隐,是晚唐*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 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由于一 直处于“牛李党争”之中,所以一生郁郁不得志。但 他的诗歌是唐诗里的一朵奇葩,其构思新奇,风格婉 约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 优美动人,成为几千年来,人们不断咀嚼回味揣测的 名篇,连带着他的人生在后人眼中也显得神秘。《李 商隐(收将凤纸写相思)(精)》即是以小说体的形式, 来写李商隐郁郁悲苦的一生。
  • 最后一个皇帝:袁世凯传

    最后一个皇帝:袁世凯传

    《最后一个皇帝:袁世凯传》记述了北洋军阀领袖袁世凯复杂多变的一生。1859年,袁世凯出生在河南项城一个官僚大地主家庭。袁家上辈人官运亨通,袁的野心亦不小。他曾参加科举考试,但屡试不中。郁郁不得志的他即便结了婚,做了父亲,也还像个胡天胡地的恶少。1881年,一事无成的袁决定出走家乡,前往登州投军……1912年,临时参议院以全场一致的17票选举袁继任临时总统,所得票数比之孙中山当选时竟还多了一票。1915年,袁宣布“接受”帝位,准备成立中华帝国,可惜直至83天后帝制取消,他仍未正式行登基之礼。1916年,袁靠着一剂强心针由昏迷状态苏醒过来,留下人生中最后四个字:“他害了我!”
  • 元朝那些人

    元朝那些人

    本书分帝王后妃宫廷人物、文臣武将、起义领袖人物、文化科技思想人物和社会民间人物四类。
  • 肖邦

    肖邦

    他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 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欧洲19 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肖邦一生的创作大多 是钢琴曲,被誉为“钢琴诗人”。王莲凤编著的《肖 邦(一生都在创作的钢琴诗人)》主要以其成长历程 和人生发展为线索,《肖邦(一生都在创作的钢琴诗 人)》通过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 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 以便对读者产生共鸣和启迪。
  • 杜佑评传

    杜佑评传

    杜佑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和思想家,代表作《通典》一书体制宏大、思想深刻,总结过去,反映现实,开辟历史编纂学新途径,在中国古代的国家行政理论,政治制度研究方面取得了杰出的学术成就。《杜佑评传》紧扣唐中叶的政治、社会和文化时代背景,细致考察、介绍了杜佑一生的经历,他的近六十年的从政生涯和著述生活,在此基础上,对杜佑的政治思想、经济思想、社会思想和学术思想成就及其贡献,做了比较详细的讨论阐述。
热门推荐
  • 康熙教子

    康熙教子

    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沃土,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抛下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下习惯的种子,就会拥有品德的收获;撒下一粒品德的种子,就能收获命运的硕果。孩子的性格特点和禀赋与父母一脉相承,他们说话的神态,走路的姿势,以及意识形态方面的认识等等,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其父母有意或无意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影响。
  • 原来没有谁比你更爱我了

    原来没有谁比你更爱我了

    冷子枫觉得这些年不断的强大自己,不断的努力着,该有的,不该有的他都有了,为什么,站得那么高的地方还觉得孤单.还觉得少了什么,这些年无数次问自己,最后才发现少了一个人,拥有的也只是空空的,他不断的寻找着缺失的那部分,最后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这样。为她可以放下身段,放下身价,进入她生活,只为她,他对她说:在他的世界里,不要把自己端高和他站在一起,只要她做自己就可以。那一刻她流泪了,幸福的泪水。他可以为她做的,他都去做了,他做不到的他也去做了。她不要她为他做什么,唯一的就是她能在他身边,缺失的心灵上的那角落就是她,有他在身边陪着他就够了,原来这些年一直寻找的答案就是她,她是他的唯一。
  • 塔里木河传

    塔里木河传

    塔里木河在历史上担当过重要角色,四大古老文明由她而交汇,丝绸之路依托她而开通,西域文化因她而发育。书中描绘了塔里木河流域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绚丽多姿的塞外风光,再现了文明演进的历史,展示了塔里木河卓尔不凡的个性和生命力,抒发了作者对塔里木河深沉的爱意和忧思。
  • 辰印

    辰印

    本书主要写修炼印记和修炼境界,还有上古百大凶兽!喜欢此书的读者们求赞吧!
  • 极品战兵在校园

    极品战兵在校园

    【免费新书】美女辅导员说“除了学习,我还可以教你点别的”,温柔校花说“我最近感觉胸闷气短,你快摸摸看”,美女总裁说“只要你愿意,公司跟人都拿去吧”,文艺才女“最近拍点青春小电影,你有空当男主角吗”;各色美女接踵而来,陆非表示鸭梨很大啊。历经三年蜕变,陆非重归校园,百年难得一遇的修炼天才,天罡真气横扫宇内。
  • 打造优质男人:杠杆女的81条“造夫”心经

    打造优质男人:杠杆女的81条“造夫”心经

    找一个优质男人做老公,似乎是世上女人都会犯的一种欲罢不能的通病,但这绝非罪过,而是人之常情。然而,现实似乎总是不能尽如人意,出现在自己身边的男人总是不让人满意,而那些看上去不错的男人,身边往往已经站了别的女人。最让人难以释怀的是,这些女人未见得有什么过人之处,可是偏就得到了这样的好男人。
  • 培养孩子的伟大励志故事全集

    培养孩子的伟大励志故事全集

    本书以故事为出发点,结合孩子的特性、心理特点、常见问题,做了精辟、简短的阐释。书中精选的故事有趣耐读,而且富含哲理,意义深刻,是家长激励孩子,培养孩子能力的不错选择。
  • 大汉武卒闯费伦

    大汉武卒闯费伦

    本故事讲述的是一个身为汉军精锐的少年穿越到被遗忘的国度之后,凭手中长刀纵横费伦、屠戮世间的快意之旅。
  • 混沌女王

    混沌女王

    在亿亿年前,无尽的宇宙中,漂浮着一颗充满巨大能量的灵石。经过了漫长的时间沉淀,这颗灵石有了自己的意识,它渐渐的成长,不断的膨胀,此时,也就是一个新世界最初形成的时期。……又经过了MM年,她终于记得自己还有个蛋壳留着,里面还养了些她的小宠物。于是又回来了,重新回到了第九层天地……BUT,鉴于她之前一系列行为任性又无情,终于,天命降临……喜欢蜜蜜的朋友请加蜜蜜的专属网络活动群:224772262
  • Roughing It

    Roughing I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