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24000000013

第13章 上下求索(2)

有一天,两位少女来拜访托尔斯泰,她们想自愿充当特别护士到前线去服务,所以来询问托尔斯泰的意见。

托尔斯泰回答说:“战争是杀人的行为,你们还是不要去参加了。”

她们说:“可是战争中一定会有伤员,我们去救护他们,难道这有什么不对吗?”

托尔斯泰反驳道:“你们说实话,是不是想去建一些功劳?如果你们真是这样想的,那真是大可不必。你们要是发自内心想要拯救可怜人的话,不妨到那些偏远的农村去,那里有许多贫穷而又不幸的困苦民众,还有许多因为生病或食物不足而奄奄一息的人。你们不妨救救他们吧!”

当时的日本国内也有同样反对战争的人。《悔改》不久后被转载到日本的一份报纸上。托尔斯泰收到一位日本学者的来信,他的名字叫做安部矶雄。当托尔斯泰知道国外也有知己时,心里兴奋不已。

他立刻回信给安部矶雄:

收到你的信后,我更加确信在日本也有许多有理性、有道德、有宗教信仰的人,他们像我一样也坚决反对狂热的战争,并认为那是罪恶。

我对任何国家的战争都反对,所以非常庆幸有人与我有这样的共鸣……托尔斯泰的反战思想在日俄战争中可以说是日渐完善并坚定,他在作品中提到,他认为战争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不必要的,甚至自古以来它就被认为是完全不必要的;但是它却仍然时常爆发,以致破坏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侵犯了全人类的权益,阻碍了人类的进步,所以任何国家都有人反对战争。

在《生活之路》一书中他也曾说道:“被刻在石头上的摩西十诫之一——‘汝勿残杀’,所指的对象不只是人,也包括所有具有生命的物质。这句话在被刻在石头上之前,应该早已被刻在人类的心中了。”

最后的学校

1907年,托尔斯泰决定再次创办贫民学校,这是他最后一次办学校了。

托尔斯泰第一次创办学校,是在喀山国立大学中途退学后回到家乡时,那时他19岁。这所学校后来因为农奴的不支持,很快就关闭了。此后,他一直致力于教育理想,又好几次重新开办学校,可惜都因故关闭了。

然而,托尔斯泰觉得,第一次开办学校时的心情,直到50年后,依然没有一丁点改变;虽然自己年纪大了,可是往日的热情却没有消失,只是因时代潮流所趋而稍微有些变化。

1860年,托尔斯泰曾到西欧考察初等教育制度,他觉得外国的教育方法虽然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但也有不少值得借鉴之处。

凡是值得学习的地方,托尔斯泰就将其用于自己的学校中,因此他的教育方法也在逐渐地改进。

从托尔斯泰的书中,我们可以知道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宗教信仰愈加坚定。这种倾向在后来一些宗教性的文章中,表现得更为清楚。

他将基督教的信条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同时认为它是全人类应该共同遵守的规范,所以他的学校教育方针也是根据这些信条而来。如此看来,托尔斯泰19岁时所施行的教育方式,和50岁以后虽然大原则相同,但是理念上还是有些变化的。他在1907年3月的一篇日记上写着:“这时,我正热衷于儿童们的课业,越往前行越感到困难,但成功的希望也越大。”

总结来说,托尔斯泰的教育方针就是不仅要让儿童们知道如何认识世界上的事情,还要让他们学会用心思考,而不是一味地高压灌输。

他经常和儿童们一起思考下面这些问题:人为什么要活着?如何才能活得幸福?如何使所有的人都过上幸福的生活?托尔斯泰总是和孩子们待在一起,他几乎为他们费尽心血。但是他还是觉得,这和他的理想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一个凉爽的早晨,托尔斯泰外出散步,森林里的小鸟欢快地鸣叫着,空气中飘荡着紫色苜蓿花的清香。他一边轻轻哼着歌,一边轻快地走着,忽然听到迎面传来一群儿童的谩骂声。

托尔斯泰快步走过去,看到在洋槐树林那边,有一群儿童正在互相用下流话对骂着,并且还动起手来。还有几个孩子蹲在地上抽烟。这些儿童的行为如此不文明,这让托尔斯泰感到一阵悲哀。

于是他开始思索,如果想要这些顽童们成为有道德的人,该如何去教导他们呢?托尔斯泰的心情非常沉重,但他并没有因此而灰心。他认为自己有责任教导他们成为一个完善的人,这是他办学校的目的。

现在的俄国社会,只有少数出身上流社会的儿童才能接受教育,人们大都认为下层人的子女愚不可及、不知羞耻。事实上这是非常错误的观念,贫民子女也有权利接受正常的教育、吸收新的知识。他们如果能够接受教育,一样可以成器,而且他们中的很多人比富人家的孩子更优秀。因此,托尔斯泰深觉不能放任他们,那样他们会模仿大人做坏事、抽烟、赌博、酗酒,虚度一生。他认为拯救这些儿童的灵魂,使他们将来成为有用的人才,是他最重要的工作。托尔斯泰秉承基督教“爱世人”的情怀,想要把神的爱传达给那些儿童们。

托尔斯泰为了加强学生们的道德修养,为他们制订了一些准则:

1.不要责骂。

2.不要暴饮暴食。

3.要惩愤限欲。

4.意识要清楚。

5.不可打架。

6.不要揭露别人的短处。

7.不要偷懒。

8.不要说谎。

9.不可用暴力强夺。

10.不可伤害动物。

11.同情别人。

12.对人要和善。

13.敬重年长的人。

托尔斯泰还为学生们写了一本《儿童的基督教》,后来又写了一本《儿童的读本指南》。

托尔斯泰兴办学校的想法并没有得到家人的支持,尤其是他的妻子索菲亚,非常反对他办学校。这是因为她和当时俄国大多数的富有人士有着相同的想法,认为农奴有了学问之后就会桀骜不驯。有一天,托尔斯泰实在不能忍受妻子的看法,和她起来。托尔斯泰说:“我要让农奴子弟受教育,是20岁以前就有的愿望,也就是说,在和你结婚以前,我就想实现这个愿望。”

索菲亚冷冷地回答:“你和儿童们一起研究基督的真理是行不通的,他们只会像鹦鹉一样背诵《圣经》,并不能了解其中的真义。鹦鹉终归是鹦鹉,花再多的心血也是没有用的。农奴的子女就是农奴的子女,无论你怎样努力教导他们也是白费力气,他们最后还是会成为醉汉、窃犯、盗贼。”

托尔斯泰为妻子有这样的想法而感到惭愧,他列举了学校里的具体例子来说服妻子。

学校里有一个叫帕耶的小男孩,他非常沉默而老实,对学习过的东西非但不容易忘掉,还会在教师提出问题之前,先行加以研究,了解问题的真义。像他这种吸收知识的能力,比其他的儿童强多了。

还有一个拥有一双蓝眼睛、两个酒窝的男孩子,他叫利利亚,性格爽朗,讨人喜欢。他很敏感,常常很容易对事物狂热起来,也容易冷却下去。他毕业不久就被托拉市的饼干店雇用,他既不吃肉也不喝酒,更不抽烟,很尊崇托尔斯泰提倡的素食主义,所以他的同伴们都称他为“托尔斯泰的信徒”。托尔斯泰的妻子在听了这些之后,仍旧反对他兴办学校。托尔斯泰知道她反对的理由是顾忌那些在背后中伤他的反对者。

托尔斯泰坚定自己的信念,所以他毫不理会这些反对者,只顾走他选择的道路。然而他的妻子则不同,她只希望过着富足安宁的生活,与子子孙孙和乐地生活在一起。所以她坚持认为农奴就应该过农奴的生活,贵族就应该过贵族的生活,各行其道。如此,托尔斯泰和索菲亚之间就产生了一道明显的鸿沟,这之后,两人不断地因为理念的不同而产生争执。

当然,托尔斯泰面对的反对势力不只索菲亚一个人。他第一次办学校的时候,就曾遭到了农奴们的不赞同。当时农奴们都认为学问是不必要的,他们觉得喂马远比认字读书更有意义。但是现在不同了,他们的思想已经发生了变化,除了贫穷得无法挽救者之外,他们全都赞成托尔斯泰开办学校。

目前,横亘在托尔斯泰面前的最大的反对者,不是索菲亚,也不是农奴,而是另外两股强有力的力量,它们的名字叫做教会以及政府。教会中有很多反对托尔斯泰宗教观的教徒们,他们召开“神圣宗教会议”时,视他为邪教徒,憎恨他,反对并丑化他的一切活动。

更强大的阻力来自于俄国政府。

前面我们提到过,1862年,托尔斯泰在撒马拉县疗养的时候,政府曾搜查他创办的小学,学校不得不因此关门。政府的理由是托尔斯泰的思想太激进。托尔斯泰自己却认为自己的思想遵循了人类应行的正确道路。

当时的俄国已经出现了以列宁为首的社会主义政党,也有很多标榜解放下层民众的党派,少说也有15个社会组织伺机而动,想要颠覆政府。他们多数信奉马克思主义,以唯物史观来确立人生观,当然他们否定了宗教。革命党人在全国各地宣扬马克思主义,发动劳动阶级罢工。政府把托尔斯泰列为他们的同伙,以致使他遭到池鱼之殃。

托尔斯泰不是唯物主义者,因为他不但不否定宗教,还是一个虔诚的教徒。这一点和革命党人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而且革命党人主张以暴力颠覆政府,而托尔斯泰则主张以爱的精神来改革政府。

索菲亚并不明白两者之间的差别,她只是对托尔斯泰被政府弹劾感到极其厌恶。

不管面对多大的困难和阻力,托尔斯泰都没有退缩,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俄国向来以皇帝为中心,这样在他周围的大臣官员们才能拥有实际的权力,过着奢华的生活,这能算是神的国度吗?我非常同情国内那些悲惨、穷困的人们,那些少数人有什么权利享受特权呢?我无法忍受现实这样的不公平。

我一心一意努力建设理想中的学校,就是为了拯救贫民,激发他们的自觉心,让他们对神对国家有所贡献。

不管是受到神圣宗教会或者政府怎样激烈的反对,我都决不让步。同样的,索菲亚的反对也不能让我改变意志。

政府、神圣宗教会以及索菲亚都惧怕贫民受教育之后的自觉,因为贫民一旦自觉,世界就会发生巨大的改变。但是我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因为在神的国度里,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

生活与思想的矛盾

托尔斯泰当时的心态,我们还可以从他的一些作品中看出来。尤其是在他最重要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中的主角身上,更充分地表现出了他的思想。

同类推荐
  • 王懿荣传

    王懿荣传

    《王懿荣传》全书近40万字,以丰富的材料,全面详实叙述了王懿荣的家学渊源、生平交友、跻身殿堂、金石巨匠、发现甲骨文以及爱国爱民和血洒京师的伟大爱国学者一生的事迹。
  • 海明威从军人到作家的故事

    海明威从军人到作家的故事

    名人有成功的契机,但他们决不仅是幸运和机会。机遇只给有所准备的人,这是永远的真理。因此,我们不要抱怨没有幸运和机遇,不要怨天尤人,而要做好思想准备,开始人生的真正行动,这样,才会获得人生的灵感和成功的契机。
  • 巅峰造诣的科学家(3)

    巅峰造诣的科学家(3)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嘿!我最喜欢的名人故事

    嘿!我最喜欢的名人故事

    本书选取了一百多个名人故事,并将其划分为品德篇、求知篇、智慧篇、励志篇,名节篇、交往篇、成功篇、天才篇,让小学生在读的过程中,陶冶情操、激励斗志、了解历史、感悟人生。
  • 庄子逍遥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庄子逍遥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热门推荐
  • 我在地府守护你

    我在地府守护你

    故事从一个一心一意只想回阳间娶心爱女孩的灵魂开始。老大:你的任务是杀尽天下邪崇。我:我要回阳间娶媳妇儿。老大:你去把那几个老皇帝从坟里骗出来。我:我要回阳间娶媳妇儿。老大:你的任务是拯救苍生。我:我要回阳间娶媳妇儿。老大:只有拯救了苍生,你才能娶媳妇儿。我:呃!那好吧!从此我杀邪崇、和皇帝谈心、在巫墓里乱蹿、在阳世间捉鬼、消灭异国邪恶力量…………原来,拯救苍生就是守护亲人、爱人、朋友、还有我们的家园。
  • 王你女朋友掉了

    王你女朋友掉了

    这是一个学渣追学霸,学霸宠学渣,学渣逆袭成学霸的故事。男主我们最帅的源宝。女主嘿嘿嘿,是每一个汤圆。注意: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上升真人哦~
  • 绝代状元妻:侯府千金俘君心

    绝代状元妻:侯府千金俘君心

    她是自力更生的白富美,一朝失足撞了月食,穿越成为侯府千金。奉承成婚,却被贴了小三的标签……他是骄傲的状元郎,洞房之夜却被砸了西瓜瓢,逃了夫人又舍了金……他是情痴睿智的太子爷,偏偏落入情网爱上他人妻,撞到南墙也不回头……她是娇柔的情妹妹,却擅长耍阴斗狠算阴谋,几次将情敌逼至死亡线……桃花劫要斩,痴情债要还,更有恩怨情仇要去破,命运一波三折,几次绝处逢生,她不想做东方不败,却要挥剑练神功……亡命红颜,谁在她的心头写上“只要不放弃”?
  • 北派那些事儿

    北派那些事儿

    陈年已旧的诡异传说,神秘的地下财富!叶冥天和可爱萌妹子,跟随盗墓四大家族长老深入地下墓穴。却遭遇可怕粽子人,变异怪物和吃人尸蹩……就在走投无路的危急关头,竟发现了神秘暗室和惊人的财富。
  • 魔王魔界传

    魔王魔界传

    在世界被迫重塑之后,神魔两族就此分隔。这里是魔族的领地,邪族的能人志士纷纷各立门派,千年之后各个门派在这片大陆上遍地开花,其中不乏一些屈指可数的王者,但是一直没有出现一个真正可以立足于这片大陆上的主宰,唯一的可能性就是一个流传已久的传说。
  • 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

    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

    本书是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惠及世界30亿人口的“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战略构想后,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有关基本情况和已有地研究成果,进行了尽可能全面的收集和整理,并在初步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一本集子。旨在紧紧抓住国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重大历史机遇,着力破解甘肃省的“两大难题”,抓好“三个提升”,实现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新突破。
  • 樱花忌

    樱花忌

    她拥有世间绝色的容颜和万千的宠爱她拥有六界至高无上的灵力和尊贵的身份她拥有疼爱他的父亲和生死不弃的爱人她曾经以为自己会是六界之中最幸福的人......
  • 血噬交响曲

    血噬交响曲

    吸血鬼女王尹浪重回地球,保护被欺凌的人们,与暗暗在召集吸血鬼的佐塔作斗争……
  • 35岁前要培养的66种明智思维

    35岁前要培养的66种明智思维

    本书从另类思维、职场规则、处世哲学、情感博弈等四个方面,共列举了66条紧跟时代潮流而且实用可行的明智思维,让人受益匪浅,受用终生。
  • 大唐洛国公

    大唐洛国公

    三清为延续道家香火,把单天常作为具有大机缘之人,送到唐朝贞观年间。单天常北征有功,被封赏成了“洛国公”,从此笑傲长安。朝廷之上的皇家与大世家的矛盾与利益并存,且看单天常如何调节。本想做个逍遥的爵爷,没想到麻烦却是脱不开身;本无心风月,却是随口几句诗句,被引为经典;且看单天常如何游戏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