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24000000014

第14章 上下求索(3)

此外,托尔斯泰还创作了许多供少男少女阅读的作品,如《傻子伊凡》等童话,都是1881—1887年之间完成的,共计14篇。

这些童话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一个会讲故事的歌手。1879年,这位流浪歌手突然出现在托尔斯泰的家中。他从这位如候鸟般迁徙的歌手那里,听到了许多古代民俗故事,受到非常大的触动,于是托尔斯泰依据这些故事写出了很多俄国童话。在这些童话中,托尔斯泰灌入了他的宗教观、伦理观、政治观以及社会观,所以只要读过他的童话,就可以分析出他的思想。这一部分童话后来被编为《托尔斯泰童话全集》。

有些翻译家认为《傻子伊凡》这个童话故事,绝不输于《战争与和平》那样的巨著。它以简单易懂而又有趣的笔调,充分阐述了托尔斯泰的宗教思想。

托尔斯泰一直在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自己的思想,但是思想是思想,生活是生活,能把思想和生活巧妙分开的人很多,可是托尔斯泰仍认为思想和生活必须一致。

他认为对的事情,不管别人如何反对,他都不惧怕,一定要坚持到底。也就是说,他从来不管别人如何,只坚持走自己认为正确的道路。他曾尊俄国民族诗人普希金为文学之师,法国思想家卢梭的观念和主张也对他有很大启发,可以说他的精神永远活在托尔斯泰心中。

托尔斯泰在喀山国立大学读书时就读完了卢梭的全集,那时候种下的卢梭精神种子,不知不觉地已渐渐在他心中萌芽、茁壮,到他晚年时,已成长为一棵大树。卢梭提倡将“生活与思想合一”,那是一种充实而毫无虚伪的生活;相同地,托尔斯泰也提倡“思想与行为合一”的生活。这两种生活看起来好像很容易做到,实际上都困难重重。

例如,托尔斯泰想在教育业有所发展,以充分践行他的理想,但是却遭到了政府的反对和阻挠,甚至他的妻子也反对他。托尔斯泰并没有因为这些而退缩,因为如果退缩了,他的思想与行为就不一致了。

宗教生活也是同样的。托尔斯泰探求基督之路,认为对的就光明正大地说出来,神圣宗教会却横加干涉,开除了他的教籍,还威胁他死后不为他做祝福祷告。但是托尔斯泰认为自己是正确的,他们才是顽固不化的、错误的,所以,他也没有退缩。

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实和思考,却让托尔斯泰产生了一些矛盾。他觉得自己是贵族,拥有700个农奴,他可以过着足以炫耀财富的奢侈舒适的生活,但是他内心又为农奴们遭受的不平等的待遇抱不平。可是要怎样做才能和农奴处于平等的地位呢?托尔斯泰百思不得其解,非常困惑。

对于如何才能使生活与思想合一这个问题,托尔斯泰想自己也许应该抛弃贵族的生活,不再狩猎杀生,也不抽烟、喝酒,穿着贫民朴实的服装与做工的长靴,努力成为一个贫农。但是过惯了贵族生活的索菲亚,却极力反对他的看法。尽管他曾对索菲亚解释过不下一万遍“人人平等”的理念,但是,索菲亚仍然坚持她的主张。

托尔斯泰一直被这许多问题困扰,甚至萌生过很多次自杀的念头,但是,基督教禁止自杀。

他也兴起了离家出走的想法,想尽力让自己的思想与行为合而为一,但是现实中的问题却仍无法清楚地得以解决。

读过《托尔斯泰童话全集》的读者们,可以从作品中了解他的烦恼,他渴望能和童话主人公一样过着快乐的生活,也就是如同傻子伊凡那样的思想与行为合一的生活。

了不起的贫民

有一天托尔斯泰做了一个梦。在梦中,俄国人民视拥有私产为偷窃行为,他们认为土地私有制度应该被废止,应该像高加索地区的贫民那样,共同拥有一处土地,过着平等均享的生活。梦醒之后,他还是一个拥有大片土地的领主,贫民们依旧衣衫褴褛,不停地在劳作;而不工作的领主们,却在菩提树荫下喝着美酒。

形成这种不平等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土地私有制。托尔斯泰一想到贫民们拼命工作,却无法三餐温饱;而他……他为自己这样富足的生活而感到罪恶。他觉得没有任何一件事能使他内心感到快乐,人生也没有什么值得期待的了。这些困扰一直侵袭着托尔斯泰的内心,他时常像疯子一样念念有词、喃喃自语。

托尔斯泰开始大量阅读古今的哲学书籍,希望能在其中找到答案,然而它们对他的处境毫无帮助。

托尔斯泰认识的贫民中,他觉得有一位自始至终都非常优秀。

他的名字是殊达耶夫,托尔斯泰认为他充满了基督的博爱精神。据说殊达耶夫从幼年开始,心地就非常善良,一看到可怜的人或不幸的事,就马上伸出援手。幼年时他的父母经常,殊达耶夫一直在中间作为一个调和者的角色,他的劝说常常能让双亲和好如初。

殊达耶夫结婚后,找到一份石匠的工作,三年后便已有了一些积蓄。他偶尔也思考自己的生活方式,发现他的生活没有一点精神调剂,于是他开始钻研《圣经》。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当时的教会,以及自己身边的一些教徒们都充满了谎言。

有些教徒只是嘴上说着信仰,行为上却忘了真正的教义。殊达耶夫认为这种现象是不容许的,应该确实地在日常生活中贯彻信仰,绝对不能言行不一。至于去不去教堂,则可随个人意愿。

殊达耶夫深信“正义”、“真理”、“爱心”比任何东西都重要。他觉得做生意如果没有正义,就会失败,于是他把自己贷款给别人的票据撕碎抛弃,把仅有的1500卢布现金分给贫困的人,然后轻轻松松地回到故乡去,打算做回一个贫民。

可是故乡的现状却让他大吃一惊。背井离乡多年,他看惯了城市中的尔虞我诈,想象着那令人怀念的质朴的故乡。然而在故乡所看到的农村景况,全然与他记忆中的相反。故乡人们和城市里的人根本没有两样,都是追求私利、相互欺骗。

有一天,村里的神父胸前挂着十字架来到他家,当他正滔滔不绝口沬横飞地说教时,殊达耶夫关于教会的意见触怒了他。神父将《圣经》摔在地上,怒气冲冲地离开了。

从此,殊达耶夫和教会断绝了关系,他既不去教堂忏悔,也不去领圣餐,而且也不让子孙们受洗。他的家人过世后不葬在教会的墓地,也不假神父之手完成丧礼。

殊达耶夫想,一个真正的基督教应该是充满爱的,因为神告诫我们要爱世人。那么有爱的地方,纵使没有教会,也必定会有神的存在;而没有爱的教会,神一定不会存在其中。

殊达耶夫把他的这种想法继续推演下去,他认为,如果人与人之间有纯粹的爱存在,那么大家的生活肯定跟现在完全不一样,人们将不会把东西分得那么清楚,所有的东西都归公有。信仰基督的人,应该不占有世界上的任何一样东西。也就是说,世界上应该没有私有,所有的东西都是神的,不论衣服、帽子、田地、房产、山林,甚至人们的思想都是属于神的。

继续推演下去,社会上也不必有制定和执行法律的人,不需要有法院,也不需要有警察,所有人都同属一体,所有的财产也不分你我,全属公有,大家都过着和谐的生活,一同劳作。这样就能够消除彼此的界限、隔阂,每个人生活的担子也会减轻很多,而且很多无谓的苦恼以及无益的劳动力与时间的浪费也就不存在了。

殊达耶夫一直对人们宣扬着这种观点,更在现实生活中付诸实施。于是,他一看到别人有困难,便倾囊相助。

有一次,邻居偷偷潜入殊达耶夫没有上锁的库房内,偷了很多麦秆编成的草袋,堆积在自己车上,正准备要运走的时候,殊达耶夫回来了。这位邻居自然仓皇驾车逃走。殊达耶夫看到仓库内还有一捆草袋,就带着它追了出来。赶上了那位逃走的邻居之后,殊达耶夫把那捆草袋放在了他的车子上,说道:“你的生活大概相当艰难吧?仓库里还有一捆草袋,我特地送来给你。”

还有一次,一个要去朝圣的女人来到殊达耶夫家。殊达耶夫的家人对她热情款待,给她做了很多美味佳肴,并留她住宿。可是第二天早上,这个女人竟偷了女主人的裙子和其他一些东西逃走了。

这个女人在途中碰到一些村里的居民,大家都觉得她神色怪异,追问之下,知道她偷了别人的东西,于是就把她抓起来,带到殊达耶夫家里。

殊达耶夫并没有责怪这个女人,相反,还温和地安慰她说:“你大概是一时冲动吧,也许你是喜欢这些东西。”

村民们气愤女人的以怨报德,提议把她送到警察局去。

殊达耶夫却不同意,他说:“一旦把她送到警察那儿,势必要押到法院去,法院会马上把她送进看守所。”

“这种人最少也得让她在看守所里待上两三个月。”村人颇不甘心地说。

“将她送到看守所去,对我们和她自己都没有好处。从看守所出来的人,很少有变好的,甚至有些还会变得更坏。”最后在殊达耶夫的劝说下,这个女人被放了。殊达耶夫虽然在村民中获得了良好的名声,但是仍旧有人恨他,有些人骂他是无神论者、叛教者;尤其是神父们,恨他破坏了村人们的和平,甚至还劝诱村民们联手对付殊达耶夫。

有一天,殊达耶夫去访问邻村一位素来就受人尊敬的年轻人。

当时,受神父蛊惑的几个村民们在殊达耶夫的归途上等着他,准备把握时机,蜂拥而上,将他抛进河里淹死。

幸好当时有一个女人经过,不知为什么在那条路上停留了很久,几个村民见无法下手,就散了。殊达耶夫总算捡回了一条命。可是殊达耶夫知道实情后却一点也不生气,他对那个女人道谢说:“我知道他们是被人唆使的,有不少人想杀害我,但是我决不改变自己的人生观,因为我就是我。我一定要遵循神的真正意旨活下去。”

殊达耶夫就是这样坚定地贯彻他的生活方式,他一直活到1892年,73岁的时候才去世。

殊达耶夫虽然只能看懂文字,没受过什么高等的教育,然而他的为人却像神一样超然。

他活着的时候,曾有人偷偷地忠告他:“你这样反对战争、骂教会、和神父唱反调,最后可能会被关进监牢。”

殊达耶夫回答:“要是他们想把我关进监牢,那就让他们关吧。如果流放的话,也让他们流放好了。这些对我来说并不值得恐惧,我相信自己的信仰和宗教,决不畏惧他人的批判,我只是在依照神的意旨去做。无论在哪里,这道理都是一样的,神也是一样的。所以对我来说,走到哪里都是一样。我所畏惧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怕自己丧失灵魂。”

托尔斯泰一直认为殊达耶夫是个了不起的人,他的思想与行为已合为一体,因此他的一生也是十分了不起的人生。

同类推荐
  • 雷锋

    雷锋

    1940年12月18日,距湖南省城长沙以西15公里的望城县,隐没在山坳里的小山村简家塘,诞生了一个小生命,乳名庚伢子。陈抚生编著的《雷锋》内容介绍:庚伢子嗓音特别响亮,几乎整个简家塘都能听见他“呜哇,呜哇”的大声哭叫。这一年,他的爷爷雷新庭57岁,父亲雷明亮33岁,母亲雷一嫂30岁,哥哥再伢子8岁。一家1人难得有这样的好心情。雷新庭把家里一只下蛋的老母鸡炖了,请来为雷一嫂接生的六叔奶奶、儿子的好友、后生子彭德茂,庆贺了一番。六叔奶奶说:“恭喜贺喜,你雷家人丁兴旺,再伢子的名字起得好,元满又生了个伢崽!”彭德茂才24岁,是条走南闯北的汉子。
  • 爱的路上,遇见林徽因:林徽因的感性与理性

    爱的路上,遇见林徽因:林徽因的感性与理性

    本书用最唯美、最诗意的文字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林徽因,还原她一生的起起落落与悲欢离合,讲述她几段情缘的始终,以及在感情路上,她如何巧妙维护、理性取舍。愿她的智慧能开启我们的心灵,教会我们在孤独中坚强,在爱的路上不离不弃。
  • 直面寒冰:默克尔的德国十年

    直面寒冰:默克尔的德国十年

    2005年,安格拉?默克尔当选德国总理,随后三次连任。她不仅拥有德国选民的广泛支持,还是欧洲政坛最有影响力的领导人。2005-2015年,正是默克尔主政德国的十年。本书是一本关于德国总理默克尔的纪实性图书。它从默克尔的执政理念及政治态度上全面讲述了在默尔克领导下德国呈现出的崭新面貌。本书以默克尔为主线,从默克尔热爱歌剧及足球的“普通生活”到对欧债危机的应对,从默克尔执掌的保守党到关乎民生的核能问题,从默克尔的战争策略到她的“国家原则”,从默克尔对资本主义的态度到她认为的“权力本质”,从德国作为欧洲领导者的地位到默克尔的未来,全面而详尽地阐释了默尔克政府的对内政策及对外策略。
  • 一个人的奋战

    一个人的奋战

    本书以翔实的资料,刻画了李家安和发生在他身边的典型人物,艺术地再现了一个优秀青年积极向上奋发努力的生存姿态,真实地再现了一个时代的特色。
  • 巴顿(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巴顿(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人类五千年的战争史上,曾涌现出许多叱咤风云、功垂青史和富有传奇色彩的优秀军事将领。在他们中间,有一位被誉为“热血与豪胆”的将军,他以其鲜明的个性、敏锐的感觉、娴熟的战法和高超的指挥艺术导演出一幕幕战争活剧,引起人们无尽的遐思和争论。他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杰出将领、陆军四星上将巴顿。
热门推荐
  • 王俊凯喜欢你没道理

    王俊凯喜欢你没道理

    我喜欢千玺,可是后来发生了好多事,确喜欢上了王俊凯。。。
  • 幻世爱恋

    幻世爱恋

    (男主女主身心健康,绝对的生生世世一双人)她,唐凌馨,一个好奇心很强,有时会做一些偏激事的女子,因为那一颗毒药遇到了炫目的他;从此闯荡三界,游历人间。片段一:“馨儿,我等待你那么多年年一直守身如玉,你是不是应该补偿为夫?”某男一脸邪笑的向某女靠近。“那你找了那么年才找到我,是不是应该补偿我?”“放心,为夫会'补偿'你的。”某男继续一脸邪笑的向某女靠近。看着某男的一脸邪笑某女欲哭无泪,她不是这个意思……片段二:并肩站在轩辕之巅看了看如同被鲜血染过的半边天空,又看了看彼此,相视而笑——只要有你相伴,面对生灵涂炭的三界又何妨?
  • 帮助孩子成长的哲理与智慧

    帮助孩子成长的哲理与智慧

    孩子正处于成长期,在学习和生活中会遇到很多问题,也会有很多迷惑。父母需要的是给孩子讲解一些人生中的哲理与智慧,让孩子通晓事理,提升孩子的智慧,为孩子指点迷津,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孩子明事理有智慧,才能自我解疑解惑,才能正确待人接物,才能获取快乐与成功。
  • 因为有你源玺凯

    因为有你源玺凯

    “为什么,所有人都争对我,姐姐的威胁,妈妈的责骂,爸爸的讽刺,虽然我是捡来的,为什么如此对我!”
  • 爆笑生活

    爆笑生活

    剧情略带小轻松,也许这就是不一样的生活;
  • 极幻翻板

    极幻翻板

    人类只是玩具,世界是个摄影棚。“你们的一切都是我的,怎么使用是我的自由,就是这样。”
  • 腹黑王爷冰冷王妃

    腹黑王爷冰冷王妃

    她,全国高级杀手,在爱情路上却遭背叛,一朝穿越,皇子王爷团团转,她是否还能接受另一段爱恋?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幕后之人

    幕后之人

    那些传说中的怪物和神明真的就只是传说,超能力,超越时代的天才,异世界,外星人,时空穿梭者等等等等只是那些闲的蛋疼的作家们的无病呻吟罢了。最起码在来到那里之前,陈墨是如此认为的。
  • 佛说除恐灾患经

    佛说除恐灾患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