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06800000084

第84章 中医皮肤科(3)

(2)血虚风燥证可外用油膏加热烘疗法。

(3)羊蹄根散醋调搽患处,每天1次或2次。

(4)以醋泡过鸡蛋的蛋黄与蛋白搅匀,用棉棒或棉球蘸其液外搽数次。

【预防调护】

(1)避免精神刺激,保持情绪稳定。

(2)少食辛辣食物,戒烟酒。

(3)禁用手搔抓及热水烫洗,避免硬质衣领摩擦。

第十一节白

白因其“肤如疹疥,色白而痒,搔起白皮”而得名,是一种常见的易于复发的炎症性皮肤病。相当于西医的银屑病。其特点是在红斑上有松散的银白色鳞屑,抓之有薄膜及露水珠样出血点。病程长,反复发作,不易根治。

【病因病机】

(1)外感风寒。

(2)机体蕴热偏盛。

(3)外邪入里化热。

(4)恣食辛辣肥甘及荤腥发物。

(5)素体虚弱,气血不足。

【诊断】

1.临床表现

本病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

(1)寻常型

①进行期:新皮疹不断出现,原皮疹不断扩大,颜色鲜红,鳞屑较多,针刺,摩擦,外伤处可出现皮疹,即“同形反应”阳性。

②静止期:病情稳定,基本无新皮疹出现,原皮疹色暗红,鳞屑减少,既不扩大,也不消退。

③退行期:皮损缩小,颜色变淡,鳞屑减少,或从中心开始消退,遗留暂时性的色素减退或色素沉着斑。

(2)脓疱型

①泛发性脓疱型:多为炎性红斑或小脓疱,表面覆盖少量鳞屑,约2周消退,再发新脓疱。

②掌跖性脓疱型:皮损多限于手、足部、掌跖,出现对称性红斑,密集针尖至粟粒大的脓疱,不易破溃,顽固难愈。

③关节型:皮损伴有不同程度的关节疼痛或畸形、发热。常可与脓疱性并存。

④红皮病型:大片或全身皮肤潮红或紫红,甚至肿胀浸润,大量脱屑,仅有小片皮岛。伴掌趾角化,指甲增厚。

2.实验室检查

(1)血白细胞增高及血沉加快。

(2)脓疱型白细菌培养阴性。

(3)组织病理

①寻常型:表皮角化过度及角化不全。角化不全区域内可见中性粒细胞构成的小脓肿,称Munro氏小脓肿。棘层肥厚,粒层变薄或缺如,表皮突规则下伸,真皮乳头延长呈棒状,内有弯曲而扩张的毛细血管。真皮轻至中度淋巴细胞浸润。

②脓疱型:表皮变化与寻常型相似,但海绵状脓疱较大,角化不全和表皮突延伸较轻,真皮炎症浸润较重。

③红皮病型:除银屑病的病理特征外,其变化与湿疹相似。

【治疗】

1.内治

(1)血热内蕴证

证候:皮疹多为点滴状,发展迅速,颜色鲜红,层层银屑,瘙痒剧烈,抓之有点状出血,伴口舌干燥,咽喉疼痛,心烦易怒,大便干燥,小便黄赤,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或数。

治法:清热凉血,解毒消斑。

方药:犀角地黄汤加减。

水牛角30g,生地黄24g,白芍12g,牡丹皮9g。

(2)血虚风燥证

证候:病程久,皮疹多为斑片状,颜色淡红,银屑减少,干燥皲裂,自觉瘙痒,伴口咽干燥,舌质淡红,苔少,脉沉细。

治法:养血滋阴,润肤息风。

方药:当归饮子加减。

生地黄9g,白芍9g,当归9g,川芎9g,白蒺藜、防风、荆芥、何首乌、黄芪各9g。

(3)气血瘀滞证

证候:皮损反复不愈,皮疹多为斑片状,鳞屑较厚,颜色暗红,舌质紫暗有瘀点,瘀斑,脉涩或细缓。

治法:活血化瘀,解毒通络。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

桃仁、红花各12g,生地黄24g,白芍12g,当归9g,川芎9g。

(4)湿毒蕴阻证

证候:皮损多发生在腋窝、腹股沟等皱褶部位,红斑糜烂,痂屑黏厚,瘙痒剧烈,舌质红,苔黄腻,脉滑。

治法:清利湿热,解毒通络。

方药:萆渗湿汤加减。

益智仁、萆、石菖蒲、乌药各9g。

(5)火毒炽盛证

证候:全身皮肤潮红,肿胀,灼热痒痛,大量脱皮,伴口渴,壮热,大便干燥,小便黄赤,舌红绛,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法:清热泻火,凉血解毒。

方药:清瘟败毒饮加减。

生石膏180g,生地黄20g,水牛角30g,黄连9g,栀子、桔梗、黄芩、知母、赤芍、连翘、玄参、甘草、牡丹皮、竹叶各6g。

2.其他治疗

(1)西医治疗:选用抗生素、维生素类、免疫抑制药、免疫调节药、静脉封闭疗法及物理疗法。

(2)针刺:取穴大椎、肺俞、曲池、合谷、血海、三阴交。头面部加风池、迎香;在下肢加足三里、丰隆。手法中等强度,留针半小时,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症状好转后改为隔日1次。

(3)耳针:取穴肺、神门、内分泌、心、大肠穴等。耳穴埋针或压豆。

(4)刺络拔罐:取大椎、陶道、肝俞、脾俞,每日选1个或2个穴,用三棱针点刺,然后在穴位上拔罐,留罐5~10分钟,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预防调护】

(1)预防感染和外伤。

(2)忌食辛辣腥发之物,忌烟酒。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

(3)避免过度紧张劳累,保持情绪稳定。

(4)急性期或红皮病型不宜用刺激性强的药物,忌热水洗浴。

第十二节黧黑斑

黧黑斑是指由于皮肤色素改变而在面部呈现局限性褐色斑的皮肤病。相当于西医的黄褐斑。其特点是对称分布,无自觉症状,日晒后加重。多发于孕妇或经血不调的妇女,部分患者可伴有其他慢性病,涂搽不适当的化妆品及日晒可加重黄褐斑。

【病因病机】

本病多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气血不能上荣于面为主要病机。本病病因包括:①情志不畅;②冲任失调,肝肾不足;③慢性疾病,营卫失和;④饮食不节,忧思过度。

【诊断】

1.临床表现本病以女性多见,多发于孕后2~5个月。对称发于颜面,尤以两颊、额部、鼻、唇部及颏等处为多见,皮损为淡褐色至深褐色、淡黑色斑片,大小不等,形状各异,孤立散在或融合成片,边缘较清楚,一般为蝴蝶状。无自觉症状,慢性经过。

2.实验室检查表皮中色素过度沉着,真皮中噬黑素细胞也有较多的色素,其基底细胞层色素颗粒增多。

【辨证论治】

1.内治

(1)肝郁气滞证

证候:多见于女性,斑色深褐,弥漫分布,伴有烦躁不安,胸胁胀满,经前乳房胀痛,月经不调,口苦咽干,舌红,苔薄,脉弦细。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消斑。

方药:逍遥散加减。

茯苓、当归、白芍、白术、柴胡各9g,甘草6g。

(2)肝肾不足证

证候:斑色褐黑,面色晦暗,伴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失眠健忘,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

治法:补益肝肾,滋阴降火。

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减。

熟地黄24g,山药、山茱萸各12g,泽泻、茯苓、牡丹皮各9g。

(3)脾虚湿蕴证

证候:斑色灰褐,状如尘土附着,伴有疲乏无力,纳呆困倦,月经色淡,白带量多,舌淡胖、边有齿痕,脉濡或细。

治法:健脾益气,祛湿消斑。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

莲子、薏苡仁各9g,砂仁6g,桔梗5g,扁豆、白茯苓各12g,党参、白术、山药各15g,甘草6g。

(4)气滞血瘀证

证候:斑色灰褐或黑褐,伴有慢性肝病,或月经色暗有血块,或痛经,舌暗红有瘀斑,脉涩。

治法:理气活血,化瘀消斑。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

桃仁、红花各12g,生地黄24g,白芍12g,当归9g,川芎9g。

2.外治

(1)用玉荣散粉末搽面。

(2)用茯苓粉,每日1匙。

3.其他疗法

(1)西医治疗:维生素C,口服。

(2)耳穴刺血疗法:取内分泌、皮质下、热穴,消毒皮肤后用三棱针尖刺破直至微出血,再以消毒棉球敷盖。

(3)针刺法:取肝俞、肾俞、风池为主穴,迎香、太阳、曲池、血海为辅穴。

(4)按摩疗法:面部涂抹祛斑药物霜剂后,用双手沿面部经络循行路线按摩,并按压穴位,促进局部皮肤血液循环。

(5)面膜疗法:清洁面部后,外搽祛斑中药霜剂,局部穴位按摩后,用温水调祛斑中药粉涂于面部,或用中药粉加石膏粉,30分钟后起除。

【预防调护】

(1)保持乐观情绪。

(2)注意劳逸结合。

(3)避免日光暴晒。

(4)多食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避免辛辣、烟酒。

第十三节粉刺

粉刺是一种以颜面、胸、背等处生丘疹如刺,可挤出白色碎米样粉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皮肤病,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相当于西医的痤疮。

【病因病机】

(1)素体阳热偏盛,肺经蕴热,复感风邪。

(2)过食辛辣肥甘厚味。

(3)脾气失运。

【诊断】

本病好发于颜面、颈、胸背部或臀部,多见于青春发育期,皮疹易反复发作,常在饮食不节、月经前后加重。初起为针头大小的毛囊性丘疹,或为白头粉刺、黑头粉刺,可挤出白色或淡黄色脂栓,因感染而成红色小丘疹,顶端可出现小脓疱,愈后可留瘢痕。

严重者出现红色结节、脓肿、囊肿,病程长短不一。

【辨证论治】

1.内治

(1)肺经风热证

证候:丘疹色红,或有痒痛,或有脓疱,伴有口渴喜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

治法:疏风清肺。

方药:枇杷清肺饮加减。

党参12g,枇杷叶9g,生甘草6g,黄连3g,桑白皮9g,黄柏6g。

(2)肠胃湿热证

证候:颜面、腰背部皮肤油腻,皮疹红肿疼痛,或有脓疱,伴口臭、便秘、溲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除湿解毒。

方药:茵陈蒿汤加减。

茵陈18g,栀子9g,大黄6g。

(3)痰湿瘀滞证

证候:皮疹颜色暗红,以结节、脓肿、囊肿、瘢痕为主,或见窦道,经久难愈,伴纳呆腹胀,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除湿化痰,活血散结。

方药:二陈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半夏、橘红各15g,白茯苓9g,甘草6g,桃仁、红花各12g,生地黄24g,白芍l2g,当归9g,川芎9g。

2.外治

(1)皮疹较多用颠倒散茶调涂患处。

(2)结节、脓肿、囊肿较盛者,可外敷金黄膏。

【预防调护】

(1)经常用温水、硫黄皂洗脸。

(2)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3)不滥用化妆品。

(4)禁止用手挤压粉刺,以免留瘢痕。

第十四节面游风

面游风又名白屑风,是由于皮肤油腻而出现红斑、覆有鳞屑而得名,是发生在皮脂溢出部位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相当于西医的脂溢性皮炎。其特点是:头发、皮肤多脂发亮,油腻,瘙痒,迭起白屑,脱去又生。患者以青壮年为多。

【病因病机】

由素体湿热内蕴,感受风邪所致。

【诊断】

(1)干性型:皮损为大小不一的斑片,基底微红,上有片状白色糠秕状鳞屑,在头皮部可堆叠很厚,头皮瘙痒剧烈,梳头或搔抓时头屑易于脱落而呈白屑纷飞状,毛发干枯,伴有脱发。

(2)湿性型:多为皮脂分泌旺盛,皮损红斑、糜烂、流滋,有油腻性痂屑,常有臭味。

【辨论治疗】

1.内治

(1)风热血燥证

证候:多发于头面部,为淡红色斑片,干燥、脱屑、瘙痒,受风加重,或头皮瘙痒,头屑多,毛发干枯脱落,伴口干口渴,大便干燥,舌质偏红,苔薄白,脉细数。

治法:祛风清热,养血润燥。

方药:消风散合当归饮子加减。

荆芥、防风、牛蒡子、蝉蜕、苍术、苦参、石膏、知母、黑芝麻各6g,木通、甘草各3g,生地黄9g,白芍9g,当归9g,川芎9g,白蒺藜、何首乌、黄芪各9g。

(2)肠胃湿热证

证候:皮损为潮红斑片,有油腻性痂屑,甚至糜烂、渗出;伴口苦,口黏,脘腹痞满,小便短赤,大便臭秽,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健脾除湿,除热止痒。

方药:参苓白术散合茵陈蒿汤加减。

莲子、薏苡仁各9g,砂仁6g,桔梗5g,扁豆、白茯苓各12g,党参、白术、山药各15g,甘草6g,茵陈18g,栀子9g,大黄6g。

2.外治

(1)干性头发用白屑风酊外搽。

(2)干性发于面部,用痤疮洗剂外搽。

(3)湿性皮损有少量渗出者,用马齿苋30g湿敷。

【预防调护】

(1)忌食荤腥、油腻、辛辣之品。

(2)生活规律,保持大便通畅。

(3)避免搔抓。

第十五节瓜藤缠

瓜藤缠是一种发生于下肢的结节性红斑、皮肤血管炎性皮肤病。相当于西医的结节性红斑。其特点是:散在性皮下结节,鲜红至紫红色,大小不等,疼痛或压痛,好发于小腿伸侧。多发于青年女性,以春秋季发病为多。

【病因病机】

(1)素体血分有热,外感湿邪。

(2)体虚者,气血不足,卫外不固。

【诊断】

1.临床表现

(1)前驱症状:低热、倦怠、咽痛、食欲不振。

(2)发热期:小腿伸侧鲜红色结节,对称性分布,边界清楚,自觉疼痛,压之更甚。

(3)缓解期:残存小结节,新结节可再次出现。

2.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稍升高,ESR加快。

【辨证论治】

1.内治

(1)湿热蕴阻证

证候:发病急骤,皮下结节,灼热红肿,伴头痛,咽痛,关节痛,发热,口渴,大便干,小便黄,舌微红,苔白,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祛瘀通络。

方药:萆渗湿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益智仁、萆、石菖蒲、乌药各9g,桃仁、红花各l2g,生地黄24g,白芍12g,当归9g,川芎9g,牛膝9g,桔梗5g,柴胡9g,枳壳6g,甘草6g。

(2)寒湿入络证

证候:发病急骤,缠绵不愈,伴有关节痛,遇寒加重,肢冷,口不渴,大便不干,舌淡苔白,脉沉缓。

治法:散寒祛湿,化瘀通络。

方药:阳和汤加减。

熟地黄24g,肉桂3g。麻黄2g,鹿角胶9g,白芥子6g,姜炭2g,生甘草6g。

2.外治以消炎、散结、止痛为原则。

【预防调护】

(1)注意休息,适当抬高患肢。

(2)注意忌辛辣、饮酒。

(3)避风寒,防潮湿。

同类推荐
  • 健全人格与心理和谐

    健全人格与心理和谐

    本书融汇日常生活中大量生动事例和寓言故事,为你展示自立、自信、正直、诚信、爱心、乐观等健全人格的丰富内涵,及其在促进心理和谐、纾解心理困扰中的作用,并全方位打开心理健康新视野。
  • 黄帝内经(中华实用方剂大典)

    黄帝内经(中华实用方剂大典)

    《中华实用方剂大典丛书-黄帝内经》是一本将传统中华哲学思想与医学结合、融会贯通的奇书。它荟萃了先秦诸子百家养生之道、医疗之术、长寿之诀;完整地体现了中国古人对人体与四时季候关系的独特理解,以及人体各部互为应照的整体观念;清晰地描述了人体的解剖结构及全身经络的运行情况。正是这《中华实用方剂大典丛书-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框架,也正是这《中华实用方剂大典丛书-黄帝内经》,几千年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中医的临床实践,几乎成为中华民族抗拒死亡、抵御疾病、追求健康长寿的中国医学奠基性经典。它被历代医家奉为圭臬,作为医学理论之准绳,历久而不衰。
  • 精选妙用中草药治疗常见儿科疾病

    精选妙用中草药治疗常见儿科疾病

    本书介绍了新生儿小便不通、新生儿脐患、新生儿皮脂硬化症、新生儿破伤风、小儿白喉、百日咳、小儿结核病、小儿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小儿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腮腺炎、小儿脊髓灰质炎、小儿麻诊、水痘门、猩红热等内容。
  • 中医外科学

    中医外科学

    本书内容能够反映中医外科传统的诊疗技术及当代中医外科临床治疗水平,适合中医专业本科及硕士、博士研究生阅读参考。
  • 中医十大类方

    中医十大类方

    《中医十大类方(第3版)》对有代表性的十大类共104首中医方剂的方证、临床应用范围等实用知识作了解说。全书以药类方,以方名证,贯穿“药证相应、方证相应”的解说原则,内容贴近临床,通俗实用,文字亦浅显。《中医十大类方(第3版)》适合于中医药爱好者、西医学习中医人员、中医院校的学生及中医临床工作者参考阅读。
热门推荐
  • 五行神龙之炎龙

    五行神龙之炎龙

    本书,讲诉的是五行神龙之炎龙,而现实世界的周子豪为天定御龙人,他通过一步步的觉醒从而担当守护世界的大任。。故事情节新颖,幽默,励志,以及易懂为主题故事主线人物子豪,的情感经历以及妙趣横身的人生经历一定会让你耳目一新,相信我没错的。。。如有不足之处,还请大家指出,衬衫会一步一步的将作品完善赶紧点击阅读吧,别忘记收藏哦
  • 街头小伙

    街头小伙

    一个被父母抛弃的孤儿沦落街头遭他人嫌弃,但他却没有被所处环境所屈服,并有一腔热血,皇天不负有心人在他18岁那年天降神物改变了他的人生。
  • 男神全攻略

    男神全攻略

    每个女孩,内心中都有一个自己仰慕的男神,希望可以和自己的男神幸幸福福的在一起,在心底里都有那么一份幻想。本书选出5位男神代表:南柱赫,权志龙,金钟国,鹿晗,吴亦凡,为大家展开5个不一样的故事。飞姐新书多多关照哦,加QQ1460911145,谢谢大家支持~
  • 天英战雄

    天英战雄

    裂天泰坦、九头龙神、远古比蒙、不死亡灵、浴火凤凰、影龙、霜巨人……谁最强?其实,他们都弱爆了……唯有英雄领袖群伦,纵横无敌!
  • 由乃日记

    由乃日记

    嘛,虽然主角的名字确实有些别扭,但是一旦接受这种设定也蛮带感的不是吗!由乃万岁!!
  • 妖之瞳

    妖之瞳

    沉睡千年的古棺,苏醒的千载妖魂。楚易在妖魂的诱骗之下打开了千年古棺,释放了被封印在古棺中的妖魂肉身。然而,意外之下他移植了妖魂的右瞳,从此他平凡的人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 心理医生简明诊疗手册

    心理医生简明诊疗手册

    本书由多名心理学专家在整合大量的心理学资料的基础上编撰而成,分别对心理异常、人格障碍、病态心理、不良情绪、不良嗜好和怪僻等一系列常见的心理问题,以及儿童心理、青少年心理、中老年心理和两性心理等方面常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阐释和剖析,并就这些心理问题的治疗与保健方法作了详尽的说明。
  • 修仙乞丐之千古风云录

    修仙乞丐之千古风云录

    混沌初开妖魔走兽成灾世人几经破折才将它们赶出中原万年以后一个乞丐踏入了修行之路此时魔教暗流涌动而正道之间却相互勾心斗角这场危机如何化解还看一个乞丐修行路上的爱恨情仇书名《千古风云录》————————————————求收藏,求支持,求点评,还是求收藏!谢谢诸位了。
  • 神话仙武

    神话仙武

    少林、武当、全真教、……易筋经、太极功、先天功、……这是一方似是而非的世界,宗门林立,各家各派都有传承于世。如邪帝、剑神、剑魔、天刀、……,都已登临绝顶,以武入道,成为武林神话。——段青玄
  • 一品侍卫俏千金

    一品侍卫俏千金

    身怀绝世心法的林枫,被干爷爷连哄带骗的赶到了大都市,成了富豪千金杨雪儿的贴身保镖。不过让林枫没想到的是,他面对的竟是一个公主病病入膏肓的刁蛮小丫头……“哼,林枫,我要炒了你!”“啊?大小姐,这次又是为什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