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鼻法是将药物制成适宜剂型塞入鼻内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即将所用药物研末,再加凉开水、食醋、白酒或蜂蜜等调和成一定形状的药柱(如鼻孔大小,一头略小),或用消毒纱布或脱脂药棉裹药或沾药而成,亦可用鲜药捣烂成泥,搓成圆柱状,或将药煮熬成膏,用消毒纱布,药棉包裹或沾之,搓成圆长柱状药锭等,临证时取一药柱条或药锭塞入鼻孔内,每日换药1~3次。本法作用和缓,见效较慢,但药效持久,多用于鼻内疾病或全身性疾病。
塞鼻法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据传扁鹊曾以半夏末纳鼻治产后晕厥,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里有“内药鼻中”治疗“头中寒湿”的记载,晋代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用赤散纳鼻中治瘴气、疫疠,我国第一部外科专着《刘涓子鬼遗方》中有以赤膏纳鼻治鼻息肉、以白芷膏纳鼻治鼻塞的方法,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载有用“瓜蒂、秫米、赤小豆内着鼻中”治黄疸的方法,宋代《太平圣惠方》中用塞鼻疗法治小儿疳症。
此外,明、清许多医着对塞鼻疗法都有记载。
第一节操作方法
一、基本方法
1.将药物制成粉剂,用纱布或棉包裹,塞入鼻腔内,定期更换。
2.将药物煎取药汁,或以酒浸取液,用棉球蘸药液后塞入鼻孔内。
3.将所用药物研为细末,文火熬膏。使用时以消毒棉球或纱布裹药如枣核大小,塞入鼻孔。也可熬成硬膏,搓成小药条塞鼻。
二、具体操作
1.鲜药塞鼻法取新鲜植物药塞鼻。将鲜草、鲜叶揉搓为丸,塞入鼻腔;将根茎或果实类药物捣泥为丸,或以刀削如枣核大小塞鼻;也可用纱布包药塞入鼻孔。
2.药液塞鼻法将所用药物煎取药汁,或以酒浸取液,用棉球蘸药液后塞入鼻孔。
3.散剂塞鼻法将药物研成细末,使用时取消毒纱布包裹药末,或将棉球浸湿后蘸药末少许,塞入鼻孔。
4.膏剂塞鼻法将所有药物研为细末,文火熬膏。使用时以消毒棉球或纱布裹药如枣核大小,塞入鼻孔。也可熬成硬膏,搓成小药条塞鼻。
第二节适应证与禁忌证
本疗法属外治,一般只需要临床常用的一般药物,经过加工制成所需剂型,分别用以上方法用药,即可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此种疗法适用于口服药物入胃后呕吐,不能纳药;或畏药苦难咽,不愿进药;或病危口噤;或婴儿不能内服;或病急苦无良法等。对体虚、衰老、虚弱不能服药,从鼻给药者,更易为病人接受。
第三节临床应用
本疗法具有祛邪杀虫、化痰散结、止血消肿的功效。主要用于头部、鼻部疾病,亦可治疗疟疾、黄疸、乳房等病变。
一、头痛
1.处方蚱蝉2只(生用),乳香、朱砂各0.15g(研细)。
2.用法以蝉研取汁,与后2药和丸如豆大,于头痛发作时,将塞入患侧鼻中,以塞药后鼻中流出青黄水为效。
二、疫毒
1.处方牡丹105g,炙皂角1.5g,细辛、干姜、附子各0.9g,肉桂0.6g,珍珠1.2g,踯躅1.2g。
2.用法捣筛为散。初觉头项强僵,即为纱布包药塞鼻中。此方可用于感受疫疠、瘴气。
三、黄疸
1.处方瓜蒂、秫米、赤小豆各14枚。
2.用法共为细末,制丸如豆大。病重者两鼻各塞1丸。须臾,鼻中当出黄汁,是为佳兆。病轻者塞一侧鼻子即可。
四、小儿疳证
1.处方白矾灰、藜芦(去芦头)、黄连(去须)各0.3g,丁香20枚,赤小豆100粒,麝香、淀粉各3g。
2.用法捣细为散,入麝香同研令匀,于小儿睡眠时,以粳米大小纳入鼻中。
五、鼻塞
(一)方法一
1.处方通草、辛夷各15g,细辛、甘遂、桂枝、川芎、附子各30g。
2.用法共研细末,和蜜为丸,棉裹纳鼻中。
(二)方法二
1.处方石菖蒲、皂角(炙)各3g。
2.用法捣细为散,每用1.5g以棉裹,睡前塞鼻中。
六、鼻息肉
(一)方法一
1.处方白矾15g,乌梅30g。
2.用法同捣为细末,以纱布包药末塞鼻。
(二)方法二
1.处方珍珠、白矾(烧为灰)、肉桂、细辛各30g,木通15g。
2.用法共为细末,每取1.5g,棉裹纳鼻中。
七、鼻出血
(一)方法一
1.处方干姜1块。
2.用法将干姜削如莲子大塞鼻中。用以治鼻出血日夜不止者。
(二)方法二
1.处方白及粉15g。
2.用法冷水调丸塞鼻中。
八、过敏性鼻炎
(一)方法一
1.处方细辛、花椒、干姜、炮附子、吴茱萸、皂角(去尖)各1.5g。
2.用法酒浸一宿,用猪油熬,以附子色黄为度,去渣待凝,纱布裹取适量塞鼻。
(二)方法二
1.处方鱼脑石5块,硼砂7.5g,牛黄2.1g,冰片1.5g。
2.用法共研细末,以凡士林10g、甘油20ml调药末,用棉球蘸取油膏塞入鼻腔。左右交替,每日2~3次。
(三)方法三
1.处方薄荷1.5g,硼砂3g。
2.用法共研细末,用纱布包之塞鼻。
第四节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特点
1.本疗法易学,易懂,操作简便,只要短时学习,便可以掌握应用。不仅术者可用,而且也适合病人或家庭自疗用药。
2.凡用本疗法所治之病,只要坚持用药,并按法选方治疗,大多都有“药到病除”之效。有的虽未能痊愈,也有顿挫病势,缓解病情的作用。一般用药后,多能很快见效,坚持治疗,多获良效或痊愈。若能配合汤剂,内外兼治,则奏效更快。
3.本疗法所用的药物,一般是常用的中草药,药源广,药价低,甚至有些可就地采取,不需花钱。又因用药量少,既可节约病人的医疗费用,又可节约药源,是一种利国利民,值得推广应用的疗法。
4.本疗法给药虽在鼻部,但一病可用多法,一法能治多病,只要注意每种方法的适应证,同时择优选用,其给药方法多种多样,不受一法之限,是为很大优点。
二、注意事项
1.用药前要先用药棉拭净病人鼻腔内的涕液,以保持鼻腔清洁通畅,使药散或药气易于进入,充分发挥药物之效应。但擦拭时手法要轻,以免损伤鼻黏膜组织和鼻毛。
2.贴敷药的部位,治疗前要进行常规消毒,因其可能受到药物的刺激而引起水疱或破损,容易发生感染。一般用75%乙醇棉球消毒,防止感染。
3.塞鼻剂大小要适中,要掌握塞鼻深度,塞鼻位置不宜超过鼻道,过深容易引起打喷嚏,影响药效,且容易滑入鼻腔深部而误入气管。对小儿用之宜慎。
4.塞鼻药物刺激性较强,必须用纱布包裹,以减少刺激。
5.塞鼻后如有过敏反应者,应将塞鼻剂取出。鼻部有损伤的病人,忌用此疗法,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6.本法用药,要根据疾病,按一定次序用药。全身性疾病,可两鼻孔交替用药。病在一侧的,在健侧鼻孔用药。
7.塞鼻药物须辨证应用,热证当用凉性塞鼻剂,寒证当用热性塞鼻剂。
8.本疗法不宜于儿童应用,以免引起不测。
9.治疗药物要按规定要求加工制作。凡已加工制备之药,都要贮瓶密封,妥善保管,以防泄气或霉变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