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05900000056

第56章 宋(1)

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一代开国名相

赵普(公元922-公元992年),字则平,祖籍幽州蓟县(今天津市蓟县),后随父迁居洛阳。后周时为赵匡胤幕僚、归德军掌书记,参与陈桥兵变,拥立宋太祖有功,被封为枢密使(相当于宰相)。为宋太祖政变之后稳定住内部局势、强化中央集权立下了卓越的功劳。在统一全国的战争中,他为太祖、太宗两任君主定下先南后北的正确路线,是赵宋统一大业的主要设计者。在宋太宗赵光义时期他又两次出任宰相,为宋前期的政权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死后,被追封为真定王。生前曾有“臣有论语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之说。

策变陈桥

赵匡胤是通过陈桥兵变夺取后周政权才建立宋王朝的。这次事变的主谋是赵匡胤,参与策划并出面内外连结者则是赵普。公元959年,周世宗染病而逝,年仅7岁的儿子柴宗训继位。面对孤儿寡母,赵普为手握重兵的赵匡胤出谋划策,秘密进行夺权活动。

公元960年正月初一,正当后周群臣欢庆新春佳节之时,北方忽奏战报,声言辽军与北汉合兵南下,后周的执政大臣不辨真伪,仓促决定派赵匡胤出兵抵御。两天之后,赵匡胤率大军北上,赵普、赵光义左右随行,当晚,大军屯驻陈桥驿。

是夜,赵普和赵光义先派人煽动军心:主上幼弱,我辈出死力破敌,谁能知晓?不如先立点检赵匡胤为天子,然后北征。同时一方面派快骑入京通知石守信等人做好应变准备,另一方面部署诸将,于次日黎明披甲执兵环立赵匡胤帐前,声称:“诸军无主,愿奉太尉为天子!”赵匡胤佯装惊愕,翻身而起,众人一拥而上,把事先准备好的黄袍披在赵匡胤的身上,然后下拜,山呼万岁,之后回师京城。赵匡胤巧借“禅让”之名,取得帝位。

赵普因功授官为右谏议大夫,成为北宋开国第一相。

谋划统一大业

北宋建立时,北方有强大的辽国、地处太原的北汉,南方还分布着南唐、吴越、后蜀、南汉等割据政权。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实现统一,这是宋初君臣们焦神极虑的头等大事。身为宰相的赵普更是“以天下事为己任”,竭诚竭力,呕心沥血。赵普认真分析了天下形势,权衡利弊,认为辽国实力强大,一时不宜进取,而南方的割据政权实力薄弱,便于击破,于是制定了“先南后北”的战略方针,并向宋太祖赵匡胤和盘托出。他向太祖解释说,北汉地虽偏小,但却是大宋西北的天然屏障,如果将其攻克,则西北边患将由我们独立担当,何不留着它,待削平南方诸国,再挥师北上,它还能往哪里逃?太祖听罢,十分赞赏。

根据赵普的“先南后北”方略,宋太祖一方面派将士驻守北方和西北各州,以防御辽国和北汉,解除后顾之忧;同时遣主力向南方进军,经过数十年征战,统一南方。公元979年,北宋又挥师北上,灭掉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局面。

安邦定国

赵匡胤通过兵变夺取政权,他十分担心属将也会上行下效,因此常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在平定了李筠、李重进叛乱后,赵匡胤就立即召赵普谋划此事。赵普认为天下自唐末以来,朝代更迭频繁,兵戈不息,生灵涂炭,原因就在于“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要想息天下之兵,使国家长治久安,就必须革除唐末以来各地藩镇既有土地又有百姓、既有甲兵又有财富、动辄叛乱的弊端。为此,赵普提出了“削夺其权,制其钱粮,收其精兵”等三大方略。

根据赵普的建议,宋太祖当机立断,首先罢免了朝廷禁军最高长官——殿前都点检慕容延钊,并调其任山南西道节度使,从此这一职务不复授人。但对于与其有深交的石守信等人,宋太祖迟迟没能罢其兵权,并自信地说:“此辈必不叛我。”对此,赵普规劝道,臣也确信他们不会背叛陛下。然据臣观察,这几员大将均不擅长驾驭部下,倘若其部下有人作孽,恐怕到时他们也会身不由己。此话点醒了宋太祖。在赵普的策划下,宋太祖召集石守信等大将聚饮,于是便有了“杯酒释兵权”的历史故事。但这仅仅是解除武臣兵权的第一步,五代以来地方节度使弄权的隐患依然存在。为此,公元963年,赵普用谋,罢去王彦超等地方节度使,接着又削夺了数十个异姓王之权,另以文官取代武职,担任知州、知县等地方最高行政长官,从此,武臣专权的局面得到遏制。同时,太祖又根据赵普的“制其钱粮”之法,在各地设转运使,主持钱粮收缴事务,将其大部分输交朝廷,将过去方镇占有地方财富的现象予以杜绝,藩镇割据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由此被铲除。

赵普提出的这套裁抑武臣、重用文官的方略,对加强中央集权和防止地方割据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而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司马光对赵普的这一方略给予了很高地评价:“非赵韩王(赵普)谋虑深长,太祖聪明果断,天下何以治平?至今斑白之老不睹干戈,圣贤之见何其远哉!……其子孙至今享福禄,国初大臣鲜能及者,得非安天之谋,其功大乎!”

敢于犯颜直谏

赵普为相,既尽忠尽智,又敢于犯颜直谏。他对于应该坚持的意见,每每表现出异常的刚毅和果决。一次,赵普荐举某人为官,太祖不许;明日复奏,仍不许;次日又奏,太祖大怒,撕碎其奏章,掷之于地。赵普镇定自若,默默地跪在地上,把撕碎的奏章一一拾起,回家粘补修好。第四天,又奏上。太祖感悟前失,遂任用所举之人,后来此人果然很称职。

有一次,他把几位按章应当升迁的臣僚的情况写成公牍,呈给太祖批阅。太祖一向厌恶这几个人,便不予批准。赵普毫不气馁,再三请命。太祖很不高兴,冷冷地说,朕偏不准此辈升迁,看你有何办法?赵普义正词严地质问:“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且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也,岂得以喜怒专之?”太祖怒火万丈,起身回后宫。赵普紧跟不舍,来到寝宫前门,恭立等候,久久不肯离去。太祖无奈,只得应允。

天雄节度使符彦卿是后周遗老,其两女相继为周世宗的皇后,第六女又许嫁太祖之弟赵光义,于是,其在宋初专横一方。太祖几次欲使符彦卿主持军务,赵普屡屡谏阻,认为符氏名势过盛,不可再授军权。公元963年,太祖又欲起用符彦卿,赵普启奏太祖说:符彦卿之事,仍请“陛下深思利害,勿复后悔”。太祖反问:“卿苦疑彦卿,为何也?朕待彦卿至厚,彦卿能负朕邪?”赵普见太祖固执己见,不由得顶撞说:“陛下何以能负周世宗?”这话虽短,却力抵千钧,又尖刻,又辛辣,太祖听后,像被雷击中一般,顿时清醒许多,此事遂告终止。

赵普的尴尬

作为陈桥兵变的重要策划者,赵普还促使黄袍加身的宋太祖赵匡胤导演了一场令古今权术家叫绝的“杯酒释兵权”的悲喜剧。不凡的谋士遇见了不凡的皇帝,有功于社稷的赵普顺理成章地当上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并且一干就是十年。然而在太祖高举的兴儒大旗下,他的烦恼反而更多了,遭遇的尴尬事也愈来愈稠了。

据文莹《玉壶清话》载,一天,太祖心血来潮,随意向各位大臣问道:“男尊女卑,为何男子行跪礼,女子却不跪?”赵普支吾半天,答不上来。倒是前朝旧相王溥的儿子王贻孙告诉太祖,过去男女都行跪礼,到武则天当皇帝后,抬高了女子身份,女子方拜而不跪了。弄得赵普很下不了台。

赵匡胤虽是一介武夫,却深知武力可以平天下不可以治天下的道理,所以很喜欢读书人,也重用读书人。《宋史·范质传》里记载,太祖曾对一生手不释卷、廉洁自持的太子太傅范质发出“真宰相”的感叹。对读书不是很多的赵普就时不时提出尖锐的批评。

《长编》里就记载了让赵普非常伤心的一件事:改年号乾德不久,太祖在宫中看到一面铜镜,背刻“乾德四年铸”五字,大惊,就询问赵普,赵普端详半天,不知所以然。只好又把前朝翰林学士窦仪请来,窦仪看后说此镜为后蜀所铸,当时用过这个年号。太祖立即就说出了“宰相须用读书人”的话,让赵普羞愧得无地自容。

叶梦得《石林燕语》里也记载了这件事,不过赵宰相的表现更加丢人现眼。这日太祖想改年号为乾德,赵普听后,连声赞美,说是前古未有,直吹得天花乱坠。翰林学士卢多逊站出来冷言道,这号伪蜀时曾经用过。太祖一惊,忙派史官去查,果如其言。大凡拟定年号,绝不可与前代相同。太祖感觉下不了台,十分气愤,就拿赵普出气,用墨笔点画赵普的脸骂他不争气。赵普很沮丧地回了家,因为是天子圣笔,不敢洗掉,次日上朝时仍是大花脸。太祖又生气又好笑,方下旨让他洗去。

失落的赵普并没有因此消沉下去,知道了读书的重要性的赵普还是坐稳了宰相的位置。《鹤林玉露》、《东京事略》等都有关于日理万机的赵宰相每天下朝后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学习先秦圣哲语录的生动记载,他把前朝君主、本朝功臣的业绩都归结为孔夫子的教诲,故有“半部《论语》定天下,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流传。《宋史》记载:“(赵普)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即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这些已是南宋及后人所言,当是在“半部《论语》”之说流传之后的杜撰,不可全信。但赵普知道自己的不足就努力通过学习去弥补的精神还是很值得称道的。

加强君权,杯酒释兵

在我国封建时代,不乏有新王朝之开国君主杀功臣、夺兵权之事。西汉初定,遂有未央宫戮韩信之变,而后又有消灭异姓王之举,都是出于巩固君权之需要。赵匡胤深知自己是部将拥立,他不能采取武力解决的办法,消灭二李事件已引起人心浮动。而赵普一再以石守信等执掌禁军为忧,并说细察石等皆非能统驭部下之将才,一旦部下也来个黄袍加身,情况就不妙了。宋太祖颇然其说,并询以和平解决和长治久安之策,于是,赵普提出了“削夺其权、制其钱粮、收其精兵”的方针。赵匡胤是个触类旁通的君主,听其言就化成一整套加强君权、牵掣和削弱各方权力的政策与策略。首要的任务当然是要解决拥兵以自重的将领问题。

某日下晚朝后,赵匡胤留下石守信等将领叙叙兄弟情谊。有点醉意了,他向将领吐露做皇帝的苦处,夜不能安,防范变乱,不及你们做臣下的高枕无忧。当石守信等表示誓死效忠时他又说,假如你们的部下谋富贵而起变怎么办呢?又说人生在世所重者不过多积金钱、田宅,为子孙立不可动之产业;多置歌妓美女饮酒作乐以终天年。我皇帝与你们结为亲家,大家相互都没有猜忌不是很好嘛?这一番话的意思大家都听明白了。于是,第二天纷纷辞去军职,交出兵权,到地方做节度使去了。这就是“杯酒释兵权”的历史故事。赵普献策之功自然是不能抹杀的。所以,建隆三年(公元962年),晋赵普为枢密使、检校太保。赵普深知巩固君权还刚刚开始,他为太祖建功立业谋取富贵的前途也是无量的。

廷美疑案,两度入相

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宋太祖崩,弟赵光义(避匡字讳)即位,是为宋太宗。关于这段兄终弟继的历史,流传有“烛影斧声”的疑案。太平兴国四年御驾亲征北汉,高粱河之役宋师败于契丹援军。宋太宗一度失踪,于是军中有谋立赵德昭之说,为太宗所忌。赵德昭又为北征将士请赏,益遭太宗怒斥而自杀,宋太祖父子之死,不能不引起宋太宗异母弟赵廷美之悲愤自危。太平兴国七年,朝中有人诬告赵廷美有不轨之谋而皆受封赏,赵廷美则被贬往洛阳。这种情况对于郁郁不得志的赵普是有所触动的。他向宋太宗密陈,昭宪皇太后遗书由自己书写,命太祖传位于太宗,尚有使太宗传位于廷美、廷美传位于德昭的意思。但赵普又说太宗道,难道太祖传弟不传子的历史教训你还不能吸取吗?他又乘机说贬往洛阳之赵廷美毫无悔改之意,不能使之居于洛阳。于是宋太宗又贬赵廷美至房州涪陵小县。赵普的这番密陈,第一,证明太宗承兄位之合乎祖宗遗旨;第二,拥护太宗传子不传弟;第三,为太宗清除赵廷美继位之威胁。这几点就使赵普与宋太宗结成了特殊的关系,而立即获得司徒兼侍中的职位,两度任相。带来的结果是赵廷美以38岁盛年而夭折,宋太宗长子赵元佐因为替赵廷美申不平而发狂成终身之疾。从这里,可以看到赵普失宠于宋太祖,而又得宠于宋太宗,在两度任相、东山再起的历程中,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同类推荐
  • 告诉你一个贝多芬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贝多芬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贝多芬的故事》精选了贝多芬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贝多芬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安徒生(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安徒生(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中外名人传记:安徒生(1805-1875·青少版)》内容简介:安徒生认为:他自己的一生堪称是一部美丽动人的童话,情节曲折变幻,引入入胜。他永远怀着对远方的渴望,有着一颗永不停歇的驿动的心。他在广袤的大地上行走,踏歌人生。贫穷和孤独,繁华和绚丽.痛苦与泪水,收获与喜悦,误解与抛弃,接纳与回归,所有人生的酸甜苦辣,他都一一品尝。他留下的每一串脚印,他走过的每一个驿站,都值得人们久久回味。他给这个世界留下了取之不尽的宝藏。他耀眼的光芒,时刻照亮前行的人们。他留下的不仅是童话,更是他的理想,以及对理想的执着,他留下了闯劲,留下了勇敢,留下了毅力。他百折不回的坚毅脚步声,仍然在世界各地响起。
  • 诺贝尔文学课

    诺贝尔文学课

    本书为读者介绍了莫言、川端康成、福克纳、萨特、贝克特、罗曼·罗兰、泰戈尔等23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家。对每位作家的介绍包括作家小传和作品赏析两个部分。让广大读者能够通过了解这些作家的生平更准确地把握他们的作品,领悟他们文学创作的动机与创作的灵感。
  • 星光:利川市国税局离休干部施星灿的奉献人生

    星光:利川市国税局离休干部施星灿的奉献人生

    书中的主人公施星灿同志是湖北省利川市国税局离休干部——全国税务系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先进典型、湖北省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后简称恩施州)道德模范,被誉为“信念老人”。《人民日报》、《中国税务报》、《湖北日报》、《解放军报》、人民网、新浪网、搜狐网等国内30多家媒体曾报道过他的事迹。本书通过许多真实、朴实和生动的故事及珍贵的图片反映了全国税务系统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先进个人、全国税务系统我身边的好税官、湖北省创先争优先进人个人、湖北省道德模范、湖北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恩施州老有所为先进个人、利川市优秀共产党员施星灿的一生。
热门推荐
  • 十日神谭

    十日神谭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十日成神,你怕不怕?子宁之前,仙神只是传说,子宁之后,传说成为现实。子宁来了,仙神来了,从此以后,两大世界中有了第一尊仙神。
  • With Lee in Virginia

    With Lee in Virgini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神之语:盗墓传奇

    神之语:盗墓传奇

    夏朝初年,夏王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铸造九鼎。然而这九鼎却有着匪夷所思的作用,有传言它是开启地狱之门的钥匙,如果活人开启地狱之门,那么就可以得到长生之力,到达另一个世界。但是九鼎并不是唯一的钥匙,为了寻找另外的途径,我开始回忆我的盗墓生涯,寻找其中的可疑和线索,一切只为心中的一个答案。可当我找到方法时,才发现那所谓的真相竟然是......书友QQ群:367272980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倾世圣宠:郡主太难娶

    倾世圣宠:郡主太难娶

    作为一个一心想做个米虫,过安逸舒适生活的腹黑小郡主,某位小郡主表示很有压力。于是她决定先强大己身才是上上策。但是为毛要在她三岁就被一个变态少年盯上?而且还在一次做坏事的时候碰到这个死变态?还让他抓了包,有了她的把柄,从此被他狠狠狠狠的拿捏在手中?这对她幼小的心灵造成了至少一万零一点的伤害!
  • 幽杀

    幽杀

    杀人不留行,拂衣藏身名。闲庭信阔步,恩怨盖棺定。因为恨,他走上了杀手道路,因为爱,他离开了杀手道路。他是酒吧老板,他是无名杀手,他想重新来过,他不想杀人。他想抛下过去,但过去总是会找到他。既然躲不过,那就彻底摧毁吧
  • 猎狩神启

    猎狩神启

    如果这个世界只是一场众神的游戏那么,就将猎杀众神如果这个世界只是一场梦那么,就让他成为现实
  • 至阳神尊

    至阳神尊

    仙神者,破天命,寻长生。学常人不所具本事,悟常人不所遇光怪离奇。终为褪去世俗枷锁,窥得天道至高奥秘.........平凡之地,一朵赤火红莲,引来冰雪封天。风雷乱世,小小婴儿,入世即伴天命祸缘。天理循环,命运轮转。大道三千,且看谁人能终成正道。
  • 绝色倾颜

    绝色倾颜

    前世的她已男子身份活着,为人冷傲。今世的她重生于灵武大陆,本是一美女,却偏偏为自己画上胎记。这是一个奇幻的大陆,有着不可思的灵力、魂力和魔兽。她一步一步走向世界的顶端成为众人心中的神。她只想要一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情,能够与她共度一生的人,为何如此困难?本文正剧,一对一。静静头一次写文,更文可能慢点,希望大家能够理解。
  • 神之领域之魔盗

    神之领域之魔盗

    凌羽和凌云是亲兄弟,但命运的残酷却让他们不得不走上对立的道路。真相的前方是救赎,亦或是绝望?
  • 回归者的日常

    回归者的日常

    15岁的主角赶上了穿越者的潮流,但是和别人不一样,他的系统像取代主角,当一切都结束后主角回到了现实,却意外的又被一个系统绑定了,这次的系统却是个妹子。PS:本书不会穿越到其他世界,主角会在都市里带着那些二次元人物这边开公司那边卖军火,当个幕后大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