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把中国先秦时大思想家老子宇宙创生的观念作为“符”所由立足的基础。在老子看来,世界的本体为“道”,万物创生于“道”,又复归于“道”。道教接受了这种观念,认为“符”的那种奇特的笔势,蕴含着“道”的灵气,它就是大道流行的轨迹,因此可以辟邪禳灾,祈福得吉。这种解释当然是非科学的,充满着神秘的色彩,实际上,“符”的辟邪作用恰恰在于心理转换。当人们深信怀中的“符”有无穷的辟邪威力时,必可给自己极大的精神鼓舞,获得情绪上的稳定、心理中的踏实。人们因为胆怯心慌,产生鬼魅幻觉的可能性也大大下降,于是,“符”就被视为真能辟邪逐魔了。这便是道教的“鬼画符”在中国历史上长期被认为有辟邪驱魔神力的最深层原因。
道教咒语的辟邪功效亦来自心理转换律。一般而言,道教繁杂的咒语,大多都包含着向种种威力无穷的神灵求援的要求,认为念颂掌管鬼怪之神的名号,就可以避鬼驱邪。世间本无鬼魅,人们念咒辟邪,当然只能是一种心理上的转换。
心理转换律不仅鲜明地体现在佛道辟邪的方法上,更广泛地表现于中国的整个辟邪文化中。民间的所谓“邪”,大多为虚幻之物,其避当然也只能求助于非客观实体的心理或精神之避了。这一规律实际上也是人类辟邪文化中共有的,因此可以成为现代人科学地认识和解释人类辟邪文化的重要工具。
2.中国辟邪文化中的邀宠律
在中华民族的辟邪行为中,常常可发现人们虔诚地向“好”的神灵邀宠。因为在古人的心目中,许多灾祸邪祟并非人力所能克治,并非仰仗于人间的组织或国家的力量所能避免的。所以,必须求助于那游荡于仙界、身怀各类绝技的神灵,他们才能担负起克邪逐魔的任务。可是,要使神灵下凡真心实意地帮助芸芸众生,就必须获得其欢心,因此,辟邪活动中如何邀宠神灵就成为民间的大事了。
在中国,最简单的邀宠神灵的方法是知道其姓名,并按一定的程序念出来。道教在这一方面做得相当到位。
此外,民间向神灵邀宠以辟邪最常见的做法是向其献祭,或供奉丰厚的祭品,或虔诚地祷告,希望冥冥中的神灵能听见人间的呼声,看到人间的灾难,展示无边的法力,为众生驱魔逐怪。
中国人出门远行,往往要先敬路神以求吉辟邪。路神,古时又称道神、行神或祖神。据历史记载,中国人祭路神之风甚炽,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在远行之前,无不竞相祭祀路神。祭时要备好香火、祭品、双手合掌,虔诚地对神说出自己的心愿,求取路神的保佑。
斗转星移,古时中国人的时间观念往往与各式年节联系在一起,序时年节中的喜庆色彩,以及制作及食用各类特色食品,往往都与邀宠神灵以辟邪的活动有关。民间繁多复杂的祭祀仪式,花费都相当大,用意也在顺从和讨好特定的神灵,祈求其降福祛灾、辟邪逐魔。如果不以时祭祀,或祭祀中不按礼节,或心不诚、祭品不洁,那就会获罪于神,遭致灾祸。
民间向神灵邀宠以辟邪还有一种形式,即用某种祭品引诱为恶的妖魔鬼怪,使其乐颠颠地暂时忘却为害人间,从而达到躲避灾祸的目的。据有关资料记载,居住在甘肃南部的裕固族,在婚姻的仪式中有一个“转帐”的仪式,当新郎与伴随从旧帐篷转到新婚后居住的新帐篷的过程中,须亲手将一个装满五谷杂粮的瓶子向东南方使劲掷出,意为让那些妖魔野兽得到后心满意足,忘记了危害新婚夫妇。这当然是一种典型的邀宠辟邪的活动。
中国辟邪文化中的邀宠律正好可以说明一个广为流行的民俗现象,即百姓们普遍认为,人不吃的东西、滋味太差的东西是不能作为祭品的。因为,既然人都不吃、又如何可讨得神灵的欢心呢?又怎能使“好”的神灵出面为你驱魔逐怪、使“坏”的神灵不为害人间呢?所以,邀宠律的实质是人类百般讨好信仰的对象,使这种超人的力量和异己的力量能为人们的辟邪祈福服务。如果说中国辟邪现象中符合心理转换律的行为是一种被动型的辟邪方式的话;那么符合邀宠律的辟邪活动则具有一种主动精神,是人类企图控制超人间力量的表现。
3.中国辟邪文化中的移易律
在中华民族的辟邪思维里,不同种类的事物被认为有某种神秘的关系和交感作用,具体而言,被视为有邪气的甲物会把邪气沾染给乙物;或者有辟邪作用的丙物会影响到丁物也具有这种作用,等等。因此,在前一种情况下,先民们往往避免与甲物接触以免沾染上邪气;在后一种情况下,人们把与丙物交感后的丁物也作为一种辟邪物来使用。这即是所谓辟邪文化中的移易律。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沿革中,语言避讳是一种较为奇特而又广泛的现象。早自西周时期始,中国便有了避讳一说,秦始皇在位时,因其姓嬴名政,为避“政”字而改“正月”为“端月”。唐太宗的名字是李世民,为避“世”字之讳,民间一律以“代”字替换“世”。大诗人王维有诗云:“汉家李将军,三代将门子”,此“三代”本应写成“三世”,为避讳而改用“代”字。当时文人们为避唐高祖的祖父李虎之讳,把流行的成语“画虎不成反类狗”改成“画龙不成反类狗”,把“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改写成“不入兽穴,焉得兽子”。
中国历史上避讳现象可从多角度考察和解释,但它和古人的移易心理有着紧密的联系则是肯定的。其中包括两种移易的作用:一方面,语言是人们用来指称事物的声音与概念的和合体,它与指称的物体本来是有区别的,但古人往往把语言与实物混为一体,这是一种移易作用;其次,先民们普遍相信,一个人的名字与其身体本身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所以要谋害此人,可以简便地对其姓名施行某种巫术,便可达到实际上的效果,这也是一种移易的作用。富与贵者对这种移易作用的忧虑表现得尤为强烈,特别是当其与政治强权相结合,便使中国历史上的避讳现象越来越严密和残酷。
中国古代名字避讳的现象因不避者屡遭惨祸而强化了人们对语言的信仰,使得人为地嵌在语言之上的虚幻魔力演变成现实中的实在力量,广泛而又深刻地渗透进中华民族的生存和生活,在文学、历史、艺术等各个领域都可觉察到它的影响。
移易律又可表现为移用现象,即在民间的辟邪活动中,人们通过某种祈祷祭祀等行为,召唤神灵,役使鬼神,为自己驱邪逐魔服务。比如百姓生活中广为盛行的使用符箓来祛灾去祸就是一种移用现象。符箓被认为是按照天神授意所画就,从而可移用天神的权威来驱使一些神灵为其辟邪祟服务。
中国古人还喜用书有“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和“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的条幅贴在一定的地方来辟邪的习俗。姜太公在《封神演义》中被描绘成封百神之神。既然神仙妖魔都由其封赐官位,姜太公在百姓的心目中自然一跃而为神上之神,掌握着巨大的权力,是一位正神。因此,书有其名的条幅就被人们推崇为可以驱除一切邪恶之神的宝物了。这当然也是正克邪律在起作用。
古人还喜用桃枝或桃木制品作为辟邪之物。《礼记》中载有:“君临臣丧,以巫祝桃执戈,恶之也。”(《礼记·檀弓下》。)
这是说,国家重臣逝世,君主亲临吊唁,须由巫师手执桃木为柄的苕帚作出打扫的模样,据说恶鬼妖魔都十分害怕。在民间,百姓一般将桃枝插在门上,以避鬼魅的作祟。又有人以历冬不落的所谓“枭桃”辟邪,认为这种桃可杀死各类妖孽。还有人则以桃煮汤,用鞭梢蘸上桃汤四处挥洒,据说驱除鬼魅极为有效。为何桃木及桃木制品在古代被认为能辟邪呢?这同样是正克邪律在起作用。《淮南子》中记载:“羿死于桃棓”(《淮南子·诠言训》。),说的是射日除害的英雄羿丧命于一根桃木棒,由此,古人十分推崇桃木的神威,乃至削制成兵器,认定其有消灾御鬼的神力。而且,桃木还广泛地被人视为仙木,凝聚了天地五行之精气,故可以压邪气、御百鬼。一方面人们吃桃可延年益寿;另一方面桃与“逃”谐音,意味着人们可逃避灾祸。随着历史的发展,民间的百姓便把桃木视为正物,当做克邪的利器。
用艾叶和艾草辟邪是民间广为流行的习俗。年年的端午节,人们一般都在门楣、房外的墙上悬挂艾叶或艾草,有时人们外出也随身携带。文献中记载:“端午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虎,粘艾叶以戴之。”(《山堂·肆考·玄集》卷十一。)《荆楚岁时记》中也有类似的话:“五月五日……采艾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因此,艾能驱鬼守宅护身的功效在民间深入人心。实质上,艾是含有芳香油的植物,在中医学上,艾叶可入药,有明显的平喘、镇咳、祛痰及消炎的作用。因此,艾可说是一种正物,它自然被人们视为具有克邪的神通。
在中国的辟邪文化中,尽管辟邪器物繁杂多样,辟邪的仪式花样层出不穷,但所有的辟邪活动无不都感受到心理转换律的支配,或受到移易律、邀宠律和正克邪律的制约。因此,掌握了这四条规律,现代人科学地理解先民们创造的辟邪文化就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了,而且对于剔除辟邪文化中迷信、愚昧和落后的成分,促进现代文明的建设都有重大的意义。
三、对中国辟邪文化的现代沉思
每个人从降生到死亡,要经历无数的沟沟坎坎。众生不是病魔缠身、无名中毒,就是财源枯竭、生产受损,甚至丧妻折夫、儿女早夭。这一切,在中国古人看来,皆是邪祟鬼怪的危害。它成为中国辟邪文化产生的最深厚、最肥沃的土壤,同时也是中国辟邪现象长期延续不衰、在人类已跨入二十一世纪门楣的今天仍然广为流行的最深层的根源。从根本上说,思想的雾霭不能靠“利斧”去驱散,历史的现象需要从历史的角度去解释。中国辟邪现象导源于先人科学知识的贫乏、生产力的低下,其中蕴含着大量愚昧、迷信的成分,迫切需要我们对其中落后的积垢用科学来加以澄清。
从总体上看,中国辟邪文化是光怪陆离的复合体,是精华与糟粕交融的观念形态和行为操作系统。可以说,中国辟邪现象既有根深蒂固的历史传统积淀,又有无孔不入的滋生蔓延的土壤,更内含衰荣再生的顽强生命力。正因为它是复杂的,就更需要我们去整理它、分析它、透彻地理解它。随着当今世界范围“中国文化热”的兴起,辟邪文化与海外汉文化圈的国家和地区对传统民俗民风的宣扬遥相呼应,在现代中国有复炽的苗头。这种精糟不分、清浊难别的现象是很令人担忧的。如果不去考镜源流、明辨是非、正确引导,陈旧的风气和腐朽的习俗将会再度在民间蔓延。鉴于此,我们撰着了这本《中国辟邪文化》。
我们希望以此书引导读者在吸纳古老中华生存智慧的基础上,学会怎样抛弃愚昧和迷信,勇敢地直面人生境况,用科学的精神、现代的技术来战胜邪祟劫祸,从而极大地改善自我的生存状况,获得顺畅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