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03700000015

第15章 侦查讯问策略(3)

在讯问活动中,攻其不备的讯问策略主要用在局部问题的讯问中,它只有和其他讯问策略共同结合,才能达到讯问的预期目的。

第三节 侦查讯问策略的辩证运用

一、“攻心”与“攻城”的辩证结合

在我国,攻心策略的运用,有着悠久的历史。《襄阳记》中提出“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思想。说明我国古代的政治家、军事家十分重视攻心策略的运用,他们认为夺城要先夺人,夺人要先夺心。要先从心理攻势上下工夫,瓦解对方的斗志,使其失去战斗力,达到不战而胜,就是上上策。这项斗争策略完全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即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通过攻心起到了内因的作用,稍加外力的作用,就能够促成事物的发展变化。因此,它也完全适应于侦查讯问工作。

从侦查讯问实践来看,一是犯罪嫌疑人总是千方百计掩盖自己的犯罪事实,企图推脱或减轻罪责。不难想像,讯问与反讯问的较量是非常激烈的。如果我们对案件中的每一个事实、每一个情节,都经过反复较量才能使得犯罪嫌疑人予以供述,则必然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显然,这样讯问的效率很低,事倍功半。二是在侦查讯问中,我们只要掌握犯罪嫌疑人赖以拒供的精神支柱和妨碍其供述的心理,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瓦解突破,就可以在讯问中避免逐事逐项地追讯。我们通常可以通过分析犯罪嫌疑人的外在言行举止等表现,来研究和认识犯罪嫌疑人在讯问中的心理状态。由此可见,在攻心与攻城的辩证关系中,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攻城即强攻硬取。在侦查讯问中所运用的攻城策略,是指对犯罪嫌疑人顽固抵抗而拒不如实供述犯罪事实的情况,采用短兵相接的方式直接出击,攻克其防御体系,为全盘获胜扫清障碍的做法。在讯问实践中,攻城的做法通常包括揭露矛盾、使用证据等等。

讯问实践表明,成功的攻心,能够有效地摧毁犯罪嫌疑人拒供的精神支柱,从而使得犯罪嫌疑人主动供述,达到讯问的目的,完成讯问的任务。在此情况下,讯问人员往往无须出示证据或揭露矛盾,就能够获得犯罪嫌疑人对重大问题的供述,有的甚至主动彻底地供述罪行。讯问人员既没有暴露我方掌握证据的底细,又没有透露证据的来源渠道,就达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在运用攻心策略的时候,要注意攻城策略的配合,攻城的作用绝对不能忽视。攻心实际上是一种劝降术,其效果是有限的。如果单纯依靠攻心,有时很难使得犯罪嫌疑人的拒供心理得到根本转变。需要有一定的“攻城”措施,让犯罪嫌疑人感受到我方确实掌握了充分确凿的证据材料,感觉到再做抵赖狡辩已经对其没有任何好处,从而不得不交代罪行。同样,在讯问中注重攻城的作用,也绝对不能进行单纯的攻城。如果单纯地依靠攻城策略,即依靠使用证据来进行讯问,则往往会使得犯罪嫌疑人“挤牙膏”式地供述,甚至会出现犯罪嫌疑人在证据面前也矢口否认的抵赖局面。等到我方掌握的证据用完的时候,犯罪嫌疑人的供述也就结束了。因此,攻心与攻城要妥善结合,以攻心为主,攻城为辅。既要强化攻心,建立获胜的思想基础,又要在适当的时候,在关键问题上巧妙地使用证据,揭露矛盾,驳斥谎言,造成大兵压境之势,突破犯罪嫌疑人的心理防线,讯问工作就能顺利推进。

二、张与弛的辩证结合

张弛结合的策略思想来源于孔子的《礼记杂记下》中的“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张而不弛,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这是孔子对周文王、周武王统治经验所作的总结。这种有张有弛、张弛相济的政治斗争策略,富有哲理。这种策略思想也完全适用于侦查讯问工作,客观上讯问本身也需要一张一弛的策略。因为从被讯问的犯罪嫌疑人方面分析,如果其内心没有一定的心理压力,确实认识到不交代不行,则他是不会如实交代的。尤其是那些罪行严重,犯罪性质和情节恶劣的犯罪嫌疑人,更不会轻易交代。一旦犯罪嫌疑人交代出一个重大问题时,就如同卸下了一个包袱一样,减轻了负担,缓解了心理压力。但是当讯问人员提出新的问题时,犯罪嫌疑人又会产生新的负担和压力。这种变化在侦查讯问中会出现多次,而且会周而复始地变化。我们应该掌握和运用这个规律,根据犯罪嫌疑人在侦查讯问中的这种心理变化规律,正确处理好张与弛的关系。

通常应当采用“弛”的策略而需要减轻压力的犯罪嫌疑人包括:畏罪心理严重的犯罪嫌疑人;自认为必死,破罐破摔,以死相抗的犯罪嫌疑人;心理压力过重而悲观绝望的犯罪嫌疑人。对这些犯罪嫌疑人在讯问时,应当通过指明出路,唤起其求生欲望,进行教育疏导等弛的策略方法,以便缓解其心理压力,减轻负担。通常应当采用“张”的策略而需要加大压力的犯罪嫌疑人包括:有罪而不认罪的犯罪嫌疑人;侥幸心理严重的犯罪嫌疑人。对这些被讯问对象在进行讯问时,应当指出其罪行的严重性,说明因抗拒而从重处罚的严重后果;应当加大压力,使其感到蒙混过关无望。

张与弛的辩证结合,应当做到张弛适度。讯问人员要准确掌握犯罪嫌疑人的心理,不失时机地采取适当行动,做到该张则张,该弛则弛。在讯问中,如果不看对象,不切实际,一味加压,就可能将犯罪嫌疑人往“死抗”的路上推。因此,在讯问中不能“张”得太狠。当然,也不能“弛”得过分。处理好张与弛的关系,就是要求在加压时要指明出路;给希望时要晓以利害;攻势凌厉快节奏与平心静气讲道理相结合;揭露批驳与肯定赞扬相结合。必须审时度势,以恰到好处为度,张弛交替使用,才能取得最佳讯问效果。

三、奇与正的辩证结合

《孙子兵法》篇中提出了“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穹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它的意思是在作战中要以正规部队用常规的打法,去对付正面的敌军,而以奇兵用奇袭的打法,袭击敌人防守薄弱的环节,就能取得战斗的胜利。善于出奇制胜的将帅,其变化就像天地那样不可穷尽,像江河那样不会枯竭。在讯问中运用孙子兵法提出的这项作战策略思想,既要做好常规推进,又要在适当的时机对关键性问题采取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的奇袭式进攻,两者完美地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成绩。

应当注意,“奇兵”和“奇袭”应当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讯问中不能盲目地追求出奇制胜,比如说经常采用东问一句,西问一句,问得离奇唐突,使得犯罪嫌疑人对提问内容毫无思想准备,也缺乏系统连贯性的思考,供词必然支离破碎。这种做法必然使犯罪嫌疑人认为是有意为难他,从而加剧了对立情绪。可见,对于不必要的问题也采用奇袭方式提问,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但是,对于一些已经编造好谎言的犯罪嫌疑人而言,则另当别论。如果仍然按照常规循序渐进方式进行提问,则只能获得一遍又一遍的重复谎言。此时,应当采用以奇为主的讯问策略,用奇兵突袭,并结合运用频繁跳跃式提问等方法,有效地戳穿其谎言。

四、隐蔽与暴露的辩证结合

隐蔽是指侦查讯问人员对讯问的战略意图、所掌握的证据材料的来源和底细等都力求隐蔽,使犯罪嫌疑人无从准确地制订其反讯问的攻防策略。暴露是指侦查讯问人员要向犯罪嫌疑人适当传递一定的信息,使其察觉到公安机关已洞悉案件事实真相,并掌握有力证据,隐瞒和抵赖是徒劳的。隐蔽和暴露是侦查讯问中一对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如果侦查讯问人员没有适当的暴露,事事守口如瓶,犯罪嫌疑人不能从中获得一定的信息,侥幸过关和对抗心理受不到任何冲击,当然不能使犯罪嫌疑人作出如实的供述。但是,侦查讯问人员暴露过度,讯问意图和证据来源与底细让犯罪嫌疑人充分了解,将助长其狡辩和抵赖心理,对讯问工作更为不利。

隐蔽与暴露辩证结合的主要方法:一要做到隐蔽有方。要求侦查讯问人员要谋不外泄、情不外露。对于讯问工作的战略意图、讯问计划、证据来源、掌握证据状况、对案情的分析判断等,均应注意严格隐蔽;对于自己的性格、气质、情绪、情感、弱点、办案风格等,也要力求隐蔽。二要做到暴露得法。即要用适当的方式方法和运用巧妙的语言讯问,积极对犯罪嫌疑人施加心理影响,使其认识到我方掌握有充分的证据。侦查讯问中常用的含蓄提问、点滴使用证据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暴露得法的具体方法。

五、重点突破与迂回渐进的辩证结合

一般来说,选择恰当的讯问策略,要有一定指向性和稳定性,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特别是根据掌握的证据材料,或者采用迂回渐进的策略,或者采用重点突破的策略,或者采用其他讯问策略。但是,应当认识到,在侦查讯问实践中没有绝对的迂回渐进,也很少有单一的重点突破,重点突破与迂回渐进以及其他讯问策略之间,往往互相渗透、互相配合,是辩证结合使用的。重点突破与迂回渐进的辩证结合运用,一般有以下两种情形:

第一,迂回渐进转为重点突破。迂回渐进策略的实施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讯问与案件有关联的周围情况,发现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辩解中出现的矛盾,是量变、是迂回渐进的过程;而以这些矛盾为突破口,讯问案件的实质及核心问题,是质变、是重点突破的过程。因此,在讯问犯罪嫌疑人时,重点突破是迂回渐进的最后阶段和必然结果。如果只单纯使用迂回渐进,总是在外围绕圈子,不注重向案件的实质及核心问题渐进,不注重发现矛盾、利用矛盾突破案情,则迂回渐进的讯问策略也就失去了意义。

第二,重点突破转为迂回渐进。对于侦查讯问人员认为具备实施重点突破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在实施重点突破难以达到讯问目的时,要果断、谨慎地适时转为迂回渐进的讯问策略。如果侦查讯问人员在讯问前错误地认为掌握的证据充分、确凿,在讯问中使用了无力的、尚有疑问的证据材料,就会加剧犯罪嫌疑人的侥幸和抗拒心理,难以实施重点突破;有时侦查讯问人员掌握的材料虽然充分、确凿,但在讯问时由于使用的时机和方法不当,未能击中犯罪嫌疑人的要害,或者是没有选准突破口,也会使重点突破无法继续实施。因此,侦查人员应积极适应这些变化,转而采取迂回渐进的讯问策略,避免使讯问工作陷入僵局。因此,侦查讯问人员在实施重点突破的策略时,要把握好分寸,留有余地,要做好思想准备,即一旦重点突破策略无法奏效时,应当及时转为迂回渐进的策略。

实训四 讯问策略的单一应用

一、训练目的与要求

通过训练,使参加训练的学生熟悉常用的几种讯问策略,包括攻心夺气、避实击虚、重点突破、迂回渐进、引而不发、将计就计等,进一步加深对这些常用讯问策略的理解与把握。而且要熟练掌握单一讯问策略的实施要领与实施过程,要求学生能把课堂教学中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于训练之中,训练时对各个环节的操作要认真、细致并严格按照训练安排进行。

二、训练前的准备

模拟审讯室及相关的设施;讯问笔录纸张、模拟的案例材料;案件涉及的物品、书证及音像资料等。

三、训练内容与方法

教师精选几个能够突出地反映讯问策略的讯问片段,对此讯问片段进行简要分析评断后,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演练,再现该讯问片段的真实状况。组织学生模拟讯问的过程,就是模拟运用讯问策略的过程。学生要对照所学过的理论知识,正确理解和认识讯问策略的精髓。

四、注意事项

模拟讯问活动一定要形象、逼真,尽可能地真实再现讯问过程: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加深对讯问策略的理解,掌握讯问策略的实施要领,而不是具体的讯问过程;进行模拟讯问的学生要精心选择,尤其是犯罪嫌疑人的选择。

讯问策略(一):将计就计

实施要领:

1.佯装中计。当犯罪嫌疑人编造谎言洋洋得意时,不予点破,假装上当受骗。

2.促使暴露。在犯罪嫌疑人供述的虚假事实中,顺势埋设一根本不存在的事实,以其不容置疑的口气顺势提出。

3.适时反击。等到犯罪嫌疑人作出肯定回答后,再以调侃式语气予以反击,从而扼制其嚣张气焰,打掉其盲目自信,逼迫其端正态度,改正假话,如实供述。

训练案例:

某年某月18日清晨5时许,一夜总会小姐打车回住处,出租车司机将其强奸后扼死,抛尸于公路旁一水沟内。3日后,该司机被刑拘,但其矢口否认有强奸行为。待问及案发当日的活动情况时,他说:“早上4时左右,在青岛火车站拉了两位客人到威海市里去,返回时已接近9时。明人不做暗事,不相信你们可以去查呀!”其态度十分蛮横无理。

讯问人员“安抚”一番其情绪后,不露声色,顺势实施将计就计的策略。

问:“你走哪里去的威海?”

答:“高速公路呀,怎么啦?”

问:“去威海的路多的是,何必多花钱走那高速?”

答:“不是我愿意走,客人说有急事,要求走高速,没办法。”

“这倒也是,”讯问人员点点头,“你刚才说几点钟上的高速路?”

答:“我说……差不多4点多呀,又怎么啦?”

同类推荐
  • 牛虻(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牛虻(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剥茧抽丝的侦探故事

    剥茧抽丝的侦探故事

    有时真实的比虚构的更让人感到陌生和震撼。希望这些故事可以启迪青少年朋友,让他们感受到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并能从中积累生活经验和科学常识,开阔眼界、拓展思维、扩大知识面,使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 播音创作基础训练教程

    播音创作基础训练教程

    播音主持专业教学自20世纪60年代滥觞于北京广播学院,得益于一代代播音教学岗位巨擘、大师、前辈、同侪的矻矻致力,薪火相传,而今已迈入枝繁叶茂、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盛年。现如今,播音主持学术理论大架已然形成,同业人在科学承继中前瞻、出新与发展,一批又一批播音主持人才走出象牙塔,在广播电视一线挥洒着智慧和才情。这是广播电视事业兴旺发达之兆迹,也是播音主持后备人才培养之方略。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正未有穷期;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亦跨越常往,继续抒写着一代风流。瞻前顾后,于今天在播音主持岗位上奋争了35个春秋的我辈,欣然中自是慨当以慷。
  • 义(青少年仁义礼智信释读)

    义(青少年仁义礼智信释读)

    “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义者,人字出头,加一点。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出头,帮人一把,即为义。
  • 著名发明家成才故事

    著名发明家成才故事

    名人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自有许多特别之处。我们在追溯名人的成长历程时可以发现,虽然他们的成长背景各不相同,但或多或少都具有影响他们人生的重要事件,成为他们人生发展的重要契机,使他们从此走上追求真正人生的道路,并获得人生的成功。
热门推荐
  • 汉人

    汉人

    五胡入侵,神州沦陷。礼乐崩坏,国将不国。内忧外患,汉人将亡。不计生死,只为大汉。山河破碎时,谁能力挽狂澜?神州沦陷时,谁能舍身忘死?汉室将倾时,谁能挺身而出?汉人将亡时,谁能翻转乾坤?(新人新书,求点击、求推荐、求收藏,谢谢)
  • 终是梦,心悦君兮君不知

    终是梦,心悦君兮君不知

    到头来,兜兜转转,只道是:心悦君兮君不知……
  • 末日里与你相恋是否太晚

    末日里与你相恋是否太晚

    假若末日来临,所有的人类被逼到深渊的边缘,背后是魔神们的追赶,是否在这样绝望地背景下人们可否理所当然地抛弃所有的希望?那人回想着过去师傅问他的这句话。这个时候倘若人们还有理智的话应该是毫不犹豫地跳下深渊,把深渊填平。他当时不能理解,真的可能把那么深的沟壑填平吗?真的会有人愿意这样无谓地丢弃自己的性命吗?就算能够为剩下的人开辟出一条路,他们又能逃到哪儿去呢?最后依旧会被魔神赶上。填不平就算了,如果本来就填不平的话。等死才是更无谓的死法吧。人们啊,在期待什么了?说到底还是期待着出现奇迹,出现一道通往天堂的大门,说到底啊。他们还是宁肯相信这些不存在的幻想。可就是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让人成为了人啊!
  • 绿野仙踪

    绿野仙踪

    有个小姑娘叫多萝西,是个孤儿,她和亨利叔叔、爱姆婶婶生活在一起,他们住在堪萨斯大草原的中部。叔叔是个农夫。他们的房子很小,因为造房子的原木要从很远的地方用车子拉来。房子有四堵墙,下有地板,上有屋顶,里面有一个生锈的炉灶、一只碗柜、一张桌子、三四把椅子、两张床。
  • 吕祖三尼医世说述管窥

    吕祖三尼医世说述管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的狐狸哥哥们

    我的狐狸哥哥们

    你相信世上有狐狸精吗?苏小槿不信,可是她偏偏遇到了,不仅有了狐狸爸妈,还有八个狐狸哥哥,八个超级大帅锅,带出去都觉好拉风。和狐狸哥哥的同居生活,敬请期待。
  • 霓裳续谱

    霓裳续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等到花开,清风徐来

    等到花开,清风徐来

    她曾说,“我不知道人的一生会有多长,会有多忙,会有多累。我只在想,你要等的那个人会不会来。”他一笑,轻声回答“这不就来了吗?”等到花开,清风徐来,执手相依,白发相待。(本故事讲述的是一对小情侣(后来夫妻)的温馨搞笑日常。欢迎观看~)
  • 掌御苍天

    掌御苍天

    这是一方新生的天地,世间的修者皆是以修炼“神道”为求永生,而神道一途乃勾动天地玄气,引玄气入体凝聚“玄海”,只有这样,方能算真正的踏入修道之门。林腾,一个平凡的少年,且看他如何逆天而上,一步步登临神道巅峰。
  • 超能星球联盟

    超能星球联盟

    开新书啦!《医域无双》还请品鉴!已签约啦请放心收藏!如果喜欢还请留下推荐跟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