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02200000002

第2章 味觉与调味

调味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精妙的艺术。调味一般有两方面作用:一是不同调味料互相巧妙搭配,使各种滋味互相渗透、融合,产生新的美味;二是调味料对原料渗透、扩散及相互作用,达到调和滋味,去除异味,突出本味,增加滋味,丰富口味的效果。

这是菜肴调味的根本,也是调味成败的关键。

“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这句话充分体现了调味在人们饮食中的地位。比如,评价一碗面的质量优劣与否,除了考察它是否爽滑、劲道、弹性强外,更需看它是否有一碗鲜浓、飘香、醇厚的汤汁。这就需要根据人们的口味,通过调味在菜肴中增香、增色、增味或去除异味,提高菜肴的质量。

在调味中,人们的味觉是挑剔的,就餐者的生理条件、个人嗜好、心理、民族甚至季节、气候、温度等都可能成为影响味觉的因素。一般来讲,味觉就是指食物进入口腔咀嚼时给人的综合感觉。影响这种感觉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是五味,即酸、甜、苦、辣、咸。调味,就是指运用各种技法,使菜肴在色、味、香、形以及感观等诸方面进行合理的调配和控制,以符合人们的口味。所以,调味是决定菜肴风味品质的关键工序。其主旨乃是“有味使之出,无味使之入”。

人们对食物口味的感觉十分复杂,因食物的种类不同,成分不同,调味不同,感觉自然不同。所以,广义的味觉是错综复杂的,其中包括物理味觉、化学味觉、心理味觉、基因味觉和知识味觉。而中国烹饪的烹与调,正是面对错综复杂的味感现象,运用调味材料,以烹饪原料和水为载体,表现味的个性,进行味的组合,并结合人们心理味觉的需要,巧妙地体现味外之味和乡情乡味,来满足人们生理的、心理的需要,展示烹饪艺术的核心——味觉艺术。

人们的味觉感受大致有下列几种:

(一)物理味觉

物理味觉是指食品的物理特性刺激口腔触觉器官所产生的感觉,通常称作“口感”。例如,油条在一定温度下经油炸给人以脆、酥的感觉。所以,食品的软硬度、黏性、弹性、凝结性及粉状、粒状、块状、片状、泡沫状等外观形态及食物的含水量、油性、脂性、冷热等触觉特性,都属于物理味觉。因此,适宜的硬度、黏度、温度是菜肴产生良好味觉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二)化学味觉

化学味觉是指食品中的化学物质刺激味觉器官所引起的感觉。进餐时感受到食品的咸味、甜味、酸味、苦味等都是化学味觉。

各国对化学味觉的分类有很多差别,目前世界上一般分为基本味和复合味,基本味又分为四原味和五原味。复合味是由两种以上含基本味的调味品混合后产生的味觉。复合味在制作菜品中效果和差异很大,人们常说:“单一味可数,复合味无穷。”就是这个道理。

化学味觉是人类最主要的味觉,主要是由舌头感觉的。舌头的表面有乳头,乳头上又有味蕾,味蕾是由数十个味觉细胞成蕾状聚集起来的。菜肴中的可溶性成分溶于唾液中,刺激了味蕾中的味觉细胞,通过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的味觉中枢,经过大脑的综合判断,最终使人产生味觉。可见,某种物质要对人产生味觉,其首要条件就是该种物质必须溶于液体。

味蕾在舌头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因而舌头的不同部位对味觉的分辨敏感性也就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试验得知,舌尖对甜味、辣味最敏感,舌根对苦味最敏感,舌两侧中部对酸味最敏感,舌两侧前部对咸味最敏感。味蕾的多少又能表示人对味觉敏感度的强弱。舌头上的味蕾多少同年龄有着一定的关系,一般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故年老者对味的敏感性要比幼儿和青少年迟钝些。温度对人的味觉也有一定的影响,据测定,能较强地刺激味觉神经的温度为10~40℃,其中温度为10℃时最为敏感。高于或低于这个温度范围,敏感性均会有所降低。

因此,在制作凉菜时,应有意识地略为加强菜肴的味道,以弥补由于温度低而造成凉菜的口味不足。

(三)心理味觉

中国烹饪既讲究生理味觉的美,也注重心理味觉(即味外之味)的美,从而使人们在烹调师调制的饮食之中得到物质与精神交融的满足。这便是中国烹饪艺术精髓之所在。

心理味觉是指在进食前和进食中,从心理上对食物产生的种种感觉,它包括进食环境及食品色泽、光泽和形状等因素对人产生的心理反应。优雅的用餐空间和美观的菜肴形状,能诱发人们品味。一般呈暖色色泽能使人增强食欲,如红色最能使人精神振奋;橙色次之;黄色稍低。蓝、黄绿、绿、紫色对食欲的促进作用都较差。因此,人们对“色”的要求是第一关,因为视网膜所唤起的欲望是心理味觉的第一关。

同样,香气也是食品风味的重要组成部分。香气由多种挥发性香味物质组成,各种香味的发生与食品中存在挥发性物质的某些因子有密切关系。食品中的香气有:果香、肉香、焙烤香、乳香、清香和甜香等。食品中的香气有的是食物本身含有的,有的是通过生物或化学的途径或降解成气味物质而产生的。形成的途径大体分为生物合成、直接酶的作用、间接酶的作用以及高温分解作用。

具体来讲,生物合成是指食品中的香气,由天然原料在生长成熟过程中天然合成的,或是在成熟过程中形成的。如香蕉在生长期或收获时并不显现香气,而在后期才逐渐显现出来。

而直接酶的作用是指食品原料中所含有的酶或加入的酶被活化,使食品原料中的气味前驱物直接形成香气物质而产生香味。如葱、蒜等香气的产生就是属于这种作用机制。间接酶的作用则是食品在加工过程中,由于酶的作用形成了一些中间物,并作用于香气的前驱物而形成香气,如红茶浓郁香气的形成就是间接酶作用的典型。高温分解作用是食品在加热时产生的诱人香气,这主要是因为食品发生了羰氨反应,这样的食物有花生、芝麻、面包等,以及油脂的热解反应也能生成这种特有的香气。此外,就是食品中含有重要的生香物质,比如水果的香气、牛乳的香气、奶油的香气、芝麻的香气、面包的香气等都是形成香气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食品的形态同样是构成食品感观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当食品的色、香、味、形四美并存时,其食品才能称为优质食品。食品形态的形成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在加工工艺过程中成形,它包括借助模具成形、手工成形、机械成形等方法;另一种是在食品成熟后,通过艺术构思,使成品成形。这种成形方式,可根据食品的需求而形成图案式、几何式、象形式、点缀装饰式等不同形状的食品。

总而言之,菜点的组合排列、表现艺术、菜肴节奏与旋律感,不仅会使菜点外观有起伏变化,还会使进食者越吃越有兴趣,越吃越有味道。

(四)基因味觉

为什么有些人爱吃甜味食品,而另一些人则爱吃咸味或辣味食品?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受到了基因味觉的影响。

在美国的幼儿园里,一些学龄前儿童因为天生对味觉比较敏感,而出现了吃饭挑食的现象,尤其是不喜欢吃蔬菜。为了弄清这一现象,新泽西州路杰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对65名学龄前儿童进行了一次测试,结果发现:有37%的孩子表现出挑食症状,这些味觉敏感的孩子不仅不喜欢吃蔬菜,甚至有些孩子连胡萝卜和红辣椒这样带些甜味的蔬菜也不沾一下。而在不挑食儿童当中,仅有8%的人拒绝吃蔬菜,但这些儿童大多数更愿意吃的还是一些甜味食品,选择吃蔬菜的却很少。研究人员得出结论认为:这些儿童之所以吃饭挑食,其原因就在于他们天生就存在着味觉敏感的基因,尤其是“TAS2R38”苦味基因发生变异,使得他们对于食物的味道十分敏感,哪怕蔬菜稍微有点苦都会一口都不吃。

味觉差异在人群当中十分普遍,研究小组调查表明:大约有30%的美国人不能辨别苯基硫脲(一种用于人类遗传学研究的味觉试验的结晶物质)的味道,其余70%的人能辨别它的味道,认为苯基硫脲极苦。人类和其他很多动物一样,从一生下来就发现若干种氨基酸都带有甜味或美味,所以在生理进化中舌头的甜味区也设置在前面,因为人类的祖先就是先吃树上果子才得以生存繁衍,而果子多数又是甜的。苦的区味在喉咙,主要是为了防止毒物进入胃中,因为大多毒果子具有苦、涩、难咽的味道。

不过,这也并不意味着人一生都会将不喜欢吃的苦味食品拒之千里之外。随着一个人年龄的增长,他对食物的喜好也会发生变化,即使是基因的影响也并非不可改变。关键就在食物的烹调和调味,调味的作用就是除去异味、确定菜点口味、增添菜点香气、赋予菜点色彩和美味、增添菜品营养成分,并对食物进行杀菌、抑菌、防腐,以顺应人们的口感。

要想调出美味,就要以科学为依据,多实践,多运用,多思考。

(五)知识味觉

知识味觉就是指人类在没有了解某种食品时,这种食品是唤不起他的味觉的,更无从谈起食欲。就拿西红柿来说,最初来到国人面前,据说很少有人问津,因为人们都怕其有毒。所以,知识味觉往往存在着一定的主观因素。

味觉艺术对于食物的选择早已摆脱了对先天本能的依赖,主要就是凭教育获得的后天经验,包括自然的、生理的、心理的、习俗的等诸多因素,其核心则是对味的实用和审美的选择。

聪明的厨师会从人们的心理着手,把形象普通、人们不熟知的食物调和成他们所能接受的美味佳肴。除了要恰当地运用调味品,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调味外,还要根据季节、人群、菜点运用不同的造型手法制出美味佳肴,这就要求厨师在菜品上多下功夫、多思考了,当人们记住了某一道菜品之后,他们下一次无论是请客吃饭还是个人消遣都会想起曾吃过的美味。

俗话说:要想拴住爱的人,就要拴住他的胃。这话一点也不假,厨师们更应该努力做到这一点。

同类推荐
  • 一定要做给爱人的家常菜536例

    一定要做给爱人的家常菜536例

    柴米油盐的平和生活:由浪漫的恋爱迈入婚姻的殿堂,生活不再只有花前月下的卿卿我我了,而是多了份柴米油盐的琐碎和平实,汤汤水水、锅碗瓢盆的交响曲才是生活永恒的旋律!厨房带来的温馨和浪漫:一个没有厨房的家不是完美的家。当你拖着疲惫的身体下班了,回到家里还是冷锅冷灶的没有一点儿生气,要么是出去找饭吃,要么就将就一下吃泡面,这样的家怎么能是一个理想的港湾?谁不想与爱人其乐融融地共享晚餐?谁不想享受厨房带给两个人的温馨和浪漫?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一个笑容、一句爱的叮咛,都是如此的体贴和美好。
  • 快捷甜品

    快捷甜品

    本书精选甜品的5种技法及99种营养功效知识,附以做甜品的99种小贴士,读者既能学到做甜品的基本技法,又能了解相关的营养知识。照本习读,新手亦能做出郁香味美的各式甜品来。
  • 茶道(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茶道(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本文主要讲述的是茶的起源、采制工具、制造、器皿、烤煮方法、饮用习俗以及产地等。
  • 一学就会做早点

    一学就会做早点

    《一学就会做早点》精选了近百种早点的做法,操作方便,内容实用。制作简单,一学就会,是居家过日子的上选读本。蟹黄虾子烧麦;金黄南瓜饼;麦香粗粮饼;白糖焦饼;岭南光酥饼;黄金馒头;葱油花卷;香软芋头糕;皮蛋瘦肉粥;油盐白粥;生滚田鸡粥;田螺芋头粥;生菜鲮鱼球粥;柴鱼花生粥;淡菜皮蛋粥;等等。
热门推荐
  • 百变苍穹

    百变苍穹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苍天,一笔画苍穹,一书传世间,游闯大千世界,品尽百味人生,奥妙玄功,血战九天之主!黄泉幽冥,怒战十大阎罗。初到异世没有背景,没有依靠,没有特别的能力和实力,作为一个来自现代的普通农民工,从平凡到巅峰的演化,且看罗烈如何一步步笑傲九天!而大千世界之中,与罗烈一起进入石洞的队友们赵长青,赵青青还有李佳佳等人的际遇又会如何……
  •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

    简介:我只想写一个人,他有着每个年龄段,每取得一些成就后所拥有的情绪,懵懂绘点,成长纵横,曲折明理,自得成画,内敛传神,嚣张破体,回归本源。
  •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食疗与宜忌(新生活百科全书)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食疗与宜忌(新生活百科全书)

    据卫生部报告:我国已有高血压患者1.6亿,血脂异常患者1.6亿,超重者2亿,肥胖者6000万,糖尿病患者2000万,更严重的是每天还在增加数以万计的新的年轻的“三高”患者。2007年,在北京市各大医院心内科就诊的高血压,高脂血症和冠心病患者中,25%的病人同时伴有糖尿病;在众多糖尿病患者中,仅有不到10%是单纯的糖尿病,有40%合并高血压或高脂血症,而有50%同时合并高血压和高脂血症。
  • 逗比穿越:本丞的绝色男夫

    逗比穿越:本丞的绝色男夫

    她,一介宅女。琴棋书画样样不精,十八般武艺样样不会。唯一会的就是会装逼和耍点小聪明。说好的穿越能逆袭,能各种厉害么。呜呜………田晓沫迎风洒泪,穿成一代女丞相。各种委屈重任……一:“娘子~你这是不爱为夫了么?是有必要好好调教调教了呢……呵~”二:“姐姐,你答应不会离开我哦,一辈子陪我好不好,朕发怒可是会死很多人呐~”三:“唔,知道了…没事…”吹笛子安慰中…(不是一对n文,不虐,亲们喜欢就跳坑吧~我在坑下等着你们哟…)
  • 死誓

    死誓

    神秘消失的女童,到底是否真实存在?这是一起普通的绑架还是蓄意伤害?古老的玉石,七彩的风铃,毛绒的玩具……四个被命运抛弃的灵魂,上演着一段肮脏卑劣却又无奈的恩怨情仇。
  • 武逆天宇

    武逆天宇

    武者,炼其体魄,养其灵力,升其精魂。武之极境,可逆苍天。武之境,锻体,灵力,灵台,灵脉......
  • 文艺搬运工

    文艺搬运工

    穿越到科技发达,文娱落后的海蓝星,宁浩然立志做一名文艺搬运工。他要让地球上的经典在这个世界重现,为这个世界注入一些正能量。
  • 龙天劫

    龙天劫

    一位毫无希望、毫无斗志的推销员,却经历了一场永世难忘的异域之旅,由此得到了光耀心灵的救赎与启示。
  • 过去回忆:云雾飘渺看不清

    过去回忆:云雾飘渺看不清

    这本是主要讲的是我和TA的往事或者如今,现在,我们已经分道扬镳,这本小说,祭奠着我们的过去,,,弑依恋上了羽宸,葬心恋上了银魂,麓璐则安抚我们时不时受伤的心,这一切的一切能维持多久呢?他们所谓的爱情又能坚持多久呢?这一切会不会都是某个人的阴谋?依宇、艺陆,你们太狠心了!他们美好而快乐的日子被你们拆散的七零八碎!你们还有没有心啊!
  • 沉睡的蒲公英的梦

    沉睡的蒲公英的梦

    听说在很久以前天使违反了禁忌私自爱上凡间的人类叫上帝的人给他原罪的名义深爱的人就此两散玫瑰以死亡的姿态盛放在天使悲伤的身上黑袍的天神故作姿态的吟唱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