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唐武宗时(公元9世纪中叶)已能配制假眼。据《太平御览》记载:“唐崔嘏失一目,以珠代之。”《吴越备史》又载:“唐立武选,以击球较其能否。置铁钩于球杖以相击。周宝尝与此选,为铁钩摘一目,睛失,……敕赐木睛以代之。”由此可知,世界上装置假眼实以我国为早。
由宋至金元时代,大部分眼科文献都保存于方书与全书之中,如《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世医得效方》等皆有专论眼科的篇章,眼科专着《秘传眼科龙木论》《银海精微》等也成书于这一时期。
元代危亦林编《世医得效方》,其中眼科一卷,首先重点阐述了五轮八廓学说,其次分别叙述眼科72证的证治,内容简明扼要而实用。
由宋元医家辑成的《秘传眼科龙木论》,是一本着名的眼科专书。全书分10卷,卷1-6主要载列眼科“七十二证方论”,每证方论以下附有“审的歌”;卷7为诸家秘要名方;卷8为针灸经;卷9-10为诸方辨论药性。书中主要内容是按内、外障分类记叙72种眼病的病因、症状和治疗,并介绍了古代金针拨内障以及钩、割、镰、洗等手术方法,对后世很有影响。正文10卷之后,另附有《葆光道人眼科龙木集》,其主要部分是“眼科七十二问”,具体内容与前面“七十二证方论”并不相同。此外,它在“五轮”之后,首次较详细地述及眼科“八廓”,虽然八廓不如五轮学说有影响,但是仍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明、清两代,是中医学发展的兴盛时期,眼科也不例外。有关眼科的医药着述方面,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大大超过了以前各代。影响较大的如《原机启微》《本草纲目》《普济方》《证治准绳》《审视瑶函》《目经大成》等。
《审视瑶函》在《证治准绳》的基础上结合作者的经验,将眼病综合为108证,详述各种眼病的症状、诊断和治疗,其中对金针拨障及其他外治法还作了较为详细的说明。该书内容丰富,一般认为是中医眼科的重要参考书。
清代眼科着作较多。黄庭镜着《目经大成》一书,卷一立论,包括眼的解剖、生理、病因、辨证、内外治法等方面的杂论;考证,包括12类病因、81症及似因非症8条;卷三列方200多个,并有方义说明。因黄氏本人精于眼科手术,所以记载手术方法尤其详尽。如将金针拨内障手术方法,在《审视瑶函》所归纳的八个步骤的基础之上,分别以审机、点睛、射覆、探骊、扰海、卷帘、圆镜、完璧命名,称为金针开内障八法。现代眼科的针拨白内障术,也是沿此改进而来。
清代还有顾锡着《银海指南》,黄岩着《眼艮科纂要》,张璐着《张氏医通·七窍门》,吴谦等撰《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等,都是比较有影响的眼科医着。清政府组织编撰的《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在“目门”中收集历代主要眼科着述,分别作内容简介,并附眼科处方和各种疗法,资料丰富,也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此外,眼镜在我国使用较早,早期称为“空空格”。在明初由艺衡《留青日札摘抄》及屠隆的《文房器具笺》都有记载,主要用于老人“目力昏倦,不辨细书”。张自烈《正字通》则明确指出:“空空格,眼镜也。”此后,渐称眼镜。
总之,由于明清时期的中医眼科在基础理论与临床治疗方面都有很大发展,眼科文献的数量与质量大大超过以前各代,所以说是中医眼科最兴盛的时期。
第四节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现状与对外交流
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中医药事业受到了党和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工作有很大进展,经过对历代中医药文献的整理、校订、注释,出版了大量珍本、善本古籍着作。几十年来,我国采取多种措施,继承整理国内知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出版了百余部名老中医的医案、医话、医论、医疗经验集等,并收集了大量的单方验方。中医古籍文献的整理研究也取得了明显成绩。据统计,全国有4000种以上中医古籍,已整理研究出版了1000多种。
在中药方面除研究发展了中药传统功用和扩大临床应用范围外,对5000多味中药进行了成分分析和药理实验,有不少中药的化学结构已经确定,开阔了合成药领域。1993年《中国中成药优选》出版,是我国中成药优选的权威性着作。内容丰富,科学性实用性强。近年来,应用现代科学方法对中药进行药理、化学分析等研究,研制出一大批疗效较好的新型中药。先后开发和研制了抗疟、抗肿瘤、防治心血管病、防治气管炎、防治肝炎、避孕、止痛麻醉、抗癫痫、抗菌、止血、抗病毒、抗原虫、防治寄生虫病等方面约150余种中药。已知中药化学有效单体约560余种,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可以与国际上天然药物研究相媲美。
为了促进中医学的发展,我国注意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中医基本理论进行分析研究。在阴阳学说的物质基础研究方面,近几年结合现代生理学、病理学,进行大量的实验研究,初步说明阴阳、阴虚、阳虚各有其不同的物质基础。对“证”与藏象的研究,初步说明肾阳虚可能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等多种靶轴的不同环节、不同程度的功能紊乱有关,脾气虚与某些消化功能紊乱有关。在八纲、治则研究方面,对阴阳、寒热、活血化瘀、扶正固本、清热解毒、通里攻下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取得了不少有意义的结果。在经络研究上,利用生物物理学对经络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经络系统是可以观测的人体普遍存在的独立客观现象,使经络学说有了科学依据。
中医药临床学科,亦取得了很大进展,其治疗范围和病种不断扩大,疗效不断提高,尤其中医急症的治疗效果更为显着。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们“整体观念”的增强,独具特色的中医疗法越来越发挥其重要作用。运用中医中药辨证论治治疗肿瘤、冠心病、肝炎、肾病等多种常见病、多发病取得较好的疗效。近年来,用湿润暴露疗法治疗烧伤取得重大突破。我国还将现代科学技术引入中医以增强其疗效,如经气导平仪对治疗颈椎病、坐骨神经病、胃窦炎等顽症有疗效。此外,计算机在中医诊疗应用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针灸学的研究和发展也是十分鼓舞人心的,由于党和国家制定了发展中医的政策,中医针灸事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全国各地相继建立了中医院校、中医医院和研究机构,针灸学作为中医院校学生的必修课程,针灸科是必设的科室。19世纪80年代初期,各中医院校先后建立了针灸系,使用了全国统一的针灸学教材,并逐渐开展了针灸学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形成了针灸学教学、医疗、科研的完整体系。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专题深入地研究古代针灸文献;比较广泛地进行针灸临床疗效总结,并开展了实验研究,观察针灸对各系统器官功能的影响,揭示针灸的基本作用;由于科研的深入,多学科相互渗透,针灸学术方面出版了《针灸史》《针灸各家学说》《经络学》《腧穴学》《经络腧穴诊断学》《针灸学》《针灸麻醉学》《实验针灸学》《微刺系统针灸学》等。实践证明,针灸对内、外、妇、儿等科300多种疾病有良好的疗效。其中近200种疾病疗效显着。针灸的临床应用已广泛开展,治疗病种逐渐增多。单独应用针灸治疗获效的有100多个病种,其中菌痢、心绞痛、胆石症、艾灸转胎位已在国际上受到重视。针麻即是在针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学科,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
中药、针灸、气功、推拿、食疗、舌诊、脉诊、抗衰老等研究成果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在“回归大自然”思潮影响下,中药的研究和产品,非常受国内外人士的欢迎。
二、中医药学的对外交流
中医学通过对外交流,对世界医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也汲取了外国的医学知识,丰富了我国的医药学内容。
早在隋唐时期,我国医学已全面发展,成为亚洲医学的中心,当时日本、朝鲜、阿拉伯等国都曾派人来我国专门学医。我国也多次派人到这些国家传授医学。
梁元帝时曾赠日本使臣针经一部。公元562年知聪携带《明堂图》及其他医书160卷到日本。其后日本使者又将《诸病源候论》等重要医书带回日本。唐代鉴真和尚一行东渡日本传授中国医药学。
公元693年,朝鲜设博士教授中国医学,公元1078年(宋元丰元年)高丽国王王徽病,谴使到中国来请医,当时政府派翰林医官邢慥前往,并带去药物100种。其后又派去杨宗立等大批医官前往,分科教授医学两年,可见宋代时我国医学已大量介绍到朝鲜去了。
明代有不少日本及朝鲜医生来我国学习医学,归国后均成为名医。现存的《医学疑问》一书就是朝鲜医生崔顺立研究中国医学的记录,公元1443-1445年,朝鲜金礼蒙等编成《医方类聚》365卷,公元1613年许浚编的《东医宝鉴》,其内容多是收集我国医学理论和方药。
我国医学对欧洲也有不少影响。早在唐宋时期,脉学、针灸学即已传去。我国制药化学上的成就炼丹术,由阿拉伯辗转传入欧洲,成为现代化学的先驱。
在中外文化交流中,也汲取了一部分外国的医学知识,如印度和阿拉伯的一些治疗技术。
还有部分药物输入,不少药物最初是作为香料或贵重礼品输入的,如檀香、沉香、龙脑香、象牙、犀角等以后才发现它们的药性,被利用为药物。
元代交通发达,交流更多。曾创立新型的阿拉伯模式医院广惠司。并曾翻译阿拉伯医书如《回回药方》,内容包括内科、外科、正骨科,方剂除内服外,尚有锭子药、贴药膏子、熏药、溻药、搐鼻药、洗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