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块巨石上,赫拉克勒斯叉开双脚顶在上面,脚趾因为用力而弯曲,全身肌肉隆起,尤其是手臂和脖子。他颧骨突兀,眼睛圆睁,神情严肃而威严。他一手握弓一手拉弦,整个身体向后用力坐,弓被拉得弯曲,形成一道优美的弧线,仿佛在向世人展示他无与伦比的力量。巨大的弯弓和舒展的四肢,形成简洁、富于动感的构图。可以说,这就是一座纯粹的力量的纪念碑。
值得注意的是,这件作品中的英雄赫拉克勒斯并不像古典主义雕塑作品中的英雄那样健美标致,而像一个纯粹的劳动者,一个实实在在生活中的人,没有经过任何美化加工。这种浓重的现实感使得这件作品更具感染力。
107阿维尔将军纪念碑
作品介绍:
这是布德尔为阿根廷共和国的奠基人阿维尔将军而作的纪念碑。纪念碑呈四方形,台座的四个角上分别立有四个高6米的人像,分别象征“胜利”、“自由”、“力量”和“雄辩”。这四个人姿态几乎一样,像四根立柱,增加了纪念碑的稳定感。纪念碑顶部是阿维尔将军的骑马像。他身体健壮、充满活力,骑在马上昂着头,威风凛凛、神采飞扬,一只手高高举起,好像在向阿根廷千千万万的人民致敬,十分具有英雄气概。他骑坐的骏马肌肉健美,一只前蹄抬起,好像就要向前奔去。作者强调了纪念碑的整体感和象征意义,使纪念碑具有很好的远观效果,但对人物本身的刻画并不细腻,许多细节都被作者有意忽略了。整个纪念碑风格朴实简洁,人物强健有力,象征着阿根廷共和国坚如磐石,和不可摧毁的力量。
108贝多芬铜像
作品介绍:
贝多芬是德国伟大的音乐家,一生创作了大量不朽的音乐篇章。他在1820年时双耳失聪,然而命运征服不了这个坚强的人,这个在艺术上反封建反专制、为自由和解放而顽强奋斗的战士,还继续创作了大量充满激情的乐曲,为全人类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布德尔十分热爱贝多芬的音乐,在这件贝多芬的青铜头像中倾注了极大的热情。由于创作这件作品时,他仍在罗丹工作室工作,所以风格上与罗丹有些相似之处。整个雕塑充满激情,线条粗犷,富于浪漫主义情调。雕像中的贝多芬似低头冥想,又像是在专心演奏。作者善于抓住最能体现音乐家个性的外形特点加以详细刻画,比如贝多芬那乱蓬蓬如雄狮般的头发、紧闭的嘴唇、微簇的眉头和下垂的眼睑,甚至还有他不太美的大鼻子,这些都充分显示了作曲家内心巨大的热情,和即将爆发的力量。在雕像的底座,作者还刻了一句话:“为人类酿造美酒的酒神”,以表达他对贝多芬的景仰之情。布德尔在不同时期共为贝多芬创作了12件不同的雕塑作品,其中这一件最为出色。
109舞蹈
作品介绍:
这是布德尔为建筑所做的一块装饰性雕塑,在他的艺术创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布德尔的浮雕,没有像传统浮雕那样强调远近透视,而是尽量使一切都处于一平面上,平铺在观者眼前,整个画面构图集中,不突出表面细节的描绘,十分具有整体感。
在《舞蹈》这块浮雕中,强调的不是婀娜的舞姿,而是一种情感奔泻而出的充满力量的美感。浮雕上的人物无论男女都肌肉强健,精力充沛,他们的舞蹈动作单纯粗犷,好像不是在跳舞,倒像是因发泄心中强烈的感情和力量而陷入一种接近痴迷的状态,这一点从女舞者陶醉的面部表情可以感到。在造型上,作者突出了人体的强烈扭曲和骨骼的纹路,使人体透露出内在的旺盛精力。其中女舞蹈者双臂前曲,双腿向后弯曲,整个人体形成一个夸张的弓形;男舞者的双臂和双腿都向后弯,形成了一个更大的弓形,他双手向上举,如同要撑破这块矩形浮雕。这两个弓形是构图的主线,它们对称方整,而又有种自由跳跃的感觉。人物身上的衣裙和飘带曲线丰富、动感十足,起到装饰和平衡的作用。整个作品有种令人眩目的感觉,但细看则层次分明,花而不乱,具有强烈的体积感和重量感。这块浮雕充分显示了布德尔的雕塑天才,是他浮雕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块。
马赛尔·杜桑
1887-1968
作者简介:
马赛尔·杜桑,法国画家和艺术理论家,达达主义的代表人物。尽管他作品的数量不多,但他被认为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于1910-1911年所作的画,反映出他受塞尚和野兽主义的影响,而在1911-1912年所作的作品,显示了他对立体主义的察觉。因为受未来主义和马雷的时间摄影学的影响,他开始描述身体在移动时的连续形象所产生的动作。如《下楼梯的裸女》。然而他的作品都有一种信息,就是未来主义者对现代生活的悲剧态度。1913年是杜桑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年代,也是一个明显的转变期。他创制了他的第一件“现成物品”《单车轮》。这件作品含蓄的姿态是达达主义者对传统观念的作品构成之蔑视,并且建议艺术创作中最重要的因素乃是选择而非技巧。1915年他定居纽约,将自己的后半辈子花在那里,1955年成为美国公民,跟曼雷,毕卡比亚及其他人一起成立纽约的达达团体。作品有《走下楼梯的裸女2号》、《自行车的车轮》、《巧克力研磨器》、《阻塞的网》、《隐藏的噪音》、《L·H·O·O·Q》、《从处女到新娘的经过》。
110泉
作品介绍:
《泉》这一作品其实很普通,也很简单,只是把一枚男厕所用的瓷质小便器钉在了木板上,器壁上写有“R.MUTT1917”字样。MUTT由生产这枚小便器的莫特工厂的名字转讹而来,其意思暗示了“丧家犬”。有人指责杜桑是剽窃现成的制品,他则辩解道,是否由作者创作并无关紧要,重要的是选择了它,并“使人们用新的角度去看它,原来实用的意义已经消失殆尽,它却获得了一个新的内容”。通过这件作品,杜桑向传统的艺术概念发起了极为尖酸刻薄的挑战。
据说,这件作品第一次在纽约展出时,被愤怒的观众当场捣毁。1927年,杜桑又为纽约现代美术馆复制了一件。姑且不论《泉》是否可以称为一件艺术品,一件雕塑,它确实反映了一种艺术观点,反映了一种把作品的形式与它所要表现的内容完全脱离开的艺术概念,在艺术史中有着独特的地位。
亨利·摩尔
1898-1986
作者简介:
在现代雕塑家中,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能超越英国雕塑家亨利·摩尔的国际声誉的。他的名字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响亮的艺术家名字之一。
1898年亨利·摩尔出生于英格兰约克郡西区一个矿工家庭。第一次世界大战参了军,1919年2月退伍。同年,考入里兹艺术学校,获得了皇家美术学院奖金。1923年初,亨利·摩尔访问巴黎,后又去意大利,深深为中世纪宗教雕刻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杰作所吸引。这些丰富的营养,使摩尔始终未曾让自己的艺术背离人文主义的道路。1948年,亨利·摩尔获威尼斯国际雕刻奖。
111斜倚像(一)
作品介绍:
自从1929年亨利·摩尔创作了第一尊《斜倚像》后,他用不同的材料和不同的手法,雕刻了许多命名为《斜倚像》的作品。这里介绍的是他作于1938年的一件。作品的构图单纯,主题明确,近乎于抽象的形体也显得简洁明了。两米多长的雕像比较清楚地显示出了人体大致的比例关系,身上被凿出的两个大窟窿是摩尔常用的表现手法,仿佛是人的骨架凸体部分的结构空间。整个雕像像是一个贵族妇女,呈斜倚的姿势,头部微向上仰起,乳房高耸,略似古墨西哥的雨神。根据雕塑史学家的考证,摩尔创作这件作品的最初灵感,确实来自于玛雅文化中的雨神侧卧像。
作品中引人注目的“洞”是摩尔独特的艺术创作手法。这些“洞”在他有意识的安排下,一方面扩大了雕塑的内在张力,使观众真切地感受到了人体的自然构成,另一方面强调了雕塑中不同部分的联系,提示出雕像与空间的关系,增加了三度空间感,使观众在对雕塑进行不同视点的观赏时,能够感受到雕像形体和背景的不同变化,从而产生出美的意境。在摩尔的手下,一个虚空的洞往往与实体具有同样的造型意义,达到了“虚实相生”的境界。
112斜倚像(二)
作品介绍:
这件作品是摩尔创作的“斜倚像”主题中最成功的一件。雕像使用了大理石,白色的石质与后面大楼的部分白颜色相呼应,使作品与环境有机地融为一体。石像的头部高昂,目略偏斜,眼睛的造型虽然相对简单,但也绝非轻率雕刻而成。这一双眼睛所表达的思想和感情的深度,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整个石雕人像精神面貌的基调。作品在完成后,深受公众的好评。至今,无论是作为一件艺术品还是一件主题性的雕塑,它都有着很高的声誉。
113家庭群像
作品介绍:
对于《家庭群像》这一主题,自1944年第一个泥塑稿起,亨利·摩尔共创作了约17件作品,这里选用的是他最得意的一个。作品中,母亲双手环绕着孩子的腰部,父亲托着孩子的双腿,他们的头部自然地转向自己心爱的儿子,给人慈祥与爱怜的感觉;孩子在父母的环抱中,显得活泼却又安详;整个作品充满了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情调,使人沉浸在天伦之乐的氛围中。在人物空间关系的艺术处理上,亨利·摩尔有意识地把孩子处理在父母双手的环抱之间,使孩子横卧的臀部刚好坐在母亲的膝盖上,形成有机的连接,同时三个形象又相对独立,互不阻挡。这样的处理,即表示了家庭成员间独立的人格,又巧妙地告诉公众,孩子是联系父母的重要纽带。通过家庭和人物主题的创作,亨利·摩尔充分地显示了对母爱和人伦幸福的关注,表现了他作为一个人道主义者对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的理想。
114王与后
作品介绍:
这件作品是亨利·摩尔50年代初在艺术风格上的一件试验性作品。作品中国王与王后的头部都有一个洞,似眼非眼;面孔十分怪诞,像个面具,似人非人,身体薄且长,呈扁叶状。整个作品简洁明了,没有过多的细部刻画。
作品是亨利·摩尔受英格兰威廉爵士的委托而创作的,并且被他天才地指定放在苏格兰贫瘠的丘陵地带的一片旷野之中。这对童话般的统治者的形象便与悠久的英国历史以及童话式的传统观念联系在一起。他们仿佛从遥远的古代一直端坐到今天,尊严而亲切,静静地伴随着荒原,永远如斯,唤起了人们无限的充满诗意的联想。自然环境的衬托更增加了这尊雕塑意味无穷的历史感与神秘感,这仿佛是向人类原始文明的呼唤,也朦胧地表达了现代人的迷惘与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