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94100000036

第36章 辨证分型治疗验案(10)

另方:止痉散3g,每日早、晚各1包,开水送服。外治:痛处外敷新伤膏。6月26日二诊:病势渐减,发作间歇亦见延长,仍有头痛头晕,口苦作渴,苔腻较化,舌质红绛,脉来弦滑。肝胆风火渐平,阳明蕴热未清,再拟清热降火,息风定痛,佐以活血化瘀。煨葛根4.5g,生石膏12g(先煎)、羚羊角粉0.6g(代,冲服),钩藤9g(后下),菊花9g,生石决明15g(先煎),香白芷4.5g,蔓荆子4.5g,薄荷4.5g(后下),川芎4.5g,三七粉2g(冲服),干芦根15g。余治同前。7月10日三诊:经治以来,痛势已平,眩晕减轻,仍见渴欲引饮;舌苔薄白,质仍红绛,脉形弦细。药能应手,病已中的,为善其后,续以上方化裁以消息之。前方随症加减,继服药20余剂,即告痊愈,停药。2年后随访,患者自诉再未发作。按:本例神经科检查诊断为三叉神经痛。施师认为,此证盖因外伤之后瘀血化而未净,血脉闭阻而成。古人云:“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其病在颊,乃少阳胆经、厥阴肝经、阳明胃经循行之处,正所谓伤在外而病及内。东垣先生指出:“不问何经之伤,凡血者,皆肝之所主。气血离经即为败血,败血必归之肝。”败血归肝,木失条达,则风火炽盛,木乘土位,故胃火亦旺。头面为诸阳之会,清净之地,高巅之上,唯风可及。风火循经上扰,岂有安宁?故施师以为,当先平肝息风、活血止痛,方可标本兼顾以缓病势。方中以羚羊角(代)、钩藤、菊花平肝息风,为君;配石决明、紫贝齿重镇潜阳,为臣;佐以蔓荆子散头部之风热,香白芷解阳明之头痛,川芎化少阳之血瘀,红花通闭阻之血脉。最妙之处,当为施师以薄荷为引药之使。一味薄荷,轻清宣扬,最利头目,尤入肝经,且具散郁调气之功,正可引药上行,息肝中之风,平胃中之火,通血脉之瘀,止面颊之痛。同时施师念及患者宿瘀已久,痛势颇剧,非以虫类之品搜风通络,不足以解患者之苦,遂以全蝎、蜈蚣配天麻、钩藤、甘草诸药制成止痉散,研末吞服,以助药力。此外,施师根据清人吴师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的理论,在面颊病位处外敷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新伤膏,以求药气相通之效。患者经施师连投药20余剂后病势见减,疼痛较平,但尚见头目眩晕、口苦作渴、脉象弦滑、舌质红绛之象。施师认为,肝胆风火渐平,阳明蕴热未清,故于原方中加入生石膏、葛根、干芦根以清阳明之火,生中土之津;并为加强方中活血化瘀之力,配以三七散瘀定痛。本病虽已多年,且病势甚剧,诸医束手,然经施师精心调理3个多月,使此数年痛疾得以应手而愈。

新伤膏之药物组成:生川乌、生草乌、生大黄、甘松、制乳香、制没药、红花、香白芷、全当归、樟脑粉、生栀子、血竭、山柰、生香附、母丁香、公丁香、广木香、肉桂、猪牙皂、细辛、飞朱砂、檀香、硼砂、飞雄黄、机冰片、麝香。

医案出处:《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施维治》

验案8

史某,女,38岁。1964年1月24日初诊。

1961年起左侧面颜部及头部剧烈疼痛,类似触电,诊为三叉神经痛。3年来经中西药物及针灸治疗均无效,最近1个月来发作尤甚,头面剧痛时引起呕吐。曾流产5次,出血较多,夜不安寐,常服安眠药始能入睡。舌尖红,苔根厚腻,脉细。

辨证属阴血不足,风阳上扰。拟养血柔肝、和络息风之法。

煨天麻3g,钩藤12g(后下),生石决明15g(先煎),桑寄生9g,牡丹皮5g,赤芍9g,丹参9g,炙甘草3g,木瓜5g,忍冬藤12g,胆南星9g,茯神9g。7剂。

2月21日二诊:前方服后症减,曾转方续服10余剂。近日头痛较轻,夜寐尚安,已不服安眠药片,时有胃痛。舌尖红刺,苔薄白,脉细弦。再拟平肝理气,佐化痰瘀。

石决明15g(先煎),白蒺藜9g,桑寄生9g,钩藤9g(后下),陈胆南星6g,赤芍9g,丹参9g,木瓜5g,茯苓9g,炙甘草3g。7剂。

2月28日三诊:各症均减,再守原意。原方7剂。

3月6日四诊:各症续减。但近日因事干扰,以致情绪怫郁,头痛又作。脉弦细,苔薄黄,舌尖红。前法出入。

白蒺藜9g,蔓荆子9g,防风6g,生石决明18g,钩藤12g(后下),丹参9g,赤芍9g,栀子5g,木瓜5g,生甘草3g。7剂。

3月13日五诊:头痛已减,胃中不舒,经脉窜痛,肝胃不和,肝火易动。舌尖红,苔薄黄,脉细弦。再予清肝调气、和胃畅中之法。

白蒺藜9g,蔓荆子9g,生石决明18g(先煎),穞豆衣6g,菊花9g,陈皮5g,香附9g,赤芍9g,木瓜5g,桑枝30g。7剂。

3月28日六诊:头及面部抽痛消失,但偶有不舒服感。再予丸剂调理,巩固疗效。

白蒺藜60g,赤芍60g,丹参60g,蔓荆子45g,石决明120g,茺蔚子90g,青皮45g,生甘草30g。以上各药,研为细末,用穞豆衣30g,菊花、钩藤各45g,煎汤泛丸。每日服2次,每次6g,开水送服。

按:本例头面疼痛已有3年病史,痛势剧烈,引起呕吐。由于5次流产,失血过多,以致阴血不足,风阳挟痰瘀上扰,导致头面部疼痛时作,乃本虚标实之证。各诊选用天麻、钩藤、石决明等以平肝息风,丹参、赤芍、木瓜等化瘀和络,最后再以丸剂调理。3年宿恙,得以治愈。

医案出处:《老中医医案医话选——黄文东》

验案9

彭某,女,51岁。1978年12月5日初诊。

患者从1978年6月开始不明原因的左侧牙床及颜面部阵发性疼痛,以后疼痛逐渐加剧,发作次数逐渐增多,每次发作时间为数秒或数十秒,咀嚼不慎或微风拂面均可诱发,食炒虾后尤为明显。痛如锥钻、电击,伴同侧面肌抽搐。每发作剧痛时,其痛楚不可名状,严重影响睡眠与饮食,有时感左上后牙松动不适,牙龈肿痛,口臭。曾多方求医,诊断为三叉神经痛(左)、慢性牙龈炎。经针灸、服用中药(祛风活血、清热解毒)、西药(镇痛、抗菌),并自购大量参须、麦冬泡水当茶饮,均无效果而就诊于余。诊见其手捂于左面颊,表情痛苦,烦躁,左上第二磨牙松动,附近牙龈稍红肿、轻触痛,龈缘可见少量黄白色脓液,舌淡红,苔薄,脉沉细而弦。

辨证属肝风上扰,兼阳明胃热。治法以柔肝息风活络,佐以清胃排脓。

白芍30g,生牡蛎30g(包煎),丹参15g,甘草15g,生黄芪15g。

12月9日二诊:服上药4剂后诸症均明显好转,精神大振,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原方继服5剂。

12月14日三诊:颜面及牙床疼痛已除,面肌痉挛已止,特地试食炒虾也未见复发,牙龈红肿明显减轻,龈缘未见脓液,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原方加瓜蒌15g。再服5剂,以巩固疗效。

随访8年,一直未复发,左上第二磨牙也不见松动,痼疾霍除。

按:方中重用白芍、生牡蛎以柔肝潜阳息风;白芍配甘草酸甘化阴,缓急止痛;丹参、黄芪养血通络。合用具有柔肝潜阳、和络息风之功。

医案出处:《湖南省老中医医案选(二)——夏度衡》

验案10

王某,女,60岁。1978年12月26日初诊。

右下颌角阵发性跳痛1个月,某医院诊为三叉神经痛,经中西药及针灸治疗不效,故转服中药。病发时呈阵发性闪电样剧烈疼痛,如刀割火灼,伴同侧眼晴流泪;阵痛持续数秒,一日数次发作,白天痛轻,夜晚痛重,往往因张口不慎或睡觉时被衣被碰触,皆可诱致阵痛;患者因而仅进流质不敢张口,也不敢大声讲话;舌质红,中心无苔,余处苔薄黄,脉沉数。

辨证属肝胆风炎上扰,阳明燥热,内郁伤津所致。治以清火散风,养阴止痛。

葛根18g,黄芩9g,白芍12g,生石膏30g,牡丹皮20g,石斛30g,薄荷10g,荆芥穗9g,柴胡12g,蜈蚣3条(包、研面冲服),甘草9g。5剂。水煎服。

1979年1月2日二诊:白天疼痛消失,夜晚阵痛3~4次,程度较前大减,张口或被衣被碰触未再诱发疼痛,面红,舌红,苔薄白,脉沉数。效不更方,仍按原方续服5剂。

2月12日三诊:诉说服上方10剂,阵痛消失,停药20天后,又复阵痛,随至某医院封闭、理疗半个多月,疗效不著,右眼至鼻翼较前痛甚。因症状未变,故仍按上方治疗。

2月16日四诊:阵痛大减,舌红,苔黄,脉沉数。复发后投原方有效,故未更方。

2月23日五诊:服7剂,阵痛再减,唯感右下唇口角紧痛,舌脉同前。紧痛为筋脉失养,瘀血阻滞,故于上方加丹参15g,制乳香9g,制没药9g,养血活血,祛瘀止痛。

此后又连续诊治4次,基本处方均以初诊方为基础,根据疼痛程度,药味和剂量略有加减,又续服20剂,疼痛基本消失。

按:本例辨证关键在于头痛如刀割火灼,日轻夜重,舌红,中心无苔,余处苔薄黄,脉沉数。盖昼属阳,夜属阴,因病久不愈,阴血耗伤,同时阳明燥热,内郁伤津,致使肝失所养,风火上扰,遂致呈现以上证候。故治宜清火散风,养阴止痛。是以择柴胡、白芍疏肝解郁;柴胡、黄芩,一则疏散,一则清泄内郁之热;投柴胡、薄荷凉肝疏肝;伍钩藤平肝息风,蔓荆子清泻肝经风热;重用生石膏清热泻火;遣蜈蚣3条,研细面冲服,盖因其搜通经络,祛风止痉力宏。缘于在治疗过程中,紧紧抓住病机,巧施对药,并重用生石膏、蜈蚣配合诸药,组方布阵,重点突出,且能支持“证不变药亦不变”的原则,方始获得痛止痉失之效。

医案出处:《关思友医案医话选》

五、肝胃郁热

验案1

陈某,女,62岁。

平素性情急躁,遇事易冲动,不能自制。一日因争吵,勃然大怒,突然右侧头面拘紧疼痛,不可忍耐。某医院诊为三叉神经痛,服药后疼痛不减,反而加剧。就诊时以手托颊,蹙眉呻吟不止,心烦,口苦,口渴,便干,溲黄,口颊发麻,流涎。血压17.96/12.64kPa。舌红,苔黄中腻,脉弦滑。

此乃胆胃两经之火上攻之证,急清解阳明、少阳两经火热。

方1:柴胡12g,连翘10g,夏枯草15g,牡丹皮10g,龙胆10g,白芍15g,葛根10g,栀子10g,生甘草6g,板蓝根15g,黄芩10g,天花粉12g。7剂。

方2:黄芩8g,黄连8g,黄柏8g,柏子仁8g。7剂。

两方交替服用。

药后疼痛霍然而止,自觉心中畅快,血压降至15.96/10.64kPa,偶见口角发麻。转方用小柴胡汤加羚羊角粉1.8g(代,冲服),钩藤15g,清胆利肝,息风解痉。病愈。

按:阳明胃经行于面,少阳胆经行于头之侧。本案一侧头面剧痛,起于暴怒,又见心烦、口苦、便干、溲黄等症,显为胆胃火热循经上攻。治当清阳明与泻少阳火热并施。方1清泻胆之火热,兼以凉血解毒;方2清泻三焦之火热。两方交替服用,促使头面之疼痛爽然而解。

医案出处:《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

验案2

董某,女,35岁。1964年4月10日初诊。

主诉经常头痛2年多,现头痛甚,眩晕不能转动,动起则重,两目羞明,眉棱骨痛,四肢疲乏,食少胃胀烦闷,大便燥结,体质消瘦,语声急躁,面赤,口、唇、舌质红,苔白中黄,脉弦滑有力。

病属肝阳过盛,胃津被灼,肝阳胃热上攻之证。治以平肝镇静、滋阴潜阳、解热止痛法。方用加味降压汤。

菊花12g,白芍12g,炒黄芩9g,玄参12g,怀牛膝12g,石决明15g,薄荷6g,葛根12g,竹茹12g,甘草3g。水煎服。忌食腥辣物。

二诊:前方服5剂,头痛止,诸症见减,脉转弦细。此系阳平阴复。仍用前方以防复发。

三诊:服3剂,上述诸症悉除,大便已润,唯心悸失眠,脉转细弱。此为心脾虚,血不荣心,神不归舍之征。改服养血安神之剂。

山药30g,桑叶12g,玄参12g,石斛12g,五味子9g,炒酸枣仁12g,当归12g,白芍12g,钩藤12g,龙骨30g,甘草3g。水煎服。5剂而愈。

按:本案肝阳过盛,灼伤胃津,津伤胃腑化热,肝阳胃热上攻而致头痛,故采用降压汤平肝镇静,滋阴潜阳;加薄荷,取其辛凉散热止痛;葛根辛、甘、平,生津解热;竹茹甘、微寒,清胃热,使阴充阳潜。肝阳平,津液生,胃热清而愈。最后服滋阴养血安神之品,治其余患。方中山药味甘、平,滋补脾胃,益肾精;桑叶苦、寒,清肝明目,清胃肠热;玄参滋阴降浮火;石斛甘、淡、微寒,滋养胃阴;五味子、炒酸枣仁镇静安神,收敛心气;当归、白芍柔肝补血;钩藤、龙骨镇痉平肝潜阳。服5剂而愈。

医案出处:《老中医经验汇编——郑侨》

验案3

裴某,男,63岁。1978年4月8日初诊。

同类推荐
  • 高血压饮食参照书

    高血压饮食参照书

    高血压在我国普遍存在着患病率高、残疾率高的“三高”和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的“三低”特点。在2004年我国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中指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患病人数为1.6亿,而高血压人群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仅为30.2%、24.7%和6.1%。
  • 中医入门一学就会

    中医入门一学就会

    本书包括中医其实不难学、阴阳就像硬笔的正反面、五行与人有什么关系、你对五脏六腑了解多少、人为什么会生病等内容。
  • 尿毒症实用自我疗法(实用自我疗法系列)

    尿毒症实用自我疗法(实用自我疗法系列)

    本书将深奥的医学原理寓于生动形象的语言之中。本书通过尿毒症常识课堂、尿毒症科学治疗指南、肾的透析和移植、常用药物的科学应用、尿毒症的科学保健、尿毒症的用药常识问答等内容,使读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医学保健知识。本书可供关注身体保健读者、尿毒症患者及家属阅读参考。
  • 开启健康之门的金钥匙

    开启健康之门的金钥匙

    本书内容包括: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减少外因性损害了解脏腑生理功能、预防内因性疾病中年期要珍惜健康等。
  • 人生百岁不是梦

    人生百岁不是梦

    本书是一本论述健康之道的中老年读物,他博采了社会学、生理学、营养学、运动学、医学和哲学等多方面的知识。
热门推荐
  • 狼性大少:代孕娇妻很嚣张

    狼性大少:代孕娇妻很嚣张

    莫名其妙的被不知名的人绑了,莫名其妙的被不知的人命令给他生个孩子。沈沫怒了,凭什么让她给他生孩子…
  • 微光留下了你的温柔

    微光留下了你的温柔

    年轻的我们也曾走失,但幸好,兜兜转转,原来还在这里。我们就像天边最美丽的烟火,那么朦胧,又那么。十里桃花,鸿歌望眼,苏安暖与他相遇在一次偶然,却相约了十年,归来后,原以为他已经忘记了自己,却不知,他一直都在。她却喜欢上了别人,而当他真正永远离开她时,她的心空了一大块。兜兜转转,原来有那么一个人一直陪在她的身边,只是不知道,她能不能放下心中的执念,去追寻自己的幸福。青春其实就是一场无名的旅行,只是不知道我们在路的尽头,是否还能够在一起。只是不知道那烟火是否仍能留住最初的耀眼。
  • 大红棺材铺

    大红棺材铺

    驱过邪,抓过鬼,乱坟岗上劈过腿,红棺材里睡过觉,还和女鬼亲过嘴。柳州老宅子里,我莫名其妙的睡进了红棺材,自打这以后,我八字奇弱的命就踏入了一条不归路。红棺材封煞,阴阳局,生死棺......我一路走来,听我说说这一路的邪乎事儿!
  • 驱妖人:驱妖成瘾

    驱妖人:驱妖成瘾

    何为鬼邪何为神,神鬼为何两不分。甄家有女初长成,驱妖除鬼揽上身。情窦初开寻白首,爱恨情仇莫伤神。
  • 携手不情深

    携手不情深

    睁开眼回到命运的起点。上辈子贪慕虚荣抛弃了自己的夫君。抬入何府为妾。生产之际被主母残害一尸两命。今生,本想安分度日选着了上世命定的良人。妃位,权利唾手可得。韵水一天天强大,脑中一些画面日渐清晰,我到底是谁?容不下与人共侍一夫,看不透良人对权利的追逐。命运何起何从·········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心仪

    心仪

    姜绎心认为一见倾心都是看脸的,所以啊这事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殊不知有人从第一次遇见姜绎心便把她放在了心上,一放就是一辈子。
  • EXO原来我们曾经相爱

    EXO原来我们曾经相爱

    年少时的爱情,是四面八方来的风,吹动我们的心。没什么主见的我们,读一本书,听一首歌,看一段故事,不知不觉就被影响了。我们对爱情的定义和认知,提前被预支了。然后遇到一个人,为之命运颠倒,悲伤欢笑,世界观崩溃,需要重新修复聚集自己的灵魂。尘归尘,土归土。穿过迷途便是路。【我们的故事,即将开始。。。。。。】
  • 东徒

    东徒

    一次纯粹的西藏之旅,意外受伤后,脑垂体变异。完全是意外。只是生活大都是意外组成,意料之外。所以,生活变得色彩斑斓。物质,空间,时间,精神,四大异能体系。
  • 丛林冒险小队

    丛林冒险小队

    从悬崖掉落的女孩,变异的动物,这些事情里到底隐藏了什么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