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93900000037

第37章 唐宋词的空灵境界(1)

就词而言,境界是指在作品中,词人通过他所描绘的艺术形象,向读者展现出的思想感情、品德情操,是一种能够令读者沉浸其中、流连忘返的高尚的艺术氛围。“境界”一词在我国文献中,最早见于《大雅·江汉》“于疆于理”句中,郑玄注曰“正其境界,修其兮理”。说文曰“竟,乐曲尽为竟。”即终极之意。又云:“界,境也。”后来佛经翻译中,“境界”一词就频繁出现,表现了佛经翻译的独特造诣,到了唐代,“境”、“境界”在诗歌中经常被用,后来,就成了文学创作和评论中经常使用的术语了。可见,境界一词的语意越来越宽泛了。晚清词评家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作了精辟的阐释:“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特者在此。”王国维这一观点,强调了境界在词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倘若一词中没有境界的渲染和艺术氛围,那么就很难流传下来。

一、唐宋词的空与静

词的空灵贵在写静写空和虚,描写静景的词很多,描写环境幽静的词比比皆是,大多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有的是在动中显出静,有的是静中有动,动静结合的较多,纯净、纯虚空的也不多,都是动静互为作用的,也就是词人的某种心态,词艺术的境界,有时又是二者的结合。其实,空灵虚静的境界,主要是空,空是核心,它本是超然于客观现实之外的一种境界,就是王国维说的“无我之境”和“有我之境”。空应该是佛教用语,因佛教突出的是虚无,所以它强调的是一种空灵的境界。“空者,不着色相之谓。清则丽,空则灵,林月之曙,如气之秋。表圣品诗,可移之词”。在词的境界中,空与静、虚常联系一起。如晁冲之《点绛唇》“空惆怅,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汪藻《点绛唇》“彩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君知否?乱鸦啼后,归兴浓于酒。”这首词上片前四句写寂静的环境,在寂静的环境中,引起愁思,无法成寐,只有起床徘徊,见到一轮新月朗照,皎洁无比,梅影横斜在窗边上,江面上风平浪静、空中的新月是静,窗边上的梅影是静,江面上一片宁静,这些静悄悄的环境,自然使人感到寂寞难耐,由此自然想到温馨的家,由此自然引起一段乡思愁意。所以静和空是紧密相连的两个意象。在表现静的时候,词人们还常常以声衬静,以静显空,如万俟咏的《长相思·雨》:“还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夜间是宁静的,但是雨水的滴答声又以动衬静,从而静显得更静。李清照的《声声慢》通过描绘秋的凄清冷落之景,写作者内心的不平静,外部环境的冷落与寂寥,反衬作者内心的五味杂陈。在秋雨连绵,下得令人心烦、焦虑,雨虽然已停,但好像雨还从屋檐上不停的滴答滴答着,于是词人更感到内心的茫然和空寂,好像缺失了什么,在不停地“寻寻觅觅”。这首词从里到外,从外到内,由远及近地刻画着自己内心的不平静和沉痛,不平静与平静是相对而言的,只有平静中才会产生不平静,不平静中又隐藏着平静,雨在不停地下着的时候,屋内是静悄悄的,雨停了,屋内的平静与屋外的环境一致了,但作者却感到了另外的体验,那就是心灵的不平静,所以词人正是通过这种平静中的不平静来反映国家的难堪程度的。借雨后宁静的环境和空阔的氛围来传达词人的内心的体验,很别致。

在写静的过程中,词人们往往通过声响、动作来衬托,从而使静更显宁静,或更显静谧,从而能达到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如范成大的《鹧鸪天》:

嫩绿重重看得成,曲栏幽槛小红英。酴醾架上蜂儿闹,杨柳行间燕子轻。

春婉娩,客飘零,残花浅酒片时清。一杯且买明朝事,送了斜阳月又生。

这首词写春日别墅风光,完全用衬托写景,写绿树芳草,曲栏红花,红绿互相映衬,这是宋代人最擅长的手法,如李清照《如梦令》中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蒋捷的《一枝梅》中的“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柳永《八声甘州》中的“是处红衰翠减,冉冉物华休”;吴文英的《祝英台》中的“剪红情,裁绿意,花信上钗股”,卢祖皋的《鹧鸪天》中的“庭绿初圆结荫浓,香沟收拾旧梢红”,等等,这些绿叶红花互相映衬,都能给人以强烈的美感,这是静态的描绘。范成大词的三四两句描写酴醾架上的繁花招来了蜜蜂;杨柳间小燕子翻飞自如,这里是动景,以动衬托静,因为,如果不是园中特别静的话,蜂鸣声如何能听得到?并且着一“闹”字,更显出园中的幽静了。小燕子在杨柳间自由翻飞,轻盈自得,不受任何阻碍,也说明杨柳垂挂,无风无尘,也是静的表现,“闹”与“轻”两个字写了两种动物的动态,这种动态完全融入了静极的生活画面当中,可见静中有动,静衬托环境更加宁静,蜜蜂的鸣声,更显示出幽静恬适环境的优美。红绿、动静的互相映衬,把春天的生机盎然,春光的无限美好刻画得情趣生风,悦愉恬美。他的另一首词《忆秦娥》的上阕“楼阴缺,栏杆影卧东厢月。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一个明媚的月夜,高楼在树阴掩映之下,只露出一角,东厢因没被树阴遮掩,为此栏杆的影子投到了地上。月光照射在庭院,照射在窗户上,杏花已满枝,洁白如雪,这是闺中妇人活动的背景。春天的美好生机让人感到惬意,然而,这美好的春光却白白浪费掉了,自己独守闺房,自己的那一半不知身在何方,现在情况如何,心中是否仍思念着我?这里的景全是静态的,这些静态的景是非常和谐的,悬挂的月,斑驳的栏影,洁白的杏花汇成了美丽秀雅的环境,这一环境的静,衬托出闺中人的寂寞孤独,风的动,漏斗的滴水声给寂寞的环境注入了耀动光点或水珠。动中显出静,静中有动,动静相辅相成,达到了独特的艺术效果。对周围环境气氛的渲染,人物形象神志的表现,都有一种特殊的作用。为此,人们读了这首词,会感到平和、宁静、温馨之美。这种动静结合的写法,在词中很普遍,表达的效果也令人向往,往往给人一种超常的艺术享受。

虚与空的诉求同样表现出让人回味的意境。因为虚为空,空则虚,虚则灵动,在咏物中,如果要使笔墨空灵,就必须从虚处取神,切忌太坐实了,“夫词欲清空,忌填实”,“其寓意也微,其托兴也孤”。要达到虚空境界,在艺术手法上多用暗示、隐喻、比兴、象征等,这样方能达到含蓄蕴藉的效果。如柳永的《雨霖铃》,上片是写分别的场景,全为实写,别后情景全是想象,全是虚处着笔。上半片写分别时的情景也是静的吓人,分别时纵有千言万语,也无从说起,那种沉痛,那种伤情都在泪眼中。那别后的思念,是怎样的思念呢?“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这一“念”字贯注下半片别后心情的描写,别后双方的心情如何,则全是揣度和猜测的。“烟波”、“暮霭”、“沉沉”这些景物的描写和气氛的渲染,都是由眼前景过渡到以后情景的写法,即融情入景、即景抒情,这以后的情景纯然是虚构的,至于说以后的情景会是什么样,只有人的联想或想象之后方可知晓。“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柳永的名句,是紧承“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而来,从上下文来看,应该是深一层的想念,直到今宵酒醒时,心上人已无踪影,只能面对着岸边的杨柳,晓风轻拂,残月凄冷,这是多么令人难堪的情景呀。这两句话中有许多能触动离愁来表现这次情愁的东西,酒是麻醉人的东西,它可以消减愁情,那么等酒醒了那肯定是愁醒的。经过麻痹后再醒过来的愁,必然使人无法排遣的。周邦彦的《关河令》中“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就是酒醒后无法排解后的愁情;“晓风残月”之景,凄清难耐,使人不堪忍受,再加上起早远行的人大多在“晓风残月”中动身起程,送别的人也是在这个时候送别,这样别情与此时的凄清联系起来了,无怪乎这两句有那么大的艺术感染力。以下四句是更深一层推想到离别后惨不忍睹的情景,“良辰美景”与“千种风情”都成了虚设的美好光景,离开心爱的人,千种风情都不足以吸引人,那些欢声笑语向谁说呢,向谁表达呢?这下片完全是虚设之景,虚设之情,因为事件还没有发生,你怎么就知晓了呢,这纯粹是虚设的景致,虚拟的痛苦心情。这种虚拟的都是空的,都未曾发生,却把它当作发生一样来对待。这样一来,上片的实景与下片的虚景有机结合,详写与略写相得益彰,这样就恰到好处地表现了离情别绪的主题。通过对虚拟别后凄婉情景的铺叙,使词的主观情调极有章法,表现了作者善于驾驭长调的艺术才能。这首词的虚空境界的表现,增强了这首词的空灵境界,提升了词的艺术层次,也增强了该词的艺术感染力。

在宋词中,虚空的运用比较普遍,往往都是先写客观实景,然后写主观之情。化实为虚,从而,产生独特的艺术效果。如姜夔的《扬州慢》: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荞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同类推荐
  • 跨越国界的托尔斯泰

    跨越国界的托尔斯泰

    本书让读者在世界文学背景下重新认识托尔斯泰的小说,并提高我们对其小说的理解。这本不朽的作品将托尔斯泰置于世界文学的中心,在世界文学背景下探讨托尔斯泰小说,将托尔斯泰的作品与司汤达、福楼拜、歌德、普鲁斯特、兰佩杜萨、马哈福兹的作品相联系,?对他的作品《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及《哈吉·穆拉德》提出新的见解。《跨越国界的托尔斯泰》是世界文学学者的指南和灵感来源,始终清晰的阐明托尔斯泰是世界文化流动中的核心人物。更广泛的说,这本令人称赞的作品是二十一世纪如何进行文学研究的方法论。本书不仅提及托尔斯泰作为穆斯林倡导者的天赋,还展现了他在世界文学上最持续的影响力。
  • 水浒人物品评录

    水浒人物品评录

    本书选取了《水浒》一百单八将中最具特色的二十七个主要人物,以现代视角予以解读。
  • 小说法

    小说法

    《小说法》与当下国内许多优秀小说有着紧密的联系,它发现了小说家在创作时的思考路径和秘密,所以《小说法》不是一本小说评论集,也不属于文学理论的范畴,它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指导小说创作的教材,33篇文章深度解构当代国内优秀小说,告诉阅读者如何深刻理解小说家们的描述语言,告诉创作者如何巧妙设置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小说法》对所有志向、喜爱小说创作的人来说,都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书。《小说法》由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所长孟繁华作序、推荐。
  • 我笔下的七宗罪

    我笔下的七宗罪

    《便衣警察》《永不暝目》《玉观音》《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海岩为大众所熟知,这得归功于他笔下的这些剧。海岩是个奇人,只有小学四年级的学历,却成为高级经济师、著名作家、重点大学的兼职教授,写小说改剧本,屡屡创造收视高峰,而他的本职工作却是企业家。本书主要包括了四大部分:第一解读海岩;第二与名记者对话;第三海岩杂烩;第四网络海岩,是一部海岩的传记文集。
  • 打造蓝色

    打造蓝色

    读者在此打开的《打造蓝色》一书,是法国剧作家让保罗温泽尔的作品,由宁春翻译。您将走进两个法国退休工人安德烈和绿西的私密空间:听他们说话、跟踪他们的视线,发现他们的无奈、烦恼和焦虑。您会问:除了那长此以往生活在一起的习惯,还有什么能将这两个人继续拴在一起呢?您会抱有一丝的同情,而这同情将会变为柔情,因为安德烈和绿西在一个已经不属于他们的世界里维系着生存,而这世界或许从来就不曾属于他们。他们最后的救赎是梦想;然而,对于梦想,我们有义务付之与柔情。
热门推荐
  • 美漫世界的太阳神

    美漫世界的太阳神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不...能力越大,权利越大。握于手中的能力,权利...是让众生臣服于你,或是利用这种力量来维护众生。人人生而不等?不对,人人生而不平等。有着毁天灭地的力量,轻易将地球打穿,顷刻之间就可以将人类从世间抹去的你,是选择俯瞰于天际,高于众生,亦是行走于地上,维护众生?
  • 冰山狂女:极品术符师

    冰山狂女:极品术符师

    她,冰山霸道,穿越成纨绔少爷,携神兽、妹妹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在异世闯出自己的一片天。他,腹黑霸道,身居高位,却独为她展露笑颜,将她视若珍宝。“我没有断袖之癖......”“可我喜欢你!”某人厚颜无耻地贴上前去,笑的张扬“......”且看冰山狂女如何祸乱异世!PS:紫苒第一次写文,有不足之处多多包涵呐~
  • 风流悟

    风流悟

    世人有何下贱?无钱便是下贱之因。有何尊贵?有钱便是尊贵之实。下贱之人,有了钱,便改头换面,自然尊贵起来;尊贵之人,无了钱,便伸手缩脚,自然下贱起来。所以说:“富贵不奢华,而奢华自至;贫穷不下贱,而下贱自生。”
  • 大小姐的贴身狂徒

    大小姐的贴身狂徒

    东方家族在一次决斗中,东方家族族长陨落,东方家族人全部被杀,只留下了一儿一女。东方傲宇知道自己身世,悲愤交加,不过他不但没有抛弃自己,而且他还努力修炼。来到了大都市他利用自己的才华让所有人惊叹不已,校花,护士,老师,董事长...到贴过来。让我瞧瞧东方天才的精彩故事吧。
  • 御龙九天

    御龙九天

    金夕被废金气根,如何傲视九界?打怪夺丹,智斗兽王,一路升级;抱着王元姬长大,护着武媚娘称皇,揽着奇女子闯关,一切只为御龙九天!定刘邦,拥刘秀,立大唐,闯大清,一界一藏龙,逐层帝王更,扬言而出:我若杀你,必因藏龙!
  • 自然战神

    自然战神

    在几亿年前,地球上有着十个为人类带来自然生机的自然神,使得地球曾经一度拥有着比现在还要高级发达的文明。但,宇宙人却担心地球过于高级的文明会危及到宇宙联盟的统治,便派出大量的军阀战队攻打地球。由于宇宙战队数量众多及能力之强大,十个自然神寡不敌众,超远古时期的地球文明消失。如今,几亿年过去了,地球重新建立起新的文明。然而,来自宇宙的危机也再次迫近……我们的文明会遭到同样的命运吗?
  • exo之时空恋人

    exo之时空恋人

    她看着那副画不禁自言自语起来:我就要回来了。那副画中的十二位少年露着阳光灿烂的笑容,她的手情不自禁的轻轻抚上画,看着那个令她日思夜想的他还有带给她温暖的他们,“你真的愿意为了他而放弃一切吗?”目光一直留在画是毫不在乎旁边男子的话,眼神坚定的说:“那些我不在乎”。。。。。。。
  • 修真狂歌

    修真狂歌

    这天地,竟是一座囚牢!而我们,不过是一群囚徒!可笑的,悲哀的,尚不自知的,不懂反抗的囚徒!
  • 求道于金庸世界

    求道于金庸世界

    历尽失恋的痛苦,大学生赵阳穿越到了金庸世界中,得到了广成子遗迹,开始了自己的求道之旅……
  • 天渡传说

    天渡传说

    自东方仙教消亡,西方教廷混乱后,异能界进入了纷乱状态,各个国家,组织间因为利益的纠葛不断发生争斗,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新时代。凌墨,出身于边缘山村的男孩,天性豁达,性格坚韧,为助其族人凑齐失去的圣物而踏入纷争的都市……,从此揭开了“天渡”大时代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