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93400000024

第24章 巴人蜀人一家亲——重庆人与四川人(1)

蜀文化造就了四川人,巴文化造就了重庆人。

蜀文化与巴文化不能分家,四川人与重庆人在文化血缘上有割不断的联系。因此,谈论四川人,不能不提到重庆人,因为他们曾经是“四川人”。

1.成都重庆双城记

在重庆和成都都属四川省两大重要都市时,世界上很少有两座城市像这两大城市那样,给我们呈现出如此奇特的面貌:它们同属一个地域,同是一个行政区域仅有的两大城市,相隔不过数百公里,乘飞机只要半个多小时,但两座城市的脾气血性却是迥然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说气候,重庆湿热难耐,成都凉爽宜人;说地形,重庆山重路不平,成都一马平川。

成都有着“天府之国”的美喻,是我国西南开发最早的地区,全国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从有确切记载算起。成都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早在公元前四世纪,蜀国开明王朝迁蜀都城至成都,取周王迁岐“一年成邑,二年成都”,因名成都。公元前316年秦灭蜀,后置蜀郡并进行了大规模修建。开店列铺,商业繁盛,设有盐铁官收盐铁税,那时成都已经成为秦国有名的商业都市。直至现在,成都仍然以生活舒适安逸,商业发达闻名海内外。

成都一马平川,无灾无险,筑路和建城都十分容易。成都的城市建设如同成都人的生活一样潇潇洒洒,每年都会新建好些路、改造好些路。然而无论怎么建设发展,成都的城市总显得那么平实和阴柔。即便高楼座座,也显得亭亭玉立。无论风云如何变幻,成都始终是一个十足的“安乐窝”,成都人总是淡定自若“稳得起”。今天的成都人自嘲是:“吃点麻辣烫,打点小麻将,喝点盖碗茶,看点Y(成都俗语,“Y”即劣质)录像”。秦汉时关中人说“少不入川”,就是怕年轻人来此地会消磨人生的斗志,销蚀奋进的锐气。

重庆同样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简称“渝”。具有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公元1189年,宋光宗先封恭王,后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升恭州为重庆府,重庆由此得名。1891年重庆成为中国最早对外开埠的内陆通商口岸。1929年重庆正式建市。抗日战争时期,重庆成为中华民国战时陪都,是当时全国抗日战争和反法西斯的最高指挥部,中国大后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故重庆又有“三都之地”之称。1997年3月14日,重庆正式成为中国第四个、西部地区惟一的直辖市,掀开了重庆建设与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

与成都相反,重庆是座山城,出门是山,举目是山。重庆人建房不讲朝向,也无法讲朝向,见缝就插针。也就因为这样,重庆城在钢筋水泥的拼命堆筑之中练就了峥峥阳刚之气。在重庆建1公里路的成本在成都是可建7公里。在以往那些交通十分不便的年代里,重庆人一直在挣扎中生存。苦是苦些,却不乏昂扬斗志,与山斗,与水斗,也就是斗出了重庆人今天特有的刚毅。

从文化渊源底蕴来看,成都比重庆要厚重的多。说成都是个历史文化名城,那可是一点都不夸张的。从千金难买其赋的司马相如与卓文君逸事,到武侯祠、薛涛井、杜甫草堂、石室中学……你到了成都,就总有看不完的文人古迹,有抒不完的怀古幽情。而到了重庆,最大最热闹的历史景点就是红岩歌乐山渣滓洞革命烈士们斗争过的地方,在那里你感受到的是壮怀激烈的铮铮铁骨和九死不悔的火热激情。

成都的文化特色使得她成为一个闲适意味很浓的地方,这种闲适,事实上透露着成都悠久的农耕文明的气息——成都人普遍缺乏竞争意识,却对“农家乐”度假方式情有独钟,这大概因为这里的生活太容易太舒适,没有压力感。

至于重庆,农业色彩的浓重是自不待说的。由于这里“山高坡陡坑深”,生存条件艰难,所以民风强悍,又由于朝天门码头文化的开放性影响,使重庆人也具有着天生的乐观幽默性格。

巴蜀自古是一家,川渝同源,一样的川腔,在外地人听起来根本分不清彼此,成渝口头禅可以在两地同时流行。《抓壮丁》同时被两地人奉为自己的经典之作。连流行全国的“雄起”一词的发明权也判不清出处。两地人一样的崇尚火锅和美女,两地的球迷都以狂热著称,川渝两地的打工仔同样遍布国内。甚至两地在几年前还在一个省里共辖,分开也才是几年的事情。

两地离得如此之近,三小时的路程而已,如果成渝间的高速铁路贯通,来往的时间还要大大缩短。甚至有人设想在成渝之间架设高速直达的城际磁悬浮列车,速度达到每小时500公里,两地300公里的距离只需要半个多小时就可以到达,成渝两地的来往将更加便捷,成渝两地可以变成同城概念,重庆是成都的客厅,成都是重庆的后花园。这种设想并不仅仅是浪漫主义,在技术上已没有多大问题。在成都居住在重庆上班,这是很惬意又很新鲜的生活方式。

如今,虽然重庆与成都已经在行政上划清了界限,但两个地方悠久的历史文化联系和血缘细节是割不断的。巴蜀文化就好比是一棵参天大树,结出了巴文化和蜀文化两个果实。双方谁也离不开大树,谁也不能把树砍掉。

2.“热辣”重庆人

四川人到重庆,一般都有三个感觉,天热、坡陡、没茶馆。天热坡陡是自然环境造成的,没办法,而且住上一年半载的也就习惯了,但没茶馆却让四川人说什么也受不了。因为四川人最喜欢的就是泡茶馆。重庆也有地方称作茶馆的。但名曰茶馆,实际上是搓麻声一片。

重庆的茶馆凤毛麟角,酒馆却多如牛毛,高档、实惠的都有。重庆人不喜饮茶,却好酒。一到晚上,滨江路上的夜啤酒热闹喧天,一群群重庆汉子们光着膀子,围着桌子,身边堆着一大片啤酒瓶子,喷发着酒气,挥洒着豪情,谈天论地,吆五喝六。明明已经喝得面红耳赤走路都打偏偏,口里还在说:“没得事,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有朋友说,重庆人的血管里流的不只是血,还有酒精。

当今重庆人文化,集中体现在“滚”、“辣”上。滚,不是撒泼,也不是放赖,而是热血翻滚,敢作敢为,胆大包天。辣,不是蜂针,也不是毒品,就像重庆火锅,你沉醉其中却大声喊好。感性任性,霹雳劲猛,烫泼人心。

重庆的人性子火爆,光看公交车就可知一二。早年重庆的公共汽车拥挤全国有名,车上的售票员却有本事在密密麻麻的人挤人中打开一条血路,挨个拍着肩膀售票。尤其重要的是:甭管多挤你休想逃票,不买票不行,少买了二站地也不行:“两路口到了,你下,还有你俩……什么?不下?补票!”满满一车人,挤得鼻子眼睛都没有了,竟然还分得清谁少买了几分一毛的票!也有拍错了肩膀的时候,人家是买了票的。也不道歉,两眼空空地走了过去,其理直气壮的心理基础是“宁可错杀三千,不肯放过一个。”

重庆人性急,连看报纸也是心急火燎地匆匆而过,你告诉他今天又发生了车祸,他惊问你咋知道的,你说报纸上不是写得清清楚楚的吗?!原来他根本就没有仔细看。成都人则不同,连街上蹬三轮的也买了一张报纸在认真地读,并且从头到尾,翻来覆去,绝不放掉一条消息,哪怕有客人坐车他也要把报纸叠得巴巴适适,等闲下来再读。甚至出租车司机在等红绿灯的一点间隙也在读报,而重庆人就把报纸塞得找不到了。你问他报纸呢?他回答说翻都翻过了还留来干啥,未必你还要包东西。

有一个笑话说重庆人买报纸先看哪种报纸的堆头大,版数多,因为他们要拿报纸来包东西,版数多的才划得着。而成都人则考虑的是哪种报纸好看,内容丰富,他们要把报纸读通。所以在成都报业非常发达,一张报纸可以发行几十万份,重庆比成都人多,报纸的发行量却小得多。重庆的报刊种类不少,甚至还有许多内部报刊,但发行量都不大,这也合符重庆人广种薄收的性格。重庆地处川东,那里土地贫瘠,山又多又大,农民种庄稼收成微薄,所以广种薄收成了习惯,不像成都平原气候适宜,沃野千里,精耕细作,收获颇丰。这也是双城人性格的差异。

重庆是一座拥有双重激情的城市,因为足球和啤酒是两种让人疯狂得想飞的东西。重庆人肠直话脆砣子硬,腰里暗藏豪杰心,长期以来崇尚英雄主义。而在和平年代,这种情结只能停留在足球场虚拟的战争里。所以重庆球市火爆如千朵野花扎成一束。而战斗的胜利和失败需要一只大碗来宣泄。自古成败皆是一碗酒,所以重庆的啤酒销量直追自来水厂。据传有人写信给有关部门,要求给家里安装两个水管,一为自来水管道,一为啤酒管道,把啤酒商感动得想给每个重庆人挂勋章送锦旗。于是便有人扔出话来:重庆人不喝酒,酒厂就要坐不住。

老重庆时代买啤酒还得“搭菜”,要买啤酒需同时买上一份菜。那时几无瓶装,全用一有阀门的大塑料桶用卡车拉来,置于街头巷尾小店沽卖。且销路好到买啤酒得排队,多是抱了洗脸盆、温水瓶、大茶缸、水壶去等候。若是去得晚了,就会看见沿街的商店齐刷刷地挂出“啤酒已售完”字样。你顿足捶首没有用,啤酒欢迎你下次请早。

重庆人讨厌斯文,喝啤酒一般不择地方。有个位置是个地儿就行。所以街边的几拖几是最热闹的地方。啤酒江湖一般表现在划拳上,并谓之“南北战争”。人马分两边,一切拳上过。一晚下来,圈子就越喝越大,中途若有人加入战团,先干二碗再入座,入座需和每人过招划一拳,重庆人谓之“走一圈”。整个场面激昂火爆,只见硝烟不见血。也有例外者,不猜;拳行令,端了杯碗独饮,你不需劝酒,他则无事啜几口,欢乐则自己放“下课”。

重庆人喝酒多为两种方式,一用海碗,一用瓶吹。用海碗喝时桌上至少有六七条好汉赤膊相对。碗一字排开,倒酒者一手一瓶左右开弓,瓶口向下流水作业。完了发声喊,两横一竖“干”,先下三碗润润喉再说。其中夹着巾帼,左手提着刚在球场看台边狂欢时扭断的高跟鞋,右手就是一碗啤酒往嘴里倒。而用瓶吹者多为二两知己相聚,半盏淡茶,一瓶啤酒,就黄昏夜色,把那心里话胸中事一一细说。

简单来说,重庆人个性特点综合如下:

耿直、率性。这是最主要的特点,多数情况下是优点。常见的一点是爱打群架。

聪明。别的地方的人对待一个问题会拿出一个办法,而重庆人会多出一套方案,通常情况下,这套方案都是从坏处着手,以防万一。

不拘小节。由于重庆环境历来不好,因此诸如在大街上随地吐痰之类的坏习惯很常见。

很会想出挣钱的点子。特别表现在小吃方面,同样的东西,每年都会有新的吃法,主要目的,还是赚钱;当然,不劳而获的坏点子也不少。

能吃苦。真正面对困难时,重庆人会表现出很强的耐受能力。

沟通融合能力强。与陌生人、与外地人、与团队等,重庆人的自我表达及沟通能力相当不错,能在很短时间内与别人融合到一起,但不好的一方面是容易与别人一起做坏事。

学习能力强。换句话讲,叫“晤”性不错,对任何新事物不排斥,能在较短时间内掌握。

重庆人精干、女孩子漂亮。这主要是地理环境造成的,“云雾多,地不平”自然会带来这一结果,平均来看,胖子少。

3.重庆崽儿砣子硬

重庆人把男人不叫男人,而叫“崽儿”。“崽儿”在普通话里似乎找不到准确的翻译,勉强要解释的话,那就是土生土长具有典型重庆人个性的男人。在重庆,这个词普遍得就像广东人说“靓仔”,但在广东人人都可以被叫靓仔,在重庆,可不是人人都可以算得上重庆崽儿。重庆人自称重庆崽儿的时候,那种自豪感就像纽约人称自己为New Yorker一样。

是前段时间红极一时的《疯狂的石头》就是以重庆崽儿为原型拍的,可谓是赚了个盆满钵满。其片尾曲《我是重庆崽儿》里唱的,差不多也是那些在嘉陵江域长大的男同胞们的共性,以及嘉陵江域大小城市的共性。

形容重庆崽儿的词多半和火爆、耿直有关,而他们对自己的评价也大致相同,在重庆,有个形象的说法就是“重庆崽儿砣子硬”。“砣子”用普通话来解释可理解为“拳头”,试想,一个“拳头”都捏紧着的人,性情还能不火爆么?喜欢温情绵绵的女人在这里就要失望了,重庆崽儿对他们所爱的女人的爱的表达也非常奇特。举个例子,比如女孩子在春寒料峭的夜晚嚷着好冷,回头一看也是,单衣薄衫,楚楚可怜。成都男人可能会一迭声说:怎么穿这么少?不知道现在天气还很冷吗?下次可要注意,生病不是好事关怀慰问的话一大堆,但也就如此而已。而重庆崽儿却可能是先横你一眼,道:要风度不要温度。听起来非常不怜香惜玉,但同时他们就可能脱下外套扔过来了。在这种时刻,一件外套是比千言万语都有更切实和深刻的温暖。重庆男人对女人从来不拖泥带水,好就好,不好就拉倒,他们会立刻转身走掉,即使也可能会因此而大醉一场。

到了现代,重庆崽儿真正作为一个符号出现应该是在“文革”武斗和上山下乡的大潮中,也惟有这两大运动才将重庆崽儿骨子里的那种匪与侠的基因暴露无遗。重庆崽儿具备了大部分男人的致命杀伤力,比如刚硬、洒脱、讲义气、朋友遍天下以及特男人的气概,给女人编制了一张迷幻的情网。

同类推荐
  • 最后的神话:诗人自杀之谜

    最后的神话:诗人自杀之谜

    人们把世界最美的状态称为诗境,把心中最美的意念称为诗意,把文字中最精妙的语言称为诗句,把最动人的画面和最能激发人的想象的言外之意称为诗情。人生最激情澎湃的一刻,是诗;人心最美丽的邂逅,是诗。
  • 重阳节

    重阳节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重阳节》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该书在深人挖掘和整理中华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人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品读中国城市人性格

    品读中国城市人性格

    本书通过各个城市的历史概况、男人、女人、名人、商人、城市文化、风俗、性格特征等诸多方面描述了42座最具有代表性的性格城市,并品读这些城市人的性格。
  • 中华农耕文化漫谈

    中华农耕文化漫谈

    本书作者在毕生研究农史的基础上以文化漫谈的形式写成了此书,内容包括农业的起源和发展,以及稻作、丝绸、茶叶、水产等诸方面的发展历史。作者以写实又诗意的笔触表达了对传统农业的回顾,同时以学者的人文情怀对现代科技背景下的农业发展现状表现出怀疑与忧患。
  • 季羡林谈东西方文化(典藏本)

    季羡林谈东西方文化(典藏本)

    季羡林先生是一位大学者,他晚年曾写出一系列谈东方文化将重现辉煌的文章,体现了他长期思考义理之学的结果。本书的核心思想是主张文化起源多元论、文化交流论,认为东方文化的综合思维方式可以弥补西方文化的分析思维方式。《季羡林谈东西方文化(典藏本)》比较完整地反映了季先生对东西方文化的观点,对于理解季羡林先生的文化思想具有重要的作用。
热门推荐
  • 世界科技五千年(新编科技知识全书)

    世界科技五千年(新编科技知识全书)

    面对浩瀚广阔的科普知识领域,编者将科普类的内容归纳总结,精心编纂了一套科普类图书,使读者能够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科普知识,以便解开心中的种种谜团。阅读本套图书,犹如聆听智者的教诲,让读者在轻松之余获得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论教育,使自己的思想更严谨,更无懈可击。相信每一个看过这套书的读者都会为之受益。
  • 海岛情缘

    海岛情缘

    靠听觉、感觉、嗅觉感受世界的盲人女作家。偶然的机会,她登上了渴望已久的海岛,遇到了养殖场的主人林中石和他的弟弟林中杰,为了打击弟弟,哥哥刻意的接近这个盲女人,弟弟则开始了与哥哥的争夺战,想方设法的勾引这个女作家。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描述了这个盲人女作家感情世界,前半部分是感觉的描写,后半部分是视觉的描写。一份真挚的爱,一份扭曲的爱。
  • 我本如戏:为爱救赎

    我本如戏:为爱救赎

    每个人的一生都在演戏,真心亦或假意,只是看戏人见解不同罢了。在爱情面前,能分开我们的唯有彼此不坚定的心。我们总以为每一次相遇都是上天给我们的机会,熟不知有些遇见却奈何不了情深缘浅。是怎样的圈套,让她走上了复仇之路。走到今天这一步,已经回不了头了。。。。。
  • 绝品狂兵

    绝品狂兵

    美女师傅为兵痞罗辰谋来一肥差事,给大小姐做跟班;不过这位难伺候的大小姐不但刁蛮而且喜欢招惹是非,罗辰使出浑身解数才让她化险为夷,也使他成为了各方瞩目的焦点,且看他凭借自己强势能力,如何混得风生水起。
  • 完美无极

    完美无极

    11月11日,又一次全民虐汪。失意的资深剩男蒙羽去A国散心,不料客机于中途发生事故。青年意外的来到一个神秘的陌生世界,一段魔幻传奇从此开始......
  • 薰衣草田的美丽约定

    薰衣草田的美丽约定

    他们无意间相识相爱,经历了许多磨难,最后却换来了生离死别,他们的海誓山盟,会不会让他们下世轮回在一起?
  • 不能不知的1000个最基本的文化常识

    不能不知的1000个最基本的文化常识

    《不能不知的1000个最基本的文化常识》可以让你轻松获得丰富知识,开拓你的人生境界,浓缩古今中外文化精粹1000条中外优秀文化常识。无论是朋友聚会,还是在社交场合;无论是谈情说爱,还是商务交际;懂得这些常识,将会加倍彰显你的文化底蕴,提升你的档次!
  • 我老爸是阎王

    我老爸是阎王

    十八年前,十殿阎王中的阎罗王出外公干,一去月余。其实这些都没什么,阎王出外公干数月未归这都不算什么,可谁也没想到的是,阎罗王这一回来竟然带了一个婴儿回来。最后经过一段激烈的争吵和殴斗之后,阎王们决定了将这个孩子当自己的儿子养。十八年后,这个孩子入世历练,那么这个孩子又会闹出一些什么啼笑皆非的事情那?2015年开年大书《我老爸是阎王》,正在热更中!!!
  • 胸怀天下,极品御音召唤师

    胸怀天下,极品御音召唤师

    前世为了做大波妹子,阴沟里翻了船不小心挂了。今世终于脱离了一马平川,为了让自己的大波永远汹涌澎湃,踏上了寻找破解胸上的图腾之旅,神秘的朔月,怨女咒玲,妖姬惑心铃……在成为御音师中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了万千神兽,不过也吸引一群自称她夫君的美男子,某女双手环胸死死的盯着这帮淫贼,“都别动!”一众美男道“娘子,为夫来帮你缓解胸肌紧张。”某女留下两行面条泪,尼玛,说好的纯情美男呢?
  • 乖乖女遗失的眼泪

    乖乖女遗失的眼泪

    他,从见到她的第一眼,就刻骨铭心的爱上了她。她,从未知晓他的爱恋,而一次次的忽略身边的他。在这长校园爱情的生死恋中,她的亲姐姐付出了生命挽救了自己,前男友的不信任离她而去,前男友和亲姐姐的背叛让她承受了生命中不可接受的事实,而一路陪伴她走过来的他,最后会是怎样的结局?结局是好,是坏?是悲,是喜?在这场漫长的大学里挥霍的青春,最终会是什么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