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要点
1.社会学的含义及研究对象
2.社会学的特点及功能
“社会”一词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涉及、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汇,但要问什么是社会,它是怎样构成,如何运行的,恐怕很多人回答不上来,而社会学就是研究并回答这些问题的。
社会学概述
社会学这个词最早是由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奥古斯特·孔德于1838年在其编写的《实证哲学教程》中提出的。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演变与发展,社会学已成为一门综合性和应用性很强的社会科学,其学科知识和科学成果已被广泛地传播和运用。那么,社会学是研究什么的?它有什么特点和功能?这是初次接触社会学的人应该了解的基本问题。
一、社会学的含义及研究对象
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及其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构成、功能及其运行规律的社会科学。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国内外学术界各持己见。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认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整体的科学。社会学的创始人孔德持这一观点。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矛盾的各个部分所构成。因此,在分析某一社会现象时,要将其置于内部、外部的普遍联系中,而不是采用孤立的态度,这就是社会学的整体观。
第二,认为社会学是研究个人及其社会行为的科学。一切社会活动都是由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所构成。社会行为是人们有意识的、注入了某种社会意义的行为,是人类认识社会、改造社会、满足需求的现实表现。个人的生存以及自身价值的体现离不开社会,而社会的发展及进步也离不开每个社会成员的努力。所以,没有个人及其社会行为,就没有社会的存在。
第三,认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关系的科学。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社会关系不是指个人间的关系,而是指两种不同属性的人们之间形成的社会交往的形式。人类在早期劳作中形成了生产关系(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社会活动产生了其他的社会关系,如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老师与学生的关系等。人类的社会活动都体现在各种社会关系中,没有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就不会存在生产和其他社会活动。社会学必须通过对具体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的研究来揭示现实社会的运动、变化及发展。
第四,认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制度的科学。对人类文明史的考察要通过对社会制度的分析来实现。社会制度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规定着社会基本结构的性质,影响着社会的运行和发展,是社会行为的规范体系。对社会制度的分析是认识社会的基本门径。
事实上,社会学研究的对象非常广泛,社会生活中没有哪一个领域不被它所涉及,没有哪一种社会现象不被纳入社会学的研究范围。
二、社会学的特点
(一)整体性
在社会学看来,社会是由各个相关部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在其发展过程中,经济、政治、法律、文化、家庭以及存在的各种社会问题都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社会学在研究社会的具体现象、具体问题时,是把它置于整个社会系统中去分析。整体性还是社会学区别于其他社会学科的一个基本特点,如经济学、法学都是研究社会某一个领域的,而社会的各个领域都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但社会学的整体性特征并不意味着社会学对社会现实进行包罗万象的研究,而是强调在研究某一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时要有一个合理的角度,要考虑这些现象和问题发生与解决的宏观背景。所以,社会学的整体性特点倡导无论是认识社会还是改造社会都要从整体出发,注意协调各方面的因素,注意把具体的社会现象置于社会整体中加以分析研究。
(二)综合性
社会学的综合性有两层含义:一是研究范围的综合性。社会学在研究社会时,对任何社会现象、社会问题都不是孤立地看待,而是联系多种有关的社会因素以及自然因素加以综合考虑,注重从主要现象与其他现象的相互联系中去把握认识。它要求运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视角对同一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既要注意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也不放过那些对事物发展有影响的非决定性因素。二是研究方法的综合性。每一种社会现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与其他社会现象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中发生着变化的。这就决定了社会学在研究和分析问题时,不仅使用本学科独特的研究方法,还注意借助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其中包括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这就使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具有了明显的综合性。
(三)实证性
社会学研究的重点是现实的社会。社会学对现实社会的研究采用的多是实证研究方法,注重从社会事实出发。社会学研究虽然离不开理论分析、比较、推演等一般的逻辑方法,但它主要依靠对社会事实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从中对理论假设进行检验,最终分析概括出社会学知识,分析时不能带有个人的主观意见。也就是说,社会学的理论必须来自于事实,又能经得起事实的检验,只有被事实证明是正确的才是科学的结论。在社会学研究中大量采用了如抽样调查法、统计分析技术等科学方法,使得对社会现象的研究更加科学。
(四)应用性
社会上存在着很多问题,而有些问题是人们迫切需要解决的,学者们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提出自己的研究课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所以社会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如人口问题、环境问题、医疗问题等。社会学工作者通过自己的研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最终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进步。
三、社会学的功能
(一)描述功能
研究社会的第一步应该知道社会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出现了什么情况,社会事实“是什么”,这就需要对社会现象作出客观的、具体的描述。社会学的描述功能是指通过客观而完整的收集、整理、记录事物发展的具体过程和客观资料,真实地再现社会生活场景。任何实证科学都要求首先能够真实地描述事物的本来面貌,告诉人们社会事实“是怎样的”,为认识社会并有效地管理社会提供准确可靠的感性资料,这是研究社会的起点。只有拥有大量的合乎实际的感性资料,才能进一步加工整理,上升为理性认识。比如这几年备受关注的青少年网瘾问题,在中国有网瘾的青少年有多少?在青少年中占多大的比例?其年龄、文化水平、生活环境有什么特点?网瘾少年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等。社会学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调查研究,收集有关资料,真实准确地描述社会事实,为认识并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最基本的依据。
(二)解释功能
对社会的研究不能仅停留在“是什么”的状态,还应当深入到社会现象的背后,找出问题的实质,回答“为什么”,这就需要对社会事实作出解释。社会学的解释功能是指搞清楚社会事实发生、变化的主客观因素,借助科学的概念,从事实因果联系上作出明确的理论说明。社会中的各种现象和过程都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一种社会现象的发生都会受其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影响,所以只有深入到社会现象的内部,对实际情况进行因果分析和说明,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认识其规律。比如青少年网瘾问题,解释功能就是深入分析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主、客观原因,分析互联网与青少年网瘾的关系,分析社会不良文化、学校教育缺失、家庭教育不当与青少年网瘾的关系等。
(三)预测功能
社会研究在描述了社会事实“是什么”并解释了“为什么”的基础上,还应预测其“将会怎么样”。社会学的预测功能是根据已知因素,运用现有的知识、经验和科学方法,对将来可能发展的趋势作出预测和推测。它是社会学对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趋势进行研究的主要形式之一,其目的是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如对未来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预测,白色污染对环境影响的预测等。今天,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很多的建设项目、政策、措施需预测其近期和远期的社会影响,社会学的预测作用日益突出。
(四)规范功能
在回答了“将会怎么样”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回答“应该怎么办”,这是社会学规范功能的作用。社会学的规范功能是指在帮助人们掌握科学的社会知识基础上,确定社会目标,并指出要达到该目标应采取的行动和手段,使人们的社会行动更加合理。社会学研究不仅让我们认识社会,还指导我们改造社会,承担着促进社会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的责任。再如解决青少年网瘾问题,社会学工作者在大量的社会调查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健全网络管理的法律法规,优化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改变学校单一的教育评价模式,加强对青少年网瘾的预防和干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