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杜拉通过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试验研究表明,观看到成人暴力行为和电影电视中暴力情节的儿童表现出的攻击性行为比无示范的控制组儿童高出两倍多。由此推断,“坏”的行为可以被模仿,那么也必定能够使人去模仿“好”的行为。因此班杜拉强调观察学习或模仿的重要性,认为示范的作用远远胜于强化,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社会学习理论。这对青少年网络犯罪的防治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意义。在对青少年网络行为的约束和规范中,我们应该高度重视“示范”的作用,让青少年有“好”的行为模仿,从而保障青少年远离网络犯罪以及实现有效矫治。
班杜拉不同意从“人——情境”单向意义上去理解行为的决定因素。他指出人正是通过自己的行动创造了环境,而这些环境条件又以交互的方式对人的行为发生影响。进而认为行为、人和环境是相互联结者相互作用的,如下图所示:
在这些因素的交互过程中,班杜拉强调认知及自我调节的作用,认为人可以知觉到环境中对自己有吸引力的各种诱因,然后运用认知方法预期自己的行为后果,调节、改变或控制自己的行为。
因此只要安排好环境诱因,提高认知水平,以及提示行为后果,个人就会采取某种措施调节自己的行为。
在青少年网络犯罪行为的形成中,认知水平和环境诱因都是很重要的因素,但是行为后果提示的忽略导致青少年在网络虚拟世界中忽略行为后果,走上犯罪道路。一部分网络犯罪的青少年根PersonEnvironmentBchavior本就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从事网络犯罪活动,多数网络犯罪的青少年也是在犯罪后果产生后才追悔莫及。
三、人本主义原理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50~60年代,是美国主要的心理学流派之一。它肯定人、尊重人以及人的自我实现,以人为本,人格深化,从真正意义上开始关注世界的主体——人。马斯洛(1908-1970)是人本主义理论的主要发起人。人本主义认为人性本善,而且蕴含着无限的潜能,主张改善环境以利于人性的充分发展。
马斯洛强调人的基本需要都具有类似本能的性质,或者说都是由人的潜在能量决定的。本能的低级需要是人类和动物所共有的;沿着生物系谱的向上,高级需要成为一部分近似人类的动物和人类所共有,而创造性为人类所独有。越是高级的潜能,越带有人性的特征。潜能就是一种价值,个体的实现就是价值的实现过程。
“能量要求被运用,只有发挥出来才会停止吵闹。”(马斯洛,《存在心理学探索》,1968年英文版152页)青少年体内的潜在价值要求“被运用”,他们在网络空间需求价值的实现,但是如果不畅,就仍然会以“吵闹”的方式表现,形成对青少年的困惑,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一)人本主义理论治疗模型如何认识人的基本需要以及如何发挥人的潜能和实现自身的价值?马斯洛在人本主义理论模型中,提出了一下主要观点:
马斯洛认为,人的本性是“好”,人类的基本需要受挫折,从而产生了“恶”。因此要重视人的基本需要的满足,才能避免或消除心理问题和冲突。在青少年网络犯罪中,他们的“恶”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心理问题和冲突,源于青少年的某些基本需求未有得到满足。如青少年网络犯罪案例中,我们会发现正是因为有些青少年形成了对需求的“充分满足”的强烈需求和依赖,而客观上无法得到满足,以至于形成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动机。
低层次需要的相对满足产生高层次的需要,但只有高级需要的满足才能产生令人满意的主观效果。因而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改变来说,激发尊重、认知、审美乃至自我实现等高层次需要,提高心理追求的水平,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有些青少年走上低级趣味的网络黄色文化的追求道路上,从人的需求层次而言,就是因为没有重视与合理的引导青少年较低层次的生理心理需求,这种对性、对安全的无知与不满足状态形成了对他们高层次需求出现的抑制,无法充分发展对自尊和尊重、自我实现等高层次的需求。
1.人有高于一般动物的心理潜能,尤其是创造潜能。创造力的发挥是人的最高需求,是人生追求的最高目的,这一目的的实现就是自我实现的过程,马斯洛把它称作“高峰体验”,可以是极度的欢乐,也可以是宁静而和平的喜悦。以此出发,自我实现和创造潜能发挥的“高峰体验”便成为人本主义教育或治疗的理想目标,这对成长中的青少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2.健康人有自发追求潜能实现的内在倾向,并有以此为据的自我评价能力。潜能是主导因素,环境是限制或促进潜能发展的条件,起作用在于允许人或帮助人实现自己的潜能。因此潜能的实现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是内因与外因的关系。教育或治疗的主要方式便是改善环境,调动人的潜能。
3.只有充分实现全部潜能或人性全部价值的人才能成为自由的、健康的、无畏的人,才能在社会中充分发挥作用。
(二)人本主义理论模型的发展对人本主义治疗模型的发展最有影响力的是罗杰斯(1902-)。
他强调个体在自我实现过程中的主动的和积极的作用,并创立了“个人中心疗法”,对青少年网络犯罪防治有着重要的治疗意义。
罗杰斯认为,自我实现指的是一个人反叛、扩充和成熟的驱力,也可以说是一个人最大限度的实现自身各种潜能的倾向。罗杰斯进一步提出了“自我观念”,用以揭示自我实现的内在机制。他认为一个人在自己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与环境的交互作用,逐渐把“自我”与环境分化开来,形成了对自己的了解与看法,就是所谓“自我观念”,主要包括了“我是个什么样的人”,“我能做些什么”。
这一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人类具有趋向完美、谋求自身充分发展的基本动机,只要有适当的机会和环境,个体将致力于自我发展,使其身心各方面的潜能得以表现出来。
罗杰斯提出的“个人中心疗法”指出,自我失调是人类全部适应不良问题的根源,只有根据失调的原因才能解决适应不良的问题。当个体体验到的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如果不按照他人事先确定的方式去行动,就得不到尊重时,会产生焦虑情绪,并可能采取某种防御机制歪曲或回避真实情感,引起人格混乱,导致自我失调。
青少年走上网络犯罪道路就是一种自我失调的表现,是他们的现实中的行为和想法不被社会接受和尊重而产生的强烈的焦虑情绪以及回避、倒退等防御机制表现出来,阻碍自身的发展,或者在网络虚拟世界中表现出来以回避现实冲突。因此,青少年网络犯罪的防治要求我们运用“个人中心疗法”。
罗杰斯的个人中心疗法认为,以往的心理治疗是以治疗者为中心,治疗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均由治疗者决定,患者只是被动的接受治疗,处在服从和被支配的地位,不利于治疗过程和效果。他认为,应该让“来访者”在治疗中处于中心地位,将治疗对象看作是一个“完全的人”,而不仅仅是“患者”;将治疗过程视为治疗者为当事人设置的一个自我成长的教育机会与发展过程,治疗中以同等地位对待当事人,确认当事人具有自我觉醒的能力。治疗以双方的心理沟通、建立无条件尊重的真诚关系为基础条件,帮助患者恢复与自己的真实情感的联系,真实地觉察自我,调节自我,朝着具有“完善功能的个人”方向努力。从治疗者中心转到以患者为中心,使个人中心疗法在心理治疗的发展过程中确立了自己的重要地位。所以,人本主义是在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学说之后的第三次浪潮,而人本主义基础上的“个人中心疗法”就是继精神分析疗法和行为治疗法之后的第三次心理治疗浪潮。
在青少年网络犯罪防治中,也要求我们探索“青少年(来访者)中心疗法”,把防治过程视为一个青少年自我成长的教育机会与发展过程,以人力资源开发和再开发的理念面对青少年,帮助他们成为具有“完善功能的人”,从而服务于我们的社会。
四、社会化与再社会化原理(一)社会化原理一个社会要想获得自身的延续与发展,就必须努力使他的成员尽可能地在追求的目标以及达到这一目标的手段上与社会保持一致。人的社会化就是用体现社会矫治的统一规范来约束和指导个人的行为。因此,社会心理学研究思维、情感、知觉、动机和行为如何受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试图了解处于社会情境中的行为。社会情境广义上包括对他人真实的、想象的或符号的表征;人与人之间发生的活动和相互作用;行为发生的场景;以及在给定场景下制约行为的期望和规范(Sherif,1981)。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行为发生所处的社会情境是行为的首要决定要素。社会情境极大程度地控制着个体行为,并往往主宰这人格和一个人过去学习的历史、价值观和信念。社会角色(social role)指一个人在给定情境下发挥作用,是人们期待他做出的一套由社会界定的行为模式。不同的社会情境,需要不同的角色。情境的特点还可以表现为特定情境下的行为指南、规则。通常情况下我们可能没有特别意识到角色和规则的作用,但是有一个经典的社会心理学实验“斯坦福监狱试验”,让人们看到这些力量发挥作用以后所带来的令人吃惊的后果(Haney&Zimbardo,1977)。
美国加州夏季的一个周日,一阵警笛声打破了大学生汤米?怀特洛平静的早晨。一辆警车在他家门口急促的戛然而止。几分钟内,汤米因为一种严重的罪名被捕,有人宣读了宪法赋予他的权利,经过搜身,并戴上了手铐。经过登记和留下指纹,汤米被蒙上眼睛,押送到斯坦福县监狱。在监狱里,他被脱光了衣服,喷洒了消毒水,穿上囚犯制服,制服前后都带有一个表明身份的数字。汤米成了647号囚犯。另外8名大学生也这样被捕并被指定了不同的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