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88800000026

第26章 青少年网络犯罪防治的基本原理(1)

一、精神分析原理

(一)精神分析理论的基本观点随着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她不断为认识和改变人类的行为开辟者新的道路。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是其中最有影响力的经典理论。心理学的后期发展中逐渐出现了各个流派的整合趋势,其中认知(理性情绪)理论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

在青少年网络犯罪这一社会现象的深入分析中,我们参考社会化和再社会化理论,对青少年网络犯罪心理防治做出了新的探索。精神分析模式基于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说。根据这一学说,人的内在冲突造成心理异常、精神疾病的重要原因,解脱或消除内在的心理冲突是矫治异常心理的根本途径和方法,也是防治青少年犯罪的基本原理之一。

精神分析学说的基本假定是无意识的矛盾冲突。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是一种意识不到的心理历程或过程,因此无意识是人的心理结构的深层活动,它包括了原始的本能欲望与冲动。这种冲动是人的一切行为的内在潜力。一方面这些冲动要求立即满足,另一方面又要考虑社会和环境的要求,两者不断的斗争,通过斗争设法满足本能的强烈愿望就成为每个人终生要做的事情。所以无意识及其矛盾斗争是导致心理异常、精神疾病的根源,但同时也是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动力。

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内部永远存在冲突,这些内心冲突的大部分都涉及自我,因为它必须找一种方法,使“ID(自我)”的激烈冲突、超自我的尽善尽美的要求和外部世界的需要三方面得以协调。按弗洛伊德所说,“它要伺候三个苛刻的主人,并且还要尽力调和三个主人的要求和主张。这些要求是有分歧的,往往看来是难以协调的。难怪‘自我’在执行任务的时候常常让步,面对外在的世界,‘超我’和‘本我’,‘自我’觉得自己处在三面包围中,收到三种危险的威吓,当被逼得过紧的时候,就以发展焦虑来对待。”《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103页》。

人格不同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冲突的结果产生“焦虑”。为了避免焦虑,“自我”、“无意识”得使用了种种策略,我们称之为“防御机制”,具体包括了:

压抑。弗洛伊德将压抑视为“整个精神分析理论的基石”,是最为重要的防御机制。压抑是本能欲望与社会习俗相冲突,为了保存自身,将不允许的冲动不知不觉地压抑到无意识中去。根据弗洛伊德理论,每个人都要使用压抑,因为我们所有人的无意识中都有不愿意带入意识的想法。压抑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这些收到压抑得欲望并没有消失,他们仍然留在潜意识中,只不过它不能闯进意识领域。

拒绝。和压抑不同,拒绝是坚持某些事实不是真实的,尽管事实上是真实的。拒绝是防御的一种极端形势,拒绝越多,与现实接触越少,心理机能运作就愈加困难。但在许多情况下,自我宁愿求助于拒绝,而不让某些意识到达意识层面。

投射。投射是将内心不被允许的冲动归到别人或周围事物上,而不是我们自己。通过吧冲动投射到另一个人或物上,可以摆脱自我的困扰。

文饰(合理化)。合理化是自我抑制可怕东西的一种方法。用这种方法的过程中,个体抹去了意识中的情感内容,用合理化的方式,演示了无意识中的真实想法。

反向。自我为了控制或防御某些可怕的想法、欲望或冲动而做出相反方向的举动,因为这些想法让人难以接受。

转移。对某一对象的冲动无法对其直接变现时,便转移到其他没有威胁的对象上去,即改换冲动的方向,以另一目标进行替代。

升华。改变原来的冲动或欲望的目的和对象,用社会许可的具有创造性和建设性的意义和价值的思想和行为方式表现出来,如性冲动升华为艺术的力量。弗洛伊德认为这是自我方位的最高水平,一个人只有在自我健康和成熟时,才可能实施这种防卫机制。

倒退。成人自我防卫失败时,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倒退”或恢复到早期的较不成熟的发展阶段所有的行为。部分倒退会导致幼稚或轻度的不合适行为,严重的倒退可能引起严重精神失调甚至精神病态行为。

弗洛伊德认为,健康的自我能成功地防止引起焦虑的东西进入意识。但除了升华以外,过多的使用防御机制,会耗尽自我的能量,有时甚至会使个体脱离现实,加重心理障碍。

(二)精神分析理论的治疗模型弗洛伊德认为,许多障碍的根源是心理的,深藏于内心的某一部位。心理治疗的目的是解开防御机制,将引起心理问题的无意识带入意识,并在意识中运用理性的方式对它进行考察,帮助自我重新对ID冲动和压抑性的欲望进行适当控制,并把它纳入新的人格中。

精神分析使用各种方法获取导致心理障碍的无意识东西。早期的弗洛伊德使用的方法是和处在催眠状态下的病人谈话。后来他运用自由联想的方法,鼓励当事人说出他们头脑中的任何想法,唤起蕴藏与无意识的情绪经验。当治疗者对当事人无意识冲突的性质有了认识或形成了某些假设时,便对当事人的行为或经验进行启发性解释,是当事人了解这些冲突。释梦法也被弗洛伊德用以发现个体被压抑的欲望,使用者这种方法对治疗者有较高的要求。

弗洛伊德强调治疗者与当事人之间的关系,指出建立良好关系是实施该方法的最基本的条件。弗洛伊德进一步认为,精神分析训练应当把“治疗者本人必须经过心理分析”作为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模型根本上是通过对无意识的分析,改变人的认知结构。这一点对青少年犯罪的心理防治有重要意义。青少年对网络的形成依恋性,如果进行精神分析,就会发现很多现实的东西被压抑了,伴随着“拒绝”现实生活的交往,或者会把网络的虚拟世界中的无意识东西投射到现实世界中的人或物,思想也可能倒退到婴幼儿状态下的幼稚,这些潜意识的东西如果不能被有效重视,就极有可能变成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因素。因此,要想有效防治青少年网络犯罪,就必学高度重视和发挥精神分析治疗模型对青少年的作用。

精神分析学说的后来者在继承了弗洛伊德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精神分析青少年学生,拓展了精神分析治疗模型的应用价值。

阿德勒(1870-1937)用自卑感、追求优越、向上意志、生活风格和社会兴趣等概念替代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和本能。他指出,一切人在开始生活的时候都有自卑感,因为所有人的生存都要完全靠成年人。这种自卑感及其个体向上的意志,成为个体追求卓越的动力。但如果被自卑弄得心灰意懒,以至于万念俱灰,就会产生“自卑情节”,导致心理障碍。而个人一心追求自己的优越,忽视他人和社会的要求,则会形成“自尊情节”,与社会格格不入。这两种人都缺乏社会兴趣,所以他们的生活风格是错误的或者不正确的。充分发展的社会兴趣几乎与个体生活的所有方面息息相关。如果没有社会兴趣或者社会兴趣没有得到充分发展,那这个人就会过着不幸的生活,包括青少年网络犯罪的不幸。在青少年网络犯罪中,我们可以觉察到相当程度的社会情感的缺乏。错误的社会风格是建立在自私自利的基础上,是与社会目标相违背的。

因此,意识到自己的缺陷,寻找缺陷的根源,寻求一种具有社会兴趣,因而是有效的新的生活风格,就是阿德勒的心理矫治的目的。在它的矫治模型中,内容也是集中在自卑感和自尊情节基础上的意志的培养和兴趣的发展等。

埃里克森接受了弗洛伊德的个性结构的基础上,强调自我的作用,对自我的实质以及自我的发展等问题提出了新的看法。

埃里克森认为,自我不受本我约束,与本能无关,是人的过去经验与现在经验的综合体;自我包含人类的意识功能,是自主的、能够加以控制的;自我能够把人的内部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引导心里欲望朝着合理的方向上发展,保证个人认识和适应环境,健康成长;健康的自我可以成为创造性的自我,包含有8种美德:希望、自我控制与意志、方向和目的、能力、忠诚、爱、关心和明智。

埃里克森还提出了自我同一性的概念。人格的发展或个体社会化过程存在于整个人生,因此他将人的一生划分成八个阶段,认为每一个阶段都有危机,即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产生的特殊矛盾。

健康的自我是通过自我在各个阶段危机的化解而形成和发展的。

青少年大都处在第五、第六阶段,自我同一性是主要的危机。青少年试图探索他是怎样的人、人生的目标何在等问题。如果找到了这些问题得答案,它就会以一种同一性的意识度过这个阶段健康发展。但是如果没有解决这些问题的话,就会形成角色混乱,或者消极同一性,形成社会不承认的、为社会所反对得危险角色。青少年网络犯罪的产生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角色混乱,网络虚拟角色的认同和探索对青少年的现实生活中的角色要求发生背离,所以导致青少年走上网络犯罪的道路。

埃里克森认为在发展阶段中所获得的结果也是可以改变的,好的结果可能变化,坏的结果也可能变好。青少年网络犯罪中有些个体是在特定发展阶段中自我同一性发展不顺利决定的,但是还有一些是上一阶段有了自我同一性,但是现实或网络环境的冲击导致发生认知改变而走上网络犯罪道路的。埃里克森认为心理矫治可以通过加强自我意识,而不是仅仅了解潜意识来帮助青少年,在防治过程中除了考虑生物学的影响,还要注意社会文化、家庭和学校的影响等。

二、行为主义原理行为主义理论由心理学家华生(1878-1985)所创立,依据此观点,一切行为都是习得的,因此也是可以改变的。

行为主义理论的基本公式是S——R,即刺激——反应这一对基本关系组成,是有机体在刺激作用下而产生的各种外显或内潜的身体反应的组合。在华生的研究中,他发现“教养”上这样那样的错误,把原本善良的儿童变成了“蛮横者、偷窃者、卖淫者”。他强调“培养他们的特殊世界”可以让“健全的婴孩”被训练成“一个任何类型的特殊人物”。他认为人格是一切动作的综合,是我们所占有的优势的、显眼的各种习惯系统的最后产物。人格是环境的影响形成的,所以它的改变程度越高,人格的改变程度也越高。这对青少年网络犯罪中人格的形成与改变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行为主义的治疗模型S——R关系有两个经典的试验,即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试验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

巴甫洛夫的试验中,铃声和事物刺激反复同时呈现,导致狗在听到铃声而不见事物的时候都能够分泌唾液,实现条件反射过程。

在刺激减弱的时候,这种条件反射会有消退的过程。据此,巴甫洛夫认为人的心理和行为的产生与变化都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条件反射的结果。他强调人的心理和行为等高级神经活动的“高度可塑性及其巨大可能性”,是可变化可影响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好的方面变化”,即我们在青少年网络犯罪的防治中所期望的变化也是可以“向好的方面变化”,防止和矫治青少年网络犯罪心理与行为。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试验是强化动物在一定环境中的自发活动。小白鼠会有随机踩杆的反应,踩杆之后如果给予事物进行强化刺激,结果就是“它的踩杆频率就会增加”。这里更强调的是“反应——刺激”的过程,即对某种行为的强化会对该行为的再现产生影响。斯金纳提出了R=f(S,A)公式,表示有机体的行为反应(S)就是情境刺激(S)与相关条件(A)的函数关系(f)的结果。

经典条件反射试验与操作性条件反射试验的共同点是都以强化为基本条件,对期望的某种行为予以奖励,这种行为就获得了强化的形成,不予以强化,这种行为就会消退;若施以惩罚,可以或能够加快行为消退的速度。因此条件反射学说实质就是强化学说,对行为矫治理论基础和基本方法有重要意义。在防治青少年网络犯罪行为中,我们必须强化网络的积极作用并不断巩固,发挥网络帮助青少年成长的积极作用;对于网络犯罪,我们必须减少相关刺激,甚至施以惩罚,从而加快网络犯罪行为的消退速度。

(二)行为主义理论模型的发展托尔曼(1886-1959)和班杜拉(1925-)在承认可见行为是行为改变的重要因素,但认为应当重视人的认知作用,即心理和心理过程对行为的影响。托尔曼把公式发展成S——O——R,中间变量O(opinion)即心理和心理活动等过程,包括需求变量、认知变量,以及后来他补充的“信念价值动机”,从而加强行为选择的内在力量。

在此基础上,他又增加了环境变量和个性差异变量,形成了新的函数关系B=f(S、P、H、T、A),表明行为(B)是环境刺激S、生理内驱力P、遗传H、过去经验训练T和年龄A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有机体的行为是一个完整的行为,在刺激和反应中间存在中介的过程。人的许多行为并不是按部就班的遵循“强化——奖励或惩罚”的方式学到的,“大而整合的行为模式”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获得,而无需通过“令人厌烦的尝试错误而慢慢形成”。

同类推荐
  • 知识产权法案例

    知识产权法案例

    本书面世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我国进一步加强了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颁布或修订了若干法律、法规,并积极参加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条约,我们以为有义务在本书中对这些最新立法成果予以反映,以体现对读者的负责精神。因此,本书重印时,增加或更换了附录中的部分内容,对文字亦作了适当的修改,其余部分则保持原貌。
  • 军人权益法律保障

    军人权益法律保障

    本书以现实生活中出现的真实案例、问题为出发点,有机结合人民调解法等与相关条例和司法解释,采取了“宣讲要点”“典型案例”“专家评析”和“法条指引”的结构编写而成。既可以让读者了解一般的案件审判知识,又可以了解有一定深度的相关法理,内容层次循序渐进,易于理解和掌握。
  • 校园安全纠纷法律适用指南

    校园安全纠纷法律适用指南

    《校园安全纠纷法律适用指南》以典型案例评析为重点,依据法学理论一生活实例一法律解读的线索深入细致地展开论述,以中小学校园安全法律热点及案例为阐述重点,同时涉及大学校园安全相关问题,内容涵盖法的基本理论、宪法、行政法、民法、刑法、诉讼法、经济法等法律规范。书中具体到单个法律问题或案例时,可能涉及两个以_上的法律部门,因此未对校园安全法律热点问题和案例依据部门法做章节分类。
  • 民国刑事法律制度研究

    民国刑事法律制度研究

    《民国刑事法律制度研究》着重强调的正是西方先进的刑事法律思想对彼时中国的深刻影响。如果说中国近代刑事法律制度萌芽于清末,那么,其形成与巩固则在民国。可见,民国刑事法律制度的进步意义是不容抹煞的。因此,以历史发展眼光客观地阐释与评价民国刑事法律制度无疑为当今刑事法律制度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这是本书编写的初衷,亦是作者的最终目的。
  • 民事执行难及相关制度研究

    民事执行难及相关制度研究

    执行难是在经济体制转型中产生的一种必然现象,理性而客观地认识执行难,是解决执行难的前提。民事执行制度是执行程序正常运行与债权人债权实现的保障,建立完善的执行制度,可促使执行功能的发挥,为解决执行难提供制度上的保障。本书共分六章,分别对解决民事执行难、民事执行权、民事执行机关、民事执行救济制度、再执行凭证制度以及民事执行竞合等进行了探讨研究,为民事立法提供建议,对坚持依法治国、促进改革发展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本书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可操作性,可供法学理论与实务工作者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法律专业师生参考阅读。
热门推荐
  • 一世轻烟

    一世轻烟

    一次偶然,让12岁的她,在网上遇到比她大6岁他。六年后,当她在大学里送走父母时,自己买了车票,独自坐了整整一天的火车,她见到自己心心念念六年的哥哥。当时只以为他是一个工资高的白领加暖男。但他用实际告诉她,她在这个复杂的世界太单纯了……
  • 看尽落尘花

    看尽落尘花

    她初见他——素手执白伞,一身白衣不染纤尘,墨色长发倾泻而下,远的遥不可及。她再见他——低眉如黛,薄唇微抿,手执狼毫,就这样静静地望着她,突然间,他就近在她眼前。不知是几辈子的相望,才修得如今姻缘。可惜,几千年前的江山血图要他们背负。“玖儿,你乖。不要再任性了,过来。”依旧是那么冷清温和的语气,淡得随风逝去。可是,她却不是当年那个一无所知的小婢女了。“墨华,不一样了……”
  • 重生之妃本平常

    重生之妃本平常

    木青清被丈夫与其姘头联手杀死,乃至于毁尸灭迹,一睁眼竟回到几年前家中一贫如洗的时候,望着眼前健在的父母和可爱的弟弟,木青清决定首先要把生活过好,其次要把渣男整倒!为了这些个愿望,木青清开始奋起。但是计划总快不过变化,面前这个一身白衣的“鬼”是怎么回事?他跟着俺们回家是几个意思???
  • 苍神境

    苍神境

    “苍”为天道意志,诸天万界皆以“苍”为尊,以苍魂为基,修习苍决功法,顺应“苍”之天道,得永生之道。万界之上,又有一界,名苍界,苍界至尊,奉为苍神,掌恒宇万界,享万生膜拜。一个在陈家受尽欺凌的少年,却因意外坠入险境,意外习得神秘苍决,“既然汝等不仁至此,那就休怪吾心狠手辣。”从此恒宇万界暗流涌动,风云莫测。欲登皇座,伏尸百万,无关善恶,只问本心,万界苍主,谁能登顶!
  • 救赎末世

    救赎末世

    穿越,别人送金手指,他却送了个未婚妻。不生病居然就是高手,弄完地球还得弄外星人,这日子没法过了。
  • 逼良为妃之三嫁奇缘

    逼良为妃之三嫁奇缘

    如果彼时的我能够预料到日后遭受到这妖孽的荼毒,我一定干脆利落地扭断他的脖颈。当我用尽心机即将完成复国大计之时,却再一次被他算计,沦为他的囚徒。他霸占我,囚禁我,不要以为他这是在变态地爱着我。因为不久之后,他便迎娶了另外一个女人——冷傲雪。帝王心,总是令人寒彻骨。而女人心,则更像是毒蛇的芯子,沾满了索命的毒液。五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却足以让昔日的仇恨挫骨扬灰,沉淀下来的是与日俱增的相思与爱恋。当小号版的他步履蹒跚地走向他时,他是何其的震撼与激动!他抓着小号版的他,疯也似的呼号:夏琉璃,你究竟在哪里!
  • 丧界行

    丧界行

    我不喜欢这个世界因为它太黑暗但是我爱这个世界因为有我爱和爱我的人所以我要为她们点亮这个世界
  • 今献备遗

    今献备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风华绝代大文豪

    风华绝代大文豪

    一觉醒来世界变得不一样了,什么高尔基,托尔斯泰,鲁迅……通通不存在了。既然这样……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岂不是……
  • 绝境反击之黎明升起

    绝境反击之黎明升起

    郑重义曾这样:“世界可以没有我,但不能没有正义,而我将为捍卫正义而存在。一切为了正义,一切为了明天的黎明升起,绝境反击,战出我的逆态度,战出我的不竭狂热的意志与力量,为爱逆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