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一直呈上升趋势,并呈现不断低龄化的特点。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青少年犯罪的趋势呈现增长趋势呢?一朵朵祖国未来的“花朵”又是如何走上犯罪的道路呢?
一味的追求升学率
目前,绝大多数学校仍然秉承分数至上的传统思维模式,片面夸大智育成果在教育中的作用,单纯追求升学率和考试成绩,忽略了德育、体育、美育等方面的素质教育。许多学校从初中开始就把学生分成快慢班,对于进入慢班的学生来说,首先是教师失去了教好他们的信心,在教学上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态度;家长对他们也不抱什么希望,只图他们能不出差错,混到毕业;他们自己也觉得分到了慢班,升学无望,低人一等,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有的自暴自弃,逃学逃课,到处滋事生非,发泄其内心的不平等压抑,极易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据某中学统计,全校41名违法学生中,竟有39名出自慢班。上海市对4000名常旷生的调查发现,其中70%有违法犯罪行为。
对于分到快班的学生,心理上有了一种优越感和安全感,也使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自恃高人一等,处处颐指气使,老师对他们也是爱护有加,甚至袒护或对其过分信任,顺其自然。致使一部分学生名利欲、表现欲、嫉妒心极度恶性膨胀,在无法以正当途径得到满足时,便可能出现各种过激和违法行为。苏某从小学到高中,成绩优异,是班里的佼佼者,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然而他常常沉迷于荣誉和成功之中,骄傲自大。因一次偶然触犯校纪,被老师当众批评,并声称要取消其既得荣誉。于是他恼羞成怒,纵火烧了一家旅馆,并持刀入校,连伤数人。
综合素质教育薄弱
有些学校片面地把升学率作为学校工作的中心,认为成绩好就什么都好,必然放松了学生的素质教育工作。学校教育正是青少年接受社会道德、法制思想、青春期生理心理知识的阶段,但是这些课程却被称为“副课”,出现老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的现象,即使纳入教学日程,也是徒有形式,很难真正地将教与学、学与做结合起来。
当今的青少年思想十分活跃,在破除封建迷信的同时,不少人从一个极端走上另一个极端,从“迷信”到“不信”,有些人认为“共产主义是空话,不可能实现,实惠最重要”,有些人认为“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很多人缺乏正确的学习目标,把考上名牌大学作为自己唯一的学习动力;还有些人明显地为改善自己的待遇而奋斗。具有这种思想境界的青少年,如果缺乏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就必然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及外来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少数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也可能因个人主义的恶性膨胀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具有一定的法律素质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要保障。学生在校期间需要有一定的法律知识来约束和选择自己行为,缺乏这种能力,将不能分辨善恶与是非、识别合法与非法,甚至会因触犯法律而失去继续学习的机会,更谈不上成才问题。而法制教育在许多学校也是名存实亡,导致当前青少年法制观念淡薄,这与学校对法制教育的忽视显著相关。
心理健康教育课应该是每个中小学必须开设的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然而,不少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课当成了可有可无的副课,有名无实。而且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老师多数是由其他课老师,经过形式上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后,临时代教,专业水平比较低。而且课时也难以保证,一旦心理课上课时间与其他工作发生冲突,就停课不上。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的低下,在很大程度上与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忽视有关,不健康的心理就会产生不健康的行为,当然也包括违法犯罪行为。
正是由于学校对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实际教学中,只注重形式而未真正关心实际的教学效果,因而导致学生思想道德差,法制观念薄弱,心理素质低下,容易出现违法犯罪行为。
教师的素质低下
城市教师的合格率大约占全体教师总数的1/3,农村则更为低下。其中初中教师的合格率又是最低。早年毕业的教师,大多数没有学过教育学、心理学,掌握不了青少年智力、心理发展的特点,教学方法不当,教育水平低下,容易使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对学校缺乏感情,致使中小学流失生现象很严重。由于教师素质低下,引致不当的教育方法,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首先,程式化教育方法。现在社会是一个知识爆炸的年代,各项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知识也不断更新。但是,有些学校仍崇尚封闭式管理,教师的思维模式仍停留在过去,思想保守,不了解当代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仍然采用沿用几十年的程式化方法教育学生,简单偏激,对学生冷漠、放任不管,实行高压政策,缺乏与学生交流,师生关系紧张,学生感到不被理解和尊重,情绪极度压抑,容易敏感,遇事反应激烈,也容易转而从同伴或者从社会上寻找安慰和寄托,误入歧途。
其次,体罚学生。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教师们呕心沥血,但也有些教师仍然信奉粗暴的教育方法,当言词批评和说服教育等不奏效时,总爱付诸于体罚。这样的报道近年来虽有所下降,但仍不时可见诸于报端。从一桩桩触目惊心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前教师的道德素质在不断下滑,已经出现严重的师德缺失。尽管只是少数案例,但其影响后果是恶劣的。第一,压制了青少年学生的自由意志,使他们不得不想方设法来避免体罚,结果把学生们都培养成了唯唯诺诺的奴才,成为小心翼翼的犬儒主义者,趋炎附势,表里不一,或者通过狡猾的计谋来躲避各种风险,谋求各种利益;第二,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之中习得暴力经验,逐渐成长为暴力的信奉者,认为力量可以解决一切,教师、家长、同学等都可能成为他们实施暴力的对象。在这种粗暴的教育方法下,学生得不到温暖和理解,容易给学生造成心理阴影,使学生形成报复心理或逆反心理,形成人格缺陷。
最后,对学生实施软暴力。除了实施身体暴力之外,在教育中还有另一种暴力,它的伤害力要远远超过躯体上的伤害,给学生及家长造成的压力远比体罚的后果更令人畏惧,这就是所谓的“软暴力”。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习以为常的教育行为,实际上都是挫伤学生自尊心的软暴力行为,但他们对此却不以为然,习以为常,认为这样做是为了把学生教育好。对于什么是教育软暴力,学生最有发言权。有学生总结了校园软暴力的十大类型,即把学生比喻成动物,孤立学生,取笑学生的缺陷,侮辱、嘲笑学生,影射学生家长,“借刀杀人”,给学生起绰号,给“问题学生”定性,对有“前科”的学生不闻不问,指桑骂槐等。这些讽刺性、污辱性的语言,就是教育中的软暴力,是学校教育中应尽力避免的,但教师们对这种伤害性语言的使用仍是乐此不疲。我们反对教育软暴力,并不是说老师不能严厉管教学生,而是说,老师不能使用一种侮辱学生人格的方式来教育学生。这样,很可能造成学生自暴自弃、厌学、逆反的心理,形成人格缺陷。
家庭成员的缺损
缺损家庭,是指由于丧偶、离异而造成的单亲、失亲或双亲不全家庭或由婚外情、分居、配偶一方出走等问题形成的“隐性”的缺损家庭。家庭成员的缺损使家庭中缺乏父爱、母爱,使家庭的教育功能不能正常实施。如夫妻关系破裂,子女成为父母踢来踢去的皮球,给子女心理造成极大痛苦;家庭重新组合,子女与继父母之间感情容易发生障碍;家庭长期不和,经常相互吵闹,极易给子女感情留下创伤等。
心理学研究表明,从小失去父爱的男孩子往往变得胆小怕事,性格内向,怯懦封闭,缺乏竞争勇气,办事优柔寡断,只求暂时满足,缺乏远大抱负;对女孩子来说,失去父爱会对男性产生陌生感和恐惧感,常常因为惧怕被男性抛弃,因而不肯接受男性,常滋生出对男性的拒绝、仇视、甚至报复心理。而母爱更多的是给孩子情感上的慰藉,如果缺乏母爱,孩子常常会性格孤僻、个性执拗古怪、缺乏同情心、缺乏人际交往能力等。
缺损家庭缺少内聚力,家庭成员之间关系冷漠,甚至彼此仇视,缺少正常家庭温暖、和谐、安全的气氛,使家庭成员常常蒙受严重的心理创伤,尤其对于成长中的中小学生伤害更甚。严重的心理创伤,加上有可能失去的正常教育,有些孩子甚至处于无人管教的状态,这都严重地影响着他们健康人格的形成,有的因无人管教而到处流浪,沾染恶习,吸烟酗酒、偷摸抢骗;有的因缺乏家庭温暖和正常的教育而性格扭曲,孤僻、怀疑、对抗、仇视、自私、冷漠、难以与人相处;有的因感受不到家庭的和谐、安全而情感脆弱,容易因急于寻求保护而上当受骗,误入歧途。
在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合作的“闲散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调查”的有关数据表明:在全部未成年犯中,生活在重组家庭的有6.4%,生活在单亲家庭的有11.6%,生活在隔代家庭的有3.4%,与朋友或其他人生活在一起的有14%。由此可见,缺损家庭直接破坏了未成年人成长和受教育的环境,使未成年人因缺乏家长的教育和关照而未能健康成长,有些甚至因此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家庭成员的情感缺陷
家庭成员的关系直接影响着家庭成员之间相互联系的紧密程度、家庭的稳定程度、各项家庭职能的履行程度以及家庭生活质量等方面,也对未成年人的成长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生活在充满矛盾和冲突、父母或家庭成员关系紧张的家庭中的未成年人,极易因受到不良影响而形成不良人格,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家庭成员的情感缺陷导致家庭成员关系紧张,感情失睦。失睦家庭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夫妻感情不和,另一种是父母与子女感情失睦。夫妻不和,经常发生争吵甚至打架、夫妻间没有友好爱恋的感情,家庭气氛冷漠、紧张,家庭成员间沟通、交流不足,相互间信任度不高,使家庭成员没有安全感,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从而产生焦虑、烦躁、压抑、怨愤、嫉恨等不良情绪。长此下去,一旦遇到不良刺激,理智感放纵、削弱,极易引发过度的心理反应和行为反应,甚至导致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残杀。长期在这样的家庭中生活,容易使孩子在人格上出现缺陷,养成空虚、烦躁、不安和失望的情绪,孩子对家庭感到恐惧,无可留恋,极有可能因此在外结交一些有不良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的伙伴,甚至干脆投入犯罪团伙的怀抱。在父母与子女不睦的家庭中,由于子女从小失去父爱或母爱,缺少正常的关心和爱护,使他们感觉到在家庭里没有安全感、没有快乐、没有关爱,有些家长因为与子女的关系不融洽、子女对他们的教育存在抵触情绪而干脆放弃对子女的教育,导致家庭教育的缺失。
在人际氛围不好的家庭长大的孩子,生活中伴随他们的多是争吵、打骂,他们难以体会到家庭的温馨,缺少来自长辈的心理上的抚慰、生活上的关照以及成长所需要的教育。在这种家庭气氛中,他们感到家庭的冷漠和可怕,这对孩子人格的健康发展影响更大,一旦家庭内部发生冲突或者有任何外力驱使,他们便选择了摆脱家的束缚而离家出走,严重的,可能会厌恶家庭、厌恶和对抗父母,甚至产生仇恨,由于矛盾激化而采用极端手段,也会造成伤害、杀人等犯罪。在一些重组家庭里,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关系紧张,如果处理失当,容易导致家庭成员之间矛盾和误会加深,以致产生不良后果。
家庭道德的缺陷
家庭道德的缺陷主要表现为有的家庭道德氛围极差,家长自身的品质和行为存在着偏差,缺乏道德感、社会同情心,损人利己、蛮不讲理、作风败坏等。例如,有些家长损人利己、损公肥私、奢侈淫靡;有些特权家庭贪污腐化、挥霍无度、道德沦丧、目无法纪,犹如封建官僚家庭;有些家庭以“金钱”和“利益”为先,缺乏社会公德的教养;有些家庭中存在具有不道德、违法犯罪行为的成员,这些家庭成员经常从事盗窃、赌博、吸毒、卖淫、嫖娼等不法活动,有的甚至向子女传授犯罪伎俩或怂恿子女参与违法犯罪活动等等。
中小学生好奇心强,可塑性大,善于模仿,但其分辨是非、控制自己的意志能力较弱,所以家庭成员的道德缺陷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对家庭中的中小学生起到消极的榜样作用,对中小学生的身心发育和健康成长起到极坏的示范作用。这些家长经常教育孩子“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都是自私的”、“有便宜不占是傻瓜”、“金钱是万能的,有钱就有了一切”等等,不难想像,在这样的家庭教育中成长起来的中小学生,他们的心灵是扭曲的,人格是不健全的,违法犯罪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在国外,常有一些关于犯罪家族的报道,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有不道德、违法犯罪行为的家庭对家庭成员违法犯罪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