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85300000012

第12章 真情如水,伴我趟过北京的秋季(1)

就像是做了一个长长的梦,那梦中充满了疼痛与创伤,累累的伤痕就像是一棵大树上的年轮,它刻划着、记录着我成长的经历,也记录着岁月在一个人生命中沉淀下的全部内容和爱的真谛!生命因此而变得丰富。它教会了我仁慈与宽容!

那远去的青春就像丢失在森林深处的一块蓝玻璃,不再叹息不再遗憾,抹去岁月的轻尘,在阳光下它依然有着宝石般透亮的光彩!

萍儿,一位很灵秀的内蒙古女孩。正如她在《中国青年》上发表的文章《平凡如我》一样,她并不追求卓越,她向往的只是平凡从容的人生。然而,命运连这样的要求也不予满足,让她的青春如浮萍一样在人海中艰难漂泊。因了她的自尊自重、自爱自强,生活的坎坷不仅没有绊倒她,反而让她更加坚强。下面,是她三闯北京的故事。北京是她的梦,这个梦醒来时,她突然发现:另一个更美好的梦正在另一个城市向她召唤……

她静静地坐在那儿,语声轻柔地讲着她的故事:那是1994年的9月14日,父亲带着落榜的我踏上了从呼和浩特到北京的90次列车。这是我一生里第一次去北京,对于从小生长在内蒙古边远小镇的18岁的我来说,“去北京”简直就是一次辉煌的梦想之旅,那份兴奋与快乐鼓动着我所有的想像,一夜未睡地从黄昏看到清晨。当我随着人群走出站台,一颗心激动不已,终于看到了神往已久的北京。在一片深重的灰色楼群中,我看到用黄色霓虹灯围着的“北京欢迎您”。“这就是北京!”父亲一边拿包一边对我说。然后,我们买了一张地图,开始寻找在家时联系好的“××走读大学”。我第一次走进地铁,跟在父亲身后,低着头,胆怯自卑的我觉得所有的人都像在用高傲的眼神看着我颠簸一夜的满脸疲惫和厚重、老土的衣服。我倔强地不肯开口问路,在陌生人们的诧异里我们一次又一次上错车然后下车再重新上车。将近12点的时候,我们终于找到了“××走读大学”——招待所里的一个房间,房间里有几张桌子、一摞招生简章,三个年轻的不像老师的老师将学校描绘成一所高档次的大专院校后,坚持说:“只要交了钱,我们会安排得一切让您满意的。”父亲疑惑地看了看这间简陋的房间后回头问我怎么办,我不知哪里来的勇气,拽着父亲在一片阻拦声里出了房间。我恳求父亲带我回去。我说:我要复读,我要考上北京的正式大学,我还在心里说:“我要让北京正视我。”

说到这儿,她神定默然地一笑,像是在自嘲。但继而脸上又透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甜蜜。她继续说道:

1994年11月22日,这是我永远会牢记的日子。这一天,我第一次发表文章时结识的笔友,在我没有任何预感的情况下,在那个冬日的黄昏忽然地出现在了我眼前。我被他的出现和他热烈的眼神吓呆了,同时,我的心里又升起了一种莫名其妙的喜悦。他用一种我梦幻中的小说式的方式揭开了我隐于心底深处的爱的面纱,他说他读了我的文章看了我的信后不知为什么就在千里之外不计后果地爱上了我,他说他不能就这样轻易地失去这个最初让他动心的女孩,他说他一定要看到我。那份执着,那份认定,那份不顾一切,在他的轻声低语里打动了我。我甚至没有看到他长得什么样子,就被这最初的相见,感动得泪流满面。我们从黄昏一直走到灯火阑珊,好像我们是已经认识了好多年的老朋友。

我们踩着北国初冬里的第一场雪,在飘来飘去的“是谁盘起了你的长发,谁为你做的嫁衣”的歌声里牵起了彼此的手。我很软弱地拒绝他,我流着泪说我这一生只见他一面,我让他忘记我。他伏在我耳边说:“你阻止不了我的。”于是,这一刻便成了感动我一生的细节。他走后,我仍是拼命地学习,但我不再觉得苦,反而因为生命第一次的情感遭遇而让青春的心充满了期待。与我一起拼命学习的还有我在补习班里惟一的朋友——国。他总是在我中午放学后不吃午饭留在教室里学习的时候出现;总是在午夜以后所有的人都已睡了点着蜡烛坐在我后排和我一起学习;也总是将我送到女生宿舍门口,举着蜡烛看着我关好门才回宿舍。我只想学习,只想拼了命考上北京的大学。第二年的四月,校园里早早地开满了一树又一树的丁香花,每当打水时都会有一路的香气相伴,在青春最美丽的季节里,那个南方男孩——陈,真的不可阻止地出现在我的面前。那是个月朗风清的早春夜晚,他说,我是他心田里永远的一粒沙,无论何时,只要想起心里就会有隐隐的疼痛。

就是那夜,我觉得我醉了。直到他的唇轻轻地碰到了我的额,我一记耳光打醒了自己,他的腕上也渗出了一道长长的血痕。他说他用血来偿还。第二天,他走了,我站在教学楼顶的平台上看着他找不到我后茫然失落的神情和他系在腕间的淡蓝色手绢。我觉得心里仿佛被谁刻上了永远抹不去的烙印。走下平台回教室的时候遇上了国。他说:看你好像特别累似的。我忽然间觉得慌乱,像是被他看到了什么似的脸一下子红了。长期的疲劳学习和严重的营养不良使我在关键的六月里病倒了。国总是每天耽误两三个小时陪我去医院输液,我不愿在这种时候拖累他,可每次当我偷偷跑出学校后都被他气喘嘘嘘地追上,他说他看到我胃疼得厉害的时候,他的心里就憋得慌。说这话的时候他很认真地指着自己的胸口。

很多年以后,在某个深夜里,静坐忽然想起那时那地的情景,想起他说的那句话原来就是“心疼”两个字。然而,“黑色的七月”终于还是无情地降临了,我再次落榜了。这样的结局是情理之外的也是意料之内的。它残酷而具有毁灭性。那个夏天,我很自卑,我总是骑车到离家很远的林场里,坐在密密的树林中,仰望碧蓝的天空,觉得生命就像是一只断线风筝,没有了一点依靠和牵扯,脆弱得不堪一击。它在那个炎热的夏季的天空里飘摇着,仿佛随时都有消失的可能。我被失败围困着,找不到继续生活下去的理由。就在我整天想着要离开这个让我绝望的世界时,另一场灾难也接踵而来。

那天,从早晨直到午后近两点了,我坐得又饿又困,于是,迷迷糊糊地骑了车想回家。忽然,不知从哪儿窜出了一个穿黑衣并用黑布蒙着脸的男人,他冲上来从车子上一把把我扔到了地上。大脑在刹那间明白了正要发生的危险,我用尽了全身力气一边向前爬一边大声呼救,他扑身向我压来,并试图用手捂住我的嘴。我使劲咬住了他的手指,他一把扯住我的头发,一拳打在了我的头上。“轰”的一声,我几乎失去了知觉,但是,他解裤子的动作刺激了我,一种近乎疯狂的力量让我推倒了他,并不顾一切地往前跑,有几次被身后追赶的他扯住了我的头发和衬衣,但我已感觉不到了疼,只记得往前跑。终于,我看到了一辆拉沙子的四轮车。后来,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家的。我病了,病了很长时间。我不敢迈出家门一步,我神经质地害怕听到身后的脚步声。直到九月底,家里人决定让我到天津商学院读自费,我的生命才结束了那个多灾多难的19岁,但是,生命里留下了永久的阴影。

她久久不语,仅是看着窗外的绵绵细雨,沉思着……

学校座落在天津市北辰区,九月——正是秋天,正是最美丽的季节,秋风轻柔,虫声呢喃。校园中央有一潭碧绿的湖,四周是一环低垂的杨柳,正对大门的是宽敞明亮的图书馆,再向里面便是一处花园分割的宿舍楼区和教学楼区,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里,离家的孤单和想家的情绪被这幽雅的学习环境和新的面孔所冲淡。我渐渐地走出了生命的低谷,开始有勇气面对人群,开始全身心地投入新的生活。没有了考学的压力,学习起来反倒吸收得特别快,我一边大量地读课外书一边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很快我便在一次法理学考试中从全年级脱颖而出。同时我发现学校校刊这个好园地,我又拿起了笔向校刊投稿。于是,我的名字便开始频频地出现在校刊上,在校刊袁君老师的鼓励下,我开始向北京的报纸、杂志投稿。

我的生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让我渐渐地忘记了从前,在新的朋友和环境里过着如鱼得水的日子。我给从前的朋友写信,感谢他们在我最低沉的时候给我的鼓励与支持,我说我会把这份淳厚的感动深藏于心底。在信寄出三天后的中午,我正在床上看书,有个女孩敲门说楼下有人找我。在满心的疑惑里我看到了站在秋日阳光里满脸笑容的陈。久久不落的感激与惊喜在我的心里、眼里弥漫。我想我们之间这样穿越万千人海和千山万水的相识,该是冥冥之中的一份难能可贵的缘份吧。虽然这份感情未必能成就一份注定的幸福,但我想我该用心来珍惜,然而,这一次他却是来跟我说让我忘记他。他说在未来的岁月里,他不要我的惦记与想念,只希望在我溺水的时候喊着他的名字,就算是一根软弱的稻草,他也会用尽生命中所有的力量来拖我上岸。听了他的话,我再一次被淹没在感动之中,我们也再次牵起了手。在美丽的校园里,在金色的秋天里,我们不再说忘记。

此时,她羞涩地一笑,满脸、满眼都荡漾着幸福和甜蜜。

大一的寒假,我路经国再次补习的城市专程去看他,跟我的春风得意相比,国的眼里写满了茫然与不自信。他送我上车站的那天正是春运高峰,我好不容易挤上车时车已经缓缓开动了,回头,看到他一脸的汗和满眼的无助,心忽地沉了一下。

觉得我们以后很难再见面了似的,他追出了很远,挥着手跑着。此后,我们真的就这样将一段青春最质朴的友情丢失在了茫茫人海中。学校里的生活丰富而紧张,每天除了正课之外还有讲座、辩论、演讲,再加上时不时的聚会以及各种巧立名目的节日,我过得开心极了,再加上陈总是不期然地出现在我面前,这样节日般的聚首使原本充满幻想色彩的爱情平添了更多的浪漫。我们开始隔着千山万水约会,每次的相见与别离都被年轻的心演绎得难舍难分。然而,走得最急的总是最美的时光,很快,两年的学校生活结束了。

凭着优异的专业成绩和在校内外发表的文章我被国家体委的一家体育性杂志社聘用。虽然只有300元的工资,可有住的地方,总编说他这边还有些法律上的问题需要一个法律专业的人。我想,一边可以做我喜欢的文字工作,一边又不用扔掉自己的专业何乐而不为呢?于是,我开始上班了。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我干得非常用心。有一天,总编说他有一个案子想请律师,问我能不能找一个经济法方面的好一点的老师代理。我请了假回学校找到了以前教我的老师,现在他自己开着一家律师事务所,他听了以后非常高兴地跟我回去与总编商讨。从那天起我便开始奔波在学校与杂志社之间,送授权代理书,起草诉讼书,两边跑了很久,双方终于协商好了律师代理费并正式接案。那天正好是个星期天,总编让我和老师过去一起吃饭,我很不想去,就想只打个招呼,办公室里只有总编和我的那位在法律界很有名气的律师老师。他们拿着一份旧合同纸在重新抄写,我没敢说什么,便在总编的示意下坐了下来。

老师找来黑蓝钢笔,为了使笔迹显得陈旧些,又将钢笔里的墨水里兑了水,原来对方已将合同丢失。他们办妥之后,将合同的签订地点由原来的通县改在了天津。就在那一天,我看到了一切神圣之后的黑暗,也是那一天,律师这个职业在我心中也丢失了所有的敬意。这之后不久,我离开了杂志社。“现实有时总是那样毫不留情地打破所有的温情。”这是她后来对我说的,她说这是她涉世之初所得到的第一个教训。

同类推荐
  • 追踪报道

    追踪报道

    本书讲述了黑白利益盘根错节、基层司法监管空白、国企改制资产流失、派系之间权谋倾轧的故事。新闻媒体以镜头剑指腐败,突破层层阻碍揭露真相。资深媒体人十年磨一剑,直击中国媒体舆论现状。本书从细微处着眼却不落窠臼。书中讲述这样一个故事:某市一起离奇的车祸在电视台播出,引得方方面面的强烈关注,随着报道的深入,唯一的女知情人被迫害成精神分裂,案情陷入迷局……副台长方诺亚基于记者的职业道德,决心将官场腐败的黑幕彻底掀开,他像拆弹专家一样游走在生死边缘。随着幕后主使渐渐浮出水面,方诺亚发现自己陷入一个更大的谜团……
  • 安静的勇气

    安静的勇气

    土地的核心是人。永远的土地之子,无论迁居何方,都是带根的流浪。《安静的勇气(下午茶)》这本散文集,作者刘学刚笔下的事物是遍及整个大地的,他很好地融合了乡村人群共有的情感,以农耕文明的方式,进行细致的考察和温情的书写。他直面自己真实的家园,不虚妄,不矫正,家园里的每一种物事,都散发着人性观照的人文气息。这些散文文本,融入作者经由阅读和行走而得到的情绪,把对人间事物的热爱,以纤细、柔弱、低婉的语气,写得颇有深意,使得这本《安静的勇气(下午茶)》散文集有一种安静的、深入人心的力量。
  • 书香国税

    书香国税

    本书是一部作品集。书稿从甘肃省国税局开展的“善读书、净心灵、强素质”全员读书活动中遴选出优秀作品,包括读书心得体会和读书感悟等,经汇编成册。凸显了甘肃国税人的知识与思考、智慧与文采;反映了甘肃国税人良好的社会形象与精神风貌。
  • 在最美的年华遇见你(天下美文校园卷)

    在最美的年华遇见你(天下美文校园卷)

    本书精选古保祥创作的爱情类文章,其中许多被《读者》《青年文摘》《格言》和《青年博览》转载。本书内容以情感和故事为主线,为读者呈现各种各样的爱情,讲述其中的真实感悟,是作者与读者心与心的交流与沟通。本书弘扬的是对真爱的歌颂,是对假情的批判,力求让读者重拾对爱的美好信念。
  •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鉴赏指南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鉴赏指南

    自主模块综合运用题是考取第一层次(重点本科)必考内容,又属“史”无前例的新题型。我们参考部分高校自主招生试卷、台湾高考卷以及具有探索性质的海南等省高考卷,确定自主模块综合运用题以有一定限制性的开放性主观题为主,其难度略大于常规高考题,题目细分为中国古代诗歌、中国古代散文、中国现代诗歌、中国现代散文四个板块,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热门推荐
  • 破壳路

    破壳路

    沼泽刚出,欲入清水,不曾预料,已入深渊。山里的娃进城,不知是城里的人,还是山里的娃,会玩?一根不正苗不红的少年,遇上一群二逼,在精分的路上越走越远。
  • 尸血的咆哮

    尸血的咆哮

    为了实现承诺而滞留于僵尸包围的城市中。亡命奔逃着追逐渐渐消逝的希望。死人对活人的觊觎。是危机,还是进化?活人如何在黎明前最深处的黑暗中挣扎生存?药剂?病毒?生机在何方?
  • 只因为我还爱你

    只因为我还爱你

    她凄美的爱恋该何去何从,一段甜蜜的爱情,一个注定的结局,从头到尾,只因为我还爱你------
  • 巴山夜雨词

    巴山夜雨词

    南宋末年,巴山腹地,一处名为雀之祠的草庐,里面住着一位精通天下事的青年,不管什么人,询问什么事情,都会得到答案。前提是,有命走到雀之祠。一个路边捡到的,吊儿郎当的少年,是雀之祠主人唯一的牵念,另外一个牵念已经在坟里睡了十年。“你个卖国贼,你个大骗子!”少年骂他,“阿青,救命!”少年依赖他,“阿青,你会不要我吗?我没有父母,没有家人,现在连国都没有了,我只剩下你了!”少年哭的迷糊。雀之祠,韩青衣,可解天下事,却救不了最爱的人,曾经救不了,现在也救不了。崖山的海边,大浪滔天,“四年了,终究还是走了回来!”少年叹息,“黄金台上客,应是不归来!再见了,阿青!”南宋的繁华,终然谢幕。
  • 易经的智慧与应用

    易经的智慧与应用

    《易经》,是一部大智慧的书,博大精深,学问渊薮,是中华民族理性思维的集中体现。德国大哲学家、大数学家莱布尼茨,就是受到了《易经》的启示,破译了二进位制的奥秘,研制成功了手摇计算器——电子计算机的前身。世界上有许多大企业家,如丰田、三星的创始人,都是凭借《易经》的引发与感悟,成就了一番大事业。本书既依据传统的历史文化又结合现代科学理论,揭示出《易经》八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创建原理,阐明了伏羲氏结绳记事(实际上是结绳记数,事是无法用绳子记的)的理性思维过程。这种理性思维就孕育了二进位制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又通过符号语言的更替与演化,便产生了人类智慧结晶的八卦。
  • The Poor Clare

    The Poor Clar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复仇路上的四公主

    复仇路上的四公主

    被伤害的夏琴,慕容馨,蓝瑜心,霏燚。心仿佛沉入海底,被自己的父亲所伤害,谁不疼?在生死岛出现的是不一样的公主。失去的会一点一点的回来!
  • 老板最喜欢这样的员工

    老板最喜欢这样的员工

    要学会从老板的角度思考你的工作,例如:你如果从事软件行业,就有可能把自己定义为写代码的人,这是对工作最表面的理解,还不够深入,也不够了解这个岗位最深刻的意义。美国一家软件公司的老板曾写文章,表达了他对这个岗位的理解,在他的眼中:别人雇你的目的,是让你增加利润,不是让你编程。如果你说自己的工作是程序员,老板压缩成本的时候就会针对你,但是如果你把自己设计成能帮助老板增加利润的人,你会更安全,例如位程序员曾这样介绍自己:“本公司97%的收入,与我写的代码有关。”学会转换,就能轻而易举成为老板最需要和最喜欢的人。
  • 微笑淡儒雅

    微笑淡儒雅

    一次偶遇,两次背叛,男主由谁带走。高中年少无知的爱情,结果怎样。男主是要成功,还是爱情,或者两者都带走。是楚楚,唐曦,云溪,晓晓········云溪与唐曦的友谊会怎样发展。·········
  • 洛克王国冒险奇缘

    洛克王国冒险奇缘

    新的国度,新的旅程,神奇宝贝大陆的百变怪和索罗亚克,洛贝依斯的多彩变形兽,开始渐渐出现在洛克王国,甚至替换掉了好几个重要人物和小洛克,这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