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85300000001

第1章 在北京”耙雪’”的日子(1)

爱情是女人的生命。被人宠爱,是女人一辈子追求的目标。她苛刻地要求男人全心全意地爱自己,而男人却做不到,这是女人的悲哀。我踏着满地打印好的稿纸,走近了雪儿。一束温馨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映照着雪儿栀子花一样美丽的脸庞。雪儿斜倚在钢架转椅里,嫩白圆润的胳膊十分随意地搭在扶手上,乌黑的长发散开来,瀑布般向脑后倾泻着。她微微仰着头,用一种非常女性的柔和的目光注视着我,脸上保持着恰到好处的微笑。我坐在雪儿对面一把棕色的皮椅里,一股白玉兰花一样的幽香顷刻扑面而来。这令人怀念起大学的校园,雨中的白玉兰飘荡出沁人肺腑的馨香。我进去的时候,雪儿正在工作,桌上的一台“联想586”电脑屏幕泛出梦幻般的蓝光,雪儿仿佛刚刚从自己精心构筑的梦境中走出来,眼睛里闪烁着迷蒙的色彩。

每抛掉一张,我就多了一份轻松,好像马拉松又跑完了一段距离。我并不想再回头看一眼,因为这时候,我已经太累,几乎精疲力竭,对任何多余的付出都感到厌倦。

只有当一天下来,我再也跑不动了,或者体内的生物钟强迫我歇息,就像裁判下令停止比赛之后,我赤着脚,踩在厚厚的稿纸上,来来回回地走动,才感到一份惬意和充实,觉得这一天没有虚度。

我蹲下身,把稿纸一页一页地捡起来,就像在捡拾着一个又一个日子,整整齐齐地叠好,收藏在抽屉里,似乎我的生命得以借此延长,我的青春在无数个读者的灵魂里闪光。

我沉醉于倾诉。我不清楚自己的这种倾诉有没有感动过别人,但是我知道我常常感动我自己。

雪儿侧面向着我,右手搁在电脑的键盘上,指缝间夹着一支细长的“摩尔”香烟。她抬起左手,象征性地拢了拢鬓发。缅甸玉打制的翡翠镯子和纯白的月牙形宝石耳环交相辉映,在我眼前射出几道亮丽的弧线。

你一定看过日本当代作家村上春彦的那本书,一本挺有意思的书,书名更有意思,叫《跳,跳,跳》,连续三个“跳”,字体一个比一个大。

日本就是一个时刻想跳的民族。

大江健三郎在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说辞中称,日本是一个暧昧的民族。这种观点,我不能苟同。大江健三郎是想借“暧昧”一词在世人面前掩饰日本民族的特征。他是一个民族主义者。

二战以后,日本的身份和处境的确有些暧昧,但其民族本质并非“暧昧”,而是“跳”,跳得更高,跳得更远,不然,不会有今天的日本。

《跳》一书中的男主人公是一位周刊的专栏作家,用中国时下流行的术语说是自由撰稿人,这位潇洒的自由撰稿人幽默地戏称自己每天的写作为文化耙雪。

我很欣赏这个词。文化耙雪——既富有诗情画意,又折射出一缕人性的温馨。你很容易联想起童年,联想起那些下雪的日子,在万籁俱寂的夜晚,沙沙沙的声音由远而近……多么浪漫!纯美!

这种“文化耙雪”使我如痴如醉,我觉得我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生命形式。

在一个又一个美丽的清晨,窗外的合欢花的花瓣上悬坠着一颗颗晶莹的露珠,绚丽的朝霞筛过密密麻麻的树叶照射过来,映亮了窗台上一束火红的玫瑰。

我穿着柔软的睡袍,光着脚,双手捧一杯香气四溢的咖啡,一边慢慢地啜饮,一边在书架前漫不经心地浏览,发现有什么未读过的书便取下来随手翻阅一下。我有一个习惯,买书跟在商场抢购一样,一买就是一大堆,不管什么书,只要是最近出版的新书,我都一古脑儿买下来,但是并非一睹为快,而是分门别类插进书架里,等过了一段时间,挑出感兴趣的来慢慢地读,所以有些书我根本就没有打开过。

喝完一杯咖啡。我坐下来,打开电脑,开始了村上春彦所谓的“文化耙雪”。我点燃一支烟,目不转睛地凝视着缕缕淡淡的青烟袅袅上升,我的思绪俨然清晨的潮水一般缓缓地、缓缓地涌上来。

那种感觉真是美极了。无以言喻。

当我的指尖触摸着键码时,仿佛在轻抚爱人的手臂。我用我的灵魂,默默地与我塑造的人物交谈,以他的痛苦为痛苦,以他的快乐为快乐。

我乐此不疲,常常感动得自己热泪长流。黄一川说我有着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远离尘嚣”,听不见“巴黎圣母院”沉重的钟声,独自咀嚼着“夜色温柔”。我不承认,我并不孤独。这里并不是“汤姆大叔的小屋”。我像“简·爱”一样,盼望着每一个早晨,“太阳照常升起”。

在这一段话里,雪儿恰如其分地融合了不同国家不同作家的七本小说的书名。她的谈话,带有思辩的色彩。

黄一川是一家晚报的文艺版的编辑、记者。覆盖面很大的一家晚报,上百万份的销量。文艺版经常发表他的评论文章,有书评,也有影视评论。

黄一川的文笔犀利,洒脱不拘,常有其独特的见解。对一位靠挑刺儿来吃饭的人而言,这种行文的风格确确实实是难能可贵的。

去年5月份吧,我出版了一本散文集,抒发了一些个人情感。书面市后不久,朋友打电话告诉我,这家晚报刊登了一篇评论该书的长文,并且压低声音吞吞吐吐地说文中把我说得挺那个的。

我赶忙找来这一期的报纸,一口气读完了那篇署名黄一川的评论文章,题目是“雪儿并非雪”。该文以辛辣的语气把我描绘成一个成天“皱着眉头捧着心无病呻吟”的小女人,用一种完全封闭的女性的个人体验赚取读者的眼泪,不是性苦闷就是故作矫情状。文章末尾还用格言式的警句断言:雪儿不是雪,而是霜。

读完这篇文章,我气坏了。当即打电话到报社,恰好是他接的电话。我说我找黄一川,他说我就是。我顾不得介绍自己,便迫不及待地展开了地毯式轰炸。

当时的原话我记不准确了,大致的情形是,我用一种讽刺的口吻对他说,拜读了他的大作,深感荣幸,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女子,能够得到像他那样文坛大腕的指点,诚惶诚恐之类的刺儿话。然后,“啪”地挂断了电话。

想不到这一次短兵相接,却是我和他触电的开始。在我们相互熟悉以后,黄一川开玩笑地对我说,我的那一场没头没脑的炮击,使他头一次领略了巴顿将军式的凌厉攻势。

我和黄一川真正认识,是在出版社组织的一次座谈会上。当主持人给我们彼此作介绍时,我们几乎都愣住了。

在我的心目中,黄一川一定是一个自以为是、脾气古怪的狂人,万万没有想到,站在我跟前的却是一个大约二十七八岁,温和、儒雅的英俊青年。

这太出乎意料了。

我不知不觉地把手伸向了对方。他不无机智地对我说,当他第一眼看见我,把名字和我本人对上号以后,他马上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主观主义的错误。原来,黄一川确实把我想像成他笔下描画的那种女人,在受到我的那一番炮击以后,他对此更坚信不移。他说,他最反感那种骗人的故作呻吟。

在我们两手相握的一瞬间,我真真切切地感到我和他之间一定不会简简单单地做朋友。

自此以后,我和他的交往自然而然地多了起来。彼此也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黄一川的老家在四川成都,父母都是中学教师,父亲教语文,母亲教数学。因为“黄”在四川还可以是稻谷成熟的标志,比如说稻子黄了,这对受过高等教育的夫妻,在儿子出生时,寄希望于四川风调雨顺,年年丰收,所以给心爱的宝贝取了“黄一川”这个吉祥的名字。黄一川,全四川的稻子都黄了,这样的隐喻飘荡着优美的意像。

黄一川告诉我,他在成都的一条小巷里长大。当他十八岁,以成都市文科状元的资格考取北京的一所名牌大学时,整条小巷里的街坊都燃放鞭炮为之庆贺,并敲锣打鼓地给他送行。

我真的为他骄傲,并且渐渐心生仰慕。他那么年轻,就能有这么大的作为,在文艺界有着相当的影响,在日趋功利化的社会里,对一个完全依靠自身实力奋斗的青年来说,这的确不易。

在一般女孩子眼里,黄一川是现实生活中完美无缺的人。一米八零的个头,篮球运动员一样魁梧的身材,有知识,有涵养,有体面的工作和丰厚的收入,还有一辆红色桑塔纳,可谓是“高个头,高学历,高收入”的三高人才。

不过,对我来说,这些东西都不是最重要的。从物质上讲,我从来没有为此发过愁。我出生在苏州一个世代经商的家庭,曾祖和祖父都是旧上海首屈一指的纺织商。他们后来去了美国。

听我父亲说,茅盾的小说《子夜》里的那个民族资本家吴荪甫就特别像我的祖父。老人家至今还健在,已经八十多岁了。我父亲现在也经营着一家很大的企业,年产值逾亿元,而且每年以上千万元的速度向前滚动。在北京,也有我父亲的公司设立的办事处。我这套房子就是我父亲给我买的,作为我的陪嫁之一。所以在经济方面,我向来无忧无虑,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说实在的,雪儿给我的第一个印象就是:这是一个过惯了富裕生活的女人,在她身上透露出一股中国人少有的富贵气息。她并不矫揉造作,更非咄咄逼人,相反,她给人一种非常柔顺的、非常自然的亲近感。

尽管她异常热衷于写作,当成自己灵魂的倾诉,并且戏称为文化耙雪。但是,在我看来,雪儿需要的仅仅是这种生存的形式,因为这种形式里面蕴含了她个体生命存在的价值。为了实现这个个体生命的意义,雪儿不停地耙呀耙啊,至于耙到的是宝石还是松果,她并不在意。她不需要这些,她需要的只是耙动。

在我目前采访到的受访者当中,雪儿是惟一的一例,只问形式不问内容,亦不计较结果。这在我的所谓写字儿的同行当中,也是极其罕见的。功利,常常成为人们殚精竭虑追求的目标。

雪儿只是在做她想做的事情,而且津津有味,把她跟那些处于城市社会最底层、为了最基本的生存甚至不惜出卖自己的女性相比较,形成了一个极大的落差。

由于雪儿并不企望从雪堆中耙出点什么,所以,她的耙动完全是一种优美的、自然的姿态,是一种灵魂的外现。从一个男性的视角出发,我想正是这一点,吸引了黄一川,也正是这一点,将会使他们不可能真正永久的溶合。

雪儿的娓娓叙述使人感受到语言的美好。她当仁不让地把自己置身于话语中心的地位。

黄一川最吸引我的是他的性格魅力。通过最初一个阶段的碰撞以后,我们逐渐成为相当要好的朋友,但是,他并不因此放弃自己的某些观点,仍然直言不讳地指出我作品中的一些不足之处,有时批评的语气还特别激烈。

我不得不承认,他是自由的。对一个女人的爱情,并不能以取消他的思想为代价。在我的生活环境里,我几乎已经习惯了自己是坐标原点的地位。现在,我的这种地位受到了挑战,正是这种挑战,像磁石一般吸引了我;同时,也正是这种挑战,使我极力排斥它,因为我并不愿依附在这块磁石上面。

爱情是女人的生命。被人宠爱,是女人一辈子追求的最高目标。她苛刻地要求男人全心全意地爱自己,而男人却做不到,这是女人的悲哀。

我们都很欣赏对方,却都不愿把自己藏在对方的背后。我的心理矛盾得厉害,既希望,又害怕黄一川把我当作他的全部。在这二者之间,无论黄一川选择哪一极,都会失去我对他的爱慕。

黄一川对这一点一清二楚,他很聪明,他宁肯不跟我朝朝暮暮,长相厮守,也不能失去我对他的敬仰和爱恋。我们仿佛银河系中的两颗行星,既在一个系统中,又各自按照各自的轨道运转。

平常的日子,我俩各忙各的事情。他当他的记者,当他的编辑,写他的评论文章,我坐在电脑前永不疲倦地耙我的雪。甚至对针式打印机的那种吱吱喳喳的声音,我都特别地迷恋。朋友劝我说,又不是缺那几个钱,干嘛不买一台喷墨式或激光打印机,我说我就喜欢针式打印机的那种声音,听起来爽心悦耳。

顺利的时候,我每天能敲出一万字,一般在五千字左右,我就这样耙雪不止。有一段时间,我失眠严重,辗转反侧,夜不安枕,服用了一阵子三株口服液,情况才明显好转。

同类推荐
  • 总有一天,你会对时光微笑

    总有一天,你会对时光微笑

    这是一本温情的暖心读本,以清新恬淡的文字,通过一段段温暖的故事,记叙了关于青春、关于生活、关于苦难的往事与感悟。让你学会善待回忆,学会转换角度品读生活,获得心灵的成长。能于回忆中多一分从容,在生活中多一分诗意,面对困难时多一分乐观。
  • 浪迹在北大

    浪迹在北大

    是一本记录作者十年北大生活的散文集。全书分为三辑:浪迹在北大、一程山水一程歌、内心的旅行。内容包含了作者在北大的校园生活、日本的留学经历、电影随笔、书评以及一些个人的情感小品文。作者语言富有个人特色,流水通透。
  • 来不及相爱

    来不及相爱

    小小说文体究竟能走多远?或许要取决于两个必要的生存条件:一是小小说能否不断有经典性作品问世,以此来锻造和保证它独具艺术魅力的品质;二是在从者甚众的写作者中,能否不断涌现出优秀的代表性作家,来承担和引领队伍成长进步的责任。只有这样,小小说才会像一句广告词所说的那样: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 生死故乡

    生死故乡

    本长篇散文主要以故事和人物的方式,在虚构和纪实之间,就太行山南麓,即河北南部、山西东部、河南北部太行山区乡野人文历史、民间风习、乡村传统等诸多因素,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切和真实书写和呈现,堪称一方地域民众生活与精神的集体画像与北方乡村人群的当代世俗生存史。
  • 马季诗选

    马季诗选

    青年诗人马季的个人作品集《马季诗选》,该书选入作者2001年远离家乡后,陆续发表于《诗刊》、《诗选刊》、《星星》、《诗潮》、《中国诗人》、《诗歌月刊》、《诗林》等刊物的133首诗作。
热门推荐
  • 岁月与爱情

    岁月与爱情

    作品的内容以黄健的人生轨迹为主线,在曲折的轨迹上与亲兄弟黄庆、亲密好友黄贝贝、孔荷、梁静、柳桃之间演绎着爱情、亲情、友情之间复杂矛盾的脉络关系.;但主人公所经历过种种悲欢离合以及命运的沉浮之后;却更深层次显露出尘世生存的艰难、人情的冷暖、事态的炎凉和无法预测的况味人生......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阴婚缠身:鬼夫太撩人

    阴婚缠身:鬼夫太撩人

    天上掉馅饼,路上捡到钱。本以为是老天看我可爱赏的,不想竟是飞来横祸,钱没捞着,倒捞了个甩不掉的恶鬼。“恶鬼退散!”我大吼一声壮胆。某人却蛮横的把我丢上床。“我是你老公。”……恶鬼欺善欺恶,脾气感人,迫于淫威下我成了他的跑腿,但是,谁能告诉我,为什么跑着跑着就跑床上去了???唉唉唉,不就是私藏了你的姻缘戒,至于把我绑去结阴亲吗。结就算了,却为何,我是个替身…
  • EXO的宝贝妹妹

    EXO的宝贝妹妹

    “冷菱!!!”“哈哈~你们来追我啊”“你给我过来!”“我为什么要过去呢!”“因为你要嫁给我!”“什么!?”
  • 王俊凯之与君曾曰

    王俊凯之与君曾曰

    其实,最悲伤的不是平行线,而是相交线。相交线,相交之后却越走越远……再试着了解我的爱发不出声音的感慨选择作朋友的无奈提醒我何时该走开只要你偶尔想起来我就住在那片海那片海……
  • 惊涛骇浪智慧多之宋真宗君臣篇

    惊涛骇浪智慧多之宋真宗君臣篇

    惊涛骇浪智慧多―宋真宗君臣篇(长篇小说)宋朝的第三个皇帝――宋真宗从即将登基的那一天起,他的人生历程即受到一连串挑战:宋时契丹百万铁骑厉兵秣马南侵.小说展现双方制订战略战术的筹谋,后勤保障的施行,攻城略地的生死肉搏,金鼓连天、短兵相接的腥风血雨,烽火连天的边防,间谍战、新式武器给予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千军万马造成阻遏.在西北,党项部族越来越强大,如何在战斗与和平之间作出正确的选择和把握机会?已经式微的吐蕃重又日渐堀起,如何加以制衡?小说展现宋朝君臣努力做到炉火纯青的平衡术..连年征战将宋朝的经济拖垮,经济上入不敷出,而发展骑兵,巩固国防,需要巨额经费.小说描述宋真宗如何挣得到发展工商业和海外贸易的巨额财富.小说展现了宋朝茶马古道的开辟,沿海港口的设立,丝绸及粮食、茶叶、瓷器等商品生产的细致过程.小说以重墨描绘汴京、河北、陕西、山西、宁夏、甘肃、四川、江西、广东、浙江、辽国等地区的地形地貌,风俗人情,当时各行业的繁荣程度.文笔细腻似乎是一幅幅精美的画卷,让读者感受到祖国的大好河山.小说是一卷宋时历史的小百科全书,力图让读者领会做事和做人的窍诀.
  • 乖乖妻:豪门首席厮守一生

    乖乖妻:豪门首席厮守一生

    四千年里我为了找他,走过世界寸土,只为与他再续前缘;可是两千年的寂寞与行走,让我忘却了这份永世的爱。“钥儿,你真的不记得我了吗?”“先生,我们从未认识,又何来的忘记。”
  • 神君的逆袭娘子
  • 踏雪寻梅骆王传

    踏雪寻梅骆王传

    穿越千年真情感天动地追寻万里大爱踏雪无痕一份坚贞不渝的爱情,一份柔肠百转的牵挂;一段急公好义的英雄壮举,一段为国为民的侠义传奇
  • 洛城天以晴

    洛城天以晴

    的教室里,白色的钢琴前坐着一位穿着白色衬衫的男生。虽然,只看到侧脸,但是,依然帅爆了。伊以晴看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心想:拍个照片,应该不犯法的吧。刚拍完,她就后悔了。不是因为拍了帅哥的照片后悔,而是,因为没有关掉音效。“那你刚刚在外面干什么”伊以晴心想:一定不能让他知道,我在偷拍他,那我该怎么说呢?“这个还要想很久吗?“没有,我只是逻辑性思维不好,需要整理一下而已,整理一下而已”“那你说一下?”伊以晴及其心虚的说:“刚刚……,刚刚一只猫撞了我一下,手机就掉地上了,对,就是这样。”眼前的男生看到伊以晴那极其心虚的表情,以及可笑的回答,竟然嘴角微微一上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