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青春期生理
青春期是指少年儿童开始发育,最后达到成熟的一段时期,即由儿童向成人的过渡阶段。在我国,一般把12~18岁这一年龄段看作是青春期。
青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第2个高峰,生理上发生巨大变化。身高、体重迅速增长,青春期女孩身高每年平均可增长9厘米,体重增加8~9千克。各脏器如心、肺、肝脏功能日趋成熟,各项指标达到或接近成人标准。一般情况下,女孩青春期要早男孩1年左右,从乳房开始发育到月经初潮,需2~3年,继而腋毛、阴毛长出,骨盆变大,全身皮下脂肪增多(尤其胸部、肩部等),形成女性丰满的体态。
青春期的心理变化也很多,女孩较男孩明显。青春早期,她们往往保持儿童的某些心理特征,较为幼稚,但已具有成人的某些心理特征,能掌握更多的抽象概念,思维活跃,开始对异性爱慕。青春期晚期,思维高度发展,能有系统、合乎逻辑地掌握知识,掌握更概括的抽象概念,理解能力不断提高,并已接近成人。
第二节青春期保健
青春期是人生中最重要、最宝贵的时间,身体发育很快,青少年应该了解自身的变化,做好心理上的准备,注意营养和适当的运动,以顺利度过这一美好时光。
处于青春期这一特殊阶段,由于身体迅速发育,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都较原来大幅度提高。青春期所需要的热量较成人多25%~50%,能量不足可出现疲劳、消瘦、抵抗力下降。热量主要来源是糖类,即谷类食物,所以青少年必须保证足够的饭量,避免不正确的减肥,影响生长发育。
同时身体对蛋白质的需要亦有大幅增加,如蛋白质缺乏可影响肌红蛋白的合成与更新,使肌肉萎缩,也会使肾上腺皮质功能下降,使身体不适应这一阶段发育的应激状态,且可影响免疫力与智力发展。女性每天的蛋白需要量为65~90克。相当于450~500克鸡蛋或300~400克猪瘦肉所含的蛋白质。人体的蛋白质主要由食物供给,蛋类、牛奶、瘦肉、大豆等食物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混合食用,可以使各类食物所含蛋白质互相补充,营养得到合理利用。
此外,为了防止青春期甲状腺肿需要补充碘,海产品中大多含有丰富的碘。女生由于月经失血需要补充铁,瘦肉中含铁丰富。青春期痤疮虽与性激素有关,但多饮水,多摄入膳食纤维防止便秘,摄入充足的维生素A与锌可减轻症状。
青春期必须合理安排膳食,三餐能量分布应为30%,40%与30%。在上午10点和下午3点应有加餐。
第三节青春期常见问题
一、肥胖
青春期肥胖是指青少年身体里脂肪过多蓄积造成体重超过标准的现象。判断自己的体重是否合乎标准,有1个简单的公式: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5。一般体重超标10%为超重,超过20%为轻度肥胖,超过30%为中度肥胖,超过50%为重度肥胖。也可以用计算体重指数的办法,就是测量自己的身高或体重之后,先算出身高的平方是多少,再用此数除体重。体重指数的正常范围为小于24。个别青少年因骨骼坚硬肌肉发达而超重不算肥胖。
【症状】
肥胖青少年常常不仅身体超重,而且一活动就感到心慌气短,甚至由于氧耗量和心排血量增加,出现头晕、头痛和血压增高等现象。
【病因】
导致肥胖的主要原因有:
1.饮食因素
表现为过量的食物摄入,不合理的膳食结构。多数肥胖者喜食高能量的食品,对蔬菜、水果等有益健康的食品无兴趣。
2.运动量少
运动持续时间短,体育活动不达标,主要有懒惰、贪睡、怕动等,部分因学习负担繁重得不到及时运动。
3.部分肥胖患者受传统习惯的影响,认为胖才是健康。
4.遗传因素
双亲肥胖或双亲一方肥胖。
5.内分泌紊乱。
6.其他方面
精神因素,另有报道巨大儿与小儿肥胖有关,巨大儿日后的肥胖发生率明显高于出生体重正常的小儿。
肥胖症属中医学痰证、瘀证等范畴。多由于饮食过量,嗜食肥甘,使脾胃功能失调,水谷精微输布失司,脂浊痰湿内聚而形成。《脾胃论》有云:“脾胃具旺,则能食而肥;脾胃具虚,则不能食而瘦或少食而肥;虽肥而四肢不举,乃脾实而邪气盛也。”
【辨证用膳】
1.脾虚湿盛
(1)证候:纳呆,少气懒言,四肢乏力,头身困重,口黏腻,肠鸣腹泻,大便溏薄,胸闷,舌淡胖,苔白腻,脉缓或濡。
(2)选方
莲子薏米羹
组成:莲子50克,薏苡仁50克,木糖醇适量。
制法:将莲子、薏苡仁同煮至熟软,捞出放置案板上碾碎,放回至原汤中继续小火煮15分钟左右加入适量木糖醇即可。
用法:每晚临睡前食1小碗。
功效:健脾养心。
清蒸茯苓鲤鱼
组成:茯苓30克,鲤鱼1尾,香菇、葱丝、姜丝少许,盐、黄酒适量。
制法:鲤鱼洗净,茯苓、香菇及各种调料塞入鱼腹中后,将鱼入盘,撒上适量葱、姜丝,稍用黄酒,上蒸锅蒸20分钟即可。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健脾利湿。
2.脾湿犯肺
(1)证候:素体肥胖,纳呆便溏,咳吐痰涎,胸闷气短,胃脘满闷,肠鸣腹胀,少气乏力,甚则喘息,动则尤甚,舌淡,苔白腻,脉滑。
(2)选方
糖醋心里美
组成:心里美萝卜500克,白糖、食醋适量。
制法:心里美萝卜洗净切丝,依口味加入适量的白糖、醋,搅拌均匀即可食用。
用法:经常食用。
功效:理气化痰。
砂仁贝母粥
组成:砂仁10克,贝母10克,大米200克。
制法:先将砂仁、贝母煮30分钟后,加入米至米烂粥成即可。
用法:经常食用。
功效:健脾理气,化湿。
3.脾肾阳虚
(1)证候:少气懒言,腰膝酸软,纳呆口黏,便溏或五更泄泻,中脘觉冷,四肢不温,腹胀食入尤甚,舌淡,苔薄白,脉象沉细。
(2)选方
虾米韭菜
组成:干虾米10克,韭菜200克,植物油、酱油、食盐、味精适量。
制法:先将干虾米用温水浸泡发好,再将韭菜洗净,切成约3厘米的段。将油锅烧热,放入韭菜炒至半熟,再将发好的虾米、食盐、味精放入,稍加清水,盖上锅盖烧透即可。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温阳健脾,益肾行水。
二仙羊肉
组成:羊瘦肉1000克,仙灵脾10克,仙茅10克,草蔻5克,白芷3克,桂皮、盐适量。
制作:羊肉切块备用,将水烧开后放入羊肉,略煮至肉已发白取出,换水后加入调料及配料同煮至肉烂即可。
用法:佐餐食用,不宜过多。
功效:补益脾肾。
肥胖少年要加强饮食管理,从整体上控制能量水平,科学搭配,合理膳食。从营养学考虑依据肥胖少年的肥胖程度,活动强度等,合理安排每天摄入的能量,三餐分配合理。
1.饮食适宜
(1)多吃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丰富的食物,如鱼、禽、蛋类、蔬菜、水果类,补充足够的优质蛋白质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
(2)食物宜选择热量少、体积大的食物,如芹菜、胡萝卜、笋等食物。
(3)多食糙米、麦片、玉米等,既能减少热量摄入,又能饱腹。
(4)多食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等,补充微量元素及矿物质。
(5)多喝水,每天4~6杯水。
2.饮食禁忌
(1)忌过食高热量、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糖的食品,如肥肉、动物内脏、奶油食品、油炸食品及巧克力等。
(2)忌过食精细主食。
(3)忌食物过咸。
【预防】
青少年的肥胖症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与过度进食,体力活动过少,行为偏差有关。因此,要懂得控制饮食总热量,低脂肪和多运动的道理。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改变不正确的饮食习惯,如偏食,过食,喜吃甜食、饮料、油炸食品、肉类、西式快餐等,避免造成能量过剩,从而减少肥胖症的发病率。
二、营养缺乏病
营养缺乏病指由于营养素不足在临床上引起各种表现的疾病,以往与营养不良混用,但现在营养不良也包含营养过剩。临床上的营养缺乏病主要是蛋白质能量缺乏,无机盐,微量元素与维生素缺乏缺乏这四者可同时存在,但后三者常常由于蛋白质-能量缺乏而被掩盖,如果蛋白质和能量缺乏得到补充,则明显的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即可迅速表现出来。
食物中含有人体所必需的7大营养素,即蛋白质、脂肪、糖类、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和水。所谓“营养”,就是人类摄取食物,以满足自身生理需要的生物学过程。
除母乳外,任何1种单一的天然食物,都不能供给人体全面的营养,只有将各种各样的食物合理搭配,才能获得充足、均衡的营养。营养不良是指营养物质的全面缺乏以致能量不足引起进行性消瘦,处于生长发育的青少年表现为生长发育停滞。同时伴有全身各系统功能紊乱及抵抗力低下并引起各种并发症。青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进入青春期后身高、体重的迅猛增长,机体对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需求也大大增加了,甚至高于成年人的需要,因此青春期营养缺乏经常发生。
【症状】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是一种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消瘦、发育迟缓、体重减轻或水肿,严重者常有内脏器官功能紊乱,进而影响心脏、肝脏、肾脏等器官功能。
青春期的营养缺乏病可以造成青春期延迟,主要临床表现因为所缺乏的营养素不同而有所不同。体重不增或减轻,是营养不良的最初症状。严重的营养不良,身高便会低于正常青少年的水平。皮下脂肪层逐渐减少和消失,表现出明显消瘦是本病的特点之一。还表现在皮肤干燥、苍白、松弛和失去弹性,肌张力低下。
【病因】
1.社会—心理因素
社会上把“苗条”与有吸引力,成功和幸福联系起来,认为苗条的人是健康美丽的。青春期少女,总希望自己有一个苗条的身材,有些人认为肥胖是很羞耻的,怕胖的心理压力,使她们产生对食物的厌烦,甚至反感,这种感情容易成为致病的潜在因素。